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十五课 父母的心名师导航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03828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十五课 父母的心名师导航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十五课 父母的心名师导航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十五课 父母的心名师导航 苏教版内容感知作者以他惯有的柔腻的纤细笔触,怀着淡淡的哀怨,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亲至爱的故事。一对穷夫妻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优越的条件,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动人肺腑的亲子之爱正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平凡的故事,催人泪下。行文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巧设悬念,妙埋伏笔,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起伏跌宕,于细腻的言行描写中充溢着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咬文嚼字1.字音濑(li) 褴褛(ln l) 酬谢(chu)2.多音字3.形近字 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财主夫人一听是女孩,有些不高兴,但是看见那位妈妈失魂落魄的样子,除了答应也没别的办法了。品评:答应的原因有二:一是那位妈妈失魂落魄的样子,除了答应也没别的办法;二是那位妈妈提出的理由表面上似乎很可笑,实质上却是孝顺父母的问题,而孝顺父母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以财主太太不得不答应。2.请把女儿还给我们吧。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品评:这是一个父亲的肺腑之言,也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声。语言平淡朴实,但非常真诚感人。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狗窝。”托富勒说:“孩子是穷人的财富。”苏霍姆林斯基说:“爱孩子这是作为能够影响他人精神世界的教育者的灵魂。”二、重点语段1.“她很不好意思地说”至“能不能答应我用这个女孩子把他换下来”。剖析:孩子的母亲要用三岁的女儿来换二儿子。理由似乎很可笑,二儿子的长相和说话的嗓门与“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如果把二儿子给了人,“就像把婆婆扔了一样不好受”。但在这似乎可笑的理由当中蕴涵的却是一颗深深的爱子之心。2.“事情到这儿还没完”至“就算做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吧”。剖析:作者以“事情到这儿还没完”一句紧承上文,开启下文。前面三次换孩子是孩子父母轮流登场,这一次却是“两口子一齐来”,可见这“两口子”的思想是一致的。这次来见财主夫人非同寻常,“一见财主夫人什么也说不出来,竟然痛哭失声”,所以财主夫人赶忙问道:“怎么啦?”这为两口子陈述衷肠创造了有利时机。两口子边哭边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盘托出。语言平淡朴实,真诚感人。“把那么个无知的孩子给人家,连我自己都觉得这当爹的太冷酷无情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这是一个父亲的肺腑之言,也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声。财主夫人也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的人,她听了孩子爸爸的话,也跟着悲伤起来,说“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这说明亲子之爱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在这人类共同感情的基础上,小说尖锐的矛盾冲突在达到顶峰后很快回落,风平浪静,妥善得到了解决。结构简析 这篇小说共有17段,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破题。写穷富两家同在一艘轮船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二部分(36段):故事的开端。贵妇人叫女佣去做穷人的工作,表达自己想领养一个孩子的心愿。 第三部分(712段):故事的发展。这部分作者采用细腻哀愁的笔触,一波三折地描述了调换子女的经过,三次调换,三种笔法,没有一点雷同之处,父母的爱子之心,浸透在这朴实无华的叙述之中。 第四部分(1316段):故事的高潮。上面三次送子换子已为矛盾冲突蓄足了势,这最后一次是要索回女儿,人物的矛盾冲突已发展到极点,前面三次是略写,是简笔,这最后一次是详写,是繁笔。 第五部分(17段):故事的结局。结局只有一句话:“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表达作者美好的祝愿。主旨探究 本文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崇高的爱心。 对本文的主旨,你有什么看法?审美鉴赏浓浓的爱心 淡淡的哀愁 解读父母的心 读父母的心这篇小说,总觉得有一种哀怨的情调,产生一种伤感的情绪,这也许和川端康成本身的经历有关。他1899年出生,1901年父逝,1902年母逝,不久,抚养他的祖父母又相继逝世。所以,他特别渴望父爱和母爱。这篇小说正是他这种内心渴望的产物。故事尽管最后写到“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似乎是一个喜剧的结尾,但仍然使读者为这一家六口担心,他们能否度过这艰难的岁月呢?他们是不是真的会“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呢?读者担心着主人公的命运,这就是小说的艺术魅力所在;读者也会祝愿父母浓浓的爱心,能克服生活上的千难万险,让全家六口健康而幸福地活着,这就是哀怨的力量。 本文的故事比较简单,但作者却能组织曲折的情节,采用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把故事写得波澜起伏、曲折动人,展示了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表现了深刻的主题。这就是父母对子女的一颗至亲至诚的爱心。这颗爱心,是穷父母的性格特征。“贫贱不能移”“人穷志不穷”,它是任何优越的条件都不能收买的。富人对穷人的心的“完全理解”,也进一步表示对子女的爱心,是天下父母所共有的。情节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服务的,曲折的情节,表现了父母复杂曲折的心路历程,在“优越的条件”与“爱子女之心”之间经过尖锐曲折的冲突,最后“爱子女之心”终于战胜了“优越的条件”,父母的个性也越来越明朗,文章的主题也得到了有力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