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法及会计职业道德.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5400073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3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预算法及会计职业道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财政预算法及会计职业道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财政预算法及会计职业道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财政法规制度 主要内容 预算法律制度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第一节预算法律制度 主要内容 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 国家预算 预算管理的职权 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 预算的组织程序 决算 预决算的监督 一 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预算法律制度 是指国家经过法定程序制定的 用以调整在国家进行预算资金的筹集 分配 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构成 预算法 预算法实施条例 及有关国家预算管理的其他法规制1 预算法 1994年3月22日八届人在二次会议通过 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预算法 是我国第一部财政基本法律 是我国国家预算管理工作的根本性法律以及制定其他预算法律的基本依据 在财政法规体系中 预算法 是核心法 骨干法 财政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进行预算资金的筹集 分配 使用和管理 并且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实现权力机关批准的财政收支计划 因此 从此意义上来讲 没有预算就没有财政 2 预算法实施条例 1995年11月22日由国务院颁布 二 国家预算 一 国家预算的概念国家预算 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 国家在一定期间内预定的财政收支计划 是国家进行财政分配的依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国家预算是实现财政职能的基本手段 反映国家的施政方针和社会经济政策 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我国国家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财政计划 主要包括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 我国的预算收入采取税收等形式 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部积累 我国的预算支出 主要用于经济建设和国防 文化 教育 科学 卫生 社会福利等各项事业 国家预算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主要有 1 公开性 国家预算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 方向和政策 与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相关 应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2 可靠性 每一收支项目数字指标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 依据充实的资料进行计算 不得假定 估算 更不能任意编造3 完整性 一切财政收支均列在预算中 不得打埋伏 造假账 预算外另列预算4 统一性 一级政府一级预算 所有地方预算连同中央预算一起组成了统一的国家预算 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 5 年度性 按法定预算年度编制国家预算 二 国家预算的作用国家预算作为财政分配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具有分配 调控和监督职能 国家预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 财力保证作用 提供财力保证是国家预算最根本的作用2 调节制约作用 国家预算的收支规模可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预算支出的结构可调节国民经济结构3 反映监督作用 通过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便于掌握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 发展趋势以及出现的问题 从而及时进行监督 并采取对策措施 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 三 国家预算级次的划分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 我国国家预算共分为五级 具体包括 1 中央预算 2 省级 省 自治区 直辖市 预算 3 地市级 设区的市 自治州 预算 4 县市级 县 自治县 不设区的市 市辖区 预算 5 乡镇级 乡 民族乡 镇 预算 不具备设立预算条件的 经批准可暂不设立预算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 根据本级政府授权进行预算管理活动 但不作为一级预算管理 四 国家预算的构成我国的国冢预算 根据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划的不同 可分为中央预算 地方预算 各级总预算和部门预算 单位预算 各级预算都要实行收支平衡的原则 1 中央预算中央预算是指中央政府预算 由中央各部门 含直属单位 的预算组成 中央预算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 2 地方预算地方预算由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总预算组成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 含直属单位 下同 的预算组成 包括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 3 总预算总预算是指政府的财政汇总预算 按照国家行政区域划分和政权结构可相应划分为各级次的总预算 各级政府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政府总预算组成 由财政部门负责编制 没有下一级政府预算的 总预算即指本级预算 4 部门单位预算部门单位预算是指部门 单位的收支预算 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本部门机关经费预算 应当纳入本部门预算 单位预算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 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 部门单位预算是总预算的基础 其预算收支项目比较详细和具体 它由各预算部门和单位编制 从2000年开始我国进行了部门预算改革 部门预算作为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 其内涵包括 一是部门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单元 取消财政与部门中间环节 财政预算以部门编制预算作为起点 即从基层单位开始预算的编制 二是国家预算要落实到每一个具体部门 预算管理以部门为依托 从根本上改变财政资金按性质归口管理的传统做法 预算实现了将各类不同性质的财政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相关资金的部门 三是 部门 本身要有严格的资质要求 限定那些与财政直接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一级预算单位为预算部门 部门预算是一项综合预算 既包括行政单位预算 又包括其下属的事业单位预算 既包括一般预算收支计划 又包括政府基金预算收支计划 既包括正常经费预算 又包括专项支出预算 既包括财政预算内拨款收支计划 又包括财政预算外核拨资金收支计划和部门其他收支计划 三 预算管理的职权明确划分国家各级权力机关 各级政府 各级财政部门以及各部门 各单位在预算活动中的职权 是保证依法管理预算的前提条件 也是将各级预算各环节纳入法制化 规范化轨道的必要措施 原则 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 权责结合 一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根据 预算法 的规定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职权如下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 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 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3 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 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2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 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 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3 