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第章 第节测试(2).doc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425229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第章 第节测试(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必修第章 第节测试(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必修第章 第节测试(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节免疫调节()目标导航1.结合教材图216阐明细胞免疫的过程,并比较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2.通过具体病例,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3.通过教材资料,分析艾滋病的发病原因。4.结合实例,了解免疫学的应用。一、细胞免疫(阅读P3738)1病毒会侵入机体细胞,有一些致病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是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而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2细胞免疫的大致过程:T细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二、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阅读P38)1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2自身免疫病: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3过敏反应(1)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2)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三、艾滋病(阅读P41)1原因: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其攻击免疫系统,使T细胞大量死亡。2主要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3预防:洁身自爱,不共用卫生用具等。四、免疫学的应用(阅读P3839)1疫苗在免疫中相当于抗原,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2人工标记抗体检测追踪抗原在机体中的位置。3免疫抑制剂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判断正误:(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主要针对外来病原体。()(2)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主要针对体内的抗原。()(3)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4)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细胞。()(5)目前还没有根治AIDS的特效药。()(6)人在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答案(1)(2)(3)(4)(5)(6)一、细胞免疫1细胞免疫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区别作用对象抗原靶细胞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免疫作用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结合联系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而散布;再通过细胞免疫予以彻底消灭;细胞免疫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与抗体结合而被消灭。(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1请完成各种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比较表,并思考哪些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复合物B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并能分泌淋巴因子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其裂解,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B细胞或T细胞识别抗原,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发挥免疫效应答案浆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2细胞免疫能将抗原彻底消灭吗?答案不能,细胞免疫的结果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到体液中的抗原需要由体液免疫来清除,最后还需要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掉。1下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B浆细胞与B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D一般情况下,图中T细胞受刺激后会产生淋巴因子问题导析(1)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增殖、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2)浆细胞由于要合成分泌蛋白抗体,所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含量更多。(3)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答案A一题多变判断正误:(1)T细胞能裂解杀死靶细胞。()(2)抗体可以直接杀死抗原。()(3)参与抗体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4)T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也能分泌抗体。()答案(1)(2)(3)(4)二、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分析概念发病机理举例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消化道、呼吸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等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物质表面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消灭正常细胞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缺陷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两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而致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艾滋病2.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图中A、B、C、D表示HIV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四个阶段,据图可知:(1)A阶段: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2)B阶段:免疫缺陷病毒(HIV)浓度升高,T细胞数量减少。(3)C阶段:T细胞数量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各种感染机会增加。(4)D阶段: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非特异性免疫及小部分体液免疫被保留)。(5)T细胞的多少和HIV浓度之间成反相关关系。(6)根据曲线,T细胞大量减少会导致人体丧失免疫能力,推测T细胞在人体内能够攻击侵入的病原体。(7)艾滋病患者常常会出现恶性肿瘤,这说明第三道防线还能消灭体内的异常细胞,抑制体内肿瘤的产生。3为什么免疫系统能成功地抵御大多数病菌,却不能抵御艾滋病病毒?答案因为艾滋病病毒直接杀死的是T细胞,当T细胞被杀死之后,免疫系统就处于瘫痪状态,因而不能抵御艾滋病病毒。4给下列反应归类:(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A正常免疫B自身免疫病C免疫缺陷病D过敏反应答案(1)为D;(2)为C;(3)与(4)机理相同,属于B;(5)为A。5接种H1N1甲型流感疫苗后,一定不会患甲流吗?试分析原因。答案不一定。原因: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寿命较短;H1N1流感病毒容易变异。