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一化学4月月考试卷(附答案)【与】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焦** 文档编号:540354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一化学4月月考试卷(附答案)【与】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9年高一化学4月月考试卷(附答案)【与】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9年高一化学4月月考试卷(附答案)【与】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 年高一化学 4 月月考试卷(附答案)【与】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2019 年高一化学 4 月月考试卷(附答案)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O:16 Na:23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1李克强总理在世界核安全会议上倡导各成员国安全、合理地开发利用核能。235 92U 是核反应堆的重要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5 92U 中的中子数为 235 B235 92U 和 238 92U 是同一种核素C合理利用核能符合“低碳经济”要求 D. 235 92U 和 238 92U 是铀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2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3下列有关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冷的浓硫酸使铁、铝钝化属于化学变化B浓硫酸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在氢后面的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一般为 SO2,与氢前面的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一般为 H2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 NH3、H2 等气体D浓硫酸是不挥发性强酸,氢硫酸是挥发性弱酸,所以可用浓硫酸与 FeS 反应制取 H2S 气体4.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 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 Q1kJ,破坏 1 mol 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 Q2kJ,形成 1 mol 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 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Q1Q22Q3 BQ1Q2Q3 CQ1Q2Q3 DQ1Q22Q35在离子 RO3n?中共有 x 个核外电子,R 原子的质量数为 A,氧原子的质子数为 8,则 R 原子核内含有的质子数目是( )AAx+n+48 BAx+n+24 Cx?n?24 Dx+n?246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来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满足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天然气 煤 石油 太阳能 生物质能 风能 氢A B C D 72016 年 IUPAC 命名 117 号元素为 Ts(中文名“ ”,tin),Ts 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s 是第七周期第A 族元素BTs 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中子数为 176 的 Ts 核素符号是 176117TsDTs 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8用如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 4 种气体(a、b、c 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气体 a b cA NO2 浓硝酸 铜片 NaOH 溶液B SO2 浓硫酸 铜片 酸性 KMnO4C CO2 稀硫酸 Na2CO3 固体 浓硫酸D NH3 浓氨水 生石灰 浓硫酸9下列各个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 10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冰融化 BKOH 熔化CNaHSO4 溶于水 D碘升华11元素周期表中前 20 号元素 a、b、c、d,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 和 c 的次外层有 8 个电子,c和 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 cbaBa 和其他 3 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d 和其他 3 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元素 a、b、c 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12X、Y、Z 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 20 号元素,Xa、Yb、Z(b1)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 mXa与 nYb,得 manbB离子半径:YbZ(b1)XaCZ(b1)的还原性一定大于 Yb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b1Z 一定大于 HbY13由质量均为 100 g 的铁片、铜片和足量的 CuSO4 溶液组成原电池装置,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电极的质量差变为 12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片溶解了 12 g B导线中通过了0.2 mol 电子C铜片上析出了 6 g Cu D铜片溶解了 6.4 g14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其中只有 W、Y、Z为同周期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X W Y Z Q原子半径(10?12m) 37 64 66 70 154主要化合价 +1 ?1 ?2 +5、?3 +1A由 Q 与 Y 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BW 的最高正价为+7C由 X、Y、Z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DZ 与 X 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还原性15短周期元素 X、Y、Z 和 W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且在同一周期,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9,X 和 Y 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比为 67,X 的最高正价是 W 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的 2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单质不可以与 CO2 反应BY 的氧化物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Z 的氢化物比 W 的氢化物更稳定DX 的最高价氧化物和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化合的产物中有共价键和离子键16. 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它主要是利用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如下:X 极:O22H2O4e=4OH;Y 极:2H24OH4e=4H2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 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B该电池可用稀硫酸作为电解质溶液C供电时 Y 极附近的酸性减弱D使用时若生成 1 mol H2O 则转移 2 mol 电子二、非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52 分)17. (8 分)通常情况下,微粒 A 和 B 为分子,C 和 E 为阳离子,D 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 10 个电子;B 溶于 A 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 C 和 D;A、B、E 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 C 和一种白色沉淀。