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第3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案人民版必修1 .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24900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第3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案人民版必修1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国通用版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第3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案人民版必修1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国通用版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第3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案人民版必修1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2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1.十月革命爆发的条件及其特点与影响。(重点)2分析十月革命后颁布的法令和建立的政体,认识苏俄开创的社会主义政权的特色。(难点)一、革命前夜的“火星”十月革命的背景1十月革命的客观条件(1)经济上:俄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但是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经济上俄国具有浓厚的军事封建色彩,对西欧资本具有极大的依赖性。(2)政治上:俄国国内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国外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社会矛盾空前尖锐。2十月革命的主观条件(1)工人运动的高涨: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群众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急需一个革命政党的领导。(2)布尔什维克党的诞生: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了布尔什维克党的诞生。(3)列宁主义的诞生: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俄国革命迎来了新的曙光。易混易错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为革命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落后,社会各种矛盾激化,沙皇统治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而不是俄国在前线战事的接连失利。二、帝国大厦的坍塌十月革命的准备1二月革命革帝制(1)爆发:1917年3月8日,彼得格勒工人举行游行示威,迅速发展成为武装起义,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2)影响:二月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占主导地位的、掌握全部政权机关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另一个是监督性的、直接依靠武装的工人和士兵、体现工农革命民主专政的工兵代表苏维埃。2四月提纲指方向1917年4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会议上,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并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3七月流血抛幻想1917年7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血腥镇压工人、士兵的游行示威,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这说明革命已失去了和平发展的可能。易混易错俄国的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判断一场革命的性质,不只要看领导阶级,更重要的是看革命的任务。二月革命推翻了封建沙皇专制统治,完成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因此,它不是社会主义革命。三、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的爆发1十月革命概况(1)准备: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会议通过了列宁提出的关于近期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并成立了公开领导起义的机构军事革命委员会。(2)爆发:1917年11月6日武装起义开始,7日晚攻占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3)建立新政权: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还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土地法令,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2意义(1)国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2)国际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图解识记十月革命分为两个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深度点拨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一方面是立法机构,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行政机构。其性质是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机构。这和西方的三权分立政体不同。主题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史料一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俄国的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王斯德主编的世界现代史史料二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多个小时,但工资低微。王斯德主编的世界现代史史料三如果没有这场战争,俄国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列宁思考(1)据史料一,指出俄国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2)据史料二,分析俄国爆发革命的有利条件。(3)据史料三,这场战争指什么?对俄国有何影响?答案(1)特点:俄国和其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原因:农奴制的残余阻碍了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使俄国社会出现了很多的矛盾。(2)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严重,革命性较强。(3)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对俄国造成了严重影响,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主题二十月革命的进程及意义探究点1二月革命史料1917年3月,即俄历二月,彼得格勒的女工高呼“打倒战争!”“要面包!”等口号,举行示威游行。各工厂的男工也加入游行队伍。参加示威和罢工的人数不断增加。沙皇政府派军警开枪镇压,工人们奋起反抗。起义工人得到了士兵的支持,起义迅速发展。代表革命的红旗代替沙俄的白蓝红三色旗在首都上空飘扬。正在前线指挥俄军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于3月15日宣布退位。思考(1)史料中提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史料判断它的性质是什么?(2)该事件之后俄国政坛出现了什么局面?答案(1)历史事件:二月革命。性质: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探究点2四月提纲史料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四月提纲思考(1)史料中的“革命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革命第一阶段”是如何完成的?“革命第二阶段”又是如何完成的?(3)四月提纲的发表有何意义?答案(1)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革命第一阶段”是通过二月革命完成的。“革命第二阶段”是通过十月革命完成的。(3)为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探究点3十月革命的意义史料见下图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思考(1)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具体是指什么事件?清扫的对象有哪些?(2)列宁同志清扫地球,他扫到中国来了吗?怎样理解这一漫画?(3)这幅漫画说明了十月革命的什么作用?答案(1)十月革命。对象:资产阶级、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势力、封建势力等。(2)扫到中国来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影响了中国革命。列宁同志清扫地球指的是十月革命对世界的影响。