上述两个原因均可使接种的疫苗失去作用。2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体液免疫无法产生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浆细胞的增殖分化问题导析(1)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可以进行。(2)B细胞缺陷小鼠虽然无法合成抗体,但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3)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不能分泌淋巴因子,但体液免疫中的部分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完成部分体液免疫。(4)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B细胞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答案B一题多变判断正误:(1)小鼠胸腺被破坏,仅保留部分体液免疫。()(2)破坏小鼠骨髓,输入造血干细胞,小鼠恢复细胞免疫功能。()(3)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的小鼠,会丧失一切免疫功能。()(4)异体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答案(1)(2)(3)(4)1.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CHIV攻击人体对尤其是对有破坏作用D细胞e细胞d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时答案C解析细胞a是吞噬细胞,细胞b是T细胞,细胞c是B细胞,细胞d是效应T细胞,细胞e是记忆T细胞,细胞f是浆细胞,细胞g是记忆B细胞,因此是细胞免疫,是体液免疫,A错误;吞噬细胞能够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HIV侵入人体主要攻击T细胞,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破坏作用,C正确;细胞e细胞d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D错误。2.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答案C解析注射乙肝疫苗后,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形成特定的淋巴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如果有同样的抗原再次刺激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接种乙肝疫苗之所以要间隔注射三次,目的就是激发机体二次免疫反应的机制,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3.如图所示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变化曲线。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HIV对人体T细胞有攻击作用,所以人体一旦被HIV侵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功能B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的增殖速率成正比C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D艾滋病病人的T细胞大量减少,免疫系统功能被破坏,该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答案D解析解题时,要看清图示中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的变化规律,然后再联系HIV和T细胞的关系、细胞免疫过程进行解答。图中表示HIV与T细胞之间的消长关系,初期HIV攻击免疫系统时,T细胞受到刺激增殖,T细胞增多,HIV浓度降低;HIV攻击T细胞后,T细胞大量死亡,HIV浓度随之增长。由此可看出,HIV刚侵入人体时,机体仍有细胞免疫功能。由图可知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的增殖速率并不成正比。当T细胞因被HIV攻击大量减少时,免疫功能被破坏,其他病原体乘虚而入,最终导致机体死亡。4.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1)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_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_,释放神经递质(Ach);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_,引起肌肉收缩。(2)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Ach受体当作抗原,使_被激活而增殖、分化,产生Ach受体抗体。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Ach不能与Ach受体正常结合,导致_信号转换过程受阻。(3)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_发育成T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_免疫的应答。答案(1)传出融合电位变化(2)B细胞化学信号向电(3)造血干细胞体液解析(1)分析题中的示意图,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应沿传出神经传到突触前膜,使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并释放神经递质,电信号化学信号;Ach与Ach受体结合后,化学信号电信号,肌膜产生电位变化,进而引起肌肉收缩。(2)重症肌无力患者的B细胞,在Ach受体(抗原)的刺激下增殖、分化产生Ach受体的抗体,其与肌膜上的Ach受体结合,导致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过程受阻。(3)切除胸腺可抑制造血干细胞发育成T细胞,造成淋巴因子缺乏,进而影响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从而抑制了体液免疫的应答。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T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答案B解析免疫细胞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抗体只能由浆细胞产生,且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2当过敏原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 B记忆细胞C过敏反应 D免疫反应答案C解析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3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C体内的B细胞数目显著减少D体内的T细胞数目增加答案B解析在胸腺内发育成熟的淋巴细胞称为T细胞,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也参与体液免疫,所以胸腺先天性缺失的患儿与正常儿童相比T细胞减少,B细胞无明显变化,无细胞免疫功能,但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4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 B自身免疫病,痉挛C过敏反应,肌无力 D过敏反应,痉挛答案A解析人体的抗体在消灭外来物质的同时,对自身造成伤害为自身免疫病。由于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递质,抗体作用于递质受体后,突触后膜不能兴奋而不能使肌肉收缩,表现为肌无力。5艾滋病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下行为可以传染艾滋病的是()。A与艾滋病人共同进餐B与艾滋病人共用纹身、纹眉器械C与艾滋病人热情拥抱D与艾滋病人共用冲水马桶答案B解析艾滋病通过体液,主要是血液传播。巩固提升6给SARS患者注射痊愈的SARS患者的血清、给婴幼儿重复多次注射某疫苗、给进行器官移植的病人注射免疫抑制药物,采用以上三种措施的原因分别是()。A痊愈的SARS患者的血清中含有相应抗体、二次免疫可以提高免疫能力、降低机体的免疫力,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BSARS患者的血清中含有大量吞噬细胞可将病原体吞噬、重复注射可以避免病原体进入机体、降低机体的免疫力,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C痊愈的SARS患者的血清中含有相应抗体、重复注射可以避免病原体进入机体、避免移入的器官被病原体侵染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A解析痊愈的SARS患者的血清中含有相应的抗体,所以可以用于治疗SARS患者。