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脑(MID)质量控制标准.doc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388256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板电脑(MID)质量控制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平板电脑(MID)质量控制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平板电脑(MID)质量控制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板电脑(MID)产品质量控制标准前 言本标准中所有的检验项目及判定结果,是依据客户在使用本公司产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及参考公司的主要客户提供的 验货标准,检验的方法为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总结,部分可追溯到国家或国际标准。本标准为公司平板电脑产品检验的通用规范,标准中提到的检测设备、测试软件、测试工具必须要经过校验合格,完全能够测量出产品的实际功能和性能。本标准中有一部分的检验项目无法在生产线进行检验,需要按要求在线外、实验室或半成品进行检验,但必须要保证所有必检项目检验合格、实际功能符合客户需求后才能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品。本标准由-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提出,公司直属机构运营部归口管理。一.目的为了加强对产品生产流程相关环节的质量控制和监督检验,特制定本标准。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平板电脑(MID)产品的物料确认、制程监督、成品验收的检验测试。三.主要内容本标准包括了对平板电脑组件的显示屏、PCBA、壳料以及成品、适配器、包装的检验目的、检验方法、通过准则等。四.检验内容及要求:(一) 显示屏测试规范1.目的为规范本公司MID用触摸屏组件的测试方法,使产品检测工作有据可依。2.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平板电脑用触摸屏(触摸面板)的测试内容,包括电性能、结构可靠性、环境可靠性等方面的测试方法及通过准则等。本标准适用于研发、小批量、批量阶段对触摸屏产品的检测工作。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Q/ZX M 12.001.6 外壳印刷字体(图案)测试规范4. 术语和定义4.1 外观不良缺陷定义细划伤:由于摩擦或滑划而造成产品表面留下点,线或块状的轻度残留浅淡色印迹,目测看不出深度。硬划伤: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深度的划痕。点状、粒型异物:生产过程中落入异物,产品成型后在表面呈现出点或颗粒状缺陷。线型异物:生产过程中落入异物,产品成型后在表面呈现出线条状缺陷。牛顿环:形状成圈,如树龄。熔接线: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于是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叫做熔接线。流纹:产品表面以浇口为中心而呈现出的年轮状条纹。偏移:不同film间,或者film和面板,承托板间的贴合,对位公差过大引起的偏差。溢胶:贴合过程中,光学胶或者双面胶液体溢出,导致外观问题。4.2 电性能术语下面为触摸屏技术常见用语:Touch panel:触摸面板;Touch screen/touch window:包含了上下电极,承托板板,表面面板以及外观丝印的完整触控产品ITO:氧化铟锡(即Indium Tin Oxide,简称ITO In2O3:SnO2=9:1),是一种透明导电膜;Upper layer ITO film:上ITO 电极;Down layer ITO film:下ITO 电极;Dot Space:绝缘点;Resistance:电阻式触控面板;4/5/8-wire:四线/五线/八线电阻式触控面板;Film to glass:电阻式产品,膜对玻璃式,即一层导电层镀在ITO film 上,另一层导电层镀在玻璃板上;Glass to glass:电阻式产品,两导电层都镀在玻璃板上;Film to film:电阻式产品,两导电层都镀在ITO film 上;Capacitive:电容式触控面板;Linearity:线形度;Surface Hardness:表面硬度;Hitting Durability:点击试验耐受程度;Pen Sliding Durability:划线试验耐受程度;Light Transparency:透光率,即透过试样的光通量与射到试样的光通量之比,用百分比表示。;Resistance between terminals:端点阻抗;Newton Ring:牛顿环,采用光面电极时易产生;5. 