(3)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项目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对象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力量资产阶级参加并起积极作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结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两者的联系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革命由二月革命过渡到十月革命,从而形成了急剧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俄国十月革命的四大特点(1)从理论的角度看: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即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也能单独取得革命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2)从革命的道路看: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3)从革命的性质看: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4)从革命的方式看: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这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1下面两幅图片是俄国十月革命前不同阶层人们生活状况的显著对比。这从本质上体现了()上流社会举办的豪华酒宴 下层民众的贫苦生活A社会贫富分化严重B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C战争使广大人民饱受苦难D俄国经济的落后性答案B解析对比两幅图片可以看出,当时俄国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尖锐。革命的发生是必然的。2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后,实际掌握俄国国家政权的是()A沙皇 B布尔什维克C工兵代表苏维埃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后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而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选D项。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着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A二月革命的发生 B四月提纲的提出C七月事件的发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结束俄国十月革命前两个政权并存特殊局面的标志性事件是七月事件的发生。4有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A指导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B创造了现代化的新道路C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D否定了西方的民主政治答案B解析材料“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说明俄国创造了现代化的新道路,故B项正确。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推翻临时政府经过的通告(1917年11月7日)(节选)在彼得格勒,政权是在彼得格勒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手里。一致举行起义的士兵和工人没有流血就取得了胜利。克伦斯基政府倒台了。委员会号召前线和后方的人们不要受人挑拨离间,而要支持彼得格勒苏维埃和革命的新政权。新政权立即就要提出正义的和平,把土地交给农民,召集立宪会议。各地的政权都已转到工人、士兵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手里。共产党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组织者(文献与史料)材料二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列宁国家与革命(1)材料一主要包含了哪些信息?由此判断革命的性质。(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答案(1)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无产阶级推翻;列宁号召人们支持新政权;新政权将立即着手解决和平、土地与民主问题。这场革命是一次无产阶级性质的社会主义革命。(2)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立法权与行政权统一。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归纳主要信息,进而分析革命的性质。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的国家管理机构是公社委员会;第二小问,结合十月革命后实行的政治措施归纳。对点练知识点1十月革命的背景1列宁指出: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的“国际环境”主要是指()A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 B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C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 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答案D解析注意关键词:“国际环境”。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引起了革命,一战为十月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知识点2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2历史性的转折:1917年俄国革命中写道:“二月革命的胜利是在彼得格勒决定的,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外省以及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和平地接受了2月底3月初彼得格勒的事变。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电报革命”的出现集中说明()A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B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成熟C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D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答案D解析材料中关键信息是“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说明地方革命非常顺利,表明此时的沙皇专制统治已不得人心。3有人说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短短八天之内,俄国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家”。这里“自由”的含义是()A俄国人获得了和平和面包B俄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C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D俄国建立了工兵苏维埃政权答案B解析二月革命在俄国历史上的作用是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使俄国从专制统治中解放出来,故选B项。A、C、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故排除。知识点3四月提纲4四月提纲被称为十月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主要是因为它()A给予俄国人民“和平、土地和面包”B提出由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C确定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方针D确定和平过渡的方针答案B解析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四月提纲”指方向,即提出由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故选B项;A、C、D三项均不正确。5“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一直处于模糊不定的状态,直到列宁回国提出四月提纲,才有了较为明确的行动纲领。”这个“行动纲领”是指()A取得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B武力推翻临时政府的统治C实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D退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答案C解析四月提纲确立的行动纲领是和平夺权,所以B项错误,武力推翻临时政府的统治是在七月事件后的十月革命。D项是在十月革命后,不是四月提纲后。A项是革命行动或纲领的作用,不是革命纲领的内容,故答案选C项。知识点4十月革命的爆发和胜利6“冬宫、大本营和邻近的各点已经包围起来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转到了彼得格勒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手里。”