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运动和力》word学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24907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运动和力》word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运动和力》word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运动和力》word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8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运动和力word学案 学校 回郭镇六中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物理 执笔 宋建军 审核 宋建军 一、授课时数:1课时二、复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会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3.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三、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会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参照物。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四、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 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 。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看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有没有位置的变化,存在位置变化时物体是的 ,没有位置变化是物体是 。3.乘坐上升的观光电梯时,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 的;以电梯为参照物,地面是 的。4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是以_为参照物,后句是以_为参照物.5.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一般也不一样,说明运动和静止是 的。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 的;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 的。6. 运动物体相对静止的条件是运动快慢 ,运动方向 。以同样快慢、同样方向行驶的两辆汽车,以对方为参照物,每辆车可以说自己是 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每辆车可以说自己是 的。7.关于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对象不能作为参照物;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不能做参照物;C、描述同一物体运动时,参照物的选择不是唯一的;D、运动的物体选作参照物,就是假定静止不动。8.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沙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二】合作探究【三】课堂展示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四】感悟释疑学生谈学习中存在的疑惑,班中交流。【五】课堂小结【六】达标测试1、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判断下面标点的物体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并把它写在后面的横线上:(1)夜晚,小明抬头仰望天空,发现月亮在云中穿行_。(2)小玲乘飞行旅行,在飞机降落时,看到地面正向她扑来_。(3)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天门山的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呢?_。(4)小华看着窗外路边的白杨树,它们正急速地向后退去_。(5)清晨,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_。2、“我坐在奔驰的汽车里,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的景物,只见路旁的树木急速向后退去”文中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静靠” ;“奔驰” ;“后退” 。3、两同学并肩行走,以 为参照物,每人是静止的;以 为参照物,每人是静止的。4、蹦极是一种极富挑战的活动,蹦极者在上升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所选的参照物是( )A、他自己B、地面 C、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蹦跳者 D、跳台5、孝感谢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 )A、甲乙两车都静止原位置不动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6、据报道,某地的一幢高楼正在施工,天气突变,一片乌云飞快的飘过高楼上空.突然有人惊叫“楼要倒了!”结果引起邻近大批人惊叫狂奔.造成这种判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 )A 地面 B 乌云 C 自己 D 高楼7、妈妈送小云上了火车,忽然听见火车一声长鸣,只见旁边并列的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妈妈急着要下车,而小云从另一侧窗外看了看车站,又看了看手表,对妈妈说:“别急,我们乘的车还没开呢!”母女俩结论不同的原因是( )A 她们听到的火车鸣叫声不同 B. 母女俩所处的地点不同C 母女俩所处的时间不同 D .母女俩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五、课后反思课时9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二、运动的快慢(课时1) 学校 回郭镇六中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物理 执笔 宋建军 审核 宋建军 一、授课时数:2课时二、学习目标1.知道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2.知道速度的单位:m/s和km/h,会进行换算。3.知道速度的物理意义。4.知道速度的计算公式,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三、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速度的单位; 2.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的计算。难点:1.速度单位的换算。 2.速度的物理意义。四、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速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用符号 表示,等于运动物体 。2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推导公式有:t=_,S=_。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S- - ,t- - ,V- - 。3.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单位常用_。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m/s=_km/h。4.完成下面单位的换算:20m/s=_km/h 108km/h=_m/s。5.小轿车的速度是40km/h,读作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6. 关于速度,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 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大. 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7.一架飞机在2h内飞行了1440km,则它的速度是多少?8.自行车以5 m/s的速度行驶5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m?9. 南京和上海之间的高速路长约300km,如果一辆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跑完全程,则需要多长时间?【二】合作探究【三】课堂展示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四】感悟释疑学生谈学习中存在的疑惑,班中交流。【五】课堂小结【六】达标测试1.人步行的速度约1.1 ,读作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2.速度的单位有 和 ,72km/h= m/s。3.用速度公式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如果路程的单位是m,则时间的单位是_,速度的单位是_;如果时间的单位是h,则路程的单位是_,速度的单位是_。4.水中游的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速度最大的是(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5.由速度公式V=S/t,可得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B.物体的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C.