测试内容及要求5.1 外观检查1)外观检查条件及环境a) 照明:100W冷白荧光灯,光源距被测物500mm550mm,照度为600800Lux;b) 距离:人眼与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300mm350mmc) 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45,上下左右各转动90(保证各个面的缺陷均能被看到);d) 时间:每片检查时间不超过12S(如12S内检查不出来的缺陷可接受)。2)触摸屏的丝印、Logo 等外观检查,参考Q/ZX M 12.001.6 外壳印刷字体(图案)测试规范中的要求。3)触摸屏的外观检查要求见表1表1 触摸屏外观技术要求检查项目 技术要求细划伤 W=0.03mm,忽略不计0.03mmW=0.05mm,L0.05mm,NG。硬划伤 不允许点状、粒型异物 D=0.15mm,且间距2mm; 忽略不计;0.15mmD0.25mm,NG线型异物 W=0.03mm,忽略不计;0.03mmW=0.05mm,L0.05mm,NG牛顿环 D=5mm熔接线/流纹等 不允许偏移 =0.10mm溢胶不允许手印/油污(不可擦除的)不允许备注 “W”表示宽度(单位mm),“D”表示直径(单位mm)5.2 外观尺寸要求外观尺寸公差约束 0.08mm,其余以默认公差为准,具体以图纸标识为准。5.3 功能检查触摸屏装在整机上,进入平板电脑编辑界面,在AA区域进行点击或划线,平板电脑显示屏上应该有点、线或笔画等显示,而且显示的位置、形状与所操作一致。5.4 电性能测试5.4.1 端点阻抗5.4.1.1 测试目的检测X轴、Y轴方向的阻抗5.4.1.2 测试设备万用表或线形测试机5.4.1.3 测试参数1)样品数量:2PCS5.4.1.4 测试步骤1) 在X轴左、右两边各取测量点(四线式电阻触摸屏为1、3脚),测量X轴方向的阻抗;2) 在Y轴上、下两边各取测量点(四线式电阻触摸屏为2、4脚),测量Y轴方向的阻抗。图1 端点阻抗测试示意图判断标准X轴方向阻抗值为:100650,典型值为500左右;Y轴方向阻抗值为:100650,典型值为300左右。5.4.2 绝缘阻抗5.4.2.1 测试目的检测上、下两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强度。5.4.2.2 测试设备线形测试机、电气安规测试仪或可实现此试验项目的仪器。5.4.2.3 测试参数1) 测试电压:直流电25V;2) 样品数量:3PCS。5.4.2.4 测试步骤在上层Y轴与下层X轴的引出线之间,施加直流电压25V,持续1min。图2 绝缘阻抗测试示意图5.4.2.5 判断标准上、下两导电层之间的绝缘阻抗20M。5.4.3 线性5.4.3.1 测试目的检测上、下导电层电压漂移情况。5.4.3.2 测试设备线形测试机。5.4.3.3 测试参数1) 测试间距:5mm;2) 触摸屏测试电压:5V;3) 样品数量:6PCS。5.4.3.4 测试步骤1) 设定线形测试机的测试参数(具体需参考相应试验机的说明书或设备操作指导书);2) 固定测试样品于测试台面上,启动测试;3) 记录X轴、Y轴的线形测试数据。图3 线形测试定义5.4.3.5 判断标准AA区2mm以内,X轴方向线性偏差:1.5%;AA区2mm以内,Y轴方向线性偏差:1.5%。5.4.4 触控力5.4.4.1 测试目的点击触摸屏时,在规定的压力值内触摸屏应产生动作。5.4.4.2 测试设备触控笔,压力测试机。5.4.4.3 测试参数1) 触控笔:半径为0.8mm,塑料胶质;2) 平均压力80g。5.4.4.4 测试步骤1) 如图4所示,在触摸屏显示区内(AA往内2mm)分别选取中间、上、下、左、右五个测量点;2) 触控笔与触摸屏垂直状态,对触控笔施加压力80gf,检测触摸屏的测量点位置是否产生响应;图4 触控力测量点5.4.4.5 判断标准在最大80gf压力以内(典型值为30gf),触摸屏应产生动作。5.4.5 透光率5.4.5.1 测试目的检测光源透过触摸屏的比率。5.4.5.2 测试设备光泽度测试仪。5.4.5.3 测试参数1) 测试环境:光照度1Lux的暗室;2) 光源:D65标准光源。5.4.5.4 测试步骤将触摸屏贴住光源,用测试仪测量触摸屏中心位置的透光率。5.4.5.5 判断标准透光率78%。5.5 结构可靠性测试5.5.1 触摸屏表面硬度5.5.1.1 试验目的验证触摸面板表面的耐划伤性能。5.5.1.2 试验参数1) 载荷重量:500g2) 铅笔硬度:3H3) 测试样品数:2 pcs5.5.1.3 试验设备硬度测试仪5.5.1.4 试验步骤1) 取 3H 铅笔,将铅芯削至3mm 长度;2) 将铅笔垂直在400 目砂纸上将铅芯磨平,铅芯边缘不得有破损及缺口;3) 将铅笔装在硬度测试仪上,(或在笔尖施加500g 载荷,铅笔与样品表面的夹角为45),推动铅笔向前滑动约5mm 长;4) 取不同位置,共测试5 次(划5 条);5) 用橡皮擦将铅笔痕擦拭干净。检查触摸屏表现是否有划痕;6) 检查触摸屏的功能是否正常。5.5.1.5 判断标准触摸面板表面不允许划破,硬划痕要求划痕1条,触摸屏的功能正常。5.5.2 触摸屏划线寿命试验目的验证触摸屏的使用寿命5.5.2.2 试验参数1) 划线力度:250g ;2) 次数:10 万次 ;3) 划线速度:50mm/秒;4) 测试样品数:2 pcs 。