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2讲 两次工业革命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19524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2讲 两次工业革命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2讲 两次工业革命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2讲 两次工业革命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形成体系把握要点1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5个关键点 (1)一个中心:英国。(2)两个标志:以珍妮机为开始,机器制造机器为完成。(3)三个领域:纺织、动力、交通运输。(4)四大影响:生产力、生产组织形式、社会关系、世界市场。(5)五点条件:政治前提、资本、劳动力、市场、技术。2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5个关键点(1)一个时代:电气时代。(2)两个中心:美国和德国。(3)三个特点: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几个国家同时开始、部分国家交叉进行。(4)四点成就:电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的进步。(5)五个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电器制造业。 课题(一)工业革命回扣教材知识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背景(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2)条件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资本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贸易与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技术手工工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市场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海外市场广阔2过程(1)起讫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2)核心内容生产手段从手工操作到机器生产。生产组织从手工工场到工厂。(3)完成标志: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1840年前后,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3重要发明类别时间发明者发明成就棉纺织业1765年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1769年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1779年克隆普顿骡机动力1769年瓦特单动式蒸汽机1782年瓦特联动式蒸汽机交通运输1807年富尔顿汽船1814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4.影响(1)经济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提高生产组织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减少,工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2)社会城乡结构工业城市形成,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阶级关系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社会变革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3)思想意识: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兴起,殖民扩张和掠夺的步伐加快。(4)世界市场: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5)环境:环境污染,人类生存有了新的威胁。(6)科技文化:促进自然科学和文艺的发展,如浪漫主义流派的出现。二、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世纪60、70年代)1条件(1)市场:机器大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2)交通: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2表现(1)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2)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3影响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世界市场的主导,攫取了巨大利益亚非拉国家贫穷和落后加剧,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客观进步性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进补课程知识一、英国圈地运动的影响1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同时,圈地运动也使家庭手工业被破坏,为工业扩大了国内市场。2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对农业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首先是土地所有制变化,使农村由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其次是经营方式的改变,农业资本家办起农场或牧场,雇佣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民进行生产。那些将土地出租给资本家的贵族,所得到的不再是封建的地租,而是资本主义的利润。过去的贵族变成了新贵族,农民则变成了农业工人,从而使农村得以资本主义化。3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土地的集中,大部分领主更愿意投资新的农作物,追加好的肥料,使用更好的工具,改革排水系统,采用先进的耕作方式,提高产量。4加快了英国城镇的进程。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移居城市,使英国的城镇数量大大增加。5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靠圈地发家的贵族地主成为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他们在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中起到了领导者的作用。6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圈地运动造就了大批的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自由劳动力,积累了资本,扩大了市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7圈地运动对农民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在圈地运动中,无数农民倾家荡产,流离失所。而政府又颁布血腥法令,不允许这些失去土地的人流浪。从这个角度说,圈地运动是一场明显的“羊吃人”的运动。二、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影响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而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协调,也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促使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经济的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促使社会思想转型工业化和法国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导致了1815年以后种种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在1848年的欧洲普遍革命中发挥了作用促使社会形态转型工业革命后,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探究重难知识一、工业革命的发生条件观点一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观点二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在英国发生?从霍布斯开始,到威廉配第,再到约翰洛克都在阐述一个共同的思想:个人通过劳动所得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政府或国家应该保护个人私有财产。工业化是一个财富急剧增长的过程而英国却在工业化到来之前就解决了私有财产的地位问题,这也是英国率先走向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业革命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摘编自唐晋大国崛起从“快乐英格兰”到“日不落帝国”解读观点一中作者讨论了土地、人力、技术革新与工业革命间的关系。他认为美洲新大陆的发现,缓解了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一些困难,如新土地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燃料,从而降低了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同时为英国本土节约了大量土地,带来了更多劳动力。