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382839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新人教版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答案】B【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依据所学可知,元朝时候,民间棉纺织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故B项是前提条件,符合题意;A、C、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应选B。2. 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 B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 D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答案】D【解析】考察古代的手工业。从材料的意思可知,手工业者在进行手工生产时要按照程序办事,不能生产新奇的产品,以扰乱人心,否则,杀。所以这种规定扼杀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分析选项, A项说的与材料意思完全相反;B项说法无材料无关;C项说法错误。故应选D。3. 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这些市镇充斥着米行、布庄等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着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材料反映出江浙地区( )A形成区域性市场 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海陆交通的便利 D成为全国经贸中心【答案】A【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商业。从材料可知,从宋代到明清时期,江浙地区从原料到生产再到销售,形成了完整的链条,这说明在这一地区形成了区域性市场,故B项符合题意。A、C、D均不合题意,故应选A。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答案】A【解析】考察新航路的开辟。结合所学,从材料的表述来看,正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故应选A。5. 英国政府于1802年推出第一部工厂法。1860年代相关立法的保护范围扩大到“有雇佣劳动的任何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被雇佣者的境遇。推动了英国工厂法等社会立法的直接原因是()A经济结构的变化 B城市化运动的发展 C工人斗争的压力 D工业产值超过农业【答案】C【解析】考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并没有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改变,而是越来越恶劣。为改善生活,争取政治权利,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工人阶级斗争的压力下,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立法等手段,改善工人的地位与待遇,以缓和阶级矛盾。故应选C。6. 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答案】A【解析】考察第二次工业革命。依据所学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产生了一系列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这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它们开始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化为重工业为主导,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故应选A。7. 关于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有人如此评价,“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器拧拨了一下,当机器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该运动应该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答案】B【解析】考察对洋务运动的认识。洋务运动是在“中体西用”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它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这客观地从经济上瓦解了封建制度,正如材料所说“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故应选B。8. 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答案】B【解析】考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外国资本一直占有重要份额,民族资本虽呈上升趋势,但仍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决定中国产业资本发展的是国内外局势。故应选B。9. 1956年12月,毛泽东提出: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上海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可以开私营企业,定个协议,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其“地下工厂”应是( )A中外合资企业 B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场C国营企业 D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答案】B【解析】考察三大改造。解答此题要注意时间“1956年12月”。这时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从材料的表述来看“地下工厂”应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性质的,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场。A不合史实;B符合题意;C国营企业是公有制性质的,D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也是公有制性质的,与题意均不符。故应选B。10.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B【解析】考察改革开放。依据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实现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即两者都面临着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故应选B。11.为发展农业,中共中央于1978年决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和1993年,又两次做出延长土地承包期限的决定。下表包含了经济学家对此的研究成果,你可以从中确定的是( )改革开放以来各要素对农业生产绩效增长的贡献度时期农业机械投入化肥投入劳动力土地供给政策变化1978198358.17%4.78%-10.69%-2.22%49.96%1984199371.68%4.60%-4.93%1.38%27.26%1994xx65.84%1.30%6.25%1.45%25.15%A应鼓励开垦荒地以增加土地供给 B延长承包期限的收效在逐步递减C新科技革命有利于农业机械投入 D劳动力投入对农业生产影响重大【答案】B【解析】考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分析表格可知,1978xx年间,政策变化对农业生产绩效增长的力度逐渐下降,体现政策变化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作用逐渐下降。依据所学,A项与史实不符; C项与题意不符;D项与世纪正相反。故应选B。12. 2011年12月11日,胡锦涛同志在某论坛上高度评价某事件,称其“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该事件是指( )A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D【解析】考察改革开放。xx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题干是胡锦涛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的论坛会上的讲话。故应选D。13.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答案】C【解析】考察现代中国的财政政策。材料说明我国从“没有内外债”到开始接受外国贷款,反映了我国财政政策的变化。分析选项。A与题干无关;B表述错误;C符合题意;D便于题意不符。故应选C。14.有学者认为中国服饰逐渐丧失民族特点并趋于洋化的重大转型时期是在清末民初。造成此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 B西式服装的传人和流行C国内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考察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服饰的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国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兴起,中国社会的生活习俗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服饰上逐渐趋于西洋化。维新变法时期,主张“断发易服”;民国时期,颁布了剪辫易服的法令。这都体现了政治变化对社会生活习俗的影响。故应选C。15. 下表出自交通杂志(1935年1月)。这一对比研究可以用来说明()各种运输方法运费之比较(单位:分)运输方法运费(吨/公里)运输方法运费(吨/公里)肩 挑34.0驴 车18.0公路汽车30.0轻便铁路2.4独轮车19.2铁 路2.0A近代铁路发展的原因 B中国近代交通的多样性C近代交通工具革新的条件 D近代交通的殖民地特征【答案】A【解析】考察近代交通的变化。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肩挑到铁路,运费大幅度降低铁路的运费只有肩挑的十七分之一,具有明显的优势。故A项正确;B、C项与题干要求“各种运输方法运费之比较”;D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来。故应选A。16. “女工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且还要站立操作机器,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时候,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就有一次因为那女孩是小脚,而把她辞退。”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 B工厂招工歧视女工C辛亥革命后缠足陋习被彻底废除 D当时女工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材料的内容可知,女性缠足不利于近代机器工业化生产,故对是否缠足提出要求,这从客观上有助于改变女性的缠足陋习。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B项羽题意不符;C项说法错误,辛亥革命也并未完全革除社会陋习;D项也与题干无关。