二次免疫的特点是反应发生得更快、更强(主要是记忆细胞发挥作用),所以要对婴幼儿多次接种某种疫苗,以获得较强的免疫能力。器官移植的难点在于如何克服机体对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所以需要降低机体的免疫识别和反应能力,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7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免疫反应,而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B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C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以引起人体产生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D当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的刺激时,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答案B解析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需要细胞免疫的参与才能彻底消灭抗原,但并不是这个时候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8请根据所学知识作出判断,正确的是()。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T细胞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反应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对任何病毒起免疫作用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均能识别抗原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A B C D答案D9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发生过程的叙述中,不可能的一项是()。A病原体侵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处理,暴露出其特有的抗原B被吞噬细胞处理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C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D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反应答案D解析在细胞免疫中抗原经吞噬细胞处理之后,传递给T细胞,T细胞接受刺激后会增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会使靶细胞裂解,而不会产生抗体。10如图所示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C采用方法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免疫预防答案D解析免疫预防是给健康人注射无毒或减毒的病原体,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获得抗体和记忆细胞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而不属于细胞免疫。在人体感染了病毒后采用方法比较合适,但方法注射的只是抗体,并不能产生记忆细胞,所以没有方法产生的免疫力持久。11下图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b细胞为_,溶酶体分解抗原的过程在免疫学上属于_免疫。(2)d细胞为_,在机体中该细胞可由_增殖分化来的。(3)若用大剂量的X射线杀死c细胞,对机体免疫会造成什么影响?_。(4)在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以上免疫过程的同时,还刺激机体产生其他特异性免疫。请说明免疫类型。_。答案(1)吞噬细胞非特异性(2)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3)c细胞被大量杀死,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能力下降(4)体液免疫解析b细胞能吞噬入侵的抗原,是吞噬细胞。溶酶体中有多种水解酶,能水解多种抗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细胞能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因此是效应T细胞。c细胞是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有重要作用,T细胞死亡,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能力下降。在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图中所示细胞免疫过程时,抗原进入靶细胞之前也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走进高考12(2014大纲全国卷,3)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B效应T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CT细胞和B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答案D解析A项,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后,可参与细胞免疫。B项,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致使靶细胞裂解死亡。C项,造血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为B细胞和T细胞,两者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发育成熟。D项,体液免疫过程中,T淋巴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13(2013海南卷,11)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被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与这种心脏病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B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CHIV破坏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D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答案D解析某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而引起的心脏病符合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的特点。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所以D正确。A是由于细胞免疫而引起,B属于过敏反应,C导致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被破坏。14(2013重庆卷,4)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答案B解析过敏反应是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是机体免疫系统过于敏感所致,A项错误;青霉素注射后出现胸闷等过敏反应,且在下次注射青霉素后仍会出现相应症状说明青霉素引起的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B项正确;浆细胞只能分泌抗体,不能产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是由T淋巴细胞分泌的,C项错误;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引起过敏反应,而不是自身免疫反应,D项错误。15(2013山东卷,3)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答案B解析A项中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没有特异性;B项中如图所示经胞吞形成的小泡与溶酶体结合,溶酶体释放出水解酶,将细菌水解,形成抗原片段,从而使抗原决定簇得以暴露;C项中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先要呈递给T细胞,由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从而引起B细胞增殖与分化;D项中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不仅存在于体液免疫,还存在于细胞免疫过程中。精选word范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