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教材全解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31042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教材全解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教材全解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教材全解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教材全解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人教版必修3知识与技能(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其作用过程和方法(1)注意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探究向西方学习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时的世界形势(2)运用合作探究法,理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新思想代表人物敢于面对现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2)体会陈独秀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襟;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材知识清单知能储备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加紧对外扩张。(2)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清朝闭目塞听。(3)鸦片战争使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2概况(1)林则徐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编译各国律例四洲志等。四洲志介绍世界三十余国的地理、历史和政情,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2)1842年,魏源编撰出海国图志,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书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形势。2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3主张: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4含义:“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生产技术和军事技术。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它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目的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5评价: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三、维新变法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1)产生背景: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出现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3)主要内容: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4)思想局限: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2维新变法思想(1) 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的外衣,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3) 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3实践及作用:1898年,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这次变法虽然很快就失败了,但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方法技巧点拨四、用表格法全面了解维新变法思想产生原因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清朝专制统治日益腐朽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评价进步性这种思想主张以变法自强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具有爱国意义;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具有进步意义局限性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康梁将维新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以有利于减少变法阻力,实际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五、用综合分析法全面认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的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立国之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切实手段,不能混为一谈。其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2.“中体西用”的思想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并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使之更趋系统化、纲领化,但是这一思想中的“中学”与“西学”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加之把西学的“用”嫁接到中学的“体”上,严重削弱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也直接决定了在此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洋务运动30多年“欲富而不强”的悲剧性结局。3.19世纪末,它还与触及封建制度“体”、“本”的更具现代意义的维新变法思想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抵触,最终为维新变法思想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它所起到的承上启下和推进中国现代化的作用是不容抹煞的。创新探究提升六、【命题视角】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角度1.鸦片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惊了中国人,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2.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和学堂,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3. 维新变法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立意认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这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例:(xx北京高考)“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 D胡适解析这段文字的作者将政治型态分为三类,一为君主之国,一为民主之国,一为君民共主之国;他认为其中最理想的心形态是君民共主制,而且是“君民共治”,即仿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这是向西方学习的“制度”层次。魏源还没有这种认识水平,受地主阶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也不可能有。宋教仁与胡适均主张民主共和制,排除A、C、D三项。所以答案为早期维新思想家王韬,B项正确。 答案 B【反思归纳】本题通过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考查早期维新思想家的主张。命题形式灵活,充分体现了对能力的考察。早期维新思想与后来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不同,“早期”的含义是指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典题例析 考题1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最有可能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解析材料反映的观点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书中记述的主要是各国的历史地理知识,综合考虑这本书最有可能是海国图志。答案A考题2“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符合上述材料描述的人物是(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洪仁玕 D康有为解析材料说明此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即器物),同时又难以摆脱旧的传统。可判断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B项正确。答案B 考题3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对此言论最恰当的提炼是( )A.反抗侵略 B.中体西用 C.政治改良 D.全盘西化解析材料主张用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中国的伦理纲常,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答案B考题4 “今之国若有十万之富豪,则胜于百万之劲卒”,“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提出这一思想主张的是( ) A魏源 B倭仁 C李鸿章 D郑观应解析材料主张在经济上同外国进行商战,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符合这一内容的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郑观应。