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A推翻了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B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宣告苏俄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答案D解析“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转到了彼得格勒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手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权。A项是二月革命的成果,排除;B项是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排除;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开始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C项错误。7观察下列图片:告工人、士兵和平法令列宁接见农民代表和农民书发布 后颁布土地法令以上图片说明()A十月革命后成立的苏维埃政府是人民政权B十月革命后,苏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C十月革命后,苏俄最终摆脱了战争隐患D十月革命后,苏联就实行农业集体化答案A解析苏联的公有制1936年才确立,十月革命后仍然是私有制,排除B项;十月革命后,苏俄虽然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随之而来的是三年国内战争,排除C项;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是在1928年实行的,不是十月革命后实行的,排除D项。知识点5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8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在哪些方面证明或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途径夺取中心城市是取得政权的唯一道路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取代A BC D答案B解析“夺取中心城市是取得政权的唯一道路”这种说法不正确,这既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也不是对其理论的发展。9十月革命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消灭了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B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C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它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由理论最终变为现实。A项与十月革命后俄国的社会现实不相吻合;B项是指马克思主义诞生;C项是指巴黎公社。10列宁在评价十月革命时说:“犹如通天火柱一般,后面燃烧着过去的残物,前面照耀着将来的新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去的残物”仅指封建残余B“过去的残物”仅指资产阶级政权C“新途径”指的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D“新途径”指的是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十月革命的理解。“过去的残物”指封建残余和资产阶级政权,故A、B两项错误;“新途径”是指社会主义道路,D项错。答案选C项。能力练11下表为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迭表,据表可知()时间(俄历)机构(政府)3月2日第一届临时政府5月6日第一届联合临时政府7月24日第二届联合临时政府9月25日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A.两个政权并存是俄国临时政府更换频繁的原因B布尔什维克主张暴力革命导致临时政府更换频繁C临时政府不能有效应对当时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D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不会下台答案C解析表中体现不出两个政权并存与俄国临时政府更换频繁有关,故A项排除;此时布尔什维克主张和平夺权,故B项错误;表格中临时政府更换频繁说明当时政府执政不力,故C项正确;十月革命是在俄历十月,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121917年,普列汉诺夫指出:“如果一国的资本主义尚未达到阻碍本国生产力发展的那个高级阶段,号召工农推翻资本主义去夺取政权是荒谬的。”这说明他()A坚持无产阶级参与二月革命B反对列宁四月提纲的主张C主张建立俄国民主联合政府D充分认清了俄国当时革命形势答案B解析1917年4月列宁四月提纲主张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据材料“如果一国的资本主义尚未达到阻碍本国生产力发展的那个高级阶段,号召工农推翻资本主义去夺取政权是荒谬的”可知普列汉诺夫认为革命的条件尚未成熟,反对推翻资本主义,故B项正确。13列宁作为十月革命的象征,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列宁之所以“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领导的十月革命()A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政治目的B率先将社会主义理论付诸实践C开创了俄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D验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答案C解析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推动了俄国的工业化进程,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14沈志华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这反映了临时政府()A因决策失误导致失去民心B对国际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C对外妥协引发了人民不满D没有切实解决人民关心的问题答案D解析据材料“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可知,临时政府没有切实解决人民关心的问题,故D项正确。15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在俄罗斯史中写道:“1917年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与列宁的活动分不开。列宁在他的四月提纲中采取了极端不妥协的立场。”这个“极端不妥协的立场”是指()A宣布要以暴力方式夺权B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C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D提出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答案B解析1917年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不是“暴力方式夺权”,“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是“极端不妥协的立场”,故B项正确。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41917年,俄国有一千五百万人被强征入伍;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工厂,工人们每天被迫工作十小时以上。物价飞涨,工人实际收入不断下降。截至1917年3月,俄国约有一百五十万人死于战争,四百万人伤残。材料二1917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犹如火山爆发,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历史上称为“二月革命”。材料三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土地法令(1)材料一指出俄国参加了什么战争?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2)二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革命后,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突出特点?俄国人民特别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这又引发了什么革命?(3)根据材料三,十月革命后,苏俄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消灭私有制的?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爆发的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导致了二月革命的爆发。(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突出特点: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但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的权力。俄国人民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和平、土地、面包没有得到解决。十月革命。(3)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劳动者使用。解析第(1)题可以从时间上判断,19141917年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接下来发生的是十月革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3)题结合材料三回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