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 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4 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 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3 乡 民族乡 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 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 监督本级预算的执行 3 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4 审查和批准本级决算 5 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 决算的不适当的浃定和命令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 1 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2 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3 审查和批准中央决算 4 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 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 决算的行政法规 决定和命令 5 撤销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同宪法 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关于预算 决算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 1 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2 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3 审查和批准本级政府决算 以下简称本级决算 4 撤销本级政府和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 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 命令和决议 二 各级政府的职权国务院编制中央预算 决算草案 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将省 自治区 直辖市政府报送备案的预算汇总后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决定中央预算预备费的动用 编制中央预算调整方案 监督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预算执行 改变或者撤销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关于预算 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 命令 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情况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编制本级预算 决算草案 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关于本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 将下一级政府报送备案的预算汇总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决定本级预算预备费的动用 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监督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 改变或者撤销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关于预算 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 命令 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乡 民族乡 镇政府编制本级预算 决算草案 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关于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组织本级预算的执行 决定本级预算预备费的动用 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本级预算的执行情况 三 各级财政部门的职权根据 预算法 的规定 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职权主要包括 1 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职权 1 具体编制中央预算 决算草案 2 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3 提出中央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 4 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5 定期向国务院报告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情况 2 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职权 1 具体编制本级预算 决算草案 2 具体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3 提出本级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 4 具体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5 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四 各部门 各单位的职权1 各部门的职权根据 预算法 的规定 与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 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 军队 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等各部门的预算职权包括 1 编制本部门预算 决算草案 2 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 3 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2 各单位的职权根据 预算法 的规定 与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 拨款关系的企业和事业各单位的预算职权主要包括 1 编制本单位预算 决算草案 2 按照国家规定上缴预算收入 3 安排预算支出 4 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 四 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国家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 一 预算收入预算收入划分为中央预算收入 地方预算收入以及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 中央预算收入 是指按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纳入中央预算 地方不参与分享的收入 包括中央本级收入和地方按照规定向中央上解的收入 地方预算收入 是指按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纳入地方预算 中央不参与分享的收入 包括地方本级收入和中央按照规定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收入 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 是指按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对同一税种的收入 按照一定划分标准或者比例分享的收入 我国 预算法 规定的预算收入形式包括 1 税收收入 占预算收入总额的90 以上 2 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 国家依据其所有者的地位而获得的收益 例如 依法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投资产生的股息收入 国有资产的有偿转让 出让收益等 3 专项收入 如铁道专项收入 征收排污费收入 电力建设基金收入等 专项收入应纳入预算管理 专款专用 4 其他收入 包括规费收入 罚没收入等 二 预算支出预算支出划分为中央预算支出和地方预算支出 中央预算支出 是指按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由中央财政承担并列入中央预算的支出 包括中央本级支出和中央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支出 地方预算支出 是指按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由地方财政承担并列入地方预算的支出 包括地方本级支出和地方按照规定上解中央的支出 上级政府不得在预算之外调用下级政府预算的资金 下级政府不得挤占或者截留属于上级政府预算的资金 我国 预算法 规定的预算支出的形式包括 1 经济建设支出 2 教育 科学 文化 卫生 体育等事业发展支出 3 国家管理费用支出 4 国防支出 5 各项补贴支出 6 其他支出 五 预算组织程序预算组织程序包括预算的编制 审批 执行和调整 一 