答案D考题5 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提出的救国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A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为富国之本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D用民主取代专制,用科学扫荡迷信解析 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与选项B相符。A项是洋务派的主张;C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D项是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答案B考题6 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小,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有关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法吻合的是( )A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B开辟了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路C形成了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D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洋务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A项错误;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B项错误;维新变法形成了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C项正确;D项指的是辛亥革命。答案C考题7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这则材料实质是 (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B.肯定了西方的先进技术C.肯定了“中学为体”在当时具有积极作用 D.指出“中体西用”思想的缺陷 解析材料的主旨体现了“中体”是“西学”的前提,肯定了在封建顽固思想控制下,“中体”为“西学”传播所起的积极作用。答案C考题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拜占庭(东罗马帝国)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典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一一希腊古代;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一一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材料二 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迫倾向于改良而非倾向于革命。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 1858-1927年),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 (2)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为什么会使同僚震惊? (3)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在宣传其思想时采取的“高明”手段是什么,“高明”在何处? (4)分析导致两者采取这种宣传手段的相同原因。 解析本题是对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戊戌变法相关内容的考查。第(1)小问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的实质;第(2)小问考查的是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方式,借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目的是减少变法的阻力;第(3)小问的解答借助材料信息提示即可归纳,即都利用传统文化为手段宣传新思想;第(4)小问可从经济、阶级、思想等角度说明。参考答案(1) 新兴的资产阶级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大力宣传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世界观,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2)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借助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有力地冲击了传统儒学,动摇了士大夫恪守祖训的理论基础。(3)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减少了宣传新思想的阻力。(4)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缺乏系统的成熟理论作指导;正统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教材习题解答人教版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4课P69【学思之窗】思路点拨:明确把是否学习国家“长技”提高到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的高度来认识。参考答案:魏源从反侵略的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 “制夷”为目的。但当时洋务派“师夷”的首要目的却是镇压农民起义,因此两者之间尽管有继承关系,但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本思考题更多的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允许学生有自己的不同意见。教师的重点是培养组织观点、陈述观点和与他人探讨的能力。)P71【本课测评】思路点拨: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思想启蒙的作用。参考答案: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民的觉醒。 P71【学习延伸】思路点拨:从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考虑。参考答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实质维护清统治,而得到慈禧太后的支持。课堂基础训练(十四)测试内容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时间:20分钟 满分60分一、选择题1.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曾国藩解析 林则徐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为了解对手,设立译馆,将“所得夷书,就地翻译”,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答案A2.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实施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 )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C“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现共和。”解析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答案B 3.魏源的海国图志对英国政体作了详细介绍,其意图不是( )A.希望中国进行政治改革 B.反思中国战败教训C.探究英国获胜原因 D.让国人了解英国国情解析魏源的海国图志写作的目的在于“师夷长技以制夷”,没有涉及到中国的政治改革内容。 答案A 4 “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惟武备则力求讲求惟恐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这一论述属于下列哪一派别的观点( )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顽固派 D立宪派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只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即科学技术,而不改变封建制度。很明显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答案A5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西文明相碰撞的历史,正是在西方文明的撞击下,中国近代盛开了进步之花。根据这种观点,对洋务运动的定位应是( )A同治中兴 B同光新政C自强新政 D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解析提取重要信息:“中国近代盛开了进步之花”,所以对洋务运动的定位应该是自强新政,而不能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答案C6.推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从“师夷长技”向“维新变法”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B西学的广泛传播C新兴经济因素的成长 D民族资产阶级形成解析经济是基础,转变的根本原因应从经济方面考虑。本题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C项正确。答案C7.在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中,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看法完全相反的一组是( )A抵抗派和洋务派 B顽固派和洋务派C维新派和革命派 D洋务派和维新派解析 A项中地主阶级两个派别都只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学政治制度;B项中都主张维护清朝统治,不同之处在于是否利用西方先进技术;C项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维新派学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D项中洋务派只学技术,不学政治制度,而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故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 8.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解析 本题要注意文艺复兴和维新变法时思想宣传的共同点。文艺复兴是借助复兴希腊罗马文化为名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而康有为则是借儒学的外衣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所以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借助传统文化来宣传新思想。