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练习 湘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17730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练习 湘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练习 湘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练习 湘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答题时间:30分钟)黄梅戏天仙配中唱道:“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据此完成12题。1. 材料中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 )时期。A. 史前文明B. 农业文明C. 工业文明 D. 后工业文明2. 下列对该社会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B. 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C. 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D. 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 对图中字母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 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B. 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C. 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D. 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4. 图示该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环境决定论 人定胜天论 和谐论 可持续发展论A. B. C. D. 分析下图人地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完成57题。*5. 下列有关观点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也就是自然环境决定论B. 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时代C. 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D. 认为人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6. 下列有关观点二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诞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现代B. 以通过农业生产破坏自然环境为其主要影响C. 以通过工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为其主要影响D. 后果是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7. 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观点三思想的是()A.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 退耕还林,退耕还牧C. 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森林被大片砍伐,随之而来的是土地荒漠化威胁人类。于是“植树造林”活动蓬勃发展起来了,各地的“防护林” 建起来了,“绿色长城”筑起来了。我们给大自然一份礼物,大自然便赋予人类一方乐土。据此回答第8题。*8. 上述材料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主要是()A. 人定胜天论的思想 B. 人地协调论的思想C. 适应论的思想 D. 环境决定论的思想9.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处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双选)()A. 工业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B. 机器化大生产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C. 各国政治独立,民族经济迅速发展D. 人类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提高(2)A处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_。在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地球上人口容量最大的是_。(3)简要分析工业文明时代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请列举两例日常生活中符合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要求的行为。10.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因素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表示_,它是决定_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1. B 解析:歌词描述的是农业文明时期典型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活动。2. C 解析:农业文明时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在局部地区出现了生态破坏问题。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提出的。3. A 解析:供水系统提供可利用水源,产出有用产品及通过b转化为废水,故b为污水收集;废水通过a可返回区内水体及供水系统,遵循水资源循环利用原则,a为污水处理。4. B 解析:该区域的水资源利用模式是人类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和谐,它是人类社会对人地关系认识深化的体现。5. C6. D7. C 解析:题中的三幅图都是描述人地关系的,观点一主要强调的是环境对人类的决定作用;观点二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过分强调人类对环境的征服和改造作用,属于人类中心论的思想;观点三强调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应与环境和谐相处,属于人地协调论的思想。8. B 解析:解答本题要深刻理解材料的含义。判断人地关系思想要根据最后一句话“我们给大自然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就是保护好自然环境;“大自然便赋予人类一方乐土”,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9.(1)BD(2)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环境文明时代(3)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索取资源);片面追求经济发展。(4)人地协调发展举例略。(必须紧扣日常生活,从节约、减轻污染两个角度分别作答)解析:第(1)题,A阶段处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时期,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防御各种灾害和疾病的能力不断提高,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第(2)题,在工业文明时代,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结合图示可以看出,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地球上人口容量最大的是环境文明时代。第(3)题,工业文明时代环境的突出问题是人口急剧增长,为追求经济增长而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第(4)题,环境文明时代人类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人地协调发展。日常生活中符合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要求的例子很多,只要合理即可。10.(1)土地农业文明(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下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后期成为关键要素;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3)工业文明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4)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可持续发展原理综合分析人地关系思想的能力。解答该题关键要抓住以下几点:(1)各社会发展阶段影响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2)各社会发展阶段的构成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即所占比重最大的为主导因素。工业文明时代,资本是早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后期影响力下降;科学技术影响力逐渐加强。(3)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由不科学向科学发展,人地关系向人地协调方向发展。工业文明时代,人地矛盾激化。环境文明时代,人类认识到不能再走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道路,必须走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第(1)题,因图中A因素在农业文明时代是最主要的主导因素,在工业文明时代和环境文明时代虽仍是主导因素,但地位下降。考虑到农业生产必须依靠土地,而土地对工业等其他部门而言是经常而必要的因素,故A表示土地,它也是决定农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第(2)题,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因素的变化特征,应紧扣图中工业文明时代中的科技进步、资本、土地和劳力四大要素,依据它们在纵坐标上高度的变化分析为:“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随着时代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下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后期成为关键要素;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第(3)题,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应从人类生产力不断发展,人类试图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角度确定为工业文明阶段,由此阶段分析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应为教材中明确指出的:“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等。”第(4)题,环境文明时代应理解为人类在反思工业文明的经济行为后,环境和发展得到普遍关注,人类谋求人地协调。因此,此阶段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应为“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