5.5.2.3 试验设备触摸屏点击/划线试验机;点击/划线笔的半径为0.8mm,塑料胶质。5.5.2.4 试验步骤1) 检查触摸屏外观和功能;2) 将样品放置在试验机上,手写笔固定在手写笔夹持夹具上,在触摸屏中间区域划线,测试同一轨迹(形状可以任意设置);3) 定期检查触摸屏是否因试验产生功能异常。5.5.2.5 判断标准试验完成后触摸屏的表面无硬划伤(允许轻微的划痕或印迹),触摸屏的功能正常。5.5.3 触摸屏点击寿命5.5.3.1 试验目的验证触摸屏的使用寿命5.5.3.2 试验参数1) 点击力度:250g ;2) 次数:100 万次 ;3) 点击频率:80100 次/分钟;4) 测试样品数:2 pcs 。5.5.3.3 试验设备触摸屏点击/划线试验机;点击/划线笔的半径为0.8mm,塑料胶质。5.5.3.4 试验步骤1) 检查触摸屏外观及功能;2) 将样品放置在试验机上,手写笔固定在手写笔夹持夹具上,在触摸屏中间区域点击;3) 定期检查触摸屏是否因试验产生功能异常。5.5.3.5 判断标准试验后,允许触摸面板表面有轻微的凹坑,触摸屏的功能正常。5.5.4 静态压力测试5.5.4.1试验目的验证触摸屏抗压能力。5.5.4.2 硬压试验参数1) 压力大小:100N2) 按压速度:10mm/min;3) 压头尺寸:直径8mm 的圆钢柱,头部为10 的球头。4) 样品数量:2 pcs5.5.4.3 试验设备压力试验机5.5.4.4 试验步骤1) 检查触摸屏外观及功能;2) 使用金属压力头,分别在触摸屏四条边的中间位置及屏的中心位置 (共5 个点),垂直方向施加100N 的压力。5.5.4.5 软压实验参数1)压力大小:300N/30 千克2)按压速度:12 次/MIN3)按压次数:2000 次5.5.4.6 判定标准触摸屏结构无裂纹及牛顿环,允许表面有轻微压痕和白点产生,试验后触摸屏功能正常5.5.5 钢球冲击5.5.5.1 试验目的考核触摸屏抗冲击性能。5.5.5.2 试验参数1) 测试高度:0.5m2) 钢球尺寸:12mm 的不锈钢球(重量为78g)3) 样品数量:2 pcs5.5.5.3 试验设备冲击试验机。5.5.5.4 试验方法将样品水平固定在试验台上,钢球从0.5高度自由跌落,冲击在样品中心和一个角(触摸屏的四个角任选一个)上,每个样品每个位置分别冲击5次,共计10次。5.5.5.5 判断标准不允许结构出现裂纹,但表面出现小凹坑可以接受,试验后触摸屏功能正常。5.5.6 自由跌落(触摸屏装配在整机上测试)5.5.6.1 测试目的确定便携式MID产品在搬运、使用期间遭遇跌落的适应性。5.5.6.2 试验参数触摸屏需装在整机上进行跌落试验5.5.6.3 试验设备自由跌落试验机5.5.6.4 通过准则针对触摸屏,不允许外观和结构出现裂纹、变形、零件脱落等故障,试验后触摸屏功能正常。5.6 环境可靠性测试5.6.1 低温运行5.6.1.1 测试目的验证样品在低温环境中工作的能力5.6.1.2 试验参数1) 温度要求:-202) 持续时间: 4H(温度稳定后开始计算);3) 触摸屏输入工作电压:5V;4) 样品数量:2 pcs。5.6.1.3 试验设备温度试验箱5.6.1.4 试验步骤1) 在室温下检查待测样品的结构、外观及电性能;2) 将样品放进温度试验箱,对X、Y 层各输入5V 直流电压;3) 试验箱内温度以1/min 的速率从常温下降到-20;4) 温度达到稳定后持续运行24 小时,之后试验箱内温度以1/min 的速率恢复到常温;5) 样品在常温中恢复2 小时后,进行外观检查,测试触摸屏的端点阻抗、绝缘阻抗、线性。5.6.1.5 通过准则试验后外观、结构无异常,端点阻抗、绝缘阻抗、线性符合要求。5.6.2 高温运行5.6.2.1 测试目的验证样品在低温环境中运输、存储的适应性。5.6.2.2 试验参数1) 温度要求:602) 持续时间:4H(温度稳定后开始计算);3) 触摸屏输入工作电压:5V;4) 样品数量:2 pcs5.6.2.3 试验设备温度试验箱5.6.2.4 试验步骤1) 在室温下检查待测样品的结构、外观及电性能;2) 将试验箱内温度以1/min 的速率从常温上升到60。3) 将样品放进温度试验箱,对X、Y 层各输入5V 直流电压;4) 温度达到稳定后持续运行4 小时,之后试验箱内温度以1/min 的速率恢复到常温。5) 样品在常温中恢复2 小时后,进行外观检查,测试触摸屏的端点阻抗、绝缘阻抗、线性。5.6.2.5 通过准则试验后外观、结构无异常,端点阻抗、绝缘阻抗、线性符合要求。5.6.3 低温存贮5.6.3.1 测试目的验证样品在低温环境中运输、存储的适应性。5.6.3.2 试验参数1)温度要求:-402)持续时间:24H(温度稳定后开始计算);3)样品数量:2 pcs5.6.3.3 试验设备温度试验箱5.6.3.4 试验步骤1)在室温下检查待测样品的结构、外观及电性能。2)将样品放进温度试验箱。3)试验箱内温度以1/min 的速率从常温下降到-40。4)温度达到稳定后持续运行24 小时,之后试验箱内温度以1/min 的速率恢复到常温。5)样品在常温中恢复2 小时后,测试触摸屏的端点阻抗、绝缘阻抗、线性。5.6.3.5 通过准则试验后,外观、结构无异常,触摸屏的端点阻抗、绝缘阻抗、线性符合要求。5.6.4 高温存贮5.6.4.1 测试目的验证样品在高温环境中运输、存储的适应性。5.6.4.2 试验参数1) 温度要求:+802) 持续时间:24H(温度稳定后开始计算);3) 样品数量:2 pcs5.6.4.3 试验设备温度试验箱5.6.4.4 试验步骤1) 在室温下检查待测样品的结构、外观及电性能。