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 课时规范练49 环境保护 湘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24759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 课时规范练49 环境保护 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 课时规范练49 环境保护 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 课时规范练49 环境保护 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规范练49环境保护高考题组1.(2018全国卷,44)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分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价值减弱,居民管护芦苇的积极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雄安新区设立后,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芦苇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管护、收割芦苇的积极性。(1)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2)说明当地居民积极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答案(1)吸收水体和淤泥中的营养物质,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吸收污染物(重金属等),起到净化水体、稳定水体自净能力的作用,提高水环境质量;为鸟类等多种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2)管护好芦苇,可维持芦苇对白洋淀水体的净化功能,利于改良水质,提高白洋淀生态环境质量;收割芦苇,能减少芦苇倒伏、腐烂数量。解析该题考查植被对湿地生态功能的影响和植被保护生态的意义。第(1)题,一方面,芦苇的生长需吸收水体及淤泥中的营养物质,从而减轻水体的富营养化,提高水质;另一方面,芦苇也为多种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第(2)题,一方面从芦苇对湿地生态作用角度分析净化水体的功能,另一方面可从芦苇本身倒伏、腐烂对水体的影响角度进行阐述。2.(2018全国卷,44)“洪水一片天,枯水一条线”是鄱阳湖的真实写照。“堑秋湖”是鄱阳湖区一种传统的捕鱼作业模式。渔民在湖滩筑堤,形成一个个碟形湖,以便秋季鄱阳湖退水时截留更多的水和鱼。10月份一些以水生动物为食物的候鸟陆续迁入湖区越冬,渔民也开始在碟形湖放水捕鱼。至次年1月,碟形湖水干鱼尽。3月份候鸟陆续迁离。分析“堑秋湖”捕鱼模式对鄱阳湖区候鸟越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改进建议。答案积极影响:扩大了鄱阳湖区越冬候鸟觅食和栖息的范围。消极影响:碟形湖水干鱼尽的时间早于候鸟迁离的时间,减少候鸟食物来源和缩小栖息地范围。改进建议:采用分批次轮流放水,或延长放水时间,或只捕大鱼留下底水和小鱼等方式,以保证候鸟在迁离前有足够食物和栖息地。依法对湖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对渔民为护鸟而产生的经济损失给予适当补偿。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候鸟越冬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本题需依据材料信息加以分析。鄱阳湖“洪水一片天,枯水一条线”,枯水期在湖滩建筑蝶形湖,扩大了候鸟的捕食、栖息范围;但是“至次年1月,蝶形湖水干鱼尽,3月份候鸟陆续迁离”,其间有近2个月候鸟食物不足,对候鸟是不利的。改进建议应结合具体原因蝶形湖水干鱼尽的时间早于候鸟迁离的时间来进行分析,如采用分批次轮流放水,或延长放水时间,或只捕大鱼留下底水和小鱼等方式,以保证候鸟在迁离前有足够食物和栖息地;同时,可依法对湖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对渔民为护鸟而产生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3.(2017全国卷,44)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下图)。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答案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工植被和天然植被保持水土功能差异的原因。需从自然恢复的次生林层次结构、根系特征等方面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林下灌木、草类植被茂盛,植被种类更丰富,覆盖度更高。而人工林林下灌木、草类植被少。从根系上看,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根系更发达,人工林受人工培育影响,根系要浅。因此保持水土的能力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更强。4.