预算的编制国务院应当及时下达关于编制下一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 编制预算草案的具体事项由财政部门负责部署 1 预算年度我国国家预算年度采取的是公历年制 预算法 规定 预算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 至12月31日止 2 预算草案的编制依据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 应当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收支预测进行编制 各级政府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包括 1 法律 法规 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财政中长期计划以及有关的财政经济政策 3 本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和财政管理体制确定的预算收支范围 4 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5 上级政府对编制本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和要求 各部门 各单位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包括 1 法律 法规 2 本级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 3 本部门 本单位的职责 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 4 本部门 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 5 本部门 本单位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3 预算草案的编制内容中央预算的编制内容 1 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 2 上一年度结余用于本年度安排的支出 3 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支出 4 地方上解的收入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的编制内容 1 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 2 上一年度结余用于本年度安排的支出 3 上级返还或者补助的收入 4 返还或者补助下级的支出 5 上解上级的支出 6 下级上解的收入 二 预算的审批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预算的备案 即各级政府预算批准后 必须依法向相应的国家机关备案 以加强预算监督 而预算的批复 是指各级政府预算经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批准之后 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向本级政府各部门批复预算 各省 自治区 寅辖市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时间将本级总预算草案报国务院审核汇总 三 预算的执行我国预算执行的主体包括各级政府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 预算收入征收部门 国家金库 各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 只有法律规定有预算执行权的主体 才能依法执行预算 预算法 规定 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 具体工作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 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必须依法及时 足额征收应征收的预算收入 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 必须依照法规的规定 将应上缴的预算资金及时 足额地上缴国库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必须依照法律和规定及时 足额地拨付预算支出资金 并加强管理和监督 四 预算的调整预算调整 是指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本级预算 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 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 或者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变更 但任何政府或者部门都不得擅自变动预算 各级政府对于必须进行的预算调整 应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 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乡 民族乡 镇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未经批准 不得调整预算 注意 1 预算调整方案由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具体编制 2 接受上级返还或者补助的地方政府 应当按照上级政府规定的用途使用款项 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3 政府有关部门以本级预算安排的资金拨付给下级政府有关部门的专款 必须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同意并办理预算划转手续 4 各部门 各单位的预算支出 必须按照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科目和数额执行 不得挪用 确需作出调整的 必须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同意 5 年度预算确定后 企业 事业单位改变隶属关系 引起预算级次和关系变化的 应当在改变财务关系的同时 相应办理预算划转 六 决算决算 是指对年度预算收支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是预算执行的总结 是国家管理顸算活动的最后一道程序 它包括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个部分 决算草案由各级政府 各部门 各单位在每一预算年度终了后按国务院规定的时间编制 具体事项由国务院财政部门部署 各部门对所属各单位的决算草案 应当审核并汇总编制本部门的决算草案 在规定的期限内报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审核 国务院财政部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 报国务院审定后 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本级决算草案 报本级政府审定后 由本级政府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乡 民族乡 镇政府编制本级决算草案 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各级政府决算批准后 财政部门应当向本级各部门批复决算 七 预决算的监督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政府及其财政审计部门 依法切实地履行法律赋予的预算决算监督职责 是国家依法理财的有力保障 预决算监督的分类 1 按照时间先后分 事前监督 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2 按照监督的内容分 对预算编制的监督 对预算执行的监督 对预算调整的监督和对决算的监督 3 按照监督的主体分 为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预算 决算进行的监督 各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预算执行的监督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对本级各部门 各单位和下一级财政部门预算执行的监督检查 各级政府审计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情况实行的审计监督 预算法 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中央和地方预算 决算进行监督 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本级和下级政府预算 决算进行监督 乡 民族乡 镇人民代表大会对本级预算 决算进行监督 各级政府审计部门对本级各部门 各单位和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 决算实行审计监督 第二节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构成 政府采购的概念 政府采购的原则 政府采购的功能 政府采购的执行模式 政府采购当事人 政府采购方式 政府采购的监督检查 一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构成我国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由 政府采购法 国务院各部门特别是财政部颁布的一系列部门规章 以及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组成 1 政府采购法 2002年6月29日九届人大28次会议通过 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政府采购法 是规范我国政府采购活动的根本性法律 也是制定其他政府采购法规制度的基本依据2 政府采购部门规章 