2) 将样品放进温度试验箱。3) 温度试验箱内温度以1/min 的速率从常温上升到+80。4) 温度达到稳定后持续运行24 小时后,试验箱内温度以1/min 的速率恢复到常温。5) 样品在常温中恢复2 小时后,进行外观检查,测试触摸屏的端点阻抗、绝缘阻抗、线性。5.6.4.5 通过准则试验后,外观、结构无异常,触摸屏的端点阻抗、绝缘阻抗、线性符合要求5.6.5 恒定湿热5.6.5.1 测试目的确定样品在恒定湿热条件下的使用、存储和运输的适应性。5.6.5.2 试验参数1) 温度:(+552)2) 湿度:(953)%RH3) 持续时间:48H(在湿热试验箱内滞留时间);4) 样品数量:2 pcs5.6.5.3 试验设备环境试验箱5.6.5.4 试验步骤1) 在室温下检查待测样品的结构、外观及电性能。2) 将样品放进环境试验箱。3) 温度以1/min 的速率从常温上升到+55。温度稳定后,在1 小时内试验箱相对湿度升高到95%RH。4) 温度和相对湿度达到规定值并稳定后持续保持48 小时,然后试验箱温度以1/min 的速率恢复到常温。5) 样品在常温中恢复2 小时后,进行外观检查,测试触摸屏的端点阻抗、绝缘阻抗、线性。5.6.5.5 通过准则试验后,外观、结构无异常,触摸屏的端点阻抗、绝缘阻抗、线性符合要求。5.6.6 温度冲击5.6.6.1 测试目的验证样品经受急剧温度变化的能力。5.6.6.2 试验参数1) 温度要求:- 40 C / + 80 C,温度交变时间 3 min2) 持续时间:10 个循环,1 个循环= 1H 低温/1H 高温3) 恢复时间:2 小时;4) 样品数量:2 pcs5.6.6.3 试验设备温度冲击试验箱5.6.6.4 试验步骤1) 在室温下检查待测样品的结构、外观及电性能。2) 先将样品放进温度为-40的低温环境试验箱中保存1 小时,之后迅速转移到温度为 +80的高温箱中保存1 小时,此为1 个循环,共重复10 个循环。温度交换时间应小于3 分钟。3) 将试验箱温度恢复到常温条件,样品在常温中恢复2 小时后,进行外观检查,测试触摸屏的端点阻抗、绝缘阻抗、线性。5.6.6.5 通过准则试验后,外观、结构无异常,触摸屏的端点阻抗、绝缘阻抗、线性符合要求。5.6.7 盐雾试验(触摸屏装配在整机上测试)5.6.7.1 测试目的考核样机抗盐雾腐蚀的能力。5.6.7.2 试验参数触摸屏需装在整机上进行盐雾试验5.6.7.3 试验设备盐雾试验箱5.6.7.4 通过准则针对触摸屏,不允许film间积聚水气及腐蚀现象,外观要求无变色等异常,试验后触摸屏功能正常。5.7 测试合格判定准则测试合格判定按照GB/T 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表3 给出的判别水平的一次抽样方案进行。研发样品测试通过准则:无A 类故障,无B 类故障,无C 类故障;小批量测试通过准则: 无A 类故障,无B 类故障,5 个C 类故障以内;批量样品测试通过准则:无 A类故障,无 B类故障,5个C类故障以内。(二) PCBA检验规范1.目的掌握平板电脑PCBA的检验标准,使产品质量更好地符合我公司的品质要求。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平板电脑所使用的PCBA。3.检验内容和要求:3.1 焊点的质量要求:对焊点的质量要求,应该包括良好的电气接触、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光洁整齐的外观三个方面,保证焊点质量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避免虚焊。(1) 插件元件焊接可接受性要求:1 引脚凸出:单面板引脚伸出焊盘最大不超过2.3mm;最小不低于0.5 mm。对于厚度超过2.3mm的通孔板(双面板),引脚长度已确定的元件(如IC、插座),引脚凸出是允许不可辨识的。2 通孔的垂直填充:焊锡的垂直填充须达孔深度的75%,即板厚的3/4;焊接面引脚和孔壁润湿至少270。3 焊锡对通孔和非支撑孔焊盘的覆盖面积须75%。4 插件元件焊点的特点是: 外形以焊接导线为中心,匀称、成裙形拉开。 焊料的连接呈半弓形凹面,焊料与焊件交界处平滑,接触角尽可能小。 表面有光泽且平滑,无裂纹、针孔、夹渣。(2) 贴片(矩形或方形)元件焊接可接受性要求:1贴片元件位置的歪斜或偏移的允收标准是:不超过其元件或焊盘宽度(其中较小者)的1/2,且不可违反最小电气间隙。2末端焊点宽度最小为元件可焊端宽度的50%或焊盘宽度的50%,其中较小者。3最小焊点高度为焊锡厚度加可焊端高度的25%或0.5 mm,其中较小者。(3) 扁平焊片引脚焊接可接受性要求:1扁平焊片引脚偏移的允收标准是:不超过其元件或焊盘宽度(其中较小者)的25%,且不违反最小电气间隙。2末端焊点宽度最小为元件引脚可焊端宽度的75%。3最小焊点高度为正常润湿。3.2 焊接质量的检验方法:目视检查目视检查就是从外观上检查焊接质量是否合格,也就是从外观上评价焊点有什么缺陷。图2正确焊点剖面图目视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是否有漏焊,即应该焊接的焊点没有焊上; 焊点的光泽好不好; (b)(a) 焊点的焊料足不足; 焊点的周围是否有残留的焊剂; 有没有连焊、焊盘有滑脱落; 焊点有没有裂纹; 焊点是不是凹凸不平;焊点是否有拉尖现象。