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航天技术.doc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390549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事航天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军事航天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军事航天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军事航天技术什么是军事航天技术?航天技术又称空间技术。指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主要包括航天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测控技术三大部分。航天运载器技术主要指火箭的制造与发射技术。航天器技术包括卫星、飞船、航天站、航天飞机等各类空间飞行探测器的设计制造技术。测控技术用于对航天飞行探测器的跟踪、遥测、遥控和通信。军事航天技术 把航天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为军事目的进入太空和开发、利用太空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是军事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航天技术是通过将无人的或载人的航天器送入太空,以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亦称空间技术。它既能服务于国民经济,也可用于军事。有效地把航天技术中的航天器设计与制造、航天运输系统设计与制造、运载器与航天器试验、航天器发射、火箭制导和控制、航天器轨道控制、航天器姿态控制、航天器返回技术、航天测控、航天器信息获取和处理、航天医学工程等工程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并组成不同的军用航天工程系统,完成特定的军事航天任务,是军事航天技术主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作用与地位军事航天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它的发展和应用与军事技术现代化关系十分密切。军事航天技术加速了军事现代化的进程。各种军用卫星的发展,使军事侦察、通信、测绘、导航、定位、预警、监测和气象预报等的能力和水平空前提高,在军事指挥及作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军事航天技术已在航天监视、航天支援方面得到应用,在航天作战、航天勤务保障方面的应用也在研究之中。航天监视利用无人或载人的航天器监视地面目标。其优点是:监视范围大,不受国界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并可重复监视某个地区;可以较快地获得其他手段难以得到的情报。主要包括遥感侦察、电子侦察、导弹预警、海洋监视和核爆炸探测等。遥感侦察。利用卫星上装载的可见光、红外和微波等遥感器对地面目标进行摄影或观测,以获取图像,并通过分析图像来提取军事情报。它不仅能发现各种军事设施,而且能识别它们的类型。照相侦察卫星是发展最早和迄今发射最多的一种军用卫星,它的数量约占全部军用卫星的40%。利用载人航天侦察,由于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灵活地选择拍摄地面军事目标和提高侦察的效果。电子侦察。在卫星上装载无线电接收机和天线等设备,专门用于侦察和截获对方无线电信号,经破译、分析后提取军事情报。电子侦察卫星还可进一步发展为电子对抗卫星,对对方信号源进行定位,并发射干扰信号,以干扰对方电子设备的工作,或假冒对方发射的信号以迷惑对方。导弹预警。在卫星上装载红外探测器和电视摄像机,从太空探测、发现并跟踪导弹发动机的喷焰,及早发出警报。地面预警雷达不仅战时易受攻击、破坏,而且它的作用距离由于受到地球曲率的限制,所能提供防御和反击准备的预警时间较短。利用预警卫星从太空监视,能及时发现对方弹道导弹起飞,从而可以延长对洲际弹道导弹来袭的预警时间。海洋监视。利用卫星监视海上军舰和潜艇的活动、截获舰艇上的雷达和无线电通信信号。进行这种监视的有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种卫星,它们可相互配合或单独工作。主动型(又称雷达型)卫星带有合成孔径雷达,以探测和确定目标的位置和外形;被动型(又称电子侦察型)卫星带有接收机,接收目标发射或辐射的电波,以探测和确定目标的方位、 速度和所使用的电子设备。核爆炸探测。利用卫星上装载X射线、射线和中子等探测器,从太空探测地面和大气层内的核爆炸。它还用以核查各国执行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情况。航天支援指支持地面军事行动、增强地面军事力量的效能,它包括卫星通信、卫星气象观测、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和卫星测绘等。