物体的速度只与路程有关,路程越大,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只与时间有关,时间越小,速度越大6.回郭镇距离巩义市区18Km,一辆小桥车从巩义市区到回郭镇用了20min,则这辆车的速度是多少km/h?7.小红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她家距离学校1.2Km,她从家到学校需要多少min?8.一辆汽车以100km/h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面行驶30min,则它通过的距离是多少Km?拓展:10. 甲、乙两同学进行百米赛跑,每次甲跑到终点时,乙总落后10m,如果甲在起跑线处,乙在甲前方10m同时起跑,则( ). 甲、乙同时到达终点. 乙先到达终点. 甲先到达终点. 未到终点前,乙在甲前边五、课后反思课时10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二、运动的快慢(课时2) 学校 回郭镇六中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物理 执笔 宋建军 审核 宋建军 一、授课时数:2课时二、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2.知道什么是平均速度,会计算平均速度。3.会运用速度公式求比值。4.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综合计算。三、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2.速度的公式应用。难点:速度公式的应用。四、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物体沿着 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运动快慢 、运动方向 。2.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3.如图是路程时间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A B C D4.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m的路程时用了30s的时间,那么它前15s内的速度为 ( )A 0.5m/s B 1.5m/s C 2m/s D 3m/s5.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S1,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S2,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S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S2,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6.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 :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5 :3,则速度之比是 ;若两车的速度和时间之比分别是1 :2和2 :3,则两车的路程之比是 。7.同向行驶的物体,相对速度是速度之 ,以速度大的为参照物,速度小的向 方向运动;以速度小的为参照物,速度大的向 方向运动,(填相同、相反)。逆向行驶的物体,相对速度是速度之 ,以对方为参照物,每个物体向 方向运动,(填相同、相反)。8.小明同学上学路上经过一个书店时走了400m,用时2min;在书店门口等同学1min;再从书店到学校走了800m,用时3min。求小明上学的平均速度。【二】合作探究【三】课堂展示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四】感悟释疑学生谈学习中存在的疑惑,班中交流。【五】课堂小结【六】达标测试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0m/s,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50m/s B. 25 m/s C. 24 m/s D. 10 m/s2、. 两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2:1,行驶的路程之比是4: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_。3.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通过路程为200m,那么,它在第1s内通过_m,第2s内通过_m,前5s内通过_m。4.甲、乙两车分别以10 m/s、15 m/s的速度向西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以 速度向 运动;甲车以10 m/s的速度向西运动,乙车以15 m/s的速度向东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以 速度向 运动。2.如图所示是速度时间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6.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1.2km的大桥,则共需要的时间为_.7.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m,接着又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0m,则该汽车在这400m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少?8.一列长为200米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整列火车通过1.8Km长的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00S那么,这列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拓展:9.爆破用的导火线的长度为0.8m,燃烧速度为2cm/s,某人点燃后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跑到距180m的安全区呢?10.一艘潜艇静止在水面下。当潜艇发现正前方5Km处有一艘航空母舰正以30Km/h的速度向潜艇驶来时,马上向航母发射了一枚速度为110Km/h的鱼雷,多长时间后鱼雷可能命中航母?五、课后反思课时11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三、长度、时间的测量 学校 回郭镇六中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物理 执笔 孙继锋 审核 宋建军 一、授课时数:1课时二、学习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3.知道测量有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哪些。 三、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2.减小误差的方法。难点:判断刻度尺的分度值。四、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 _。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_ _ _、_ _ _、_ _ _、_ _、_ _、_ _。1km= m= dm= cm= mm= nm 2、补上适当的单位:某同学的身高158_ _,物理课本长度25.81_,我们大拇指甲宽11.2_。3、用刻度尺测出桌子的高度是62.4cm,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 cm,估计值是 cm,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 cm。4、如图所示,用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物体A长度为 cm。(2)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物体A长度为 cm。5、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 。日常生活中常用到 和 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_min;1min_s。6、 和 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误差不是错误,误差的产生跟测量工具和测量的人有关,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能够尽量减小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是 。7、某同学用1cm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是1.24dm、1.25dm、1.23 dm、1.23 dm、1.32dm,错误的数据是 ,该物体的长度是 。【二】合作探究【三】课堂展示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四】感悟释疑学生谈学习中存在的疑惑,班中交流。【五】课堂小结【六】达标测试1、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1)中学生的身高1700 ; (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 ;(3)一课桌的高为0.8 ; (4)物理课本的宽为1.85 。2、根据图可读出:物休AB的长度为_ _ ,物体A的长度是 。3、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4、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所对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5、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6、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A、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 B、0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C、量程只有10cm的刻度尺 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五、课后反思课时12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四、力 学校 回郭镇六中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物理 执笔 孙继锋 审核 宋建军 一、授课时数:1课时二、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2、知道力的单位。