手触检查手触检查主要是指触摸元器件时,是否松动、焊接不牢的现象。用镊子夹住元器件引线,轻轻拉动时,有无松动现象。焊点在摇动时,上面的焊锡是否脱落现象。通电检查在外观检查结束以后诊断连线无误,才可进行通电检查,这是检验电路性能的关键。如果不经过严格的外观检查,通电检查不仅困难较多,而且有可能损坏设备仪器,造成安全事故。例如电源连线虚焊,那么通电时就会发现设备加不上电,当然无法检查。通电检查可以发现许多微小的缺陷,例如用目测观察不到的电路桥接,但对于为内部虚焊的隐患就不容易觉察。所以根本的问题还是要提高焊接操作的技艺水平,不能把问题留给检验工作去完成。3.3 PCBA常见焊点的缺陷及分析:造成焊接缺陷的原因很多,在材料(焊料与焊剂)与工具(烙铁、夹具)一定的情况下,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以及操作者是否有责任心,就是决定性的因素了。PCBA元件位置及焊点常见的缺陷如表1、表2所示。表中列出了常见焊点缺陷的外观、特点及危害,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表1 常见焊点缺陷及分析焊点缺陷外观特点危害原因分析虚焊焊锡与元器件引线或与铜箔之间有明显黑色界线,焊锡向界凹陷不能正常工作 元器件引线未清洁好,未镀好锡或锡被氧化 印制板未清洁好,喷涂的助焊剂质量不好焊锡短路焊锡过多,与相邻焊点连锡短路电气短路焊接方法不正确焊锡过多滋挠动焊桥接相邻导线连接电气短路 元件切脚留脚过长 残余元件脚未清除有裂痕,如面包碎片粗糙,接处有空隙强度低,不通或时通时断焊锡未干时而受移动焊料过少焊接面积小于焊盘的75%,焊料未形成平滑的过镀面机械强度不足 焊锡流动性差或焊丝撤离过早 助焊剂不足 焊接时间太短焊料过多焊料面呈凸形浪费焊料,且可能包藏缺陷焊丝撤离过迟过热焊点发白,无金属光泽,表面较粗糙焊盘容易剥落,强度降低烙铁功率过大,加热时间过长冷焊表面呈豆腐渣状颗粒,有时可能有裂纹强度低,导电性不好焊料未凝固前焊件拌动无蔓廷接触角超过90,焊锡不能蔓延及包掩,若球状如油沾在有水份面上。强度低,导电性不好焊锡金属面不相称,另外就是热源本身不相称。拉尖出现尖端外观不佳,容易造成桥接现象烙铁不洁,或烙铁移开过快使焊处未达焊锡温度,移出时焊锡沾上跟着而形成针孔目测或低倍放大镜可铜箔见有孔强度不足,焊点容易腐蚀焊锡料的污染不洁、零件材料及环境铜箔剥离铜箔从印制板上剥离印制板已损坏焊接时间太长表2 SMT贴片元件焊点标准与缺陷分析:项目图示要点检测工具判定基准1部品的位置。 W接头电极之幅度W的1/2以上盖在导通面上。注意事项:用眼看部品位置的偏移,不能以测试器确认时,用放大镜目测。卡尺1/2以上2部品的位置。 E接头电极之长度E的1/2以上盖在导通面上。注意事项:用眼看部品位置的偏移,不能以测试器确认时,用放大镜目测。卡尺1/2以上3部品的位置。 1/2W至于接头部品的倾斜,接头电极之幅度W的1/2以上盖在导通面即可以。注意事项:用眼看部品位置的偏移,不能以测试器确认时,用放大镜目测。卡尺1/2以上4焊锡量1/4F电极为高度F的1/4以上,幅度W的1/4以上之焊锡焊接。卡尺1/2以上5焊锡量G在接头部品的较长之方向,从接头电极的端面焊锡焊接0.5mm以上。如G卡尺0.5mm以上6焊锡量13焊锡的高度是从接头部品的面上H为0.3mm以下。杠杆式指示表0.3mm以下7焊锡量 I接头部品的焊锡不可以叠上,如I。目测不可以叠上8部品的粘接良品 粘接剂在接头部品的电极和印刷基板之间无粘接剂。目测不可以在电极之下9部品的粘接 粘接剂不良品在接头部品的电极和印刷基板之间无粘接剂。目测不可以在电极之下10部品的位置不可违反最小电气间隙接头部品的位置偏移,倾斜不可以接触邻近的导体。对于不能用眼作判定的东西使用测试仪。目测不可以接触11焊锡量焊锡溢出焊锡不可以溢出导通面的阔度。目测不可以溢出12部品的位置 JIC部品的支脚的幅度J有1/2以上在导通面之上。卡尺1/2以上13部品的位置导通面 1/2K KIC部品的支脚与导通面接触的长度K,有1/2以上在导通面之上。卡尺1/2以上14部品的位置元件脚 导体 部品位置的偏移与邻接导体间距应0.2mm;不可以与邻接导体接触。目测不可以接触15支脚不稳对于支脚先端翘起的东西,先端翘起在0.5mm以下。卡尺0.5mm以下(三) 塑胶、五金件(壳料)检验规范1.目的掌握平板电脑塑胶、五金件(壳料)的检验标准,使产品质量更好地符合我公司的品质要求。2.范围适用于塑胶、五金件的检验。(此标准与客户标准有差异时则以客户最新要求为判定之依据。)3.抽样标准依据MIL-STD-105E II级单次抽样标准 ;严重缺陷(CR)AQL0;主要缺陷(Maj)AQL0.65;次要缺陷(Min)AQL1.0。CASE1 m-1.5m 3045度抽样计划及限度样品:文字难以描述清楚或不易判定合格与不合格的外观缺点,则由客户提供承认样品及说明图片,供检验时作为依据。4.检验环境目视距离 : 3035 cm室内温度:255亮度:6001000Lux目视条件:正常视力, 1.0以上; (每个表面来回观看10秒) 位置:产品放置检验者正前面的30cm距离处,检验者于产品成4515度(即目视人员标准坐姿,机台平放于工作台面); 扫描时间:10秒/次/面5.定义 5.1严重程度定义 重大 缺 点(Critic Defect)严重缺点是指根据判断与经验,显示对使用该产品之人员,有发生危险或不安全结果之缺点.