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编教材知识梳理第9单元溶液第1讲溶液的形成溶解度精讲习题.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413817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宾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编教材知识梳理第9单元溶液第1讲溶液的形成溶解度精讲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宜宾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编教材知识梳理第9单元溶液第1讲溶液的形成溶解度精讲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宜宾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编教材知识梳理第9单元溶液第1讲溶液的形成溶解度精讲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单元溶液宜宾五年中考命题规律近五年宜宾中考考情分析2019年中考预测年份考点题型题号分值预计2019年溶解度曲线的有关应用,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结晶的方法,有关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仍然是考查的热点xx溶解度、饱和与不饱和的转化、根据溶解度计算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择题52xx溶解度曲线的综合运用、有关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选择题、计算题10、172、10xx溶解度曲线的综合运用、有关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选择题、计算题10、172、10xx溶解度曲线的综合运用、有关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选择题、计算题9、172、10xx溶解度曲线的综合运用、有关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选择题、计算题9、172、10第1讲溶液的形成、溶解度知识梳理溶液的形成1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_均一_的、_稳定_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注意: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等纯净物也不是溶液。(2)组成:溶液是由_溶质_和_溶剂_组成的。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溶剂:_能溶解其他物质_的物质。水是最常用的溶剂,_汽油_、酒精也可以作溶剂。注意:如果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如果其中有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剂。Cu2的溶液颜色为蓝色,Fe3的溶液颜色为黄色,Fe2的溶液颜色为浅绿色。(3)特征:_均一_性和_稳定_性。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时间不会出现分层现象。2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溶于水后放出热量,使溶液_温度升高_的有:NaOH、浓硫酸;溶于水后吸收热量,使溶液_温度降低_的有:NH4NO3;大多数物质溶于水温度没有较大的变化。3乳化现象(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其特征是_不稳定_,长期放置易分层。(2)乳化现象: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_不再分层_,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 方法指导溶解和乳化的区别:溶解是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地分散到液体中,而乳化是将大油珠变成小液滴。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_一定温度下_,向_一定量溶剂里_加入某种溶质;当_溶质不能继续溶解_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_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_,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注意:“饱和”和“不饱和”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里”才有确定的意义;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只是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2互相转化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大部分固体物质)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少部分固体物质)3饱和、不饱和与浓、稀的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_浓溶液_,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_稀溶液_。但对同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要大。4结晶的方法(1)_蒸发溶剂法_:适合于_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_,如_NaCl_。(2)_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降温结晶法)_:适合于_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_,如KNO3。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定义:指在_一定温度下_,某固态物质在_100_g_溶剂里达到_饱和_状态时所溶解的_质量_。四要素:“_一定温度_”、“_100_g溶剂_”、“_达到饱和状态_”、“_单位为_g_”。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_溶质和溶剂的种类及性质、温度_。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2)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压强为_101_kPa_和_一定温度_时,在_1体积水_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_体积_。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溶质和溶剂的种类及性质、温度、压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减小_,随压强的增大而_增大_。2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内容表示意义点曲线上的点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两曲线交点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趋势面曲线以上的点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晶体曲线以下的点溶液为不饱和溶液(2)溶解度曲线的综合应用判断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趋势。判断如何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确定结晶的方法。考点讲练溶液及其特征例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C向20 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D配制50 g 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解析】A.中植物油溶于水,形成的是乳浊液;B.中溶液具有均一性,20%的溶液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然是20%;C.中饱和的蔗糖溶液仍然可以继续溶解其他溶质。所以正确的只有D。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C均一、稳定液体都是溶液D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是吸热过程B乙醇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C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D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例2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石灰石和稀盐酸镁和稀硫酸固体氢氧化钠和水生石灰和水硝酸铵和水ABCD【解析】要使装置中的气球鼓起来,则瓶内的气体体积要变大,可以产生气体,两种固体与水接触后会溶解或反应放热,所以都能使气球膨胀起来,硝酸铵溶于水后会使溶液温度降低。故符合题意的有。3图1表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图2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试管中固体减少,乙试管中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浓硫酸_或_氢氧化钠固体_(填“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硝酸铵”或“氯化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与转化例3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中溶液是饱和溶液B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D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中溶液的溶质质量【解析】中底部有剩余固体,所以一定是饱和溶液;而中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中溶解的蔗糖比中溶解的蔗糖多,所以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更大。4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520 时,在 100 g食盐溶液中,加入 5 g食盐,加入食盐后的溶液中,质量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A)A溶剂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溶解度曲线的综合应用例4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1)t1时,a、b、c溶解度大小的顺序是_。(2)m点表示在t3下,a溶液是_溶液,b溶液是_溶液,c溶液是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3)n点表示在t2时,_相同。(4)m点表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_(填“a”“b”或“c”)物质、_、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溶液。(5)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_。(6)在t3时,a、b、c分别在50 g水里达到饱和,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7)从a的热饱和溶液中提取a最好的方法是_;要从c溶液中提取c,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8)为了从混有少量c的a溶液中提取纯净的a可采用的方法是_;为了从混有少量a的c溶液中提取纯净的c可采用的方法是_。