D项符合题意。答案D 9.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解析 从19世纪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的时代背景分析,变革社会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才是“最符合时代潮流”的课题。“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已经实践证明失败的,D项与题干时间明显不符。答案C10.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中国“向西方学习”进人哪个阶段? ( )A物质技术 B.政治制度 C.思想文化 D.实业教育解析材料中的“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表明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答案B11. 史学家胡绳说: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的先声。这里的“近代化”是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叙述的是“公车上书”。“公车上书”使维新变法从思想宣传演变成为政治行动,维新变法昙花一现,但却给人们思想以极大的解放。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 12. 从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确立了清朝君主立宪的政体B.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C.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D.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解析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D项正确。A项本身说法错误;B、C两项是内容,均不符合题干要求。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自台事后(1895年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 大借洋款,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四 使戊戌变法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 胡适留学日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各持怎样的态度? (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 (4)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康有为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第(1)问,可联系教材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由材料中“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可判断其理论依据是西方的政治学说。第(2)问和第(3)问,从材料二的“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可以看出他担心农民起义危及统治;从材料三的“大借洋款,以举庶政”,可以看出他想通过向帝国主义借款来维护统治;进而归纳出维新运动的缺陷。第(4)问,胡适的观点是假如维新措施不被废除,实行二十年新政,或许可以使中国富强,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据此叙述理由即可。答案(1)反映康有为建立君主立宪制的主张,理论依据是近代西方政治学说。 (2)反映维新派对农民持恐惧的态度,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3)材料一反映维新派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材料二反映维新派不敢发动人民群众,缺乏群众基础;材料三反映维新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没有清醒的认识,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4)材料四的观点不正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不可能走得通。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材知识清单知能储备一、新青年的诞生1背景(1)辛亥革命使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2)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3)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2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3发展(1)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2)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是新青年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3)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二、新文化运动1内容(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作用: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条件(1)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2)五四运动的促进。2.概况(1)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2)1919年的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3)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随后,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3.影响(1) 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同革命,并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2) 早期的共产党组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宣传马克思主义,还出版劳动界劳动者和劳动音,深受工人欢迎。(3) 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方法技巧点拨四、用表格法比较洋务派、维新派及激进派的异同主要主张阶级利益社会实践主 要特 点洋务派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仿造器物维新派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戊戌变法仿行制度激进派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共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带有挽救危亡的特点;其实践活动都没有成功共同影响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五、用综合分析法全面认识新文化运动1.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2.内容:新文化运动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四提倡四反对”,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李大钊极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3.评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4.局限性: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创新探究提升六、【命题视角】新文化运动角度1. “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冲突2.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及影响3.以“新材料、新情境”综合考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立意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属于思想解放的潮流例:(xx江苏高考)“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材料中的“多数国民”是为民众,“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是为觉悟,由此可知陈独秀在这里强调的是思想方面的影响,故选D项。答案 D 【反思归纳】本题通过新材料、新情境,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密切相关,结合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特点,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是本课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此外,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影响,以及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也是本课的重要知识点。典题例析 考题1 在欧洲启蒙思想家看来,“自由”“平等”是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在中国最早大力倡导这一观念的是( )A李贽的“异端”思想 B林则徐“开眼看世界”C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D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解析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提倡自由平等思想。答案D考题2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一主张最重要的影响是( )A.活跃了思想,使学术兴盛 B.对旧势力妥协,致使北大旧势力猖獗 C.不利于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 D.