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4、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用来解释有关现象。 三、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力的作用效果。 2.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难点: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四、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运动状态的改变有:(1)运动 的改变,包括物体由 到 ,物体由 到 ;(2)运动 的改变。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或使物体发生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物理学中,把力的单位定为 ,简称 ,符号是 。托起 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3、骑自行时,用力越大车跑得越远,说明力的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向左用力车向左拐,向右用力车向右拐,说明力的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用撬杠撬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_、_及力的_有关,这三者称为力的三要素。4、物理学中常用_来表示力。箭头表示_;线段的起点或点表示_;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_。5、用手用力拍击桌面,手是 物体,桌子是 物体;(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手感觉到疼,说明手拍桌子的同时,受到了桌子给手的 ,此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 。也就是说 。6、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用50N沿水平方向推箱子的力【二】合作探究【三】课堂展示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四】感悟释疑学生谈学习中存在的疑惑,班中交流。【五】课堂小结【六】达标测试1、如图所示,(a)(b)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a)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 ,(b)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_发生改变2、常生活中所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所含的物理道理是_ 3、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 () A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B水作用于桨上的力C水作用于船体上的力D桨作用于水上的力4、哪个例子不能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 A射箭运动员箭上弦后将弓拉开B一石子在空中加速下落C茶杯放在桌上也能使桌子发生形变D陨石落地,将地面砸开一个大坑5、图所示,你的认识是 _. 图11-44图11-436、如图,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观察比较()()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于力的_有关。(5、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1)、(2)、图1F1图2F2图3F3图4F4(3)、(4)图图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是( )A、图(1)和(2) B、图(1)和(3)C、图(1)和(4) D、图(2)和(3)7如图,工人用200N的沿斜面向上的推力,将一个物重为300N的木箱推上斜面。请作出木箱受到的推力的示意图。五、课后反思课时13第十二章 五、牛顿第一定律 学校 回郭镇六中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物理 执笔 孙继锋 审核 宋建军 一、授课时数:1课时二、学习目标1.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3. 知道惯性的定义,知道一切物体都有惯性。4.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三、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牛顿第一定律。 2.用惯性知识解释惯性现象。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四、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斜面小车实验中,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 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 _,速度减小的越_ _.如果小车不受阻力,小车将_。2.英国的物理学家 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状态或_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力,则保持_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力,不管物体原先怎样运动,都要保持_。3.正在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受到的所有的力消失,那么它会( )A 突然停止 B 慢慢停下来 C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加速运动4.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是通过日常生活推导出来的 B 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C 它是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 D 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5、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都有保持 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 定律。6、汽车突然启动或加速时,乘客的脚随车厢一起运动,而脚由于 保持原来的_状态,故人向 倾倒;汽车突然刹车或减速时,乘客的脚随车厢一起停止运动,而脚由于 保持原来的_状态,故人向 倾倒。7.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 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C 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D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度向前飞行,是由于子弹具有惯性8.下列现象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A 人走路时脚被绊了一下,会向前倒下 B 投出去的篮球会继续向前飞行C 关闭了发动机的汽车会向前滑行 D 熟透了的桃子会从树上掉下来9.许多高档轿车中安装了安全气囊,特定情况下它会“蹦”出来,以免身体直接撞到车身上而受伤,安全气囊最有可能“蹦”出来的情况是轿车在( )A 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时 B 盘山公路上缓慢行驶时C 刚开始突然启动时 D 与前方物体发生猛烈碰撞时【二】合作探究【三】课堂展示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四】感悟释疑学生谈学习中存在的疑惑,班中交流。【五】课堂小结【六】达标测试1.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若绳子突然断裂时,小球将 ;将书下的纸条快速抽出时,书将处于 状态。3.洗衣机脱水时,衣服和水被一起甩出,当碰到桶壁时衣服会停止,但衣服中的大量水分因为具有_还要继续_,所以水和衣服会脱离开来,从而达到脱水的目的。3.坐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得列车上的乘客,将手中的瓶子竖直向上抛出,则瓶子下落时落在 ( )A 抛出点 B 抛出点的前方 C 抛出点的后方 D 无法判断4.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驾驶员和乘客都必须在胸前系好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出现对人体造成伤害( )A、车速太快 B、车速太慢C、突然启动 D、紧急刹车5.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 运动员跳远时往往要助跑 B 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C 空中篮球正在落向地面 D 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将敌方飞奔的战马绊倒6.