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不会叫的狗》教案 长春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423775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不会叫的狗》教案 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不会叫的狗》教案 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不会叫的狗》教案 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会叫的狗教学设计【教学设想】以同学自己理解、感悟为基础,通过讲解和深入分析课文,力图引起同学们的积级性,从而敞开心扉达到师生互动,合作交流,以达到对童话这种体裁有较深刻的认识,最终明确主题,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状态,从而形成健康积级的生活态度。并能从文中得到方法,学以致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并自主积累字词;概括童话内容,品析人物形象;多元解读童话,理解作品的现实意义;体会童话的特点,初步掌握阅读童话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速读概括其内容;朗读品析人物形象;默读抓关键句理解作品的现实意义;抓板书,体会童话的特点及阅读方法;联想想象,以读促写补充故事情节。情感与价值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1.从对话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2.增补课文情节,进行想象思维训练。【教学难点】对童话主旨和借助想象反映生活的写法的理解。【教学方法】1.朗读法。在感知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激发阅读体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2.讨论法。就课文主旨的解读设疑,更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组织课堂讨论、合作探究,深入品评童话故事。3.探究拓展法。如续写童话的多种结局,从而达到对童话主题的多元阐释。【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说起童话,大家一定会兴趣盎然,因为诗意的童话故事装点着我们幸福的童年记忆,很多美丽的童话一定已在你们的头脑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下面哪位同学愿意说说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哪篇童话对你的影响最大呢?(生举例)优美的故事总是令人心醉的,今天我请同学们和老师再次满怀激情地重温一下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们将要学习意大利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贾尼罗大里的一篇童话,它有着很奇怪的名字叫不会叫的狗。二、整体感知童话内容,理解童话形象1.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复述童话内容。2.课文中的小公鸡、狐狸、杜鹃和猎人是如何看待这只不会叫的小狗的?分角色将相应的态度读出来。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狐狸嘲笑、看不起;杜鹃怜悯、关心;猎人厌恶、猜忌。点拨:童话中的比拟特征即通常说的人格化手法,常常把非人的有机物、无机物以及抽象的思想、概念比拟成人,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动作和说话做事的能力。例如本文中的小公鸡、狐狸、杜鹃、小狗等进入了童话领域就都“活”起来了,我们要把它们看做活生生的人,去理解、去体会。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呢?你是从哪里发现的?不幸、可怜它不会叫,虽然成功地学会了两种叫声,却依然不能像其他同伴一样有正常的生活;勤奋刻苦它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不辞辛苦;有尊严、有追求、不甘人后当发现自己不会叫之后,积极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虽遇到困难却从未放弃。点拨:童话中的主人公是一篇童话重点刻画的对象,阅读童话,要注重通过体味主人公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明确主人公的形象特征。三、探讨童话结局,挖掘童话的深层内涵1.课文为小狗设计了三种结局,你觉得哪一种最好?为什么?学生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能言之成理均可给予肯定。在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拨时,可适时将学生所说的认同原因,上升到本篇童话对生活的指导意义层面上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童话的内涵,比如第一种结局的迷失自我,第二种结局的平庸,第三种结局中找对老师,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等,当然如果学生能对一、二种结局有新的合理解读也要给予肯定。点拨:童话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光,它的形象和情节对现实的社会和人生有着一种象征和隐喻,不能孤立地仅仅将形象放在童话本身的情节中去理解,而应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其中蕴藏的有关生活的启示。2.发挥你的想象力,为小狗设计第四种结局,并说一说你的设计理由。学生可能有多种设计,但在评价时要明确一点,童话中的幻想不是胡思乱想,夸张不是不合逻辑地随意编造,童话中的幻想、夸张都是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它们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而独立存在。四、梳理有关童话的知识,落实知识点1.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具有趣味性、幻想性和象征性,阅读童话要理解童话中的幻想内容,把握童话中的比拟特征,重视童话的现实意义。2.明确童话与寓言的区别。展示蚊子与狮子,判断这段文字是不是童话: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童话与寓言的区别:相同点:它们的故事都是假托的、创造的、幻想的,都可以采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来充当故事的角色,也都富有教育意义。不同点:(1)寓言的篇幅一般较为短小,结构简单,语言朴素,幻想的程度也较轻。而童话的篇幅较长,长篇可达数万字,短小者一般也有一二千言。(2)童话的结构比较曲折,能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幻想也比寓言更为丰富、奇特。(3)童话的主要对象是儿童,它描写的内容和表现的生活,也都照顾到儿童的知识范围和心理特点,所运用的语言也易为儿童接受。而寓言虽然也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但它并不是儿童文学专有的样式。五、课堂小结(结合同学们设计的N种结局)童话不必飞得很高,也不必飞得很远,它完全可以作超低空的飞行,让孩子们在笑声中来认识世界。这个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也是丑恶无比的,你随时随地都可能看到自己喜欢或厌恶的一面。当然,这得取决于你的态度和你的努力。这个世界就是这种颜色的,童话不会叫的狗告诉了你一个真实的世界,同时还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以及你努力之后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写好(读懂)童话需要一颗童心,在座的同学们早已拥有,还需要一颗爱心,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对每一天的生活都充满希望,相信以你们的童心、爱心和慧眼去发现、去创造,那些美好的事物就能自然而然地从你的笔端流淌出来。贾尼罗大里也因其出色的创作获得了1970年国际安徒生奖。六、布置作业1.将你的第四种结局写在文集中。2.童话能以最简洁、明快、通俗、生动的方式传达人生的见解和主张,在这个领域内,它是无所不包的。有时候,我都想把它称之为“感性哲学”或者说“现代的神话”。贾尼罗大里的优秀童话作品、“国际安徒生奖”获奖童话很多,同学们在课外找来读一读,有条件的可以带到班级里大家交流一下。教学反思初一的学生刚刚在童话的陪伴下走过童年,关于童话已经在感性上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他们最熟悉的应是童话的趣味性,但对于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真正意义并不了解。所以在七年级的语文课上,有必要引领学生将童话放在文体的层面上进行认识,清晰童话的概念,明确解读童话的基本方法。所以本课设计实际是以课文为例,理性地带领学生解读童话,知识点的传授大体上比较系统,但在文本感知与理论知识点拨相结合上还存在一些不和谐之处,在今后教学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