卫星通信。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实现地球上各点之间的军事通信。军事卫星通信除具有一般卫星通信所具有的通信距离远、容量大、质量高、覆盖区域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以外,还具有保密性好、抗干扰性强、生存力强等优点。军事卫星通信按用途可分为战略通信和战术通信,前者是为保障统帅部及其派出机构对全军或重要战略方向实施作战指挥而提供的通信联络,后者是为保障军队遂行战斗任务而提供的地区性通信以及军用飞机、舰船和车辆乃至单人背负或手持终端的移动通信。卫星气象观测。按照军事上的需要,用卫星观测获得气象资料和预报天气形势。军事气象卫星可搜集全球的或特定地区上空的气象信息,为各军种、兵种和战区提供气象资料,包括弹道导弹飞行沿线的气象情况。卫星导航。利用卫星为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进行导航定位。卫星导航能做到高精度、全天候、覆盖全球。卫星导航技术已经广泛用于海上舰艇、空中飞机和陆上车辆、坦克、火炮以及单兵的定位与导航,还可为飞机投弹、导弹发射、卫星遥感侦察和航天器空中交会等提供导航支援。卫星测地与卫星测绘。卫星测地是以卫星为基准点精确测定地面点的坐标,确定地球形状和地球引力场分布。卫星测地技术有两类:一类是几何法,地球上未知准确位置的观测点和几个已知坐标的观测点同时观测卫星,算出它们相对于卫星的位置,从而推算出未知准确位置观测点的精确坐标;另一类是动力学法,通过精确测量卫星轨道的细微变化,根据轨道摄动理论来确定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力场的分布。发展卫星测地技术,可以提高陆基和海基洲际弹道导弹打击点目标的命中率。卫星测绘是利用卫星对地面目标摄影,测定目标的精确位置、高程和地貌,绘制军用地图。航天作战指利用各种类型的反卫星武器攻击、摧毁敌方的航天器,或利用航天器上载有的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攻击、摧毁敌方陆地、海洋与空中的目标。利用载人航天器上的机械臂、机器人或航天员直接擒获、破坏敌方的军用航天器,也属航天作战的范畴。 航天作战武器技术尚处于初期研 究、试验阶段,距实战使用还有相当距离。定向能武器和动能武器尚在试验阶段。已实现的航天作战试验,是利用动能反卫星导弹接近并摧毁了目标卫星。航天勤务保障指在空间对军用航天器实施检测、维修、加注推进剂、更换仪器设备、备用件以及其他消耗器材,在空间组装、建造军用航天器等。航天勤务保障主要是利用载人航天器,如航天飞机或载人空间站来实现的。这类技术尚处于研究与试验阶段。由以上情况可见,军事航天技术可为军事行动,如情报获取、敌情监视、通信导航以及未来的空间作战提供最现代化的手段,作用日益显著,在军事上的地位日益重要,已成为现代军事技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军用航天工程系统军事航天技术的监视、支援、作战和勤务保障等功能都要通过军用航天工程系统来实现。军用航天工程系统由军用航天器、航天运输系统、航天器发射场与回收着陆场、航天测控网和应用系统5部分组成。军用航天器军用航天器是军用航天工程系统的核心。它包括军用卫星、载人飞船、航天飞机以及未来的军用空间站和某些空间武器等。航天器由不同功能的若干系统组成,它包括专用有效载荷系统、结构系统、热控制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电源系统、轨道控制系统、跟踪系统、遥测系统、遥控系统、通信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等。返回型的航天器还配有返回着陆系统,载人航天器还设有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应急救生系统。航天器的专用有效载荷系统是直接执行特定任务的系统,其种类很多,因执行的任务不同而异。例如,侦察卫星的光学照相机,电子侦察卫星的无线电侦察接收机,海洋监视卫星的合成孔径雷达,导弹预警卫星的红外探测器和电视摄像机,军用通信卫星的通信转发器和天线,导航卫星的测距发射机和高稳定度振荡器或原子钟等。多用途的航天器装有多种专用有效载荷系统。专用有效载荷系统是军用航天器的核心,航天器的其他系统为它提供支持、控制、指令和管理等业务的服务。航天器的各个系统均有自己特有的功能和专门的技术。航天运输系统把航天器、航天员或物资等有效载荷从地面运送到预定轨道或也能把有效载荷带回地面的运输工具。分为运载器和运输器。运载器是从地面把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和空间探测器等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后不返回地面的飞行器,通常为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运输器是为在轨道上的航天器运送人员、装备、物资以及进行维修、更换部件等在轨服务,完成任务后一般能返回地面的飞行器。运载器一般由多级火箭组成,通常有24级,最上面的一级称末级,它最后送航天器入轨。作为运载器有效载荷的航天器放在末级火箭的前端或货舱之中。