保护了进步学术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 解析在当时思想界复古逆流盛行的情况下,蔡元培的这一主张,实际上保护了进步学术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答案D 考题3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解析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维新变法学习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追求民主共和失败后,又开始了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新文化运动。答案D考题4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析从材料信息看,1920年陈独秀认为资产阶级国家不能扫除社会罪恶,说明陈独秀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这与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关。答案C考题5 某历史课外学习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使用了以下历史术语: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反对专制统治 C反抗外来侵略 D实行救亡图存解析题中思想分别出现于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运动时期地主阶级洋务派、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激进派。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相结合,不难分析这些思想共同主题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D项正确。答案D考题6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收集了近代以来不同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社会思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主要原因洋务思潮维新思潮新文化运动材料二 对于西学能不能学?学习西学是否合理?学习西学应该学些什么?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一直存在争论。甲认为中国是文明古国,周围国家是蛮夷禽兽之国,文化落后,因此,只能是以夏变夷,从来没有听说过“以夷变夏”。乙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丙认为乙是在“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并无新奇”,其意在“扬己抑人”。这种“西学中源说”的一大危害是造成社会更加崇古,“必谓事事必古之从,又常以不及古为恨”,以致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学习。请回答:(2)比较指出甲、乙、丙三人对待西学的态度有何不同。(3)你认为丙的观点代表了中国19世纪中后期哪个派别的观点? 根据丙的观点,你准备就此开展一项研究性学习,请为你的研究性学习确定一个课题。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不同时期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问题。第(1)问结合各种社会思潮的主张进行概括归纳,并从背景角度分析其原因,注意言简意赅;第(2)问阅读材料二,解读材料所含信息,分别概括指出甲、乙、丙三人对待西学的态度。第(3)问据材料判断。课题确定具有开放性,只要符合材料二中丙的范畴主题即可。 答案(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社会思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主要原因洋务思潮中体西用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维新思潮利用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出现“尊孔复古”逆流;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西方自由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甲:反对学习西学。乙:第一层次:主张学习西学。第二层次: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或技术但不学其制度。丙:第一层次:主张学习西学。第二层次:主张不仅学西方的技术,也要学习西方的制度或主张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学习西学。 (3)维新派。如:19世纪中后期“西学中源说”的危害分析等。教材习题解答人教版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5课P74【学思之窗】思路点拨: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参考答案:这个宣言说明,马克思主义已经传入中国,中国将会走上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按照马克思主义指明的方向,进行无产阶级革命。P75【本课测评】思路点拨:20世纪初中国的进步思想及其影响。参考答案:20世纪初,自由、民主、平等和博爱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些思想对旧思想和旧道德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从此中国历史进入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中国历史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P75【学习延伸】思路点拨:正确处理批判和继承的关系。参考答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儒学,它由于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它承载了很多封建思想。因此,在新文化运动中,批判儒学是必需的。但是,儒学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有很多我们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积淀,不能全盘否定。课堂基础训练(十五)测试内容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时间:20分钟 满分60分一、选择题1.新青年杂志的封面上印着“La Jeunesse”(如图),是法语“青年”的意思。选择这个副题最合理的解释是( ) A陈独秀曾留学法国喜欢法语 B这本杂志是和法国人合编的 C杂志出版时在上海法租界,必须附上法语 D当时中国思想界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解析新青年宣传民主与科学,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内容。又根据题干中“青年”是法语,说明了当时中国思想界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答案D2.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始建于2002年,是依托北大红楼建立的一座革命旧址纪念馆。北大红楼曾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科学观念与中国传统专制观念之间的一场严峻的斗争。这场斗争反映了(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尊孔复古”逆流泛滥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中西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解析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猛烈批判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 答案D3.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解析 根据材料陈独秀认为政治变革国民持观望态度,主要是人们的思想不解放所知,故首要做的事情是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C项正确。答案C4.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对此评论正确的是 ( )抨击了儒家的传统道德 促进中国文学的发展 推动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 声讨北洋军阀镇压学生的爱国运动A B C D解析鲁迅的狂人日记是对封建礼教的猛烈批判,推动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符合题意。答案A5.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其依据包括(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宣传马克思主义,使新文化运动进入新的时期A B C D解析 内容(任务)决定性质。之所以说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其依据主要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即三个“提倡”、三个“反对”。答案A6.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主要表现在( )猛烈冲击封建论理道德观念和政治意识 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 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A B C D 解析 题干要求回答的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属于局限性,排除带的选项。C项符合题意。答案7. 新文化运动被称为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依据是( )A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B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D奠定了五四运动的思想基础解析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对封建正统思想的批判都不彻底,而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进行反封建斗争,彻底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因而是前两次运动的继续。答案C8. 20世纪初期,新文化运动成为一股强劲的潮流。这一潮流“新”在( )A首次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 B猛烈抨击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C突出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解析 新文化运动以前的思想解放运动都没有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真正的彻底的批判,而新文化运动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这是不同于以前的新角度。