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面现象有弊的是( )A 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B 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C 往锅炉内添煤时,不用把铲子送进炉灶内,煤就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D 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7.飞机投弹时,不是飞到目标的正上方投弹,而是要提前投掷才能命中目标,这是因为( )A 炸弹有向前的冲力 B 炸弹受到向前惯力的作用C 炸弹具有惯性 D 炸弹受到重力的作用五、课后反思课时14第十二章 六、二力平衡 学校 回郭镇六中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物理 执笔 孙继锋 审核 宋建军 一、授课时数:1课时二、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和平衡力。2.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3.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学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三、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难点: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四、导学过程1.当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_和_时,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力叫做_ _。2.作用在 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 、方向 ,并且在 上,这两个力就是平衡力。3.说出下面物体受到的平衡力:(1)静止在水平桌面的文具盒: 力和 力。(2)沿直线匀速上升的热气球: 力和 力。4.某人沿水平方向用20N的力推一辆车匀速向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平衡力是 力和 力;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是 N,方向是 。5.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A、一定是平衡力B、可能是平衡力C、一定不是平衡力D、无法判断 6.在水平课桌上放一本书,下列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A、书对地球的吸引力和书的重力B、书所受的支持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C、书所受的支持力和书的重力D、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7.用电线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静止时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D、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8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B、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C、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D、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阻力【二】合作探究【三】课堂展示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四】感悟释疑学生谈学习中存在的疑惑,班中交流。【五】课堂小结【六】达标测试1. 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时,受到的平衡力是 力和 力。已知人和伞总重1000N,则人受到的阻力的大小是 N,方向 。2. 起重机吊着一重物静止,此时拉力是104N,当吊着重物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拉力_104N;当吊着重物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拉力_104N。(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用10N的力拉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 _N,方向_。4.如图所示,重80N的物体受到F=60N的水平压力作用,沿竖直墙壁向下匀速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A.20N B.140N C.80N D.60N5.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平衡力 D.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6.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下列的几对力中,哪一对是平衡力( )A、人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B、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C、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地球的吸引力D、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地球的吸引力五、课后反思课时15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复习小结 课时1 学校 回郭镇六中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物理 执笔 孙继锋 审核 宋建军 一、授课时数:2课时二、复习目标1、参照物的选择及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 2、速度的含义、物理意义、公式、单位。 3、能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4、会计算物体的相对速度、平均速度。三、复习重难点1、能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选择参照物。2、速度的单位、计算。四、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物体_ 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2、物体运动的快慢用_来表示,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_内通过的 ,其公式为_,路程的计算公式是 ,时间的计算公式是 ,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和单位: 。3、速度的国际单位制是_ _ ,运输中常用的单位_ _ ,两者换算关系式是_ _。人步行速度约1.1m/s,读作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 _。4、完成下面单位换算:72km/h= m/s; 15 m/s = km/h。5、物体沿着_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6、甲、已两辆汽车都向北行驶,甲车速度为10m/s,乙车速度为15m/s,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的速度以 m/s的速度向 运动;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的速度以 m/s的速度向 运动。如果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的速度以 m/s的速度向 运动;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的速度以 m/s的速度向 运动。7、全程分为路程相同两段的平均速度是 ,全程分为时间相同两段的平均速度是 。【二】合作探究【三】课堂展示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四】考点练习考点一:参照物的选择和运动的判断注意: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以相对地面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时,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就是运动的。1、坐在直升机上的乘客,看到楼房向上运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 。2、甲乙两人并肩行走,以为 参照物,每人都是静止的;以为 参照物,每人都是运动的。3、地球同步卫星相对 是静止的,相对 是运动的。考点二:速度的比较4、水中游的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则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考点三:匀速直线运动注意:任何时间段内的速度都相同,任何相同的时间段内的通过的速度都相同。5、两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B 通过路程长的物体,所用的时间一定长;C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D 在相等的时间内两个物体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6、一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前10秒内通过150米路程,它在中间半min内通过的路程是_m,它在最后5s内的速度是_m/s。7、如图是路程时间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考点四:求比值8、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V甲:V乙=2:1。