观点二中作者认为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在于确立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史论形成工业革命首发英国的条件资金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为英国积累了巨额财富市场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原料国内资源丰富,海外掠夺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技术手工工场时期培养了一批具有熟练技能的工匠,他们成为工业革命中的技术革新力量国家政策保护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能为资本家带来利润的技术革新二、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材料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解读地图表明19世纪后期英国不仅拥有广阔的原料产地,而且拥有广阔的商品市场,也表明了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居于这个世界市场的中心地位。史论形成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用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分工也更具体。3为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它促进了国际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4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研高考知命题趋向从转换知识的角度命题1(2018全国卷)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解析:选B材料中对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认识,从强调经济条件,到后来强调制度因素,再到强调自然条件,体现了随着研究视角的不断拓展,认识逐渐趋于全面,B项正确。材料中的几种观点都有合理性,A项错误。材料中的经济条件、制度因素等都是相对欧洲其他国家而言的,C项错误。后期学者研究与传统观点只是研究视角不同,无法判断哪一观点更可信,D项错误。2(2018江苏高考)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解析:选B材料说明由于棉布需求量的增加,促进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的发明,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蒸汽机的改良,说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是为了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棉布需求的增加推动了机器的发明,不是源于人们的无意发现,A项错误。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C项错误。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并未实现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D项错误。题后启智常规角度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过程以及其影响创新角度以历史研究的逐步完善切入,考查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生产需求推动技术革命技法点拨解答此类题目关键在于对题干材料进行合理解读,归纳概括出题干材料创造者的主要观点、基本立场、根本意图,并据此对历史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和判断从拓展知识的宽度命题3(2016全国卷)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铁路与统一国内市场的关系。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19世纪60年代美国不同地区铁路轨距不同,全国没有实行统一的标准轨距。不同宽度的铁轨,说明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故A项符合题意。没有其他行业和部门作比较,无法判断出铁路部门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地位,排除B项。这种情况与制造业的发展状况无关,排除C项。材料也没有体现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排除D项。4(2016海南高考)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 B工场手工业进入了鼎盛时期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 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解析:选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后的手工工场中,与时间1760年不符,故A项错误;英国从18世纪后期开始了工业革命,并在19世纪中期完成,工场手工业已被取代,故B项错误;题中“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可见英国国内已经无法满足原料的需求,不得不依靠海外,故C项正确;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正确理解世界市场的内涵(1)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既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市场,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 从探索知识的深度命题5(2017全国卷)综合下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年份约1770约17901793约18301835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年份175517971835指数42.7442.4878.69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解析:选D结合题干材料可知,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国民总收入增长迅速,工人实际工资增长较慢,甚至出现下降,说明英国社会财富得到迅速积累,而工人的工资增长有限,这说明英国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D项正确。结合表中数据明显可知,A项错误,排除;英国工人不等同于廉价劳动力,B项错误;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生活整体上有明显改善,C项错误。6(2016全国卷)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解析:选A材料关键信息:19世纪上半期,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这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期,反映了工业革命对环境的破坏,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故选A项。B项“化学工业”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排除。C项与工业革命时期农业也获得快速发展矛盾,排除。D项与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整体进步矛盾,故排除。辩证看待工业革命的双重影响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工业革命在推动全球化进程,带动政治上的法制化和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和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的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的问题等。上述两题均创设新情境考查工业革命的双重影响,复习时我们要辩证分析,正确认识。 练模拟悉命题热点116501749年,英国小麦价格下跌33%,工业品价格下跌29%,而建筑行业工人实际工资却提高了33%,其他行业工人实际工资也多有增长。“缺乏人手的抱怨到处都可以听到”。这表明此时的英国()A商品价格下跌导致经济衰退B工资增长致使技术创新乏力C贫富差距拉大加剧社会矛盾D经济状况呼唤传统产业变革解析:选D题干比较了商品价格下降与工人工资增长,物价与经济衰退不构成前因后果的关系,故A项错误;题干中“缺乏人手的抱怨”,说明需要机器解决劳动力问题,故B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贫富差距问题,故C项错误。21777年,英国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占24%,农业占45%;到1821年,工业收入上升到31%,农业收入下降至26%。1851年工商业劳动力占有总劳动力的58.7%,农业劳动力占21.7%。