运载器是军事航天技术的基础,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军事航天技术发展的规模和程度。早期的运载火箭大多由弹道导弹改进而成,后来为适应不同航天发射任务的需要,专门研制了系列化的运载器。运输器由推进级和轨道器组成。推进级可采用火箭发动机、涡轮冲压发动机或火箭与吸气式组合的发动机。轨道器是运输器进入预定轨道的部分,可重复使用。它是航空技术与航天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航天飞机靠运载器发射入轨,并作为航天器在太空短期运行,在运行轨道上可把携带的有效载荷送入轨道,返回时能在大气层中滑翔,在机场跑道上水平着陆,经过地面维修后再次发射使用。美国的空间运输系统兼有运载器和运输器两种功能。航天器发射场和回收着陆场发射军用航天器和航天运输系统的特定场区。场内有用以装配、贮存、检测和发射航天器,测量飞行轨道和发送控制指令,接收和处理遥测信息的设施和设备。航天器发射场有的是由导弹试验场演变和改造而成。根据航天器和航天运输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安全要求,发射场通常建在人烟稀少,地势开阔,地质、水源、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发射场,多建于低纬度地区,以尽可能利用地球自转的速度。某些航天器发射场还包括助推火箭或运载火箭第一级工作结束后的坠落区及航天器回收场。由于航天器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使得航天器发射场成为重要军事设施。军用航天器发射场要求有快速反应的能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发射任务。回收着陆场是返回式卫星和航天飞机等载人航天器返回地面着陆的专用场区。场内有跟踪、测控、起吊、救生等专用设备。航天飞机返回着陆的场区则还有一个大型的专门飞机场和辅助设施。航天测控网跟踪测量军用航天器飞行状态并控制其运行和工作状态的专用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跟踪测量航天器的运行轨道及监视其各分系统的工作环境和状态,对获取的数据加以分析,判断航天器运行轨道的正确性和航天器对空间环境的适应性,为改变航天器轨道、飞行程序和工作状态提供依据。完成实时或程序控制,使航天器达到预定的轨道和所需的姿态,控制航天器的交会、变轨和返回。接收航天器的遥测数据、部分探测数据以及航天员生理状态的遥测信息、话音和电视信息等,航天控制中心将这些信息进行记录、显示、处理,供实时和事后分析使用。航天测控网由航天控制中心和若干个航天测控站(包括测量船和测量飞机)组成。航天测控站的数量、配备和分布取决于航天器的运行轨道及其测控要求。航天控制中心通过测控通信网与各测控站构成了航天测控网。航天控制中心及各测控站要完成上述任务,必须配备有相应的设备,这些专用设备的综合总称为航天测控系统。它主要包括光学跟踪测量分系统、无线电跟踪测量分系统、遥测分系统、遥控分系统、实时计算处理分系统、指挥监控显示分系统、 通信分系统、时间统一分系统和事后数据处理分系统。应用系统发射军用航天器的目的在于开发利用太空为军事服务。军事航天任务的成果大量地表现在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信息,以及对微重力、高真空和太阳辐射等空间资源的利用。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存储、加工和提供用户应用的系统以及对空间资源的利用系统,称为应用系统。它由信息或资源的传输系统、接收系统、处理系统、存储系统、加工系统组成。它是军事航天工程表现效益的系统。一颗军用卫星往往能为多个军种、兵种服务,也可为民用服务,因此,可配备多种、多套应用系统。简史与现状20世纪40、50年代发展起来的弹道导弹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先声,为航天技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地球卫星技术的发展有相当部分是首先在军事应用中取得突破(如侦察、监视、导航等),然后推广到民用。军事航天在整个航天领域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到1995年底,军用和军民两用航天器的数量在已发射的航天器总数中所占的比例高达2/3左右。美国的军用航天技术是与民用航天技术分开发展的。由空军负责所有的军事航天技术的研究发展以及军事航天计划的管理和实施,建有专门的研究、试验机构、发射场和测控系统。美国发展军事航天技术是从照相侦察卫星开始的。早在1959年2月,美国就开始试验回收型照相侦察卫星。1960年8月11日,美国首次回收成功照相侦察卫星“发现者”13,它是世界上第一颗军事应用卫星。美国1960年4月13日发射成功第一颗实验型导航卫星“子午仪”1B,1960年10月4日发射了第一颗军用通信卫星“信使”1B,1961年7月12日发射成功第一颗“米达斯”导弹预警卫星,1962年10月31日发射了第一颗测地卫星“安娜”1B,1963年10月16日发射了第一颗核爆炸探测卫星“维拉”号。到60年代中期,美国各类军用卫星相继进入实用阶段。苏联的军事航天技术是与民用航天技术结合在一起发展的。航天工业作为军事工业的一部分,由军事工业委员会统一组织协调。