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4章《透镜及其应用》1 鲁教版五四制.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26685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4章《透镜及其应用》1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4章《透镜及其应用》1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4章《透镜及其应用》1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4章透镜及其应用1 鲁教版五四制一:透镜考点1、三条特殊光线例1.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 练习:请根据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光路考点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例2.一束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A 原来会聚的可能还会聚 B 原来会聚的一定发散C 原来发散的可能还发散 D 原来发散的一定会聚注意对“会聚作用”和“会聚形状”以及“发散作用”和“发散形状”的理解.(凸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靠拢了,凹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分散了,都是相对于入射光线而言的.)例3.根据图中射出的光线方向相对于入射光线的变化情况在方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练习: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是凸透镜是()AaBb和d Cc D都是凸透镜考点3、透镜辨别透镜的本质实际上是当光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再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总是折向较厚的一端例4:如图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A会聚作用 B发散作用 C既不会聚也不发散 D无法判断练习: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玻璃体,在它的中心轴线上有一球形气泡,柱体低面是磨砂的毛面,当平行光沿柱轴方向向下照射时,在磨砂的毛面上可能会看到()A圆形亮斑B圆型暗斑C圆形暗斑且中心有一亮点D圆形亮斑且中心有一暗点考点4:粗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例5: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注意:只有最小最亮的光斑才是焦点考点5:光学元件对光的作用综合考查例6:现有如下光学元件:(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面镜,(d)凸透镜,(e)凹透镜在下列光学仪器或用具中用到了哪种器件?请把相应的字母填入空格自制潜望镜用 太阳灶用 老花镜用 汽车观后镜用 近视镜用 耳科大夫的额镜用 例7;在下列七个方框内填入合适的透镜和面镜练习1:如图所示,有一束光通过虚线内的光学元件后,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则这个虚线框内()A一定是凸透镜 B一定是凹透镜 C一定是平面镜D可能是凸透镜,可能是凹透镜,也可能是平面镜练习2:右图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若从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孔P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人圆孔P的那个光学器()A只能是凹透镜 B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厚平板玻璃C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凸透镜图1 D凹透镜、凸透镜、厚平板玻璃都有可能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考点1、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例1.学生用凸透镜做实验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1)如图1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中心应在_,这样做的目的是:_。(3)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5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_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此规律的应用是 (举一例)再次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42cm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_的烛焰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4)通过实验,他发现蜡烛离凸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像越_(填“大”或“小”),再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此时在光屏上看到的像是_的(填“倒立”或“正立”),该像比原来的像_(填“大”或“小”)一些.当蜡烛继续向凸透镜靠近的过程中,发现蜡烛的位置在_ 时,则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5)6组在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做了三次实验。与一次和二次实验相比较,三次实验的好处是:_。(6)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_调节;如果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 调节;假如调节透镜,应将透镜向 调节(填“上、下、左、右”)(7)如果凸透镜被遮挡住一部分,只有一部分进光,凸透镜对光的作用不变,是 的像,(填“完整”或“一部分”),像_了。(填“变亮”或“变暗”)(8).当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放大清晰的像时,对调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后,还_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填“能”或“不能”)此时像的特征是: (9)实验进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 移动。 若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写出一点即可)(10)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A B C D(11)小宇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 图如果把屏拿开,则()A 像还存在,但眼睛看不到 B存在,眼睛从各个方向看得到C 还存在,但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 D.像不存在练习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1)由表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实验次数12345物距/cm5040302421.4像距/cm21.424304050像的大小变化逐渐变大(2)第2次实验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应用了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而制成的仪器有 (请举一例)(3)实验结束后,小明试着调节如图乙所示的投影仪如果要使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他应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并 (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投影片的距离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 灯泡的作用是: (4)在放投影片时,在屏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钥匙的像,像的形状如图,则投影片的形状应是图中的()ABCD考点2、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图例2、如图所示,分别是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处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它们通过透镜后的光路(P、P都是与凸透镜距离等于两倍焦距的位置) 