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饮酒 其五》随堂练习 长春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403880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饮酒 其五》随堂练习 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饮酒 其五》随堂练习 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饮酒 其五》随堂练习 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饮酒(其五)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达标1.陶渊明,字 ,号 ,又名 (入刘宋后改名潜),世称 ,自称 。 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 家、辞赋家、 家。2这首诗写作者隐退后_、_的心情。3.对饮酒赏析有误的一是( )A.这首诗赋予菊以特殊的意蕴,以“采菊”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B.“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C.“此中有真意”中的“真”即是人的自然本性。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理浑然一体。4.找出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建造) 问君何能尔(这样,如此)B心远地自偏(偏僻) 采菊东篱下(篱笆)C山气日夕佳(傍晚) 飞鸟相与还(结伴)D此中有真意(真心实意) 欲辨已忘言(辨别)5.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以平易的语言直接道出作者对幽美平静的田园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的厌倦。B三、四句采用问话的形式,借饮酒人之间的对话来表现作者对超尘脱俗境界的追求。C五至八句描写田园的美好景色,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表现出作者陶醉于其中的悠闲自得的心情。D这首诗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全诗景、情、理融为一体,意境深远含蓄,语言朴素自然。6.选出对陶渊明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开头四句道出了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其中“心远”二字是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之关键,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B、“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实际上是说,由于诗人眼中的景色是如此的美丽,因此让人只顾得上去细细观赏,却忘记了用语言表达出来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而“望”字则很好地体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D、饮酒是一首五言律诗,共二十首,本诗是其中最有名的第五首,写出了诗人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体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 课后能力提升7.“悠然”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_ _8.这首诗在艺术上情、景、理三者浑然交融,就这个特点作简要的分析。_ 9.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 ”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_ 10.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_ 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1.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2.安贫乐道 悠然自得3.B 4.D(“真”为真实人生的真正意义或人生真谛。)5B 6.B课后能力提升7.表达了诗人隐居时的安逸闲适的心境 8.情:恬淡安宁与世无争。景:菊、山、飞鸟、落日理:要感受自然乐趣必须心灵超脱世俗。9.“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10.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