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5课“冷战”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27323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5课“冷战”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5课“冷战”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5课“冷战”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5课“冷战”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3课程标准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一、遏制理论的提出1历史背景(1)美国杜鲁门政府将_作为最主要的敌人,但国内反苏还没有太大市场。(2)普遍的_使美国不可能采取战争的方法打击以至消灭_。2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1)正式提出:1946年,_主张以武力为后盾,采用军事包围、_、颠覆、局部武装干涉等方式来遏制苏联。(2)重大影响:“遏制”理论为美国准备对苏联实行的强硬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3丘吉尔的“铁幕”演说(1)正式发表:_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_发表演说。(2)主要内容:公开美国、_与苏联及东欧之间的矛盾,号召西方国家联合起来,依靠_的实力,反对苏联和东欧各国。(3)与乔治凯南的八千字电报的思想一脉相承,被看做是西方“冷战”的第一枪。二、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历史背景:美国决定全面实行对苏“冷战”政策和“_”的爆发。2正式提出:1947年3月,杜鲁门声称_和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威胁,宣布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阵营,而美国必须帮助各国人民。3开始实施:美国开始向_和土耳其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并控制了这两个国家。4主要影响:标志着美国_的一大转变,也是“_”全面开始的标志。三、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1马歇尔计划(1)目的:防止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与_接近;通过援助西欧扩大_。(2)提出:_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_”,即“马歇尔计划”。(3)内容:强调欧洲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而挽救欧洲经济的办法是美国的援助。(4)实施:美国向西欧各国提供援助,西欧各国撤销_、降低关税税率等。(5)实质:马歇尔计划是_的延续和扩大。(6)作用:西欧经济得到恢复,实力增强;拉动了美国经济,强化了_对美国的依赖。2经互会的成立(1)主要目的:苏联为了对抗_。(2)成员国: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3)评价:有利于促进苏联和_的经济发展,但苏联利用_进行不平等的交易,损害了其他成员国的利益。四、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1柏林危机(1)原因:美国竭力分裂_,企图把西德拉入西方阵营,加强遏制_的力量。(2)爆发:1948年6月,_在西占区单独发行新货币,苏联封锁_。(3)影响:美国加速了策划建立军事集团的步伐,以遏制苏联。2北约的建立(1)成立:1949年,美国联合_等国,成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2)影响:加强了美国对_的控制,在欧洲大陆组成了遏制苏联和_的弧形军事包围圈。3华约的建立(1)成立:_年,苏联与_7国政府首脑在华沙缔结互助条约,成立华约组织。(2)影响:以美、苏为首的_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知识点一遏制理论的提出知识点二杜鲁门主义的提出3二战后,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的根本目的是()A支持西方国家抵抗侵略B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C企图实现称霸全球战略D援助世界上的弱小国家4下列事件为杜鲁门主义出台提供了有利时机的是()A“希土危机”的正式爆发B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C乔治凯南的“八千字电报”D苏联的防御型外交政策知识点三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5观察下图,对图中“善意”的正确理解是()扶持控制西欧援助欧洲发展建立北约组织遏制苏联力量A B C D6苏联策划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最主要目的是()A对抗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促进东欧国家经济发展C创造国内建设有利环境D反对美国正式分裂德国知识点四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71948年美、苏之间爆发的柏林危机()加速了北约建立的过程直接导致华约的建立加快了德国分裂的步伐是美、苏“冷战”的表现A B C D8“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C北约成立 D华约成立题号12345678答案9识读下列两幅历史图片,请完成:图一北约签约仪式图二华约签约仪式(1)图一、图二所示情景分别发生在哪一时间?它们的目的有什么不同?(2)依据上述图片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北约和华约的主要相同点。(2)材料三中的转折是指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折?(3)咨文出台的目的是什么?有怎样的影响?【答案解析】知识清单一、1.(1)苏联(2)和平愿望苏联2.(1)乔治凯南经济封锁3.(1)1946富尔顿(2)西欧美国二、1.希土危机2.希腊3.希腊4.对外政策冷战三、1.(1)苏联市场(2)1947欧洲复兴计划 (4)关税壁垒(5)杜鲁门主义(6)西欧2(1)马歇尔计划(3)东欧国家大国地位四、1.(1)德国苏联(2)美国柏林2.(1)加拿大(2)西欧东欧3.(1)1955东欧(2)资本主义对点训练1A乔治凯南的八千字电报提出的理论被称为遏制理论,为“冷战”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2B乔治凯南的八千字电报提出了“遏制”理论,成为美国对苏联实行强硬政策的理论依据。3C杜鲁门主义是指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4A5B北约组织是以美国为首建立的军事政治集团,与马歇尔计划都属于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措施,但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从属关系,故排除含的选项。6A经互会是苏联为了与马歇尔计划对抗而组建的。7C柏林危机是美国正式分裂德国的重大步骤,属于美、苏“冷战”的表现,加速了美国建立北约的步伐。8D华约成立后与北约开始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在欧洲的对峙,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内的对峙局面全面形成。综合提升9(1)时间:图一发生在1949年,图二发生在1955年。目的:图一是为了遏制苏联、控制西欧,图二是为了对抗北约、反击美国。(2)美、苏“冷战”的产物;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解析第(1)问中的“时间”可依据图一中“北约签约”、图二中“华约签约”等信息进行判断,“目的”可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第(2)问需要联系北约和华约的成立过程及其影响,从背景、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说明。10(1)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各国共产党武装力量或来自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威胁。(2)由原来的孤立主义转为称霸世界的战略。美国经济军事力量的急剧膨胀。(3)公开宣告美国在全世界的扩张,遏制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教材问题解答课中思考题1你怎样理解“不迟也不早”?提示“不迟也不早”是指乔治凯南自认为提出遏制理论的时机刚刚好。此前,美国与苏联之间是合作关系,且反苏言论在美国国内还没有太大市场,遏制理论的提出不符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必然遭到失败;而此后,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已经转向对抗,反苏舆论甚嚣尘上,遏制理论的提出则已过时。乔治凯南提出该理论的时候,恰逢美国与苏联的关系由合作转为对抗的关键时机,理论的提出满足了美国政府的要求,所以说是“不迟也不早”。2“冷战”和一般的对峙以及“热战”有什么不同?你怎样理解杜鲁门主义是美国的“冷战”宣言?提示(1)“冷战”与一般的对峙不同的是,“冷战”所参与的国家多,规模大,表现方式丰富,而且一般的对峙并未像“冷战”那样形成极端仇视的氛围和极度紧张的局势。