资源描述
GB 5768.6XXXX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6部分:铁路平交口编写说明(征求意见稿)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6部分:铁路平交口编写组2011年4月目 次1目的意义12此次修订背景13修订原则及结构34编制过程45各部分主要内容51 目的意义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86),在部颁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 于1986年1月9日首次发布, 同年8月1日实施。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1999年完成第一次修订,于1999年4月5日发布, 同年6月1日实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制定和修订,都较前增加并充实了很多内容, 使标志标线标准更趋完善,实施后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受到各方的好评。于1989年获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科技进步二等奖, 于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标准计量技术成果奖三等奖。但在GB 57681999国家标准修订的时候, 我国高速公路正处在大兴建设阶段, 尚缺乏高速公路网以及与城市快速干线网、城市道路网的衔接以及综合、协作运营方面的经验,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明显不足。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道路使用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对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赋予的通行权和优先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交通科技有了很多进步, 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不断涌现。对国标的修订需求也是持续不断的。纵观世界各发达国家最近十几年的发展, 可以明显地看出他们改善交通安全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经费, 交通标志标线标准在持续不断地修改和补充。 从道路使用者获取完整信息的角度考虑, 要求标志标线更加醒目, 视认性更好; 从标志标线的管理功能要求, 希望对道路交通的运营有严格、明确的规定; 从标志标线的服务功能要求, 希望对道路交通的引导有更便利、周到的设置规定。在我国,经济、城市化、机动化、驾驶人、道路等的快速发展都决定了我国对标志标线技术、标准的研究、修订完善的持续要求。2 此次修订背景铁路道口范围内存在运输载体,操作方式都完全不同的两种运输方式,这两种运输方式可能发生冲突,在运量不大时,这种矛盾并不突出,随着铁路和道路运量的增加,冲突机会增多,潜在的危险便日益增加,成为铁路网和道路网中交通安全的薄弱环节。我国目前铁路道口总数约为32000余处,无人看守道口占到84%。在有人看守道口中,安装道口信号机和接近预告装置的占60%,尚有40%的有人看守道口无任何防护设备。一些地方私设道口,或者道口的设置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情况比比皆是。行人与机动车穿越铁路道口与列车相撞,造成人员伤亡,甚至列车脱轨的事故时有发生,道口事故每年都会造成数百人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铁路道口死亡率约是美国的5倍,英国的10倍,道口安全水平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表 21 中外道口安全现状比较国家2004年道口数道口事故数道口死亡率*死亡人数中国1388372912.0166美国14962830452.45368英国7938161.2610芬兰*2.6262瑞典*1.048注:*每年每千道口死亡人数;*为1996-2000年的数据。随着国民经济、道路交通运输及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深入,列车的运行密度、速度及载重不断提高,道路运输工具数量迅速增加,穿越道口的机动车辆越来越多,我国相关部门十分重视道口的安全管理,加快平交道口改立交,这使铁路道口事故总数逐年呈递减趋势,伤亡人数及重大事故数也逐年递减,然而,我国的每百处道口事故率并没有下降。道口的安全形势仍很严峻。我国2003年机动车违章道口事故件数占道口事故的92.44%。美国90%以上的道口事故是由驾驶员造成的。据澳大利亚交通安全局对道口事故中驾驶员的因素分析,91%的道口事故由驾驶员主观因素造成。而机动车驾驶员违章主要由酒后驾驶、疏忽大意和超速造成。因此加强铁路道口前对驾驶员的提示、警告和速度控制是十分必要的。3 修订原则及结构3.1 修订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988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1号公布),第九条,“制订标准应当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提高经济效益,并符合使用要求,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再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1990年4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号发布)第四条,“国家鼓励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积极参与制订国际标准”。 