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题型解读和常用方法汇总.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5402654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0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料分析题型解读和常用方法汇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资料分析题型解读和常用方法汇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资料分析题型解读和常用方法汇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料分析 主讲 李晓艳 研究员 教师简介 李晓艳 基础数学硕士 知识面广 专业功底扎实 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 授课条理清晰 重点突出 方法浅显易懂 实用性强 善于从考试学的角度帮助学员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清晰的授课体系和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 善于调动课堂气氛和学员积极性 题型解读 一 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是对给定资料进行的量化比较和分析 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 给定资料包括文字资料 表格资料 图形资料和综合资料 二 资料分析能力的考查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准确理解 转换和综合分析各种资料的能力 还涉及对计算能力的考查 主要体现在 1 对某项工作或任务的进展和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和判断 2 对被研究的统计规律 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及依存程度规律等加以揭示和阐述 3 对被研究现象的未来趋势及其变化特征进行预测或推断 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图表和文字资料的基础上直接观察 或者通过指标换算 分析 比较或综合判断等过程 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 作为一名公务员 资料分析和判断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效果 三 资料分析题型资料分析题型包括文字类资料 表格类资料 图形类资料和综合类资料 主要是前面三种基本资料的组成 四种基本形式 每个给定资料后面通常会有5个小题 根据情况不同 题目数量会有些许变动 供考生作答 1 文字资料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数字罗列出来 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 主要考查考生对一段文字的数据 相关文字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是资料分析中比较难 比较复杂的一种题型 2 图形资料是根据统计数字 用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 一般包括条形图 扇形图 折线图 网状图和混合图等类型 一般来说图形资料侧重于对事物的定性分析 有些题目的答案可以通过对照分析从图中直观得到 3 表格资料是统计资料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即把获得的数字资料 经过汇总整理后 按一定的顺序填在一定的表格之内 表格资料是统计数字的结合体 便于进行综合比较 4 综合资料题型是指包含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资料形式的题型 资料分析知识汇总 一 速算方法1 估算法 估算法 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 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进行估算 所谓估算 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 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 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 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估算的方式多样 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 2 放缩法 放缩法 是指在数字的比较 计算当中 如果精度要求并不高 通过对中间结果进行适当的 放 扩大 或者 缩 缩小 从而迅速得到待比较数字大小关系的速算方式 常见形式 若A B且C D则有A C B D A D B C 若A B 0且C D 0则有A C B D A D B C 3 凑整法 凑整法 是指在计算过程当中 通过一定的近似 将中间结果凑成一个 整数 整百 整千等其他方便计算形式的数 从而简化计算的速算方式 4 直除法 直除法 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 通过 直接相除 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 首一位或首两位 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法 直除法 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并且由于其 方式简单 而具有 极易操作 性 直除法 的常用形式有 1 比较分数大小时 若量级相当 首位最大或最小的数为最大或最小数 计算分数大小时 若选项首位不同 通过计算首位便可得出正确答案 2 基础直除法 可通过直接观察判断首位的情况 或者通过动手计算判断首位的情形 3 倒数直除法 通过计算分数的 倒数 的首位来判定答案的情形 4 多位直除法 通过计算分数的 首两位 或 首三位 来判断答案的情形 5 插值法 插值法 是指在计算数值或者比较数值大小的时候 运用一个中间值进行 参照比较 的速算方式 一般情况下包括两种基本形式 1 比较型插值法 在比较两个数大小时 直接比较相对困难 但这两个数中间插了一个可以进行参照比较并且易于计算的数 由此中间数可以迅速得出这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比如A与B的比较 若可以找到一个D 使得A D 而BB 若可以找到一个数D 使得AD 即可以判断A B 2 计算型插值法 在计算一个数值F时 备选项给出两个较近的数A与B难以判断 但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找到A与B之间的一个数C 若AC 则可以得到F B 如果FC B 则如果F C 则可以得到F A 如果F C 则可以得到F B 6 尾数法因为资料分析试题当中涉及到的数据几乎都是通过近似后得到的结果 所以一般我们计算的时候多强调首位估算 而尾数往往是微不足道的 因此资料分析当中的尾数法只适用于未经近似或者不需要近似的计算题中 1 错位相加减的速算技巧 A 9型 A 9 A 10 A AX99型 A 99 A 100 A A 11型 A 11 A 10 A A 101型 A 101 A 100 A 2 乘或除以5 25 125的速算技巧 A 5型 A 5 10A 2 A 5型 A 5 0 1A 2 AX25型 A 25 100A 4 A 25型 A 25 0 01A 4 A 125型 A 125 1000A 8 A 125型 A 125 0 001A 8 3 减半相加 即乘以1 5的速算技巧 A 1 5 A A 2 4 首数相同尾数互补 型两数乘积速算技巧 积的头 头 头 1 积的尾 尾X尾 如 23X27 首数均为 2 尾数 3 与 7 的和是10 互补 所以乘积的首数为2X 2 1 6 尾数为3X7 21 即23X27 621 5 首数互补尾数相同 型两数乘积速算技巧 积的头 头 头 相同的尾 积的尾 尾 尾 如 29X89 尾数均为 9 首数 2 与 8 的和是 10 互补 所以乘积的首数为2X8 9 25 尾数为9X9 81 即29 89 2581 7 差分法 差分法 是一种 比较型 的速算技巧 一般用于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 用 直除法 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的问题 它是常会用到的一种 高级技巧 理论性非常强 但一旦看明白了 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会一点即破 差分法 的适用形式有 1 基础性 两分数作比较 