1991年末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于1992年2月建立俄罗斯航天局,负责民用航天技术的发展,军事航天技术由俄罗斯国防部负责。苏联军用卫星的发展开始于60年代初,大多混编在“宇宙”号卫星系列中。苏联1962年4月26日发射第一颗照相侦察卫星,1963年12月13日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1965年4月23日发射第一颗通信卫星“闪电”I,1967年11月23日发射第一颗导航卫星。随后,陆续发射了军事通信、电子侦察、测地、导航、导弹预警、海洋监视等军用和军民合用卫星,并试验了部分轨道轰炸系统和截击卫星等航天作战武器。70年代开始发射军民两用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和气象卫星。继苏联和美国之后,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航天技术。法国在1965年11月26日、日本在1970年2月11日、英国在1971年10月28日、欧洲空间局在1979年12月24日、印度在1980年7月18日、以色列在1988年9月19日相继用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中国于1965年开始执行发展人造地球卫星的计划。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5年11月26日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型遥感卫星,在轨道上运行3天后成功地返回预定地区。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4年4月8日成功地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军事航天技术在70、80年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90年代中期,军事航天技术已在航天监视、航天支援两个主要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在航天侦察方面,照相侦察卫星主要有普查型和详查型两种。普查型卫星的地面分辨率一般优于5米;详查型卫星的地面分辨率一般优于1米。美国的第五代照相侦察卫星KH-11工作寿命一般为 24年,图像的地面分辨率达 0.3米左右。KH-11卫星具有实时侦察传输图像的能力,星上装有高分辨率照相机和光电成像系统,把图像变成电信号,经由卫星数据系统(SDS)发往地面站。1988年12月美国发射的“长曲棍球”侦察卫星,是载有合成孔径雷达的新型军用侦察卫星,获取地球表面图像时,不受云雾和夜暗的限制,可以全天候、全天时进行侦察。1989年8月美国发射了数字电视传输型高级侦察卫星,它是KH-11的改进型,采用了高分辨率、宽频谱的光学遥感器和数字图像传输技术。这种卫星能完成战术侦察任务,它装载的推进剂较多,机动能力大,可及时机动到爆发冲突的地区上空进行侦察。苏联/俄罗斯在已发射的“宇宙”号系列卫星中,有相当多的是侦察卫星。由于这些卫星的寿命较短,因而采用增加发射数量来保证需要。为了同时能观测更大的范围,一般在轨道上同时工作的照相侦察卫星有56颗。80年代中期,苏联侦察卫星的工作寿命逐步增长,到90年代初达到近1年。俄罗斯从1992年开始发射更先进的长寿命照相侦察卫星。苏联还曾经利用“礼炮”3和“礼炮”5空间站进行航天侦察。空间站容积大,可装载多种侦察设备,相互补充,因为有人控制,提高了侦察的灵活性和效果。在导弹预警方面,美国的地球静止轨道导弹预警卫星,分别位于印度洋和巴拿马上空,用以监视苏联、中国以及大西洋、太平洋的主要水域。1989年6月14日,美国发射了第一颗第三代导弹预警卫星。苏联从1967年开始发射预警卫星。由于其大部分国土所处纬度较高,所以它的预警卫星采用近地点600多千米、远地点4万多千米、倾角62的大椭圆轨道,位于北大西洋和西太平洋上空,并由多颗卫星组成弹道导弹预警网。这样,可在任何时候至少有1颗在轨卫星监视到美国中西部的弹道导弹基地。从8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俄罗斯还在组建“预报”号同步轨道预警卫星系统,以提高对潜射导弹的探测能力。在海洋监视方面,从70年代中期起,苏联的雷达型(又称主动型)海洋监视卫星投入使用,随后,电子侦察型(又称被动型)海洋监视卫星也投入使用。这两种卫星相互配合,提高了对海上目标的探测能力。到1995年底,苏联/俄罗斯共成功地发射了85颗海洋监视卫星。从1976年到1995年,美国也成功地发射了11组44颗“白云”号海洋监视卫星。在航天支援方面,美国已建成国防卫星通信系统、舰队卫星通信系统和空军卫星通信系统。这3个系统已成为美国军事指挥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70%左右的远距离军事通信任务。国防通信卫星已发展了三代。1989年9月,已有4颗第三代国防通信卫星在轨完成了组网任务。卫星采用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还采取了抗辐射加固措施。国防通信卫星投入使用后,用户终端数量大增,不仅可用于该系统原有的固定终端站,而且还能适应于可地面运输、机载和舰载等各种小型终端通信的需要。