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26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5434465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6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26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项目26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项目26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 一 能力目标二 仪器与设备三 项目要求 一 熟悉电动葫芦的种类与结构起重运输设备种类很多 电动葫芦是将电动机 减速器 卷筒 制动装置和运行小车等紧凑地合为一体的起重设备 它由两台电动机分别拖动提升和移动机构 具有重量较小 结构简单 成本低廉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主要用于厂矿企业的修理与安装工作 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 1 电动葫芦的种类电动葫芦根据电动机 卷筒 制动器等主要部件位置的不同分为TV型 CD型和DH型 其部件相对位置如图26 1所示 a TV型 b CD型 c DH型图26 1电动葫芦结构型式1 电动机 2 制动器 3 减速器 4 卷筒 5 电器 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 2 电动葫芦的基本结构电动葫芦外形如图26 2所示 它由提升机构和移动装置两部分组成 CD型提升机构用锥形电动机拖动 移动装置用普通笼形电动机拖动 锥形电动机与普通电动机的结构不同 CD型电动葫芦的锥形电动机的结构如图26 3所示 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 图26 2电动葫芦的总体图1 移动电动机 2 电磁制动器 3 减速箱 4 电动机 5 钢丝卷筒 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 当锥形电动机接通电源后 在锥形定子中产生一电磁力 并垂直作用于电动机的锥形转子表面 它的轴向分力使锥形转子克服了弹簧的作用 沿电动机的轴线移动 进入锥形转子内 而与锥形转子同轴的风扇制动轮同时移动并与锥形电动机的后端盖脱离 转子可以自由转动 当切断电源后 在弹簧张力的作用下 转子反向移动 使风扇制动轮压紧电动机的后端盖 实现电动机的停车制动 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 图26 3CD型电动葫芦锥形电动机结构 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 二 电路检查与模拟操作1 电路检查检查电动葫芦控制线路板上所有电器元件是否完好 打开行程开关盖板 观察行程开关的结构 用手拨动行程开关的滚轮或压下顶杆 观察微动开关的动作情况 打开电磁制动器YB的盖子 观察其内部结构 了解其工作原理 根据图26 4 用万用表或校灯检查电动葫芦控制线路板的连接是否正确 牢固 熟悉操作电器在线路板上的位置 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 图26 4电动葫芦电气控制线路 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 2 模拟操作电路检查经指导老师确认后 通电进行模拟操作 按下按钮SB1 观察电动葫芦的工作情况 然后再按下SB2 观察电动葫芦运转情况的变化 操作按钮SB3和SB4 观察电动葫芦的工作情况 如果按下按钮SB1后不松开手 观察电动葫芦的工作情况 通电操作中 发现有异常现象 立即断电检查 并分析故障原因 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 四 原理叙述 一 CD型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原理CD型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原理图如26 4所示 由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组成 1 主电路主电路有两台电动机M1 M2 其中M1是提升电动机 用接触器KM1 KM2控制它的正反转 用于提起和放下重物 M2是移动电动机 用KM3 KM4控制它的正反转 用于使电动葫芦前后移动 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 YB是三相断电型电磁制动器 由制动电磁铁和闸瓦制动器两部分组成 当制动电磁铁线圈通电后 它的闸瓦与闸轮分开 电动机可以转动 当制动电磁铁线圈断电后 在弹簧的作用下 使闸瓦与闸轮压紧 实现电动葫芦的停车制动 熔断器FU用于整个电路的短路保护 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 2 