练习1:如图示,A是物体,A是物体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试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及焦点练习2:如图所示,S是凸透镜主光轴上一个发光点,Sa是它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正确的是()AaeBadCacDab练习3:如图所示是物体AB经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当AB沿主光轴远离镜头时,则物体上A点的像A会沿()移动AAO BAF C水平向右 D水平向左三、生活中的透镜考点(一)、根据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判断成像性质及位置例1: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练习1: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从高空飞机上拍摄到的画面,若用一镜头焦距为60mm相机拍照,此时胶片镜头距离()A略大于60mmB恰为60mmC小于60mmD大于120mm考点(二)、根据成像的性质判断焦距的大小例2.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光屏距离凸透镜12厘米时,发现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缩小的像,由此可以判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5厘米 B. 10厘米 C. 15厘米 D. 20厘米。练习2: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到凸透镜20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1cm B、12cm C、20cm D、以上都不对练习3: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出现一个放大的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位置不变,将透镜向光屏移动2cm,则光屏上又成一个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A f2cm B 2cmf4cm C 4cmf5cm D 5cmf8cm练习4:黎明同学要挑选焦距小于6cm的凸透镜,他用物理实验对甲、乙、丙三块凸透镜进行测量,保持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可以确定_凸透镜是黎明同学所需要的.图2凸透镜像的性质甲倒立 放大 实像乙倒立 缩小 实像丙正立 放大 虚像练习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2),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A60cm B. 40cm C. 20cm D. 10cm考点(三)、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判断像的性质例3:在光屏上恰能看到一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练习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5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幻灯机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考点(四)、根据像的大小变化判断物距和像距的调节1、幻灯机例4: 投影仪是教学时常用的仪器,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投影仪的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则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A 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并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 B 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并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C 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并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D 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并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2、照相机例5:小明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小刚拍一张2寸的全身照,小刚在原地不动,小明又要给他拍一张2寸的半身照,正确的操作是( )A 小明往前移动,并使镜头往里缩 B 小明往前移动,并使镜头往外伸C 小明往前移动,并增大光圈 D 小明往后移动,并使镜头往外伸练习7:如图甲、乙是镜头焦距不同的两架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是相同的分别用它们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景物我们可以判定在图中,照片 是用相机甲拍摄的,照片 是用乙拍摄的3、放大镜例6: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A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突破规律:近焦像大像变远。考点(五).生活中常见的透镜的成像.例7:如图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图中甲、乙是用这款手机先后拍下同一小车的两张照片(设摄像头焦距不变),拍摄第二张比拍摄第一张摄像头离小车 (填“远”或“近”)些两次拍摄时,摄像头离小车的距离都满足 (填与焦距之间的关系)练习8: 医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以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汞柱,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 ,我们用它能看到汞柱被放大后正立的 像四位同学在测量自己的体温后,分别沿图中的A、B、C、D方向观察读数,则哪个方向观察易于读数()AA方向 BB方向CC方向 DD方向练习9: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张报纸,从水滴上面看上去,报纸上的字比实际的要 (填“大”或“小”),此时这个水滴相当于一个 .练习10:从圆形鱼缸的侧面看去,会看到鱼缸中的“鱼”特别大,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 ,我们看到的是鱼的 的像,.四、眼睛和眼镜考点1、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考查例1:同学们学习很辛苦,很多同学的视力发生了变化,影响学习生活,需进行矫正。请你从下面两幅图中正确选出:矫正近视眼的是 ;矫正远视眼的是 (选填“甲”或“乙”)练习:小丽看书总把书放得很近,而他的外公看报时却把报纸放得很远,小丽和外公分别戴装什么样的眼镜矫正视力( ) A、都是凸透镜 B、都是凹透镜 C、凸透镜和凹透镜 D、凹透镜和凸透镜考点2、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实验考查例2:如图所示,某同学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下列表示视力矫正的光路图中,与上述实验情形一致的是:( )练习1:把如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老花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老花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 )A.保持在原来位置; B.靠近透镜;C.远离透镜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考点3、眼镜及度数的考查例3: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则奶奶的眼镜是图中的()ABCD考点4、凸透镜的组合显微镜与望远镜例4: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远处的物体透过物镜成倒立的缩小的虚像B目镜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C远处的物体透过物镜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D通过望远镜看远处物体视角变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