(2016全国卷,44)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 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答案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品,实行分类回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污染与措施。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包装纸及难以降解的胶带和塑料袋。解决措施主要从使用减量化、回收再利用两方面分析。如使用环保材质的包装、减少过度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模拟题组5.(2018四川内江三诊)戈壁红驼(当地人对其俗称)生活在内蒙古狼山与中蒙边境间的荒漠草原,属游走性动物,主要啃食荒漠中的梭梭、骆驼刺等盐地沙生植物的嫩枝,食性广杂。近十多年的保护性发展,2016年红驼数量已达5万余峰。观察发现,梭梭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植物,其根部寄生有次生植物肉欢蓉,但根部多鼠洞,威胁其生长。牧民们说,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分析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的原因。答案戈壁红驼游走性地啃食梭梭、骆驼刺等植物嫩枝,同时粪便散落在荒漠中,能改善土壤,促进沙生植物生长。红驼啃食梭梭植物嫩枝时,可能踩塌鼠窝,减轻鼠害,使梭梭和肉欢蓉生长更好。梭梭、骆驼刺等沙生植物得到恢复,红驼食物充足,又促进其数量增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平衡的原因。根据材料可知,戈壁红驼主要啃食荒漠中的梭梭、骆驼刺等盐地沙生植物的嫩枝,食性广杂。梭梭根部多鼠洞,威胁其生长,红驼啃食梭梭植物嫩枝时,可能踩塌鼠窝,减轻鼠害,使梭梭和肉欢蓉生长更好,又为红驼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从而使得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6.(2018湖南湘北名校联考)下图为2015年5月28日湖南省湘江河道多艘大型采砂船非法采砂的场景一角。非法采砂船经常在夜间和少数白天靠近河岸采砂,采砂地域不固定,河道采砂危害极大。分析在河道非法采砂对自然环境的危害。答案河道采砂,使河堤失去保护,导致河水对两岸的土地侵蚀加剧,造成土地资源破坏;砂石的随意堆放,改变河道水文环境;大型采砂船的油污排放,使河水浑浊,污染下游水质;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破坏生物栖息地,影响生物多样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道非法采砂对自然环境的危害。河道采砂对环境的危害可从对河堤、土地、水文、水质、生态、生物等方面分析。近岸采砂,使河堤失去保护,容易使近岸受河水侵蚀加重,河堤崩塌,进而会使两岸土地不断被破坏;而且砂石随意堆放,会改变河道和河床形态,影响河道水文环境;大型采砂船的油污排放,会污染河水,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破坏生物栖息地。7.水利部2016年年初发布地下水动态月报,披露了2015年对中国各地2 103口地下水水井的监测数据。结果显示,高达80.2%的地下水因受污染无法达到直接饮用标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此带来的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占全国总面积近90%的广大农村,地下水污染问题已引起专家学者们的普遍担忧。下图为中国地下水污染分布局部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说出我国地下水污染分布特点。(2)农村地区地下水污染相对较轻,但却引起专家学者普遍担忧,原因是什么?答案(1)北方地下水污染重于南方地区;城市、工矿区地下水污染重于农村地区。(2)农村地区面积广,地下水污染源难以做到集中统一处理;农村用水处理设施欠缺,大多直接使用浅层地下水,受污水影响的人口更多;人们的环保意识薄弱;不安全的农产品危害的人群更广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污染特点及环境污染的影响。据图可知,城市、农村地下水污染严重区、中等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说明北方地下水污染程度比南方要严重。从城市与乡村来看,城市及周围地区都以严重区或中等区为主,说明城市地下水污染比农村严重。农村地区地面污染面广,治理难度大;我国农村人口多于城市,受影响的人口更多;地下水受污染,影响农产品安全,而农产品不仅仅农村消费,还被城市人消费,因而危害的人口更多。故农村地下水污染更令人担忧。8.(2018湖北沙市中学模拟)大米草原产英国南海岸,其根系发达,且耐盐、耐淤,可以保滩护岸,促淤造陆,同时是优良的牧草饲料。1980年引种到福建,其蔓延的速度远超过人们的控制能力。福建宁德地区海滩面积广阔,是理想的旅游、养殖基地,如今被大米草大面积侵占。简述大米草在宁德沿海大量繁殖的危害。答案危害:大米草大量繁殖导致原有的滩涂生物大量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潮汐流减弱,水体交换能力差,海水水质下降,诱发赤潮;河口地区水流速度减慢,洪涝灾害加重;生态环境恶化;破坏海滩环境,影响沿海滩涂养殖;破坏海滩景观,影响旅游;大米草群落阻塞航道,影响各类船只出行。