此次修订的重点是:针对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中铁路道口相关内容实施以来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适应的规定,吸收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借鉴国外相关标准的规定,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规定的标准修订程序进行修订,满足交通部主管部门的管理规定和要求,符合社会需求。此次国标修订的原则:(1) 考虑到标准的强制性、严肃性、延续性、应用广泛性,对已规定的图形、符号、形状、颜色以及一些基本原则、一般规定等尽量不进行改动;(2) 考虑标志标线的统一性要求,新增标志标线尽量采用国际统一、通用形式;(3) 考虑本标准和其它标准的协调性,尽量从范围和内容上有所界定,减少随技术发展不同标准的制修订引起的矛盾和分歧;(4) 考虑我国道路建设、城镇发展、机动化提高,尽量使标准内容适用于现状和不远的将来的发展;(5) 考虑经济、节约和最有效,合理规定版面等;(6) 考虑标准应用的法律责任,严格用词,明确强制性和非强制性内容;(7) 考虑标志标线的配合使用,示例或图例中尽量同时设置标志和标线。3.2 修订结构美国和澳洲的标准结构相似,在前几部分规定一些总则、一般规定,标志、标线单独成册,后几部分根据交通发展、应用需求,针对工作区、铁路道口、自行车、行人等分别规定。这种结构有以下一些优点:(1)在总则、标志、标线部分分别规定各自的原则、设置,以后各部分针对各种情况规定各种设施的配合设置;充分体现标志、标线的配合使用;(2)各部分有针对性和相对独立性,修订更新及时方便;(3)技术人员使用、携带方便;(4)根据发展和需求,有充分的扩充余地。2009年修订的GB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在原1999版的基础上分部分修订,完成了总则、标志和标线前三部分,作出了增加作业区控制、速度控制等工作计划,急需部分先出,后续部分陆续完成。初步拟定分为以下八部分:GB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 第一部分 总则GB 5768.2 第二部分 标志GB 5768.3 第三部分 标线GB 5768.4 第四部分 作业区GB 5768.5 第五部分 速度GB 5768.6 第六部分 铁路平交口GB 5768.7 第七部分 自行车和行人GB 5768.8 第八部分 学校区4 编制过程4.1 主要工作内容此次标准修订过程中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新增铁路平交口标志、标线配合设置要求;(2)新增铁路平交口标线的有关规定;新增铁路平交口停止线、禁止超车标线、禁止变换车道线、铁路边缘线等要求。(3)新增铁路平交口标志标线布置有关要求。对铁路平交口标志标线设置提出明确规定,对视线不良铁路平交口、与平面交叉口距离较近的铁路平交口、以及铁路平交口下游附近特殊路段警告标志的设置提出布置要求。(5)新增铁路平交口速度限制有关规定。新增铁路平交口附近路段机动车行驶速度限制的规定。4.2 工作过程此次修订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调研、分析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实施七年以来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适应的规定;(2)检索、收集、整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包括国外的铁路平交口交通标志和标线标准、我国地方标志标线的有关规定;(3)分析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提出的新要求;(5)根据铁路平交口的相关研究及实际管理经验、效果分析,确定需要增加的标志、标线设置规定;5 各部分主要内容以下为标准各部分相对于GB57681999相应部分的主要修订内容及说明。(增加、改变、细化等)5.1.1 标志和标线(1)明确公路、城市道路,以及矿区、港区、林区、场(厂)区等各类道路上的铁路平交口适用本标准。(2)明确铁路平交口标志和标线应配合设置,并提出铁路平交口标志标线与其它道路标志标线配合设置的原则。(3)新增铁路平交口应设置停车让行标志的规定。(4)新增铁路平交口应设置停止线、禁止超车标线、禁止变换车道线和铁路边缘线的规定。5.1.2 铁路平交口标志和标线的设置(1)新增铁路平交口停车让行标志和停止线设置的规定。(2)新增禁止超车标线、禁止变换车道标线设置长度的规定。(3)新增铁路道口警告标志设置位置和数量的规定。(4)新增铁路平交口上游路段视线不良时铁路平交口标志标线设置的规定。设计速度小于60km/h的路段,铁路平交口上游附近路段存在弯道、下陡坡路段、上跨桥等特殊路段或构筑物,影响驾驶员视线或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可能造成驾驶员不能提前感知铁路平交口存在时,可在弯道、下陡坡路段、上跨桥等特殊路段或构筑物前方适当位置增设一块铁路道口警告标志,长曲线和长大下坡路段可在路段中间适当位置增设;(5)新增铁路道口与平面交叉口距离较近的规定铁路道口与平面交叉口距离较近,高峰时期可能发生相互影响时,铁路道口应设置交通信号灯,并和平面交叉口的交通信号灯联合控制交通。并在平面交叉口的其余三个进口道上设置铁路道口标志,告知驾驶员交叉口附近存在铁路平交口的情况路况。(6)新增铁路平交口下游附近特殊路段警告标志设置的规定。铁路平交口下游附近存在弯道、下陡坡路段、平面交叉口等危险路段或事故多发路段,由于铁路道口的存在影响驾驶员视距或分散驾驶员注意力时,应在铁路平交口前适当位置设置弯道、下陡坡路段、平面交叉口等警告标志或事故多发路段的警告标志。(7)新增铁路平交口附近路段速度限制的规定。铁路平交口上游100m范围内应限速30km/h,平交口下游20m外恢复路段正常限速值。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6部分:铁路平交口编写组 2011年4月7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