财政部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政府采购的部门规章 例如 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 财政部令第19号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财政部令第18号 等3 政府采购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二 政府采购的概念政府采购 是指各级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 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的本质是一种公款购买活动 即由政府拨款进行购买 是一种政府行为 政府采购的特点主要有 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非盈利性 采购对象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规范性 政策性 公开性以及极大的影响力 一 政府采购的主体范围政府采购的主体 亦即采购人 是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 工程和服务的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目前 我国国有企业不属于政府采购的主体范围 二 政府采购的资金范围政府采购资金为财政性资金 按照财政部的现行规定 财政性资金是指预算内资金 预算外资金 以及与财政资金相配套的单位自筹资金的总和 三 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 属于中央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 由国务院确定并公布 属于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 由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确定并公布 四 政府采购的对象范围政府采购的对象包括货物 工程和服务 三 政府采购的原则 政府采购法 规定 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原则 公平竞争原则 公正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一 公开透明原则公开透明原则 是指有关采购的法律 政策 程序和采购活动对社会公开 所有相关信息都必须公之于众 在政府采购中贯彻公开透明原则 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的前提 有助于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率 减少和消除 暗箱操作 给国家和公民利益带来的损害 使得政府公共支出渠道更加通畅透明公开透明原则应当贯穿予政府采购的全过程 具体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公开的内容 应当公开的政府采购信息包括政府采购法规政策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集中采购目录 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和公开招标数额标准 政府采购招标业务代理机构名录 招标投标信息 财政部门受理政府采购投诉的联系方式及投诉处理决定 财政部门对集中采购机构的考核结果 采购代理机构 供应商不良行为记录名单等 二是公开的标准 政府采购公开的信息应当符合内容真实 准确可靠 发布及时 便于获得查找等标准 三是公开的途径 政府采购信息应当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向社会公开发布 二 公平竞争原则公平竞争原则要求政府采购活动在确保公平的前提下充分引入竞争机制 公平竞争原则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竞争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 竞争性原则是政府采购的一条重要原则 将竞争机制引入采购活动中 实行优胜劣汰 让采购人通过优中选优的方式 获得价廉物美的货物 工程或者服务 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 政府采购竞争的主要方式是招标投标 公平原则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法则 是政府采购的基本规则 公平性原则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机会均等 二是待遇平等 三 公正原则公正原则主要指政府采购要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 对所有供应商一视同仁 不得有歧视条件和行为 任何单位或个人无权干预采购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 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是指政府采购当事人在政府采购活动中 本着诚实 守信的态度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讲究信誉 兑现承诺 不得散布虚假信息 不得有欺诈 串通 隐瞒等行为 不得伪造 变造 隐匿 销毁需要依法保存的文件 不得规避法律法规 不得损害第三人的利益 四 政府采购的功能政府采购具有以下功能 一 节约财政支出 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 强化宏观调控 三 活跃市场经济 四 推进反腐倡廉 五 保护民族产业五 政府采购的执行模式 政府采购法 规定 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 采购人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 应当实行集中采购 一 集中采购集中采购就是将政府部门或机构及其监控的企事业单位所需的一切物资及服务的采购 都由政府专门设立的特定机构集中进行的一种采购组织实施形式 集中采购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 集中采购的特点是采购权与使用权的高度分离 采购权的高度集中统一 优点 取得规模效益 降低采购成本 争取价格优势和优质服务 保证采购质量 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有关政策取向 便于实施统一的管理和监督 缺点 难以适应紧急情况采购 难以满足用户多样性需求 采购程序复杂 采购周期较长 二 分散采购分散采购 是指由各预算单位直接采购所需货物 工程及服务的一种采购组织实施形式 凡采购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 可以自行采购 也可以委托集中采购机构在委托的范围内代理采购 分散采购的特点是采购者与使用者 采购权与使用权的合一 优点 有灵活性 自主性强 手续简便 满足采购及时性和多样性的需求 缺点 失去了规模效益 加大了采购成本 会导致资产闲置及资金浪费 不利于国家宏观调控 容易滋生腐败 六 政府采购当事人政府采购当事人 是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 包括采购人 供应商和采购代理机构等 一 采购人采购人是政府采购中货物 工程和服务的直接需求者 作为政府采购的采购人 是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采购人的权利主要包括 1 自行选择采购代理机构的权利 2 要求采购代理机构遵守委托协议约定的权利 3 审查政府采购供应商的资格的权利 4 依法确定中标供应商的权利 5 签订采购合同并参与对供应商履约验收的权利 6 特殊情况下提出特殊要求的权利 7 其他合法权利 采购人的义务主要包括 1 遵守政府采购的各项法律 法规和规章制度 2 接受和配合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同时还要接受和配合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以及监察机关的监察 3 尊重供应商的正当合法权益 4 遵守采购代理机构的工作秩序 5 在规定时间内与中标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6 在指定媒体及时向社会发布政府采购信息 招标结果 7 依法答复供应商的询问和质疑 8 妥善保存反映每项采购活动的采购文件 9 其他法定义务 二 供应商供应商 是指向采购人提供货物 工程或者服务的法人 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 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住的能力 2 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3 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4 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5 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 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6 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供应商的权利主要包括 1 平等地取得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的权利 2 平等地获得政府采购信息的权利 3 自主 平等地参加政府采购竞争的权利 4 就政府采购活动事项提出询问 质疑和投诉的权利 5 自主 平等地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的权利 6 要求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保守其商业秘密的权利 7 监督政府采购依法公开 公正进行的权利 8 其他合法权利 供应商的义务主要包括 1 遵守政府采购的各项法律 