(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外来生物入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外来生物入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周围生物、河流、水质、自然灾害、航行、养殖、旅游等方面的影响。由材料可知,大米草耐盐、耐淤,生长力旺盛,因此大米草如果大量繁殖会侵占其他生物生存空间,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海岸被大量的大米草侵占,会导致近岸的潮汐流减弱,从而使得水体交换能力变差,海水水质下降,继而诱发赤潮;河道被大米草覆盖,使河流的流速减缓,泄洪能力不足,从而会加重洪涝灾害的多发;同时由于大米草对河道的堵塞,航道也会受到影响;大米草的大量繁殖,会破坏海滩环境,继而影响沿海滩涂养殖;破坏海滩景观,同时会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影响。9.(2018湖北荆襄等四市联考)伶仃洋位于我国广东省珠江口,在其周边分布有深圳市、珠海市、广州市、东莞市、中山市等经济较发达城市,紧临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下表是伶仃洋海岸线的类型与长度(单位:km)统计表。时间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生物海岸人工海岸合计1978年94.38152.8180.7584.88278.21691.031984年92.82128.8779.3963.98328.83693.892003年88.3487.5419.0515.15371.12781.202006年80.61102.858.9418.40378.34789.142014年77.43102.855.9427.26586.13799.61说明伶仃洋海岸线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变化的原因。答案变化特点;自然海岸线的长度,尤其是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的长度总体缩短;人工海岸长度增长;人工海岸的长度占总海岸线长度比重增大。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猛,伶仃洋海岸围海造陆、人工养殖面积扩大,修建桥梁港口码头、水下大规模采砂,沿海植被大规模破坏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岸线变化的特点及原因。伶仃洋海岸线的变化特点应结合表格从自然海岸和人工海岸的长度变化等方面说明;原因主要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如围海造陆、人工养殖、修建码头等)等方面分析。10.(2018四川名校模拟)袋鼠是澳大利亚的“国宝”,集中分布在环境恶劣的国土中部。大袋鼠可全年繁殖、具有神奇的胚胎滞育能力,保证幼崽在食物充沛的季节出生。大袋鼠鲜亮的皮毛可反射热量,前肢皮肤很薄,四肢毛细血管丰富,可以有效降温。大袋鼠不会因食物对同类进行伤害。以袋鼠为食的动物也因过度捕杀而灭绝,目前袋鼠数量已达澳大利亚人口的两倍。下图示意澳大利亚红大袋鼠分布区。简述澳大利亚大袋鼠泛滥成灾的原因。答案繁殖能力强;皮薄毛亮,可以降温隔热,对干旱环境适应力强;澳大利亚中部国土面积大,生存空间广阔;同类互不伤害;缺少天敌;“国宝”,受国家政策保护。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生物繁殖速度快的原因。生物繁殖速度快的原因可从当地适宜的自然环境、缺少天敌等方面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大袋鼠泛滥成灾主要是因为自身繁殖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当地生存环境适宜、缺少天敌、同类互不伤害以及作为“国宝”备受人类的保护等。11.(2018河南濮阳模拟)汉水是长江最长的支流,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水中上游,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下图为丹江口水库外围生态过滤库图。分别说明生态过滤库中植物与生态过滤坝的作用。答案植物的作用:减小地表径流流速,使泥沙沉积;阻截、过滤和吸收入库污染物,改善和净化水质;给鱼类提供食物。生态过滤坝的作用:滞留和沉降入库泥沙,防止主库泥沙淤积、库容减少;可减少进入主库的污染物和营养盐类,防止主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解析本题考查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水源地保护的意义。据图可知,生态过滤库中沿岸挺水植物对地表径流有阻滞作用,从而使地表径流中的泥沙在库岸边沉积,避免泥沙大量进入过滤库,降低水库蓄积量。同时,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能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提高水质。鱼类主要养殖在过滤库中,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能为鱼类提供部分食物来源。生态过滤坝能阻挡生态过滤库中的泥沙进入主库,进一步提高主库水质,同时可防止泥沙大量淤积以致降低库容。过滤坝还可减轻进入主库的污染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