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中考物理专题练习 机械运动(含解析).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425409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19中考物理专题练习 机械运动(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备战2019中考物理专题练习 机械运动(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备战2019中考物理专题练习 机械运动(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运动一、单选题1. ( 2分 )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全程中,小华一直比小明跑得快D.全程中,小华和小明的平均速度相等2. ( 2分 ) 一辆轿车行驶的速度是100kmh,一辆自行车前进的速度是5ms,这表明( )A.轿车行驶的路程一定比自行车多B.轿车一定始终在自行车前面C.自行车的运动时间一定比轿车长D.轿车的运动一定比自行车快3. ( 2分 ) 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4. ( 2分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 000m高空飞行时,顺手抓住了一颗飞行的子弹,其原因是 ( )A.飞机在空中静止不动B.子弹在空中静止不动C.子弹和飞机运动方向相反D.子弹和飞机速度大小一致,方向相同5. ( 2分 ) 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因此卫星( )A.不受任何力的作用;B.受地球的吸引力;C.受一对平衡力的作用;D.受力情况不清楚。6. ( 2分 ) 某同学骑自行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在4s内通过40m的路程,那么他在前2s内的速度是( ) A.40m/sB.20m/sC.10m/sD.5m/s7. ( 2分 ) 有四个同学用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去测量一块衣柜的玻璃,他们所测量的结果中正确的是( ) A.118.7cmB.1187.5cmC.118.753cmD.118.75cm8. ( 2分 ) 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示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孩子们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B.不论选什么作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C.司机说乘客没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D.画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运动与否的9. ( 2分 ) 地球同步卫星,我们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因为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太阳B.地球C.月亮D.宇宙飞船二、多选题10. ( 3分 ) 在一条南北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车依次向南行驶,乙、丙两辆车快慢相同,甲车比乙车快一些,那么()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北运动,丙车静止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均向北运动C.以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北运动,乙车静止D.以公路为参照物,三辆车都向南运动11. ( 3分 ) 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正确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12. ( 3分 )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如图是两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时间间隔为0.02s,闪亮时间可忽略不计。已知小球运动的方向未发生改变,根据照片记录的小球位置,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上方小球运动的时间短B.图中上方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C.图中下方小球运动越来越快D.图中匀速运动的小球速度为0.5m/s,变速运动的小球平均速度约为0.83m/s13. ( 3分 ) 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s和运动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B.在t=6s时,甲车在乙车前面1.2m处C.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运动D.乙车的速度大小为10m/s14. ( 3分 ) 几个孩子在草地上做游戏(图甲)当树旁的小女孩转过身来时,每个人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运动了的小孩编号是( ) A.1号B.2号C.3号D.4号15. ( 3分 )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三、填空题16. ( 3分 ) 武汉到黄冈城际铁路即将通车,全长36km,试运行直达用时约28分钟,全程平均速度约为_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图,该铁路基采用无碴轨道技术,其轨枕本身是混凝土浇灌而成,钢轨、轨枕直接铺在大面积的混凝土路基上,与传统铺设在碎石和枕木上轨道相比,可以大大_(“增大”或“减小”)列车对地面的压强车身背部为流线型,高速行驶时车身对地面的压力比静止时_(“大”或“小”)17. ( 1分 ) 球体的直径,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转动球体的不同方向在毫米刻度尺的不同部位测得球的直径D的示数如下:1.73cm1.81cm1.89cm1.81cm则球的直径_cm18. ( 2分 ) 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mm。19. ( 1分 ) 秒表的示数为_s20. ( 2分 ) 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_的,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_是运动的 21. ( 1分 ) 小明坐在以300km/h的速度行驶的高铁上,看到高速公路上与高铁同向运动的汽车若汽车的速度为120km/h,以汽车为参照物,高铁的速度为_km/h 四、解答题22. ( 5分 ) 小强同学第一次乘火车旅行,他妈妈上车送行,正谈着,忽然听到一声长鸣,小强只见并列的另一辆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催促妈妈快下车他妈妈朝窗外站台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表说:“别着急,我们的车还没有开动呢”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3. ( 5分 ) 某人观察到某一工厂的锅炉汽笛出水后4s才听到汽笛发出的声音,当汽笛喷气发声时,这个人距离锅炉多远? 五、实验探究题24. ( 4分 )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 s曝光一次(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 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_m/s (2)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_(写出一个影响因素)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_ 答案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B、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CD、由图象可知,两人的总路程是相等的,所用的时间都相同,在跑步过程中,小华做变速直线运动,有时速度比小明大,有时比小明小,但最终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故C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1)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2)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部路程处于所有的总时间2.