请回答:(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 2 种微粒:C: D : (2)写出 A、B、E 三种微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和_18(8 分)现有 A、B、C、D 四种短周期元素,A 分别与B、C、D 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甲、乙、丙三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都为 10,C、D 结合生成化合物丁。有关元素的单质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 B乙甲C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2)根据以上条件可以确定 A、B、C、D 四种元素中的三种,不能被确定的第四种元素是_(填写序号)。A B C D(3)依据下列条件可以进一步确定上述第四种元素:甲与丙以及乙与丙均能够发生反应,甲、丙都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写出上述第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写出 C丙乙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19. (12 分) W、X、Y、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同期元素,W、X 是金属元素,Y、Z 是非金属元素。(1)W、X 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W 与 Y 可形成化合物 W2Y,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3)Y 的低价氧化物通入 Z 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Y 的最高价氧化物是否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_(填是.否)(4)比较 Y、Z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用分子式表示)。(5)W、X、Y、Z 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用离子符号表示)。20(10 分) (1)下列关于充电电池、干电池的叙述合理的是_。干电池可以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和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锌锰干电池长时间连续使用时内装糊状物可能流出腐蚀电器 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 充电是使放电时的氧化还原反应逆向进行(2)铅蓄电池中,正极材料为 PbO2,负极材料为 Pb,放电时其负极反应式为_。(3)原电池在 NaOH 溶液介质中,铝为负极,其负极反应式为_。(4) 如图为绿色电源“二甲醚(CH3OCH3)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b 电极是 极请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21(14 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快速制取氨并验证氨的某些性质,同时收集少量纯净的氮气,请回答。(1)写出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反应制氨的化学方程式_,解释放出 NH3 的原因_。(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黑色氧化铜粉末变为红色,盛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内出现蓝色,并且在最后的出气导管口处收集到纯净、干燥的氮气。根据这些现象,写出在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在最后的出气导管口处收集干燥、纯净的氮气,收集方法是_。A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用气囊收集 (4) E 中的碱石灰_(填“能”或“不能”)换成 CaCl2。(5) 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若铜有剩余,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6) 若将 12.8 g 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消耗完时,共产生 NO 和 NO2 气体 V L(标准状况),将产生的气体与一定量的氧气混合恰好被一定量的 NaOH 溶液吸收生成硝酸盐,则通入氧气的物质的量是_。2021 届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CCAA CCCC BCBC BDDD二、非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52 分)17. (1)NH4+ OH-(2)Al3+ + 3NH3 + 3H2O = Al(OH)3 + 3 NH4+ 和Mg2+ + 2NH3 + 2H2O = Mg (OH)2+ 2NH4+18. (1)2F22H2O=4HFO2 (2) (3)第二周期第A 族 4NH35O2=催化剂4NO6H2O19. (1)OHAl(OH)3=AlO 2H2O(2)Na 2Na(3)SO2Cl22H2O=2HClH2SO4 否 (4)HCl H2S(5)S2 Cl Na Al320. (1)(2)PbSO242e =PbSO4(3)Al4OH3e=AlO22H2O(4) 正;(CH3)2O12 e+3H2O = 2CO2+12H+ 21. (1)NH3?H2OCaO=Ca(OH)2NH3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促使 NH3?H2O 受热分解生成NH3,又由于温度升高,NH3 的溶解度减小,使 NH3 从水中逸出(2)3CuO2NH3=3Cu3H2ON2 (3)C (4) 不能(5)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6)0.1 mol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20182019 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第 1 次月考化学学科试卷(理科)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00 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班级、姓名、学号和考试科目用钢笔、2B 铅笔分别填涂在答题卡上。2第 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第 II卷的答案用钢笔、签字笔、中性笔、碳素笔等黑色字迹笔在答题卡上作答。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上交(试卷自己保留好,以备评讲)。可能用到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H-l C-l2 N-14 O-16 F-19 Na-23 Mg-24 Al-27 S-32 C1-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第 I 卷 选择题(共 46 分)一、选择题(共 2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面有关诗词或古文中对化学知识的分析错误的是( )A.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说明金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形态存在,不需要冶炼还原 B. 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中“玉”的成分是硅酸盐,该句诗表明玉的熔点高且不易分解D. “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该句诗中未涉及化学变化2. 13C - NMR (核磁共振)、15N- NMR 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u thrich 等人为此获得 2002 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 叙述正确的是( )A. 13C 与 15N 有相同的中子数 B. 13C 与 12C 是同一种核素C. 15N2 与 14N2 互为同位素 D. 13C60 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3. 下列关于碱金属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B. 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能力最强C. 