(9)t2时,a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t2时,a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到t3时溶质质量分数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t2时,a、b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到t3时比较两者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_。t2时,a、b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t1时比较两者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_。(10)若c是KCl,则c溶液中的溶质粒子是_和_(填符号)。【解析】(9)减小(要析出晶体);不变(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溶液的质量都不变);相等(在t2时两者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温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ba(a、b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t1时,两者仍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所以ba)。62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甲_(填“甲”或“乙”)溶液。(2)图2中P点表示的意义是_30_时,M、N的溶解度相同_。(3)图2中表示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_N_(填“M”或“N”)。7请根据如图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的物质是_C_(填字母)。(2)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提纯的是_B_(填字母)。(3)当溶液的浓度都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填序号)。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种溶液的浓度也相等。t2时,A、B、C三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将t2的A、B、C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将t2的A、B、C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BAC。将t1的A、B、C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其浓度都不可能发生变化。将t1的A、B、C三种溶液分别降温,其浓度都可能发生变化。单元过关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是吸热过程B乙醇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C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D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2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D)A酸奶 B玉米糊 C冰水 D可乐3溶液的知识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B植物油加入水可得溶液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明显上升D尿素施用过量会污染水体4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B)A无色透明B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C混合物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5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有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A)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洗发水洗去头发上的油污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污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6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D)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7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不是后者的溶质的是(D)A氯化钠食盐水B酒精酒精溶液C氯化氢盐酸D生石灰澄清石灰水8下列物质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降低的是(A)A硝酸铵 B氧化钙C氢氧化钠 D浓硫酸9(xx宜宾中考)某同学对下表中的溶解度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D)温度/0204060氢氧化钙的溶解度/ g0.180.160.140.11硝酸钾的溶解度/ g13.331.661.9110氯化钠的溶解度/ g35.73636.637.2A.升温可将20 时不饱和的Ca(OH)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B60 ,饱和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52.4%C温度变化对NaCl的溶解度影响较小DNa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10(xx宜宾中考)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温度高于T2时,A、B、C的溶解度:ABCB温度由T1升至T2,含C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定减小C除去A中混有的少量B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方法实现DA、B、C的不饱和溶液不能通过相同的方法形成饱和溶液11(xx江西中考)t2时,向盛有10 g水的烧杯中加入13 g固体甲,搅拌后固体完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固体析出,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图中P点表示甲的溶解度为98 gB搅拌的目的是增大甲的溶解度C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甲溶于水的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12(xx宜宾中考)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随温度升高,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Bt2时,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可得到100 g a的饱和溶液C将t2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a大于bD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则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13(xx枣庄中考)溶解度是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的一种方法,图中给出了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60 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硫酸铵B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t 时,将30 g氯化铵加入50 g水中,最终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D80 时,氯化钾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 ,析出晶体的质量后者大14(xx济宁中考)为探究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图I所示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装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试管,向水中加入足量物质X,搅拌。结合图II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对硝酸钾溶液变化的推断,合理的是(B)X为NaCl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X为NaOH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X为NH4NO3晶体,试管中有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X为浓H2SO4,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为不饱和溶液A BC D1520 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 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30 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16(xx重庆中考A卷)将80 g M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按要求填空。(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50%_ 。(2)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_C_ (填字母)。(3)在40 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160 g,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_降温结晶_。17(xx天津中考)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_D_ (填字母)。A高锰酸钾 B汽油C面粉 D白糖(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_C_(填字母)。A烧碱 B硝酸铵C氯化钠 D浓硫酸(3)如图1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甲_(填“甲”或“乙”)。某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溶液,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_B_ (填字母)。向溶液C中再加入25 g甲,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28.6%_(结果精确到0.1%)。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 (填“”“”或“)乙。18张老师在讲授溶液时,用固体M做了如下实验,图1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挥发):(1)上述烧杯中,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_丁_(填序号)。(2)上述实验可以判断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是图2对应的_A_(填字母)。(3)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_乙_(填序号)。(4)根据图2,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加入_8_g_的M固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