【答案】 D 【解析】【分析】100Km/h=27.8m/h,27.8m/s5m/s,所以轿车的运动比自行车快,但运动快,不代表走的远,也不代表就在前面,当然自行车的运动时间也不一定比轿车长,所以ABC错误,D正确。答案: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对于速度的理解,要清楚速度快不一定就在前面,不一定走的就远,并且弄清km和m,h和s之间的换算关系,进一步弄清速度的换算关系,统一单位才可比较运动快慢。3.【答案】C 【解析】【解答】解:AC、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乌鸦和老鹰是相对静止的,因此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故A错误,C正确;B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与老鹰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乌鸦和老鹰相对于地面都是运动的;故BD错误;故选C【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4.【答案】 D 【解析】【分析】当两个运动的物体相对静止时,这两个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应该相同,这样它们之间的位置才能不发生变化【解答】子弹在飞行员脸旁,飞行员能够顺手抓住,说明子弹和飞行员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即二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满足这种情况的条件是子弹和飞机运动的方向相同,并且二者的速度也一样故选D5.【答案】 B 【解析】【解答】A、不受任何力的作用;若不受力的作用它将作匀速直线运动,而卫星是沿轨道作圆周运动,因此它是受力的,故A错误B、受地球的吸引力;正因为它受地球吸引力的作用,它才会绕地球轨道作圆周运动,故B正确C、受一对平衡力的作用;物体受平衡力和不受力的状态相同,都作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而同步卫星不是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不是受平衡力,故C错误D、受力情况不清楚;它受地球的引力,不能说受力不清楚,故D错误故选B【分析】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球是静止的,它在轨道上绕地球转动,可以根据同步卫星的受力情况对4个选项分析,找出正确答案此题考查力与运动的关系,同步卫星相对地球静止,它受地球的引力而在轨道上运动6.【答案】 C 【解析】【解答】解: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 自行车的速度v= = =10m/s故选C【分析】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前2s内的速度与4s内的速度相等;已知路程s,运动时间t,由速度公式可求出自行车的速度7.【答案】 D 【解析】【解答】解: A、118.7cm测量结果准确到cm,故A错误;B、1187.5cm测量结果准确到cm,故B错误;C、118.753cm=1187.53mm,测量结果准确到0.1mm,故C错误;D、118.75 cm=1187.5mm,测量结果准确到mm,故D正确故选D【分析】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应准确到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在最小分度值以下应再估读一位;根据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逐一分析各选项,做出选择8.【答案】 C 【解析】【解答】A、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时,不能以被研究的物体自身为参照物,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B、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所以B选项说法不对C、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与汽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乘客是静止的该选项正确D、若都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与地面间的位置在变化,乘客是运动的,所以该选项说法与题意不相符合故应选C【分析】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图中问题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说法9.【答案】 C 【解析】【解答】地球同步卫星和地球的自转速度相同,即每隔24小时绕地球一周;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卫星与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是静止的,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考查了参照物的相关知识,理解地球同步卫星的含义,地球同步卫星和地球的自转速度相同是解题的关键.二、多选题10.【答案】B,D 【解析】【解答】解:A、因为乙、丙两辆车快慢相同,甲车比乙、丙车快一些,所以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是静止的,甲车向南运动故A错误;B、因为甲车比乙、丙车快一些,乙、丙两车相对于甲车的距离会越来越远,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均向北运动故B正确;C、因为乙、丙两辆车快慢相同,甲车比乙、丙车快一些,所以以丙车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甲车向南运动故C错误;D、以地面为参照物,三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三车以地面为参照物都向南运动故D正确故选BD【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11.【答案】 A,C,D 【解析】【解答】解:A、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不能倾斜此说法正确;B、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注意刻度尺的0刻度线是否磨损,已经磨损的,应该从其它整刻度量起,然后减去前面的刻度作为物体的长度,此说法错误;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正对刻度线,此说法正确;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没有单位数字无意义,此说法正确故选ACD【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数据要写单位12.【答案】 B,C,D 【解析】【解答】A. 上面小球运动时间为0.02s50.1s,下面小球运动时间为0.02s30.06s,所以图中上面小球运动的时间长,A不符合题意; B. 上面小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并且进行直线运动,所以上面小球进行匀速直线运动,B符合题意;C. 下面小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间距越来越大,下面小球进行直线运动,所以下面小球进行变速直线运动,运动越来越快,C符合题意;D. 由图可知两球通过的距离为:s8.00cm3.00cm5.00cm0. 05m,所以图中匀速运动小球的速度为:v1 0.5m/s,变速运动小球的平均速度约为: v2 0.83m/s,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CD.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结合图像,利用速度计算公式v=计算平均速度.13.