法规和规章制度 2 按规定接受供应商资格审查 并在资格审查中客观真实地反映自身情况 3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 满足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的正当要求 4 投标中标后 按规定程序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并严格履行合同义务 5 其他法定义务 三 采购代理机构采购代理机构 是指具备一定条件 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而依法拥有政府采购代理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 采购代理机构分为一般采购代理机构和集中采购机构 一般采购代理机构的资格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认定 主要负责分散采购的代理业务 集中采购机构是进行政府集中采购的法定代理机构 由设区的市 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本级政府采购项目组织集中采购的需要设立 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作为一种特殊的利益主体 应当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政府采购当事人负责 自觉履行政府采购法律规定的义务 依法开展代理采购活动 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就具体操作过程而言 其义务和责任主要包括 1 依法开展代理采购活动并提供良好服务 2 依法发布采购信息 3 依法接受监督管理 4 不得向采购人行贿或者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谋取非法利益 5 其他法定义务和责任 七 政府采购方式政府采购可以采用公开招标 邀请招标 竞争性谈判 单一来源 询价以及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 其中 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 一 公开招标公开招标 是指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供应商参加投标竞争 从中择优选择中标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货物 服务采购项目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 必须采用公开招标方式 采购人不得将应当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货物或者服务化整为零 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 二 邀请招标邀请招标 是指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三家或三家以上特定的供应商参与投标的采购方式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货物或者服务 可以采用邀请招标方式采购 1 具有特殊性 只能从有限范围的供应商处采购的 2 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政府采购项目总价值的比例过大的 三 竞争性谈判竞争性谈判 是指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通过与多家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 经分析比较后从中确定中标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货物或者服务 可以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 1 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或者重新招标未能成立的 2 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 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 3 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 4 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四 单一来源单一来源 是指采购人采购不具备竞争条件的物品 只能从唯一的供应商取得采购货物或服务的情况下 直接向该供应商协商采购的采购方式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货物或者服务 可以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 1 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昀的 2 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 3 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 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 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10 的 五 询价询价 是指采购人向三家以上潜在的供应商发出询价单 对各供应商一次性报出的价格进行分析比较 按照符合采购需求 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中标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采购的货物规格 标准统一 现货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政府采购项目 可以采用询价方式采购 八 政府采购的监督检查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是负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的部门 依法履行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 其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 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 采购范围 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 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设置集中采购机构 不得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 采购代理机构与行政机关不得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 审计机关 监察机关 社会公众等应当在政府采购的监督中发挥应有作用 第三节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财政收入收缴方式和程序 财政支出支付方式和程序 一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一般也称为国库单一账户制度 包括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收入收缴管理制度 是指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设置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所有的财政性资金均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收缴 支付和管理的制度 财政收入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直接缴体入国库和财政专户 财政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以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的方式 将资金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即预算单位使用资金但见不到资金 未支用的资金均保留在国库单一账户 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进行管理运作 降低政府筹资成本 为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可选择的手段优点 1 提高了财政资金收付管理的规范性 安全性 有效性 增强了透明度 2 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加强统一调度和管理 使库款调度更加灵活 从根本上改变财政资金管理分散 各支出部门和支出单位多头开户 重复开户的混乱局面 3 财政部门 支出单位 结算银行都持有可以相互核对的资金支付账册 预算执行规范透明 有利于加强对财政资金支出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杜绝不合理支出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一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概念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是指以财政国库存款账户为核心的各类财政性资金账户的集合 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收入 支付 存储及资金清算活动均在该账户体系运行 二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构成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由下列银行账户构成 