这说明英国()A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C第一产业生产能力日益降低D社会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解析:选A材料体现了工业化不断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即经济结构中工业比重上升导致了其根本性变化,故A项正确;材料的内容仅能体现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化进程,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故B项错误;材料仅能反映农业比重降低和农业劳动力比重变少,不能说明第一产业生产能力降低,结合所学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的进步,生产能力有所进步,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收入的情况,故D项错误。3(2019洛阳期中)史料记载:“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这主要反映了工业革命()A改变了人们的政治地位 B引起了社会阶层的分化C加重了人们的工作强度 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解析:选D材料反映出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与政治地位和社会阶层的分化无关,故A、B两项错误;人们的工作强度的加强是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的原因,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工业革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推动理性休闲运动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D项正确。4随着西方宗教文化的衰落,西方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不再是体现人与神之间的宗教关系,服饰的目的只剩下服务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一变化()A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 B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开展C体现了科技革命的成就 D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要解析:选D西方宗教文化的衰落应该是在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之后,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故A、B两项错误;从服饰的目的只剩下服务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可以看出应是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服饰内涵,而不是体现科技革命的成就,故C项错误,D项正确。5在“蒸汽”时代的英国,许多贵族出巨资购置设备,开发煤矿、投资修筑铁路、开凿运河;工商资本家不断追寻市场、发现商机、谋取利润;工人为了按日或按月的薪水拼命工作;农舍中劳作者也经常为小雇主工作。据此可知()A两大对立阶级矛盾越来越激化B英国的民族主义具有殖民主义的特点C投机行为促进工业革命的发展D工业主义伦理文化渗透到社会各阶层解析:选D材料英国各阶层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有工业化大生产特点,体现了工业主义伦理文化渗透到社会各阶层,故D项正确。6(2019漳州调研)1860年,法国政府克服多方阻挠,与英国签订法英商约,实行自由贸易。此后,欧洲大陆掀起降低关税的风潮。这表明()A工业革命不断扩展 B世界市场走向成熟C民主政治逐渐完善 D欧洲实现自由贸易解析:选B由“1860年,法国政府”可知当时法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故A项错误;由“法国政府克服多方阻挠降低关税的风潮”可知国际市场在工业革命后基本达成共识,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世界市场逐渐成熟,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政治,故C项错误;“欧洲大陆掀起降低关税的风潮”不能说明欧洲实行了自由贸易,故D项错误。课题(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回扣教材知识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政治前提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国家最终确立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初步实现了工业化,通过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金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技术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用于工业生产2中心: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3特点(1)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2)第二次工业革命一开始就呈现出多元化局面,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和德国。(3)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4)侧重于重工业和电力工业、能源工业领域;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侧重于轻工业。4影响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工业部门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生产结构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生产组织一些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世界体系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二、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1原因(1)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2)交通通讯: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出现,加强了各地的联系。2表现(1)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非拉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2)经济上:世界贸易额增长;非工业国家与工业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3影响(1)积极: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艰难发展。(2)消极:造成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对抗。进补课程知识一、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动力蒸汽电力发明者工匠科学家和工程师科技含量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科学理论指导,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发展进程首发英国,逐步扩展到其他国家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起始部门轻工业重工业经济结构和生产组织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进入大企业时代,垄断组织出现经济格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建立经济霸权欧美其他工业国家崛起,冲击英国的经济霸权经济思想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垄断资本家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条殖民扩张掠夺原料,输出商品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1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推动力。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随着其产生、发展,原有的区域性市场不能满足其需求,这就必然促使资产阶级走向世界、不断地开拓市场。2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1618世纪的荷兰、法国、英国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使得非洲沿海地区、美洲大部、亚洲沿海地区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中期的英、法、美等国的殖民扩张迫使亚洲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末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成为资本主义的附庸。3两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助推剂。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和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能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在英、法、美、德等国普及,这驱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其结果是,资本主义工业国用廉价的商品征服了许多资源丰富、市场潜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垄断组织的产生、跨国公司的发展、资本的国际流通促成世界经济联系更为紧密。