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D. 溴单质与水反应比氯单质与水反应更剧烈4. 下列电子层上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的是( )A. L B. K C. N D. M5. 利用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 B.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C.用浓硫酸干燥 CO2 D.测量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6.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A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7.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Al2O3 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B. SO2 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C. SiO2 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 NH3 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8.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A 族元素称为碱金属元素B过渡元素全是金属元素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8D俄国化学家道尔顿为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9.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16O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8 B.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 CaCl2 的电子式 D. 氯化氢分子的电子式10. 下表涉及了四个离子方程式,对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及改正方法均正确的是( )化学反应 离子方程式 判断及改正方法A 过量铁粉与稀硝酸 Fe + 4H+ + NO3? = Fe3+ NO+ 2H2O正确B 向 Ba(OH)2 溶液中滴加 H2SO4 溶液 Ba2+ OH- + H+ + SO42? = BaSO4+ H2O 错误,OH-、H+、H2O 的计量数应均为 2C 过量的浓氨水加入到 AlCl3 溶液中 Al3+ + 3NH3?H2O = 3NH4+ + Al(OH)3 错误,应生成 AlO2?、NH4+、H2OD Cu 与醋酸 Cu + 2H+ = Cu2+ + H2 错误,醋酸应该写分子式112006 年俄美两国科学家共同宣布发现了第 118 号元素,已知第118 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 0 族,预测第 114 号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第A 族 B肯定是非金属元素C原子的最外层有 4 个电子 D常见的化合价有+2 和+4 价12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_ 个两种原子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健两个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难失去电子的原子,一定易形成阴离子单质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化合物的分子中才存在化学键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A1 B2 C3 D413某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 A,它的阳离子 Xn+ 核外有 x 个电子,w 克这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A. mol B. molC. mol D. mol14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酸碱中和反应 浓H2SO4 稀释固体 NaOH 溶于水 H2 在 Cl2 中燃烧 食物腐败A B C D 15. 前 20 号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3 倍,W、X、Z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0;W与 Y 同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 X W BW 的氢化物沸点大于 Y 的氢化物沸点CZ 的氧化物中含离子键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Z X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L H2 中含有的氢分子数为 NAB24 g 镁与 27 g 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C在密闭容器中加入 1.5 mol H2 和 0.5 mol N2 ,充分反应后得到 NH3 分子数小于 NAD常温常压,56 g 铁片投入足量浓硫酸中生成 SO2 分子数为 NA17. 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 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 C.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 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 18. 由几种离子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Cl?、NH4+、Mg2+、CO32?、Ba2+、SO42?。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澄清溶液,现取 3 份 100mL 该溶液分别进行三组实验,实验内容和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1 加 AgNO3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2 加足量 NaOH 溶液并加热 收集到气体 1.12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3 加入足量 BaCl2 溶液,对所得沉淀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再向沉淀中加足量稀盐酸,然后对剩余沉淀进行洗涤、干燥、称量 第一次称量读数为 6.27g第二次称量读数为 2.33g根据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K+、NH4+ B. 该溶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 Ba2+、Mg2+、Cl? C. 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 K+、Cl?、 D. 向实验 3 所得沉淀中加入盐酸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 + 2H+ = H2O + CO219.德国化学家 F.Haber 利用 N2 和 H2 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气而获得诺贝尔奖,该反应的微观历程及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如下,用 、 、 分别表示 N2、H2、N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大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B. 催化剂在吸附 N2、H2 时,催化剂与气体之间的作用力为化学键C. 在该过程中,N2、H2 断键形成 N 原子和 H 原子D. 使用催化剂,合成氨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20. 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L M Q R T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089 0.102 0.074主要化合价 +2 +3 +2 +6、-2 -2AL2与 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 LQCM 与 T 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R 与 T2 可以直接化合生成 RT32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 的溶液中:Fe2+、NO3、SO42、Na+、MnO4B加入金属铝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4+、Al3+、NO3、ClC无色透明溶液中:Ca2+、K+、Cl、HCO3D酸性溶液中:SO42、Na+、ClO、I、Fe3+22W、X、Y、Z 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 X 和 Z同族。