“冷战”与“热战”的不同之处在于双方是否直接发动战争。(2)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的一大转变,美国对苏联由战时的同盟合作关系转为全面遏制和对抗,并积极推行霸权政策,挑起“冷战”,因此杜鲁门主义是美国的“冷战”宣言。3有人说,马歇尔计划是以复兴欧洲为名,行控制西欧之实。你认为呢?提示这句话揭示了马歇尔计划的实质。马歇尔计划绝不是一项单纯的经济援助计划,它实质上是以“复兴欧洲”为名,借经济手段来稳住资本主义阵营,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因此,它实质上是对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你怎样理解杜鲁门所说的“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计划的经济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提示杜鲁门的话揭示了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之间的内在联系。杜鲁门主义规定了马歇尔计划的基本原则:美国通过经济援助来推行外交政策,用经济手段施加政治影响和压力。马歇尔计划是对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通过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美国把西欧纳入了对抗苏联的轨道,正式形成了以它为首的西方集团。知识链接提示“冷战”的主要战场在欧洲,同时随着“冷战”的进行,亚洲也逐渐成为“冷战”的战场之一。“冷战”爆发后,美国企图使日本成为美国在亚洲的桥头堡。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结束日本的被占领状态和战败国地位,与日本结成军事同盟。同时,美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在亚洲构筑起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包围圈。阅读与思考1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什么?结合这句话分析战后国际形势的转变。提示两个战争分别指“二战”、“冷战”。二战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美苏战时的合作基础消失,双方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方面的矛盾日益尖锐,美苏处于“冷战”前夕。2这句话表明了苏联领导人在“二战”后初期的什么想法?这对当时的国际形势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想法:保住二战中的既得利益,希望西方国家承认自己的势力范围。影响:导致美苏全球战略矛盾对立,成为“冷战”出现的重要原因。解析与探究1美国外交政策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提示从推行孤立主义到参加二战反对法西斯,再到与西欧国家结盟对付苏联。2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提示因为美国遭到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二战后美苏由盟友关系发展到敌对关系。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是和平时期,为什么美国还在强调结成“军事同盟”?提示因与苏联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全球战略矛盾对立,出于美苏“冷战”的需要,美国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对付苏联。自我测评1导致美、苏之间形成“冷战”局面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原因:战后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的对立和全球性战略方面的矛盾日益尖锐,而且美苏都是实力超群的国家,互相忌惮。2美、苏“冷战”局面的特点是什么?提示特点:美苏控制部分国家,把世界一分为二,组建军事集团、进行经济封锁、外交对抗、军备竞赛、发动代理人战争以及相互攻击对方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一切敌对行动,但竭力避免双方直接的战争。3名词解释:遏制政策“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华约提示(1)遏制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一种对外战略。1946年2月22日,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了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文,为遏制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向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苏联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遏制战略的正式形成。遏制战略是主张美国在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和西方国家受到严重削弱的情况下,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特别是局部性的武装干涉和持续不断的政治“冷战”,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加强对西欧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控制,为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创造条件。其对20世纪后半叶的世界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2)“铁幕”演说:1946年3月5日,应邀访美的丘吉尔在密苏里州富尔顿城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宣称:“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条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长达40多年“冷战”的序幕。(3)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指美国总统杜鲁门1947年国会咨文的主要思想。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以应付希腊、土耳其危机为由,在国会宣读一篇咨文,声称希腊遭到“共产党领导的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一旦它作为独立国家“殒落”,不但将危及土耳其和整个中东地区,而且将给欧洲一些国家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宣布“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他要求国会拨4亿美元,向希、土提供援助,同时派选文职和军事人员前往增援。杜鲁门的这项政策声明即“杜鲁门主义”。杜鲁门的咨文远不止是援助希、土的这项具体的政策声明,而是以维护美国的安全为幌子,在全世界扩张势力的宣言,也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战书,又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4)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援助欧洲的计划,也称为欧洲复兴计划。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首先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方案,故名“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是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最成功的计划。它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起了促进作用。(5)经互会:经济互助委员会的简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苏联为首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经济合作组织。简称经互会。(6)北约: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等12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7)华约: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北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简称华约组织或华约),是1955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加入北约后,欧洲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包括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签署的华沙公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