4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这在19世纪尤为明显。蒸汽机车和轮船、汽车的出现和发展,使世界各地商品流通速度日益加快、贸易范围不断扩展。电报、电话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更加便捷。探究重难知识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解读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讲述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一个被大机器工业时代异化的普通老百姓的故事。一个名叫夏尔洛的工厂流水线上的钳工,他在工厂车间里,夜以继日地在节奏紧张的流水线上工作,被这种高强度并残酷压榨的工作弄得精神失常,一见到圆形的东西,他都会误认为是螺丝帽,就下意识地要用扳子去拧它,最后他被工厂赶出来送到了精神病医院。影片生动刻画了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对人的控制,以及它所导致的人类行为的失态、错乱,在机器大生产下,人已经异化为机器的工具。史论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领域的变化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又一次飞跃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工业部门:诞生了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产业结构:在整个工业生产结构中,重化工业取代纺织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垄断组织形成。社会生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状况,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城市面貌也发生巨大变化。(2)政治领域政治制度:形成比较健全的以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社会主义运动: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诞生。对外政策: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侵略方式的变化(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民主民族运动:促进了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国际关系(世界政治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3)思想文化领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电的发明和应用:法拉第、发电机。近现代物理学成就:普朗克、爱因斯坦。现实主义文学。印象派绘画:凡高、塞尚。电影与电视出现。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材料一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摘编自全球通史材料二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摘编自马世力世界史纲解读材料一从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殖民掠夺、交通技术条件等方面归纳了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并暗含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两点影响: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了双重影响。材料二反映出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的特点:英国由独霸世界贸易到所占世界贸易比重降低;国际贸易总量增长且世界各国互相依赖;国际分工明显;欧美发达国家主导贸易的局面最终形成。史论形成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表现(1)市场的空间范围日益扩大。市场范围经历了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区域贸易到世界贸易的发展过程。(2)市场的联系方式更加快捷。交通运输方式经历了马、帆船运载到汽船、火车、汽车、飞机运载的过程,商品信息传递经历了人员传递到通过电报、电话以及网络传递的方式,商品运输的速度不断提高且运载量迅速扩大。(3)市场的商品种类迅速增加。经历了由农牧业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到工业产品与原料的交换,再到资金、劳动力与商业服务的交换的过程。(4)市场组织、维护机制不断完善。通过建立银行、交易所,成立政府特许公司、垄断公司等工业公司和商业公司,保障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顺畅。(5)贸易中心的不断变化。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没有世界性的贸易中心;14001700年,西、葡、荷兰一度成为大西洋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后来美国取而代之。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1)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自16世纪以来,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不仅加快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积累的速度,还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2)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带来双重影响。一方面,殖民地区的财富、劳动力、资源被大肆掠夺,逐步成为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另一方面,殖民地区原有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新的经济因素不断发展壮大,促成殖民地区向近代社会转型。(3)人口流动加快,改变了世界人口布局。这一影响在非洲、大洋洲、美洲尤为明显。(4)促进了世界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各地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促使世界经济体系形成,这正是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研高考知命题趋向从转换知识的角度命题1(2018海南高考)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A城市化进展显著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C工业化开始启动 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解析:选A据材料“大众休闲文化”“戏院”“喜剧和音乐剧”“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可得出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城市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城市化进展显著,故A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不是逐渐消除,故B项错误;工业化开始启动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故C项错误;欧美工人福利得到保障,开始于二战后福利社会制度的建立,故D项错误。2(2016江苏高考)如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B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不相符C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并未体现工业化阶段的特征D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时间:19世纪。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促进了制造业、煤矿业等迅速发展,商品的空前增多促进了海外贸易和运输业的发展,海外殖民收入也增多。由此可见,经济收入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是基本吻合的,答案选D项。A项中的“稳定增长”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B、C两项均不符合图片和工业革命的史实,排除。 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及其融合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对世界的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解题时注意联系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运用多种史观解读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链接同一时期的政治、思想、科技文化、社会生活,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从拓展知识的宽度命题3(2015全国卷)由下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史实准确解读表格信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欧美大多数国家正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以英、美、法、德为代表的欧美国家生产力持续快速发展,但其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却不断降低,这说明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也在不断发展,故选B项。