控制电路SB1是电动葫芦提升重物的点动控制按钮 SB2是电动葫芦放下重物的点动控制按钮 SB3是电动葫芦向前移动的点动控制按钮 SB4是电动葫芦向后移动的点动控制按钮 SQ1 SQ3为限位行程开关 当电动葫芦提升物体上升到极限位置时 行程开关SQ1被压下 电动葫芦前后移动到极限位置时 对应的行程开关SQ2或SQ3被压下 用于电动葫芦的安全保护 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 工作时 合上电源开关QS 按下按钮SB1 接触器KM1的得电通路为 L1 QS FU SB1常开触点 已闭合 SB2常闭触点 SQ1常闭触点 KM2常闭触点 KM1线圈 FU QS L2 电动机M1正转 提起重物 松开按钮SB1 由于没有采用自锁措施 接触器KM1失电 M1制动停车 停止提升 如果按下按钮SB2 则接触器KM2得电 电动机M1反转 物体被放下 松开按钮SB2 KM1失电 M1制动停车 物体停止向下运动 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 如果在提升物体过程中 物体被提至极限位置而没有及时松开按钮SB1时 行程开关SQ1被压下 SQ1常闭触点断开 KM1失电 物体不再被提升 实现了电动葫芦的上限保护 如果要使电动葫芦前后移动 则按下按钮SB3或SB4 接触器KM3或KM4得电 便可以实现电动葫芦的前后移动 SQ2和SQ3为电动葫芦前后移动的限位行程开关 SB1 SB4为复合按钮 与接触器KM1 KM4的常闭触点共同构成控制电路的机械 电气联锁 用以防止接触器KM1和KM2 KM3和KM4同时通电 从而避免主电路短路事故的发生 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 二 电动葫芦的故障分析1 读图训练电动葫芦的读图过程如下 分析主电路可以看到 电动机M1和M2用熔断器FU作短路保护 接触器KM1的三对主触点控制电动机M1的正转 提升物体 另一个接触器KM2的三对主触点控制电动机M1的反转 放下物体 接触器KM3和KM4分别控制电动机M2的正转 电动葫芦向前移动 和反转 电动葫芦向后移动 电动机M1用电磁制动器YB进行停车制动 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 从左到右 自上而下分析控制回路 首先分析KM1回路 按下按钮SB1时 其串在接触器KM2回路中的常闭触点先断开 切断KM2线圈回路 然后接通常开触点 由于SB2 SQ1和KM2都是常闭触点 所以KM1线圈得电 接触器KM1的三对主触点闭合 提升电动机M1正转 此时接触器KM1的常闭触点断开 KM2线圈的回路不能通电 具有按钮和接触器双重联锁保护 提高了电路的安全可靠性 松开按钮SB1 由于接触器KM1没有采取自锁措施 KM1失电 因而电动机M1的正转控制为点动控制 另外 当电动葫芦提升到终端位置时 压下行程开关SQ1 其常闭触点断开 KM1失电 电动机M1停车 实现终端位置保护 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 再分析KM2线圈回路 按下按钮SB2 由于其串在KM1回路中的常闭触点先断开 KM1线圈失电 接触器KM1串在KM2回路中的常闭触点恢复闭合 SB2按到底时 KM2线圈得电 KM2主触点闭合 提升电动机M1反转 此时 KM2串在KM1回路中的常闭触点断开 KM1线圈回路不能通电作联锁保护 KM2也没有采取自锁措施 所以M1的反转控制仍然是点动控制 接触器KM3和KM4线圈回路的分析过程与上述过程相似 读者自行分析 熔断器FU同时作为控制电路的短路保护装置 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 2 故障分析如电动葫芦不能正常工作 则应对电路进行分析 排除故障 下面对电动葫芦的一些典型故障进行分析 1 电动葫芦提升物体操作正常 但不能将物体放下从电动葫芦的控制电路中可以看出 提起物体操作正常 说明提升电动机M1和电磁制动器YB的主电路工作正常 问题应出在放下物体操作的控制线路部分 从主电路中可以看出 接触器KM2的主触点如果能正常闭合 则此故障便被排除 而KM2的得电通路为 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 L1 电源开关QS 熔断器FU SB1常闭触点 SB2常开触点 已闭合 KM1常闭触点 KM2线圈 熔断器FU L2如果按下按钮SB2后 接触器KM2得电动作 但提升电动机M1不转 说明故障点为接触器KM2的主触点接触不良 如果按下SB2 KM2不动作 则故障应为 在SB1常闭触点 KM2线圈之间的通路中有断点 此时 逐个检查其中的元器件 便可找出故障 电动葫芦的电气控制 2 电动葫芦基本动作正常 但向前移动到终端位置不能自动停车电动葫为提高工作的安全性 设置了三个运动方向的终端保护 当电动葫芦移动到终端位置时 不论是否松开按钮 都将自动停车 前移终端保护是由行程开关SQ2实现的 当电动葫芦向前移动未到达终端位置时 SQ2未被压下 它的常闭触点仍处在闭合状态 不影响电动葫芦的向前移动 当电动葫芦向前移动到终端位置时 压下行程开关SQ2 其常闭触点断开 此时 不管按钮SB2是否被按下 接触器KM3都将失电 实现自动停车 限位保护 所以该故障应是行程开关SQ2损坏 被压下时不能正常断开控制电路造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