已经建成的“舰队通信卫星”网,由地球静止轨道上的4颗卫星组成,供海军飞机、潜艇和水面舰艇间通信使用。空军卫星通信系统提供指挥和控制核部队的数据通信。这个系统没有专用的卫星,而是把特高频转发器装在其他军用卫星上,这样做可以提高系统的生存能力。1989年3月,美国发射了第4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建成了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网,它取代了美国的一些地面测控站,对低轨道卫星的测控和数据中继,轨道覆盖率达85%以上。美国国防部研制的三军通用的“军事战略和战术中继卫星”(Military Strategic and Tactical Relay),简称 “军事星”(Milstar),其第一、第二颗分别于1994年2月7日和1995年11月5日发射入轨。这种卫星采用了多种先进的抗核加固和抗干扰技术,包括极高频通信技术、自适应天线调零技术、扩展频谱跳频技术、星上信号处理技术、卫星间通信技术和星上核能源技术等。苏联/俄罗斯用于军事通信的卫星有3种类型,即“闪电”卫星、“宇宙”号战术通信卫星和“宇宙”号延时传输型卫星,它们成为苏联/俄罗斯军事指挥控制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闪电”卫星主要承担战略通信任务,苏联/俄罗斯军队的各级司令部都建有“闪电”卫星的地球站。至1995年底,苏联/俄罗斯共发射“闪电”卫星88颗,经常保持8颗卫星在工作,以保证军方通信。“宇宙”号战术通信卫星主要用于军舰、飞机与基地之间的战术通信。英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分别拥有“天网”号和“纳托”号军用通信卫星。在气象观测方面,美国有“布洛克”气象卫星,是三军联合气象卫星计划的一部分,由空军负责管理。“布洛克”5D卫星由2颗卫星组网,每天提供4次全球气象数据。美国国防部也利用“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和“泰罗斯”N号卫星的气象数据。苏联/俄罗斯主要由“流星”号气象卫星执行气象观测任务,其军用气象卫星混编在“宇宙”号系列中。在导航方面,美国的“子午仪”号卫星为各地的商船、军舰和潜艇导航定位。“子午仪”导航卫星采用双频多普勒测速导航体制,轨道高度约1000千米。系统经常有45颗卫星工作,具有全天候、全球导航和利用单颗卫星定位的优点,定位精度为百米至几百米。该系统使用到90年代中期。美国新一代军用导航卫星系统是“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由24颗卫星组成,采用伪随机码测距导航体制。1994年3月9日,24颗卫星发射齐全,用户在世界各地的任何时间都能同时观测到其中的4颗卫星,精确测量4颗卫星信号的传播时间差,可获得实时高精度的三维定位数据。该系统可为飞机、舰船、坦克、车辆、导弹、低轨道卫星、航天飞机等以及单兵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时间。军用定位精度可达15米,测速精度0.1米/秒,授时精度100纳秒,民用定位精度约100米。苏联自1982年开始组建名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与美国的“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体制相似,由24颗卫星组成,定位精度为30100米。苏联解体后,该系统由俄罗斯于1995年9月全部配置完毕,投入运行。中国正在发展新型的由两颗地球同步卫星组成的区域性导航定位通信系统。在航天作战方面,美国于1959年进行了世界上首次反卫星武器试验,1964 1975年曾部署带核弹头的地基反卫星导弹,1977年转向研制小型机载动能反卫星导弹,并在1985年9月的一次试验中成功地摧毁了一颗卫星。80年代后期,美国国防部开始研究地基动能反卫星导弹和地基激光反卫星武器技术。苏联从1968年开始试验共轨式反卫星武器,截至1982年先后进行过20次试验,9次成功。美国和苏联还都研究了轨道轰炸武器和部分轨道轰炸武器。1983年3月,美国提出“战略防御倡议”计划,随后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经费,研究多种可以用于航天作战的武器,包括天基的激光武器,中性粒子束武器与动能武器,以及地基的激光与动能武器。1988年后,名为“智能卵石”(Brilliant Pebble,BP)的小型天基动能拦截弹被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最有发展前 途的天基武器,并组织加紧研究、试验,在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苏联1987年11月宣称,他们也在从事类似于美国的“战略防御倡议”计划的研究工作。1991年末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美国在1993年5月宣布,把“战略防御倡议”计划更名为“弹道导弹防御”计划,航天作战武器技术的研究规模缩小,发展速度放慢,重点转向研制地基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的一个分支,有重要的军事价值。