主 主要 缺 点(Major Defect)主要缺点是指严重缺点以外之缺点,其结果可能会导致故障或功能不全,或实质上降低产品之使用性能,以致无法达成期望之目标.次 要 缺 点(Minor Defect)次要缺点是指产品之使用性也许实质上不致减低其期望目的之缺点,或虽与已设定之标准有差异,但在产品之使用与操作效用上,并无多大影响.5.2面的定义:A面:正常使用状态下,使用者经常接触到的产品表面或正常使用时目视可直接察觉到的部位,这些都是在外观上要求非常严格的部位。B面:正对着使用者的左右两侧所在平面。C面:与A面前视面相反方向(即背面)及底部所在平面5.3缺陷定义:异色点因杂质造成塑料射出品表面黑色点状物顶白因模具顶针问题造成塑胶制品顶针处外部出现的白色圆弧;缩水此为塑胶模具成型循环时,因大量热塑料流质流动到厚度较厚处,未完成冷却所形成的凹陷,因外表面已经冷却、而内部仍然温热,导致表明往内缩;流痕因成型不当或模具问题造成表面出现波浪状或线状条纹缺料 因塑料成型不当或产品结构问题造成产品表面某些部位未射饱;结合线由于塑料材料的聚合出现于表明的模糊裂缝或显着的线或图样;毛边/批锋制成品在沿着合模线及角落处形成的成型挤料或突出物料花因原料未烘干或其它原因造成产品表面出现异色斑点模伤因模具变异造成的表面不平整的痕迹;刮伤塑胶件因与其它物品相摩擦造成表面成条状或片状痕迹有感刮伤用指甲轻轻滑动,感觉不到的刮伤,称为无感刮伤。无感刮伤用指甲轻轻滑动,能够感觉到的刮伤,称为有感刮伤在规定目视条件下明显可见的无感刮伤以有感刮伤判定。烧焦塑胶件表面温度过高造成的棕色或黄色的痕迹或条纹;脏污因模具、包装或操作问题造成表面颜色不同,分为可擦拭和不可擦拭两种;杂质因灰尘异物造成印刷图案表面出现点状凸起;色斑印刷图案上出现的块状异色或纤维状异色;气泡塑胶成型过程中包含空气或水汽的圆球,在透明件中尤为明显;变形成型品因为某种原因造成边缘或面的弯曲不平。6.判定标准6.1产品外观判定标准:检验项目外观检验标准A面B面C面点缺陷: 气泡、污点、漆粒、杂质、脱漆、凹痕、凹点、异色点、针孔、掉漆有颜色对比的点缺陷(含颗粒)0.1mm 0.1mm0.1mm无颜色对比的点缺陷0.1mm 0.1mm 0.5mm N3; D100mm凹痕 凹点0.1mm0.1mm0.1mm针孔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线缺陷硬划痕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细碎划痕不允许W0.1mmW0.1mm脏污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飞边/毛边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结合线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流痕不允许不允许30cm外以45度和90度可见为不良缩水目视看不出明显缩水,以样品为准顶白缺料料花模伤、烧焦气泡、龟裂,桔皮不允许(以样品为依据)凌边不允许或以客户样品为依据铆接情况冲压件变形将产品放置平台后,4边角在同一平面上;或3边角着地,一角翘起0.1mm。变形量的可接受程度以不产生机构干涉,不会产生组装间隙为准。氧化、锈痕用白布擦拭不得有任何锈迹。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美工线要求分色清晰,且美工线槽内不允许异色印刷不良字体图形模糊不清、不可辨认、颜色错误、漏印及排列错误不允许,字体图形歪斜实装变形影响组装,边缘锋锐度感觉刮手、割手不允许,主壳体间缝隙0.2mm(含美工边),且均匀;装配后无松动感觉。6.2尺寸测试参考承认书标注尺寸重点管控尺寸有:LOGO槽,塑胶件长、宽LOGO槽尺寸必须满足要求(重点跟进返喷品);其他尺寸以实配为主,注意实配时出现的差异;6.3结构外观检验标准螺柱外观检验铜螺母与BOSS面之间距离不得高于BOSS面,须低0.050.15mm,螺母倾斜不得出现无螺纹、螺母内多胶等、漏熔螺母等现象螺柱的拉力值,扭力值M1.6:拉力值10kgf,扭力值3kgf;M2.0:拉力值15kgf,扭力值4kgf;M2.5:拉力值25kgf,扭力值5kgf;规格书有标注时依据规格书标识值为准卡钩不得变形,断裂、泛白积油不允许有,以样品为依据按键下陷按键不得低于结构表面0.1mm。以样品为依据卡键各中功能按键手感良好,无披峰等现象缺少附件结构上要求安装的配件必须齐全水口未剪不允许有(不得高于所在平面) 漏喷导电漆不允许(有要求喷导电漆)表面粗糙表面光滑,油漆均匀。以样品为标准。保护膜不得有脏污、指纹、破损、皱折,附着力符合要求6.4产品外包装检验标准核对有无交货标签、GP标签及标签内容是否清晰、完整、正确注意同批次之间有无改模前、后来料,包装箱料号、规格型号是否与外购件入库单相一致。箱内料号、规格型号与包装箱一致确认外包有无破损、碰撞痕迹(尤其应注意四个边角位置)有无混料、错料、短装现象6.5可靠性测试标准检验项目塑胶底材表面喷漆测试方法测试标准硬度将铅笔芯顶端磨成平面四边有利角,铅笔整体与水平面成约45度,利角直接接触被测物平面,笔尖压力500g/cm2在样件涂漆层上推压,约1cm/s的速度推压约5cm在涂层上乱划。每划一道,要对铅笔芯进行研磨,用同一硬度铅笔重复乱划至少五道。