表中只是给出英、美、法、德四国的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没有其他国家的相关信息,故无法得出C项的结论。D项表述正确但是无法从表中得出,故排除。4(2015海南高考)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18001830186018801900欧洲28.034.153.662.063.0中国33.329.819.712.56.2据此可知()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 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 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解析:选D随着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因此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中国所占份额减少主要在于欧洲工业革命后,制造业迅速发展,而非中国制造业衰退,故B项错误;工厂的出现只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欧洲制造业发展的原因,并不能用此来解释18001900年间欧洲快速发展的原因,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欧洲超过中国到后来明显多于中国,这主要是因为欧洲完成了工业革命,故D项正确。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迈进。(2)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引领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上阔步前行。(3)充分利用本国市场。当今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市场,要适当提高工资水平,提高消费水平,以拉动内需,带动经济增长。(4)合理调整人口政策,适应社会发展需要。(5)我们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保障智力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探索知识的深度命题5(2015海南高考)20世纪20年代,西欧出现一种新现象:刚刚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可以从国家有关机构、学会或工业公司得到研究资助。这一现象反映出()A爱因斯坦相对论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发展到新的阶段B民主体制的普遍建立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C人们认识到科学对技术和生产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D已经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解析:选C爱因斯坦相对论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发展到新的阶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对科技的大力支持,与民主体制的建立无关,故B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据材料“刚刚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可以从国家有关机构、学会或工业公司得到研究资助”可知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的作用,故C项正确;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6.(2014四川高考)如图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该电影()A肯定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C宣传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成效D以悲剧手法描绘了工人的生活状况解析:选B摩登时代是卓别林的喜剧作品,图片内容揭示了工人被机器奴役的命运,故B项正确。辩证地看待西方工业文明(1)几个世纪以来,西方文明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居于支配地位。这个支配“非西方文明”的西方文明实质上是一种工业文明,这个凌驾于“非现代社会”之上的现代社会实际上是一个工业社会。(2)这种工业文明和工业社会竭力向其他文明和社会推销自己的合理性:它拥有以科学技术为坚强后盾的巨大物质生产能力,能够使人们过上幸福和健康的生活。同时,它也建立了与工业社会相应的政治机构和意识形态,保证人们的精神政治生活是自由的和民主的。(3)当非西方的发展中国家为了现代化纷纷追求“西化”或工业化的时候,在西方社会内部却出现了对工业文明的挑战。其中,法兰克福学派对工业文明进行了最猛烈的批判,试图从西方社会高度富裕和高度自由的外表下面揭示出它对个人的统治和压抑。 练模拟悉命题热点1下图是18901900年间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量对比示意图。示意图中的信息反映了()A英国的工业水平最为先进B德国的工业发展程度最高C法国的工业化水平最落后D欧洲工业化程度普遍提高解析:选D根据图示内容可知,英国煤炭消耗量最多,但并不能说明它的工业水平最先进,故排除A项。德国煤消耗量增长幅度最快,也同样无法说明它的工业发展程度最高,故排除B项。法国的煤消耗量要高于奥匈帝国、俄国和意大利,所以它的工业化水平不一定是最落后的,故排除C项。1900年,欧洲主要国家的煤炭消耗量相比1890年都有所增长,可以说明欧洲的工业化程度普遍提高,故选D项。2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但是在法案通过后的10年里,工业垄断组织从24家增加到157家,资金总额增加了近7倍。这表明当时的美国()A放弃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B国会力图维护美国的中小企业制度C反垄断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D垄断组织适应了大工业发展的需要解析:选D美国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时代,是在20世纪30年代,故A项错误;当时美国自由主义盛行,国会只是为了坚持自由主义理念,而不是为了中小企业的利益需求,故B项错误;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法案,表明反垄断法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故C项错误;法案并未有效起到限制垄断组织发展的作用,说明垄断组织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故D项正确。3“19世纪下半叶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这时期的“技术进步”()A主要源于技术工人经验积累B使蒸汽机成为产业革命原动力C促使现代工厂制度开始建立D使资本主义由此确立全球优势解析:选D根据“19世纪下半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该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资本主义对整个世界的统治确立,故D项正确;A、B、C三项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时间不符合“19世纪下半叶”,排除。4(2019银川一模)1883年4月,北美的铁路大亨们决定,将北美铁路时间标准的数量从约50个减少到4个。11月,铁路标准时间在北美正式施行。没过几天,大约有70%的学校、法庭和地方政府采用铁路时间为自己的标准时间。波士顿、华盛顿、纽约、芝加哥等城市开始分享同一时间。这一现象表明,当时的美国()A联邦集权向纵深发展 B垄断渗透到社会生活C科学技术的进步 D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迁解析:选D材料体现的是垄断组织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国家意志,不是垄断的结果,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科技的进步,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方式跟着变化的史实,故D项正确。518世纪以前的大学里,自然科学只是有钱的爱好者的副业。19世纪,自然科学开始逐渐被大学接受,但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在大学中一直没有地位。1889年,德国将一些水平较高的技术学校升级为大学,将技术教育纳入大学体制。在美国,大学和产业界的交流普遍而顺畅,1870年代以后有了迅速的发展。19世纪后期大学体系变化的主要背景是()A生产发展提出新的时代要求B自然科学地位变得日益重要C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发展完善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解析:选A1870年代以后技术教育迅速发展,这主要是因为18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技术在生产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故A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特别是技术教育的发展,而不是自然科学地位日益重要,故B项错误;大学体系变化的背景应与经济发展密切相连,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发展完善这不是大学体系变化的背景,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19世纪中期已经基本形成,故D项错误。