1 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的国库单一账户 简称国库单一账户 该账户用于记录 核算和反映财政预算资金和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的收入和支出 代理银行应当按日将支付的财政预算内资金和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与国库单一账户进行清算 国库单一账户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中使用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中不设置该账户 2 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 简称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 该账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该账户每日发生的支付 于当日营业终了前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营业中单笔支付额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含5000万元 应当及时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在国库会计中使用 3 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的零余额账户 简称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 该账户用于财政授权支付和清算 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可以办理转账 提取现金等结算业务 向按规定保留的相应账户划拨工会经费 经财政部门批准的特殊款项 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中使用 4 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简称预算外资金专户 该专户用于记录 核算和反映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活动 并用于预算外资金日常收支清算 预算外资金专户在财政部门设立和使用 5 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财政部门批准为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特殊专户 简称特设专户 该专户用于记录 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特殊专项支出活动 并用于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特设专户在按规定申请设置了特设专户的预算单位使用 财政部门是持有和管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职能部门 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设立 变更或撤销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的各类银行账户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有关规定 对国库单一账户和代理银行进行管理和监督 这里所指的代理银行 是指由财政部门确定的 具体办理财政性资金支付业务的商业银行 三 财政收入收缴方式和程序 一 收缴方式财政收入的收缴分为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两种方式 1 直接缴库直接缴库 是指由缴款单位或缴款人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直接将应缴收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2 集中汇缴集中汇缴 是指由征收机关 有关法定单位 按有关法律规定 将所收的应缴收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二 收缴程序1 直接缴库程序直接缴库的税收收入 由纳税人或税务代理人提出纳税申报 经征收机关审核无误后 由纳税人通过开户银行将税款缴入国库单一账户 2 集中汇缴程序小额零散税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应缴收入 由征收机关于收缴收入的当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 非税收入中的现金缴款 比照本程序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四 财政支出支付方式和程序 一 支付方式财政性资金的支付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 1 财政直接支付财政直接支付 是指由财政部门向中国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签发支付指令 代理银行根据支付指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直接支付到收款人 即商品或劳务的供应商等 或用款单位 即具体申请和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预算单位 账户 2 财政授权支付财政授权支付 是指预算单位按照财政部门的授权 自行向代理银行签发支付指令 代理银行根据支付指令 在财政部门批准的预算单位的用款额度内 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 二 支付程序1 财政直接支付程序预算单位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财政性资金包括工资支出 工程采购支出 物品和服务采购支出 程序见教材P207 2 财政授权支付程序财政授权支付程序适用予未纳入工资支出 工程采购支出 物品和服务采购支出管理的购买支出和零星支出 其包括单件物品或单项服务购买额不足10万元人民币的购买支出 年度财政投资不足50万元人民币的工程采购支出 特别紧急的支出和经财政部门批准的其他支出 第五章会计职业道德 主要内容 1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2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3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4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第一节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一 会计职业道德概念 一 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1 定义广义 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则 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 职业与职工 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狭义 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 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 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如医生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等 理解 1 职业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不同的经济关系类型决定着职业道德的本质 2 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对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 与职业活动密切相关 3 职业道德是调节职业活动形成的各种职业关系的手段2 特征 职业性 实践性 继承性 3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规定 1 爱岗敬业 职业道德的基础 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首要规范 2 诚实守信 做人的基本准则 是职业道德的精髓 3 办事公道 4 服务群众 职业道德的核心 5 奉献社会 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 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与特征1 定义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 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 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 1 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 2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 3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2 特征 1 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2 较多关注公众利益注意 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 发生道德冲突时要坚持准则 把国家利益 