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略大于另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 2 变化性 两乘积比较大小 其中每个乘积均含两个因子 第一个乘积的第一个因子大于第二个乘积的第一个因子 第一个乘积的第二个因子小于第二个乘积的第二个因子 在满足 适用形式 的两个分数中 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 大分数 分子与分母都较小的分数叫 小分数 而 大分数 和 小分数 的分子 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为 差分数 使用 差分法 的基本准则是用 差分数 代替 大分数 与 小分数 作比较 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则大 则分数比小分数大 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 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小 若差分数与小分数相等 则大分数与小分数相等 8 截位法所谓 截位法 是指在精度允许的范围内 将计算过程当中的数字截位 即只看或者只取前几位 从而得到足够精度的计算结果的速算方式 截位法 的常用形式有 1 加减截位法 在加法或减法中使用 截位法 时 直接从左边高位开始相加或者相减 同时注意下一位是否需要进位与错位 直到得到选项要求精度的答案为止 2 乘除截位法 在乘法或除法中使用 截位法 时 为了使所得结果尽可能精确 需注意截位近似的方向 扩大 或缩小 一个乘数因子 则需缩小 或扩大 另一个乘数因子 扩大 或缩小 被除数 则需扩大 或缩小 除数 如果是求 两个乘积的和或者差 即a b c d 应该注意 扩大 或缩小 加减号的一侧 则需缩小 或扩大 加减号的另一侧 到底采取哪个近似方向 由截位时误差的大小 误差的抵消情况和截位后的计算难度决定 二 常用统计术语随着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资料分析部分中由多个材料构成的资料 在考试中大量出现 对于多材料资料分析 既要注重各个材料之间的联系 也要注意每个材料的基础地位 熟悉各个材料的内部结构 由于多材料资料的阅读量显著提高 所以提高阅读速度也成为此类题型备考的重点 资料分析的统计性 决定了其材料中往往会有较多的统计术语 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术语 一般材料的注释予以必要说明 但对于常识性的术语 则需要考生在复习中不断积累 1 数学型名词同比 指和某一相同时期比较而发生的量的增减或百分比的增减 如实行节能降耗之后 今年8月份的用电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5 2 是指比去年8月下降35 2 翻番 指数量加倍 翻番的量是以2 n变化的 如明年电子产品产量比今年翻1番 后年比今年翻3番则明年产量是今年的2倍 后年产量是今年的8倍 加权平均数 是指不同比重数据的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就是把原始数据按照权重的比例来计算 如一次歌唱比赛观众评分为80分 占40 的比例 专家评分为90分 占60 的比例 那么该选手的平均分为 80 40 90 60 86 分 而不是 80 90 2 85 分 2 统计型名词定基发展速度 也叫总速度 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 表明这种现象在较长时期內总的发展速度 如 十一五 期间各年水平都以2005年水平为基准期进行对比 一年内各月水平均以上年12月水平为基准期进行对比 就是定基发展速度 实际工作中多用于分析年的总速度 价格指数 表明商品或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 指一个时期的价格水平与一个时期的价格水平相对比 可比价格 指计算各种总量指标所采用的扣除了价格变动因素的价格 可进行不同时期总量指标的对比 按可比价格计算总量指标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直接用产品产量乘某一年的不变价格来计算 另一种是用价格指数进行比例缩减 强度指棕 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量的指标对比 用来说明现象的强度 密度和普遍程度 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元 人 用总量除以总人口得到 人口密度用总人口除以地区的总面积得到 3 热门型名词CPI 即消费者物价指数 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 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 表明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 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 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 因此 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目前我国设定的CPI警戒值为3 PPI 即生产者物价指数 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 该项指数包括了原料 半成品和最终产品等三个生产阶段的物价资讯 理论上来说 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物价波动将反映至最终产品的价格上 因此观察PPI的变化情形将有助于预测未来物价的变化情况 基尼系数 可以衡量收入差距 介于0 1之间 0表示绝对的平等 基尼系数越大 表示收入差距越大 1表示收入差距绝对的不平衡 一般标准 0 2以下 绝对平均 0 3 0 4 比较合理 0 5以上 差距悬殊 恩格尔系数 指食品支出总额占消费总支出的百分比 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贫富程度 越穷 此系数越大 反之 生活越富裕 此系数越小 GDP 即国內生产总值 是对一国 地区 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驻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 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 地区 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生产过程中的新增加值 包括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 但不包含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的价值 在实物构成上 是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 包含用于消费 积累及净出口的产品 但不包含各种被其他部门消耗的中间产品 GDP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人均GDP 某地区一定时期内国內生产总值除以同时期人口所得出的结果 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 通常采用人均GDP这个标准 GNP 即国民生产总值 指一个国家 或地区 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GNP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 只要是本国 或地区 居民 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 或地区内 居住 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內 绿色GDP 世界银行在1997年推出了 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即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耗竭 矿产品耗竭和二氧化碳的排量等数据统计进绿色账簿 将这些资源耗量与二氧化碳的排量等折合成美元 再对GDP进行核减 形成绿色GDP 用以衡量各国扣除了的自然资产 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 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 负面效应越低 反之亦然 HDI 即人类发展指数 是衡量一个国家平均的人类发展水平的参考指数 计算主要参考三个指标 一是预期寿命 二是教育方面的指标 包括毛入学率和识字率 三是人均GDP 最后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出人类发展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