加练42题强论证能力材料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在工业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一支庞大的雇佣劳动者,他们成为这种体制的直接牺牲者。因此,工人阶级以及他们的理论家也最早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社会现实中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导致了财富分配不平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劳动权利的丧失。因此,他们要求获得劳动成果的权利,认为这是天赋权利。在对工业文明的一片批判声中,另一批思想家也走上前台,他们坚决为现有的工业制度和社会体制辩护呐喊,这批思想家主要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他们一致认为,只有工业文明,只有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才能增进国家的财富,带来社会的进步,实现理想的“文明社会”。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问题提炼材料中关于工业文明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并作简要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点拨针对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主流观点一般进行单方面评价,认为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或认为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而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则注重综合评价,认为工业文明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利弊共存。参考答案观点(一):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评析:工业文明给广大的劳动者带来苦难,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或出现社会的贫富分化);生产力发展了,但工人阶级丧失劳动权利,产品分配不平等,人权受到侵犯;工业文明带来环境的破坏;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西方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观点(二):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评析:工业文明带来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和市场竞争;生产力的发展,能增进国家财富,带来社会进步;工业文明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它的扩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观点(三):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利弊共存。评析:利,主要表现为促进生产力和自由经济的发展,增进国家财富,带来社会文明的进步;弊,主要表现为给广大的劳动者带来苦难,造成社会的不平等和国家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综合过关检测 (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18世纪中叶前,英国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还并不多,半个世纪中才达到100多项。但18世纪中叶后,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迅猛增长:70年代为642项,90年代为506项;19世纪最初十年达到空前的906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造成了粮食需求的增加B土地产权及经营模式的变革阻碍了农业发展C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英国社会经济转型D农民收入增加扩大了国内工业品的销售市场解析:选C18世纪中期英国人口数量没有急剧增长,故A项错误;土地产权在圈地运动前后都是私有的,故B项错误;圈地运动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农业的现代化配合了工业革命的开展,故C项正确;圈地运动使农民失去土地,不能使农民收入增加,故D项错误。21785年,瓦特在给客户的信中说:“你要求我们派人去安装和修理蒸汽机,这如同向我要一马车的金子一样难以办到,我们自己的机器现在都找不到人修。”这反映了()A蒸汽机的生产技术还不成熟B人们普遍敌视蒸汽机使用C技术人才影响着新技术推广D英国政府禁止使用蒸汽机解析:选C1785年,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故A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蒸汽机运作出现问题需要修理,而非“普遍敌视”,故B项错误;题干中“你要求我们派人去安装和修理蒸汽机我们自己的机器现在都找不到人修”,说明缺乏修理机器的技术人才,故C项正确;工业革命得到政府的法律支持,且蒸汽机推动工业革命进入高潮,故D项错误。3“无论我们可以把资本主义的起点推回到多久远,工业资本主义矿物质能源的大规模应用使之摆脱了前工业社会共有的制约是到1800年代才诞生的。”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C自由主义经济理论逐步成熟D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的主要成分解析:选B材料“工业资本主义摆脱了前工业社会共有的制约”强调的是工业革命的核心特征: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工场,故B项正确;A、C两项属于工业革命的影响,并非核心特征,故A、C两项错误;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的主要成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并非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4(2019九江模拟)下表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在1850、1870年间蒸汽动力使用情况。 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国别1850年1870年英国129万马力404万马力法国37万马力185万马力德国26万马力248万马力A.英国工业革命引领世界,蒸汽动力的增速领先B法国工业发展较为迅速,源于政局趋向于稳定C德国工业速度最为迅猛,得益于国家实现统一D三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源于对科技态度差异解析:选B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英国蒸汽机的总量虽然最大,但是增速却不是最快的,故A项错误;法国发展较为迅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法国政局相对稳定,故B项正确;德国统一是在1871年,故C项错误;此时三国都完成或经历着工业革命,所以他们对科技的态度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故D项错误。5下表是17501850年间英国266位工业家在创建其大型工业企业时所属社会阶层分布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社会阶层划分数量所占总数比例(%)上等阶级83.0中等阶级14253.4底层中等阶级8532.0劳工阶级3111.6A.工业革命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B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C19世纪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D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结构变化解析:选D根据材料“266位工业家在创建其大型工业企业时所属社会阶层分布表”,成为工业资产阶级之前他们分别属于“上等阶级”“中等阶级”“底层中等阶级”“劳工阶级”,可知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结构变化,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合题意,排除。6(2019惠州一调)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有些学者提出用“起飞”、“原工业化”或者“勤劳革命”等概念替代“工业革命”,研究流派就有社会变革学派、工业组织学派、宏观经济学派、技术学派、能源学派和消费学派等众多学派。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A导致民众史学认识的混乱B拓展不同视角并趋于全面C削弱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D注重学科交叉领域的融合解析:选B题干表明不同的学者用不同的视角研究工业革命,而并非是这些不同的视角使民众史学认识的混乱,故A项错误;用不同的视角来研究工业革命,使人们对其研究更加全面,故B项正确;题干中的从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