社会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二 会计职业道德的功能会计职业道德具有以下功能 一 指导功能会计职业道德的指导功能 是指会计职业道德指导会计人员会计行为的功能 会计行为是由会计人员的内心信念来支配的 信念的善与恶将导致行为的是与非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它对会计人员的行为动机提出的相应要求 能正确引导 规劝和约束会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念 遵循职业道德要求 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会计人员只有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指导下才能开展好会计工作 二 评价功能会计职业道德的评价功能 是指对会计人员的行为 根据会计职业道德标准进行客观评判和认定的功能 会计人员若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如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廉洁自律 客观公正等 就会得到社会正面的评价或赞扬 就会给自己带来好的声誉 反之 若违背会计职业道德 那么社会就会给他负面的评价或批评 造成他没有好的名声 对他形成一种来自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 进而约束他的行为 三 教化功能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化功能 是指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具有教育和感化的功能 会计职业道德不仅明确了会计人员会计行为方面的要求 还明确了会计人员自身素质方面的要求 如提高技能 参与管理 强化服务等 能否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素质高低的重要体现 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必然是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典范 另外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也会对会计人员的思想 感情和行为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感化作用 三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 一 联系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有着共同的目标 相同的调整对象 承担着同样的职责 两者联系密切 1 作用上相互补充 相互依托在规范会计行为时 既需要依赖于会计法律制度的强制功能 又需要借助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化功能 2 内容上相互渗透 相互重叠3 地位上相互转化 相互吸收4 实施上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正常运行的社会和思想基础 会计法律制度则是促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形成和遵守的制度保障 二 区别1 性质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具有很强的他律性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自律性 2 作用的范围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化 会计职业道德不仅要求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 还要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 3 表现形式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 明确的 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条例 会计职业道德的表现形式既有明确的成文的规定 也有不成文的规范 4 实施保障机制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会计职业道德既有国家法律的相应要求 又需要会计人员的自觉遵守 三 会计行为的德治与法治 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 第二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八项内容 1 爱岗敬业 2 诚实守信 3 廉洁自律 4 客观公正 5 坚持准则 6 提高技能 7 参与管理 8 强化服务 一 爱岗敬业 定义 爱岗 就是会计人员热爱本职工作 安心本职岗位 并为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力 尽职尽责 敬业 是指人们对其所从事的会计职业或行业的正确认识和恭敬态度 并用这种严肃恭敬的态度 认真地对待本职工作 将身心与本职工作融为一体 爱岗敬业是爱岗与敬业的总称 爱岗 和 敬业 互为前提 相互支持 相辅相成 爱岗 是 敬业 的基石 敬业 是 爱岗 的升华 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是会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和条件 是其应具备的基本的道德素质 即要有安心会计工作 献身会计事业的工作热情 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勤学苦练的钻研精神 忠于职守的工作作风 1 热爱会计工作 敬重会计职业 2 严肃认真 一丝不苟 3 忠于职守 尽职尽责忠于职守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即忠实于服务主体 忠实于社会公众 忠实于国家 二 诚实守信 定义 诚实 是指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 不弄虚作假 不欺上瞒下 做老实人 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 守信 就是遵守自己所作出的承诺 讲信用 重信用 信守诺言 保守秘密 诚实必须守信 诚为本 信为用 诚涵内 信显外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也是会计职业活动和职业道德的精髓 基本要求 诚 从 心 起 信 从 行 立 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在执业话动中讲求信用 保守秘密 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真实 完整的会计核算 基本要求 1 做老实人 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 不搞虚假 实事求是 如实反映 会计人员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如何 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保密守信 不为利益所诱惑 会计人员如果泄露本单位的商业秘密 不仅会对单位的利益产生威胁 同时也将会损害会计人员自身的形象和利益 首先 泄露单位的商业秘密后会使单位利益受损 其次 泄露商业秘密属于违法行为 一旦查出 泄露秘密的会计人员将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 会计人员泄露商业秘密将对整个会计职业的社会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秘密主要国家秘密 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三类 4 执业谨慎 信誉至上 侧重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要求 三 廉洁自律1 定义 廉洁 就是不收受贿赂 不贪污钱财 坚持原则 不利用职务损公肥私 自律 是指自律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 自己约束自己 自己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思想的过程 自律的核心就是用道德观念自觉地抵制自己的不良欲望 会计职业自律包括两层含义 会计人员自律和会计行业自律 会计人员自律上个体概念 是指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 它靠其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来实现 会计人员行业自律是群体概念 是会计职业组织对整个会计职业的会计行为进行的自我约束 自我控制 2 基本要求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前提 既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 也是会计职业的试金石 是会计人员的行为准则 基本要求 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公私分明 不贪不占廉洁自律的天敌就是 贪 欲 会计人员因其职业特点最易犯的就是 贪 欲 四 客观公正1 定义 客观是指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 不带个人偏见 不为他人意志所左右 公正就是公平正直 没有偏失 客观是公正的基础 公正是客观的反映 对会计职业和会计工作而言 客观就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如实反映实际经济业务事项 做到会计核算要准确 记录要可靠 凭证要合法 公正就是要求会计工作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 财经法律 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依法办事 不偏不倚 