答案B9. 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共同点有( )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A B C D解析中国新文化运动并没有一发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欧洲的启蒙思想成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不正确。答案为C。答案C 10.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有两位人物影响最大,其中有一位被称“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此人是( )A孙中山 B陈独秀 C李大钊 D毛泽东解析注意题干限制语“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1918年,李大钊第一次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答案C11.下列文字内容创作的背景是( )红色中华 刘大白(民国7年)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A. 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B.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C.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解析根据民国7年可以做出判断。民国7年为1918年,符合题意的只有D项。答案D1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给20世纪初期的中国革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新文化运动发展方向改变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创立 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出现解析注意时间限制是20世纪初期。C项是在20世纪30年代,可排除;B项没有体现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也可排除;A项和D项比较,只有中共诞生才会有第一次工运高潮出现。答案A二、非选择题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主题:思想理性化,构建和谐社会材料一 莎士比亚(15641616)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材料二 “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材料三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鲁迅全集材料四 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xx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一所的速度增加。 新华网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社会思潮?推动这一社会思潮不断向前发展的有哪三大事件? (2) 材料二中梁启超归纳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有什么史实依据?(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袁世凯时代为什么没有敲开“那道门”?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的意义?解析第一问结合材料便知是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人文主义”思潮,推动这种思潮不断向前发展的三大事件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欧洲启蒙运动;第二问中,梁启超先生为我们归纳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三部曲,即学器物层面的洋务运动、学制度层面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思想层面的新文化运动。第三问中,袁世凯之所以没有敲开“那道门”,即指袁世凯为什么复辟帝制失败,究其根源,在于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还有新文化运动对于传统儒家思想的动摇。我们要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第四问中,我们也需要多角度思考问题,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广泛开设,不仅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也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和谐世界的建立等。答案(1)思潮:人文主义。事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欧洲启蒙运动。(2)史实:从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器物;从维新变法运动到辛亥革命,是学习西方的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3) 原因: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对儒家传统道德进行了猛烈抨击,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4)意义: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广泛传播;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当前和谐世界的构建。单元知识回眸知识网络构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中体西用早期维修思想康梁维新思想开眼看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传播含义: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活动:创办近代企业,开设新式学堂影响: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代表:王韬、郑观应主张:君主立宪;发展工商业;创办学校代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影响:戊戌变法;思想启蒙。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内容:民主与科学;文学革命影响: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传入:1918年,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影响:早期共产党组织和中共成立器物制度思想人物: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影响:引导人们关注世界,思想启迪作用名词概念释义1. “师夷长技以制夷” 是魏源编在海国图志中阐述的思想。它是在民族危机严峻的形势下提出的,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梦醒,开始抛弃旧观念,瞩目世界,关心时局。含义是指利用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这一主张集中体现了新思潮的思想精髓,有力地激发了爱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热情。是一种光辉的爱国主义思想。2. 中体西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中体西用思想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3. 新文化运动 20世纪早期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一次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激进民主主义者大张旗鼓地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同封建尊孔复古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次运动的主要缺点是其领导人没有把运动普及到群众中去,同时他们不能正确地对待中国文化遗产。但这场运动形成了一次新的思想解放潮流,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列主义的运动。4. 马克思主义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创立的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单元知识归纳1. 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主要不同五四运动前五四运动后领导者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或马克思主义者性质前期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文化后期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无产阶级文化内容主要内容是四个“提倡”四个“反对,核心是追求民主和科学后期以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为主影响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启动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上的准备促使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因素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国际因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国内因素: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五四运动促使马克思主义传播。先进知识分子的积极宣传。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2)特点:进步知识分子起了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战胜非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3)影响:先进的中国人将它作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指导中国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