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之后,陆续发射了“上升”号、“联盟”号、“联盟”T号和“联盟”TM号一系列载人飞船。1971年4月19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苏联称作轨道站)“礼炮”1号。到 1986年2月止,苏联先后发射了7个“礼炮”号、1个“和平”号空间站,建立了以空间站为核心,用载人飞船和运货飞船为运输器的载人航天体系。1987年12月21日,苏联2名航天员在“和平”号空间站上连续生活了366天后返回地面。俄罗斯1名航天员在“和平”号空间站连续生活了438天,于1995年3月22日顺利返回地面,创造了人在太空生活时间最长的新纪录。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自1992年以来发射了多艘载人飞船,继续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美国在60年代先后实现了“水星”、“双子星座”和 “阿波罗” 3项载人航天计 划。1969年7月20日2名美国航天员首次登上月球,到1972年12月止,先后有6艘“阿波罗”飞船完成登月飞行,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1973年5月,美国发射了“天空实验室”空间站,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航天飞机首航成功。到 1995年底,美国航天飞机共飞行72次,已将十多颗大型军用卫星送入轨道,还进行了包括“战略防御倡议”计划激光反射试验在内的军用有效载荷飞行试验,在轨道上对卫星进行了维修、加注、更换部件和装配等军事勤务试验活动。美国正在与欧洲空间局、日本、加拿大和俄罗斯合作研制大型国际空间站,计划于下世纪初建成。到1995年底,苏联/俄罗斯、美国、中国、法国、日本、英国、印度、以色列等国家以及欧洲空间局先后研制出约百余种运载火箭,修建了10多个大型航天器发射场,发射各类航天器约4730个,先后有340余名各国航天员进入太空。美、俄、中、法、英等国正在使用的通信、气象、导航等军用卫星系统大约有40多个。许多国家的民用卫星,如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和其他对地观测型卫星也兼作军用。截至1996年底,中国共发射了38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已经建立了各类人造卫星、运载火箭、发射设备和测量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试验和生产基地,建成了能发射近地轨道卫星、极地轨道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拥有多种靶场跟踪测量手段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成了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地面台站和航天测量船及连接它们的测控通信网所构成的中国航天测控网。展望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结束后世界军事格局的变化,军事航天技术开始进入以适应局部战争需要,实现战场支援为重点目标的新阶段。今后,航天侦察、预警、通信、导航、气象和测地等军事航天技术,将在支援地面军事力量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类军用航天器在未来战争中可能成为重要的攻击目标。提高军用航天器的快速反应能力、生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实时传输信息,延长航天器工作寿命,扩大用途和提高效益,是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的军用卫星将朝着灵活、机动、有自卫能力、可维修、长寿命和自主化等方向发展。在满足灵活性和局部战争需要方面,战术应用卫星、移动卫星通信和建立在新材料、微电子等高新技术基础上的轻小型卫星具有突出优点,正日益受到各国重视。与此同时,包括反卫星武器在内的航天作战技术,也将继续发展。航天运输系统将朝着低费用、高可靠、可重复使用和快速发射的方向发展。随着载人空间站系统的发展及其规模的扩大,有可能在它上面配置为军用航天器进行在轨服务和军事勤务活动的设施,诸如推进剂仓库、卫星及部件贮存室和修配车间、移动式机械臂、轨道机动器和轨道转移器以及空间武器等。这样,空间站就可能发展成为军事航天支援、勤务保障及作战的基地。在完成军事航天任务方面,航天员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航天医学工程将有突出的发展。随着载人航天和空间站活动的增加,航天测控和信息传输已开始向空间发展,利用卫星系统以扩大覆盖范围和增强数据采集能力。(陈芳允王希季朱毅麟宋炳寰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技术)精选word范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