塑料件涂漆层的硬度应符合图样规定对应的测试铅笔标号(选择漆层硬度不应超过塑料基件的硬度)测定漆膜应无残留划痕和损伤。图样未标注漆层硬度的,可按2H铅笔测定。1) 单组分漆(ABS类):HBH2) 双组分漆(PU类): H3) 加UV漆:2H3HSample数量:2pcsRCA磨损测试 1、将喷涂件或电镀件固定在RCA测试仪上,施加175g的负载对同一位置进行反复磨擦,喷涂件要求测试周期为350圈(棱角位置为200圈),电镀件要求测试周期为300圈,每50圈进行一次检查,关记录下每一次检查结果。判定标准:测试后整个测试表面原始的颜色不可以改变,图案不可消失,油漆或镀层不透底(露出底材)附着力涂漆层附着力测定使用百格刀或锋利的美工刀,在涂漆层表面上按1mm的平行距离刻划直线(一次刻透涂层)纵横各十条呈棋盘格状,将3M型号胶粘带(伸强度:5.0 N/mm;金属粘结力:0.5 N/mm;断裂伸长率:15)紧附漆膜面上,可用胶滚子滚压三次。放置30秒,然后以90夹角方向,以0.61.0m/s的速度瞬间拉起剥离胶粘带。要求对所检验结构件取任意三处,小件取任意一处。查看小网格位置无油层剥落、裂痕起皱、分离等现象. 要求掉漆5%, 少于5格Sample数量:2pcs耐酒精性1.用95%酒精滴于被测物件, 等1分钟.2. 用2层针织棉布包在测试头的摸拟手指上, (棉布已是浸泡过95%的酒精加)3. 用500g/c的法码加在上面, 检查棉布与被测对象的接触情况, 要求完全压到被测对象4. 行程: 20mm、速度60次/分钟5. 实验次数: 单液油漆 30次; 双液油漆 50次. 样品表面无变色/起皱/光泽下降,则测试判定为合格Sample数量:2pcs3M胶测试1、用3M胶纸覆盖被测试位置表面,用力来回抚平,5分钟后以90方向用力突发拉起,如此剥离5次丝印及涂层无明显变化或损伤耐钢求冲击测试模拟1kg圆钢球在1.0M高度条件下自由跌落冲击韧性试验无异常耐湿热采用调温调湿箱对样件进行温度501,相对湿度952湿热试验48h后进行外观和附着力测定。漆膜应无起泡、起皱、裂纹现象,附着力1级,无明显目视可见变色。Sample数量:2pcs耐冷热循环采用调温调湿箱对样件进行温度40X1.5h,升至室温,然后升至65X1.5h,再降至室温,以此循环试验10回后进行外观和附着力测定。漆膜应无起泡、起皱、裂纹现象,附着力1级,无明显目视可见变色。Sample数量:2pcs盐水浸泡测试5%浓度盐水浸泡4小时 金属外观无生锈现象7.参考文件 进料检验管理程序、不合格品管理程序8.记录 IQC检验报告、外购件入库单(四) 电源适配器检验规范1.目的:掌握平板电脑电源适配器的检验标准,使来料质量更好地符合我公司的品质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平板电脑所使用的电源适配器。3.检验仪器和设备:万用表、耐压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交流毫伏表(或示波器)、功率计、电子负载、变频电源、游标卡尺、塞规。4.检验项目和技术要求外观: 外壳无开裂、毛刺、变形、划伤、缩水、污迹现象。金属件无氧化、霉斑、污渍,AC插脚、DC插头无松动。线体无烫伤、划伤、破损、脏污、芯线无外露。铭牌贴内容应正确,铭牌贴无倒贴、贴歪、漏贴、贴错、翘起等现象。面、底壳缝隙不能大于1mm,配合良好,不能有松动现象。铭牌贴或胶壳刻字内容正确、文字清晰,无错字、别字。壳体及线体丝印清晰,无错字、别字。结构尺寸:各结构尺寸应符合原材料技术规格书或样品要求。AC插脚及DC插头:应符合原材料技术规格书或样品要求。开机检查: 适配器内部元件必须与样品一致。元件上锡良好,无虚焊、连焊。PCB板无短路、断路,铜皮无起翘。线圈包扎无氧化、松动、翘起等不良现象。硅钢片无氧化、松动、翘起等不良。适配器内应无异物。 高压测试:经过下列条件测试时,应无漏电、飞狐、击穿。初级对次级:AC3000V,60S,5mA;初级对外壳:AC3000V,60S,5mA;绝缘阻抗:初级对次级500VDC,绝缘电阻应大于100M。DC转输线:DC头无氧化,连接顺序无错乱。老化:经老化试验后,表面温度不能超过65,面、底壳无变形、烧焦现象。各性能指标在规格范围之内。跌落试验:经跌落试验后,外壳无破裂,插头无松动、脱落现象,各电气性能正常。阻燃性:外壳经阻燃测试后,材料能阻燃。检验方法:外观:目测法。结构尺寸:用游标卡尺和塞规测量。开机检查:目测法(有异物用游标卡尺测量)。电气性能:连接变频电源和电子负载,用功率计测量输入参数;用交流毫伏表(或示波器)测试纹波,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电流。高压测试:用耐压测试仪测试。绝缘阻抗: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试。DC传输线:用专用测试架或万用表测量。老化:在常温下带额定负载通电老化12小时。跌落试验:适配器从1米高处不同方向自由跌落木板地面三次。阻燃试验:应符合UL94 V-0防火标准。垂直试样对样品进行两次10秒的燃烧测试后,火焰在30秒内熄灭,不能有燃烧物掉下。5.抽样方案:依据MIL-STD-105E级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选取样本。A:严重缺陷(CR)AQL0;B:主要缺陷(Maj)AQL0.65;C:次要缺陷(Min)AQL1.06.