铁面无私 不避亲疏 2 基本要求 1 依法办事 2 实事求是 不偏不倚 3 持独立性 保持独立性 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尤为重要 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性要做到两点 一是注册会计师应当回避可能影响其独立性的审计事项 实现形式上的独立 二是注册会计师应当恪守职业良心 保持实质上独立 五 坚持准则坚持准则 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 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 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左右 准则 不仅指会计准则 而且包括会计法律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制度 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过程中 只有坚持准则 才能以准则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在发生道德冲突时 应坚持准则 以维护国家利益 社会公众利益和正常的经济秩序 基本要求 1 熟悉准则 2 遵循准则 3 坚持准则 六 提高技能提高技能 要求会计人员通过学习 培训和实践等途径提高职业技能和专业胜任能力 以适应工作需要 职业技能 也可称为职业能力 是人们进行职业活动 承担职业责任的能力和手段 就会计职业技能而言 它包括会计理论水平 会计实务能力 职业判断能力 自动更新知识能力 提供会计信息的能力 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职业经验等 基本要求 1 要有不断提高会计技能的意识和愿望 2 具有勤学苦练 刻苦钻研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七 参与管理参与管理 简单地讲就是间接参加管理活动 为管理者当参谋 为管理活动服务 会计人员在参与管理过程中并不直接从事管理活动 只是尽职尽责地履行会计职责 间接地从事管理活动或者说参与管理活动 为管理活动服务 基本要求 1 努力钻研业务 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 提高业务技能 为参与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熟悉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 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八 强化服务强化服务是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文明的服务态度 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良的服务质量 会计人员服务的态度直接关系到会计行业的声誉和全行业运作的效率 强化服务的关键是提高服务质量 基本要求 1 强化服务意识 树立文明服务形象 2 提高服务质量 1 职业道德的本质是由 C 决定的A 社会实践B 经济基础C 社会经济关系D 上层建筑2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 体现 B 特征的和调整会计职业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A 会计工作B 会计职业C 会计活动D 会计人员3 会计人员热爱会计工作 安心本职岗位 忠于职守 尽心尽力 尽职尽责 这是会计职业道德中 A 的具体体现 A 爱岗敬业B 诚实守信C 提高技能D 强化服务4 常在河边走 就是不湿鞋 这句话体现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 B 的具体要求 A 诚实守信B 廉洁自律C 坚持准则D 提高技能5 某公司资金紧张 需向银行贷款500万元 公司经理请返聘的张会计对公司提供给银行的会计报表进行技术处理 张会计很清楚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做这种技术处理是很危险的 但在张经理的反复开导下 张会计感恩于经理平时对自己的照顾 于是编制了一份经过技术处理后漂亮的会计报表 公司获得了银行的贷款 下列对张会计行为认定中正确的是 C A 张会计违反了爱岗敬业 客观公正的会计职业道德内容要求B 张会计违反了参与管理 坚持准则的会计职业道德内容要求C 张会计违反了客观公正 坚持准则的会计职业道德内容要求D 张会计违反了强化服务 客观公正的会计职业道德内容要求 6 张某大学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 自认为在大学所学知识足以应付本职工作 故平时疏于钻研业务 不加强学习 工作中差错不断 张某违反了下列哪项会计职业道德内容要求 A A 提高技能B 客观公正C 坚持准则D 强化服务7 坚持好制度胜于做好事 制度大于天 人情薄如烟 这句话体现的会计职业道德内容要求是 C A 参与管理B 提高技能C 坚持准则D 强化服务8 B 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也是职业道德的精髓 A 爱岗敬业B 诚实守信C 办事公道D 奉献社会9 会计人员对于工作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依法保守 不得泄露 这是会计职业道德中 A 的具体体现 A 诚实守信B 廉洁自律C 客观公正D 坚持准则10 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应主动就单位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协助领导决策 这是会计职业道德中的 B 所要求的 A 提高技能B 参与管理C 坚持准则D 爱岗敬业11 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D A 秉公执法B 有法可依C 服务社会D 奉献社会 12 广义的职业道德涵盖了及 ABC 之间的关系A 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B 职业与职工C 职业与职业D 职业与行业13 会计职业道德中爱岗敬业的要求是会计人员热爱会计工作及 ABCD A 安心本职岗位B 忠于职守C 尽心尽力D 尽职尽责14 会计职业道德中强化服的要求是会计人员 ABD A 树立服务意识B 提高服务质量C 保持应有谨慎性D 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15 下列属于职业道德特点的是 ABC A 职业性B 实践性C 继承性D 合法性16 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有 BD A 会计人员自身必须廉洁B 具有一定的强制性C 具有一定的它律性D 较多关注公众利益 17 下列各项体现 提高技能 这一道德要求的有 BC A 安心工作 任劳任怨B 勤学苦练 刻苦钻研C 不断进取 精益求精D 忠于职守 尽心尽责18 下列有关会计职业道德 廉洁自律 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ABCD A 自律的核心就是自觉地抵制自己的不良欲望B 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C 只有自身廉洁自律 才能抵制他人的不法行为D 不能做到廉洁自律 也就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和坚持准则19 提高技能既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也是会计人员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条件 下列各项中 属于会计技能的内容有 ABCD A 会计理论水平B 会计实务能力C 职业判断能力D 沟通交流能力20 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 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 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21 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 22当单位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发生冲突时 会计人员应该首先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23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坚持准则 就是指会计准则 24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25 职业道德具有职业性 实践性和继承性等特征 26 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 一定违反了会计法律制度 27 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必将受到法律惩戒 28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倡导的首要规范 29 会计人员陈某认为 会计工作只是记记账 算算账 与单位经营决策关系不大 没有必要要求会计人员 参加管理 30 会计职业道德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 但反对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 31 客观公正 即是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 依法办事 实事求是 不偏不倚 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32 实事求是 不偏不倚是体现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 诚实守信 原则的要求 33 会计人员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