盐 YZW 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 YZW 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大小为 WXYZ B. X 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 Z 的C. Y2W2 与 ZW2 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 标准状况下W 的单质状态与 X 的相同23已知: CO(g) O2(g)=CO2(g) H 283.0 kJ?mol1 H2(g) O2(g)=H2O(g) H 241.8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H-H 键与 0.5mol O=O 键的键能之和大于 2mol H-O 键的键能总和B由可知,1 mol CO(g)和 mol O2(g)反应生成 1 mol CO2(g),放出 283.0 kJ 的热量C可用上图表示 2CO2(g)=2CO(g)O2(g)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关系D分解 1 mol H2O(g),其反应热为241.8 kJ第卷 非选择题(共 54 分)二、 填空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54 分)24.(20 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族周期 IA A A A A A A 01 2 3 (1)这九种元素中,位于第三周期且原子半径最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 _。(2)、三种元素中,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离子符号)。(3)、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填化学式)。和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顺序为 (填化学式)。(4)单质与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四种元素中,某些元素间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 。(6)元素与元素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 1:1 的化合物 Y,Y 在常温下为固态,焰色反应为黄色,Y 与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 。(7)能说明的非金属性比的非金属性 (填“强”或“弱”)的事实是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25(8 分)现有 A、B、C、D 四种短周期元素,B 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A 分别与 B、C、D 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甲、乙、丙三种分子中含相同数目的质子,乙常温下为液态化合物, C、D 结合生成化合物丁。有关元素的单质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1)写出 B乙 甲C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2)根据以上条件可以确定 A、B、C、D 四种元素中的三种,不能被确定的第四种元素是_。(填写序号) A B C D(3)依据下列条件可以进一步确定上述第四种元素: 甲与丙以及乙与丙均能够发生反应, 甲、丙都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写出上述第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第_ 周期第_ 族;写出 C丙 乙丁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26.(14 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和 A 中加热装置已省略)。请回答:(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固体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2)装置 B 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同时装置 B 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 C 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 B中的现象 。(3)装置 C 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 C 中、依次放入 。选项 A 干燥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湿润的有色布条B 干燥的有色布条 硅胶 湿润的有色布条C 湿润的有色布条 浓硫酸 干燥的有色布条D 湿润的有色布条 无水氯化钙 干燥的有色布条(4)装置 F 烧杯中盛放的试剂是 。(5)设计装置 D、E 的目的是比较 Cl2、Br2、I2 的氧化性强弱。当向 D 中缓缓通入足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橙黄色,说明 Cl2 的氧化性大于 Br2。打开装置 D 的活塞,将装置 D 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 E 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现象 (填“能”或“不能”)说明 Br2 的氧化性强于 I2 。27(12 分)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在隔绝空气加热至 500时能完全分解,分解产物中含有铁氧化物、硫氧化物、氨气和水蒸气等。某化学小组选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探究此反应产物。(1)甲同学根据可能生成的气体产物,设计下列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按 的顺序组装仪器并进行实验 气体产物中既有 H2O ,也有 NH3按 A、C、D、E 的顺序组装仪器并进行实验,其中装置 C 的作用是 C 中无明显现象,D 中生成白色沉淀 D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乙同学称取 14.20g 硫酸亚铁铵固体,隔绝空气加热至 500 时使其完全分解,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 4.00g,则所得固体产物的化学式为 。(硫酸亚铁铵的摩尔质量为 284g?mol-1)(3)实验证明:(NH4)2Fe(SO4)2 受热分解除生成上述产物外,还有 N2 生成,写出硫酸亚铁铵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至 500时的分解反应方程式 。20182019 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第 1 次月考化学学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 2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D D D B B D A B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B B B C A A C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A A C C C D B 三、 填空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54 分)24.(20 分)(1) (2)S2-O2-Na+ (3)H2SO4H2CO3H2SiO3 HClH2S(4)2Al+2OH-+2H2O =2AlO2-+3H2 (5) (6)2Na2O2+2CO2=2Na2CO3+ O2 (7)弱Cl2+S2-=S+2Cl- 25.(8 分)(1) 2F22H2O=4HFO2 (2) (3) 二 A 4NH35O2 4NO6H2O 26. (14 分)(1)MnO2+4HCl(浓) MnCl2+Cl2+2H2O(2)除去 Cl2 中的 HCl B 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锥形瓶内液面下降(3)NaOH 溶液 (4)D(5)E 中溶液分为两层,下层(四氯化碳层)液体为紫红色不能 27(12 分) (1)A、F、E、B; F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B 中溶液变红; 吸收 NH3,验证是否含有 SO3; SO2+H2O2+Ba2+ = BaSO4+2H+;(2)Fe2O3; (3)2(NH4)2Fe(SO4)2 Fe2O3+2NH3+N2+4SO2+5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