缺陷分类:序号检验项 目缺陷内容缺陷类别外壳严重开裂、划伤、毛刺、变形、缩水、污迹等B1外观外壳轻微开裂、划伤、毛刺、变形、缩水、污迹等C金属件氧化、锈蚀、霉蚀、脏污BAC插脚、DC插头松动,与相应物件无法配合、松动B上下壳配合不牢、松动B铭牌贴贴错、漏贴,文字内容与样板不符B1外观铭牌贴贴倒、贴歪、翘起、文字模糊不清C面、底壳配合缝隙在1-1.5mm之间C面、底壳配合缝隙大于1.5mmB铭牌贴、面壳刻字、文字模糊不清晰C铭牌贴、面壳刻字、文字错误、别字B2结构尺寸结构尺寸超出技术要求范围BAC插脚、DC插头超出规格BDC传输线尺寸不符合要求B3开机检查元件虚焊、连焊;硅钢片严重氧化、起翘,有1mm之活动异物BPCB板铜箔起翘,有1mm之异物C4电气性能性能指标超出技术规格要求B测试时有交流声,短路、过流、过压保护功能失常B高压测试时漏电、飞弧、击穿A5DC传输线线体烫伤、划伤、破损可见内线B线体烫伤、划伤、破损但内线无外露,线体脏污CDC线连接顺序错乱B6老化经老化试验后电气性能超出技术规格要求B底壳严重变形、烧焦B底壳轻微变形C表面温度65B7跌落试验外壳破裂,插脚松动、脱落B跌落试验后电气性能超出技术规格要求B8阻燃性材料不阻燃A(五) 平板电脑成品检验规范1. 目的 规范平板电脑成品的检验标准,确保生产之产品符合客户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平板电脑成品验收。3.名词解释 3.1无感划伤:指没有明显刮手感觉,但30CM视距可见线状凹痕,但不能见到底色。3.2有感划伤:指有明显感觉的线状凹痕。 3.3毛边(批锋):指射模过于饱和,分模线溢出的料。 3.4压伤:因外力在表面造成的压痕。 3.5杂质:漆料于喷烤时混合含其它物质而附着于表面者。 3.6凹凸痕:漆面异常突起或凹陷。 3.7水口:注塑之水口位。3.8致命缺点(Critical Defective), 指抵触各国安全规定或对人之使用、维修或依赖时有发生危险或不安全结果之缺点。 3.9主要缺点(Major Defective), 指产品缺陷特征使产品不能实现其应有功能或降低其可行性, 使其不能实现设计目的。 3.10 次要缺点(Minor Defective), 产品的缺陷特征并不影响产品的使用,但偏离规定的接受标准,影响外观或导致产品使用不便。4.使用设备电脑、带HDMI电视、USB连接线、电源适配器、亮度测试设备、高压测试仪、卡尺、菲林尺、 塞规、螺丝刀 、橡胶锤、防静电擦拭布。5.检查条件 5.1温湿度:温度255 5.2灯光:正常检验条件在工作场所灯光在600800LUX 5.3位置:产品放置于检验者正前方30CM处,产品检验者视角成45度并转动以获得最大反光效果5.4视力:0.8以上(裸视或校正)6.抽样标准6.1依据MIL-STD-105E级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选取样本6.2 Acceptable Quality Level(AQL)允收水平:Critical Defect 致命缺陷: 0 Major Defect 主要缺陷: 0.65 Minor Defect 次要缺陷: 1.07.判定标准7.1 外观检验标准检验项目检验内容缺点判定工具方法AA面A面B面C面CRMAMI有感划伤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菲 林 尺 厚 度 规 、 限 度 样 品无感划伤不允许长3mm数量2条距离5cm长5mm数量3条不可交叉长8mm数量3条不可交叉TP与壳边缘缝隙间隙0.2mm允许压伤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脏污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凹凸痕杂质面积0.2m允收:2面积0.3m允收:2面积0.3m允收:3面积0.3m允收:4同色点0.3mm允收:2个间距:5cm0.3mm允收:2个间距:5cm0.4mm允收:3个间距:5cm0.5mm允收:3个间距:5cm异色点0.1mm允收:3个0.2mm允收2个间距:5cm;0.25mm允收:2个间距:5cm0.3mm允收:3个间距:5cm0.4mm允收:3个间距:5cm外观毛边益胶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菲 林 尺 厚 度 规 、 限 度 样 品尖锐毛边批锋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变形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破裂受损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漏光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镜片、面壳翘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镜面异物不允许按键斜按样品判定按样品判定按样品判定按样品判定屏暗按样品判定按样品判定按样品判定按样品判定背光不均匀按样品判定按样品判定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