【答案】A,C 【解析】【解答】A已知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由 可知: ; ; 。即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A符合题意。B由图像可知,在t=6s时,s甲=1.8m,s乙=0.8m,甲车在乙车前面s= s甲-s乙=1.8m-0.8m=1.0m,B不符合题意。C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运动,C符合题意。D乙车的速度大小为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C.【分析】根据坐标图像中的数据,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根据速度的大小判断物体运动的方向.14.【答案】ABC 【解析】【解答】解:当树旁的小女孩转过身来时,若以地面中间的石头为参照物,2号和3号与石头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他们是运动的;4号与石头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他们是静止的;若以路灯为参照物,1号和路灯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选项A、B、C符合题意 故选ABC【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15.【答案】A,D 【解析】【解答】解:A、由图象知甲乙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象知v甲=0.2m/s,乙的速度v乙=0.1m/s,v甲v乙 , 故A正确B、读图可知,经过6s,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0.6m,为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时甲在乙前面1.2m0.6m=0.6m处,故B错误;CD、因为v甲v乙 ,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在乙车的前面向东运动,两物体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是向东运动的,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与运动时间t成正比,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根据图象的形状判断甲、乙的运动性质;由图象找出甲乙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甲乙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根据甲乙的速度关系判断两物体的位置关系,然后以甲或乙为参照物,判断乙或甲的运动状态三、填空题16.【答案】21.4;减小;小 【解析】【解答】解:(1)由题目可知s=36km=3.6104m,t=28min=1.68103s,代入速度公式v=21.4m/s;(2)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防止铁轨因压强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3)根据气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车身背部为流线型,列车受到气体向上的压力等于气体向下的压力,所以高速行驶时车身对地面的压力比静止时小故答案为:21.4;减小;小【分析】(1)根据速度公式v=进行求解速度值,注意单位要统一;(2)根据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压力可减小压强(3)根据气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进行分析,即可作答17.【答案】1.84 【解析】【解答】由四次次测量结果分别为D1=1.73cm,D2=1.81cm,D3=1.89cm,D4=1.81cm可知,D1=1.73cm这个数据明显是错误的,故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 1.84cm则球体的直径应取1.84cm;故答案为:1.84.【分析】根据物体对应的刻度尺上的数值测量物体的长度,根据测量的长度求平均值。18.【答案】4.985.00之间均对;1.6 【解析】【解答】故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侧与10.00cm对齐,右侧与15.0cm对齐,估读为15.00cm,所以线圈的总宽度为L15.00cm10.00cm5.00cm.由图可知L4.95cm , n32,D 0.156cm1.6mm.故答案为:4.985.00之间均对;1.6.【分析】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19.【答案】217.5 【解析】【解答】如图停表,中间小圈的单位为分钟,指针示数3.5分多一点,外圈的单位为秒,结合大圈的示数判断,图中示数应为37.5s,所以停表的读数是217.5s。【分析】确定秒表的最小分度值,先读出分针示数,然后再读出秒针示数,分针与秒针示数之和为秒表的读数.20.【答案】静止;流水 【解析】【解答】解: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被研究的物体是老树,老树和参照物枯藤之间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老树以枯藤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小桥是运动的,一定要选择一个和小桥之间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小桥和流水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故以小桥为参照物流水是运动的故答案为:静止;流水【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21.【答案】180 【解析】【解答】解:高铁的速度为300km/h,汽车的速度为120km/h,高铁与汽车的运动方向相同, 以汽车为参照物,高铁的速度为:v=v铁v汽=300km/h120km/h=180km/h故答案为:180【分析】同向行驶的两车,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等于两车速度之差四、解答题22.【答案】答:小强是以自己乘坐的火车作为参照物的,得到的结论是并列的另一辆列车是运动的;而妈妈是以站台为参照物,得到的结论是自己乘坐的火车是静止的,即由于他们选取了不同的参照物,故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解析】【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23.【答案】解:由v=得:这个人距离锅炉:s=vt=340m/s4s=1360m答:这个人距离锅炉1360m远 【解析】【分析】看到汽笛出水,属于光信号,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太快了,光从锅炉到达人的眼睛几乎不用时间,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当我们看到汽笛出水时,声音才开始从锅炉进行传播,所以4秒就是声音从锅炉到达人耳的传播时间;计算距离时,用速度的变形式s=vt就可以算出此人与锅炉的距离;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五、实验探究题24.【答案】(1)先变大后不变;0.16(2)纸锥的质量;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1)由图知道,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先变大,后不变,所以纸锥的运动速度先变大后不变;因为sAB=0.64m,t=20.2s=0.4s,在A、B间纸锥的速度是:v=sAB/t=0.064m/0.4s=0.16m/s;(2)纸锥在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与空气阻力的作用,所以影响纸锥下落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跟纸锥的质量有关;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分析】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时,利用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影响物体运动速度的因素有多种情况,实验时要控制变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