如果两车通过相同的路程,则所用时间之比是 ;如果两车所用时间相同,则通过相同的路程之比是 。9、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同的路程之比2:3,所用时间之比,1:2,则两车速度之比是 。考点四:计算10、如表所示是小明乘坐的出租车车票,请回答以下问题: 出租车在行驶过程中,如图所示的速度行驶了1.8min,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五】课堂小结【六】达标测试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和_。2、太阳东升西落,选择的参照物是 ;当你仰望夜空看到月亮在云彩里穿行,这是以 为参照物;夜晚抬头望星空时看到 “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 为参照物。3、甲列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轨两侧的房屋向西运动,乙列车上的乘客觉得甲车不动。则甲车上的乘客选的参照物是 ,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 。4、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它前2内的速度是 。5、小丁的家距学校600m,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为1.5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他上学的平均速度为( )A、1.2m/s B、1.25m/s C、2m/s D、2.5m/s 6、如图是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牌,左边的80表示从标志牌起汽车的速度最大为80km/h ,右边的表示从标志牌起到新浦大桥还有24km的路程,按图中的速度计指示的速度行驶,汽车从标志牌到新浦大桥要用多长的时间?新浦大桥24km807、一艘潜艇静止在水面下。当潜艇发现正前方5Km处有一艘航空母舰正以30Km/h的速度向潜艇驶来时,马上向航母发射了一枚速度为110Km/h的鱼雷,多长时间后可能命中航母?五、课后反思课时16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复习小结 课时2 学校 回郭镇六中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物理 执笔 孙继锋 审核 宋建军 一、授课时数:2课时二、复习目标 1、路程与时间的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2、力的符号、单位、作用效果、三要素、力的作用规律。 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惯性现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三、复习重难点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示意图。3、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实际问题。四、导学过程1、国际单位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符号是_;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符号是_。2、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_、_和_,要读取数值时要估读到的_下一位。3、_值和_值之间的总存在一定的偏差叫做误差。误差只可以_,不可以_,减小误差的主要办法是 。4、力是 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使物体发生 ,改变物体的 。力的 、 和 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叫做力的三要素。5、力的示意图作法:在 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 的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 表示力的作用点,同一图中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标出力的大小。6、英国物理学家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 得出的。7、我们把物体保持 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 定律。 物体都有惯性,其大小只跟 有关。8、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 的两个力,大小 ,方向 ,并且作用在 。【二】合作探究【三】课堂展示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四】感悟释疑考点一:力的作用效果1.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发生 ,使落叶的 发生了改变。2. 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汽车起动 B汽车拐弯 C汽车减速上坡 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考点二:力的示意图3.在下图中画出力的图示: 汽车受到5000N水平向左的牵引力 考点三:牛顿第一定律4.用绳拉一物体做圆周运动,当速度达到2m/s时绳子断了。则物体以 m/s的速度做 运动。5.教室里悬挂着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它受到的所有的力突然全部消失,电灯将 。考点四:惯性6.投出的篮球能够继续在空中飞行,这是因为( )。 A.篮球受到运动员的推力作用 B.篮球具有惯性 c.篮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D.篮球的惯性大于空气阻力7.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c.受到的力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8.下列事件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B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小明向上跳起后仍然落回原处C踢出去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D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宜太快,防止造成交通事故考点五:二力平衡9. 文具盒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_力和_力是一对平衡力;竖直方向匀速运动的物体,受到的_力和_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的物体,受到的_力和_力是一对平衡力。10. 用钢丝绳系着一个重500 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悬在空中静止不动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 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N。【五】课堂小结【六】课堂达标1.一位同学用同一刻度尺先后三次测得同一个物体的长度分别为1.41cm、1.42cm、1.44cm,则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2.根据图可读出:物休AB的长度为_ _ ,物体A的长度是 。3.下面(a)、(b)、(c)三图分别表示棒球运动中的抛球、接球和击球的过程,观察图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_。 4.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小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所坐的船也被推开了。请你说出蕴含的物理知识。(1) ;(2) 。5.如下图所示,表示小车被突然向右拉动的是_ _图;表示向右运动的小车突然停下的是_ _图 。 6.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保持静止,下面各对力为平衡力的是( )A.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 B.文具盒受到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 C.文具盒受到的支持力和桌子对地面的压力D.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 7.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下来; B.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做线运动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8.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不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造成交通事故所制定的交通规则是 ( ) A.某些路段要对机动车辆限速 B.车辆快速行驶时要保持车距C.车辆要右侧行驶 D.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9.属于利用惯性“利”的一面的是( )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 B人踩在西瓜皮上会滑到C用手拍掉衣服上的灰尘 D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向前倾10.在下图中画出力的图示: 汽车受到5000N水平向左的牵引力 11.如图所示,用5牛沿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斜向上拉小车,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五、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