故应选A。17. 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答案】C【解析】考察近代中国传媒的变迁。依据所学可知,近代中国变革的根本动力应为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故A项错误;材料“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表明了报纸的功能,故C项符合题意;从材料中看不出报纸产业的多元化专制政府对报刊业的压制,故可排除B、D两项。故应选C。18.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答案】C【解析】考察1929-1933年经济危机。从材料可知,一方面工人工资水平太低,造成购买能力低;而另一方面生产迅速发展。这样就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和劳动者实际购买力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矛盾的发展终于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A项说的是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与题意不符;B项只是表现;C项是说的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符合题意;D项说的是政策原因。故应选C。19. 193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罗斯福赢得了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工人和黑人等选民的广泛支持。罗斯福执政后,哪些政策相对体现了这些选民的利益( )建立福利制度 调整农业 复兴工业 以工代赈A B C D【答案】D【解析】考察罗斯福新政。依据所学可知,建立福利制度符合广大民众的利益;调整农业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利益;复兴工业有利于保障城市工人的利益;以工代赈体现广大民众利益。故应选D。2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下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所有者年份政府公共机关法人金融机关其他国内法人外国法人个人其他1950年3.212.611061.311.91960年0.223.117.81.146.311.51969年0.332.221.33.240.12.9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答案】A【解析】考察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选项A明显错误,本题又属于逆向选择题,故应选A。21.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答案】D【解析】考察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就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分析选项, D项符合题意。故应选D。22. 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答案】D【解析】考察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A项表述过于绝对,不合史实;苏联早在工业化在1937年已实现,故B项排除;对农业的改革是从赫鲁晓夫时期的1953年开始的,故C项不正确;马林科夫以1952年农业产量增加来说斯大林体制下农业发展长期滞后的问题已经解决,表明马林科夫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故应选D。23. xx年底,据俄罗斯权威民意调查机构列瓦达中心的民调显示,勃列日涅夫是仅次于普京的声望最高的领导人,61%的受访者认为其执政时期是二战后苏联(俄)国家发展最好的时期。民众怀念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 )A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 B苏联保持了大国的荣光C苏联军事实力逐渐接近美国 D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答案】A【解析】考察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认识。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改革,主要在工业尤其是与军事有关的重工业。这使苏联军事力量大为增强,接近美国,使苏联在国际上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改革也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分析选项,A项不合史实。故应选A。24. 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A B C D【答案】C【解析】考察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从材料可知,世界银行筹措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美国且借贷国贷款的主要用途是购买美国商品。这体现了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故应选C。25. 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这表明( )A关贸总协定未能推动贸易自由化进展 B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急需建立C关贸总协定纵容了贸易保护主义 D世界各国普遍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答案】B【解析】考察战后国际贸易的认识。从材料“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可知,关贸总协定在推动贸易自由化进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所以A、C错误;但关贸总协定的性质使其作用大打折扣,世界贸易的发展迫切需要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的建立,故B项正确;D项不合史实。故应选B。26. 凤凰卫视评论员邱震海曾发表评论指出,从抽象的范畴而言,消灭潜在敌人的最好办法不是传统的对抗,而是双方联合起来做一些事情,就像非洲谚语所说的那样:“给他一座塔,他就能成为你的兄弟,”符合以上评论的国际组织是 ()A B C D【答案】D【解析】考察对欧洲一体化的认识。自近代以来,欧洲列强试图已无力实现欧洲的统一,但都以失败告终。不仅如此,这也是欧洲力量严重削弱,尤其是二战,欧洲丧失国际关系的中心地位。痛定思痛,战后欧洲逐渐走上一体化的道路,合作共赢,使欧洲实力大增,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D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故应选D。27. 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普遍性一般国际组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C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 D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答案】D【解析】考察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依据所学可知,联合国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综合性组织,区域性的国际组织调节的是特定的区域,这主要是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不合理的产物,A、B、C正是这种不合理现象原因的表述,都是正确。此题是逆向选择题,故应选D。28.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之一是( )A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贸易规范化 B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C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 D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答案】C【解析】考察全球化的影响。依据所学可知,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所主导的,收益的主要是发达国家。而官大的发展中国家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面临着种种风险,如国家主权、经济安全问题,环境问题等等。分析选项,C项表述符合题意,故应选C。29. 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下图是xx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该漫画反映了( )A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B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C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D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答案】D【解析】考察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认识。中国加入WTO既是中国经济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降低,使国内的企业和产品面临更强的竞争。故应选D。30.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 据此,你认为“中国梦”( )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A B C D【答案】 C【解析】考察中国在当今世界中的地位及作用。依据所学可知,近代西方的大国之梦及冷战时期的大国之梦都是一种霸权之梦;而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分析选项,符合题意。故应选C。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31. (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也许在马可波罗时代以前好久,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若易以其他法律和制度,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即财富增长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英)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材料三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乾隆帝复英王乔治三世请回答:(l)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有何特点?(4分)(2)你认为材料二中亚当斯密关于中国“停滞性”的结论是否属实?亚当斯密是如何分析中国长期停滞的原因的?(3分)(3)如果你同意上题中“停滞性”的结论,请再分析造成停滞的另外两个原因。如果不同意,请写出两点理由。(4分)(4)根据材料三,从乾隆帝复英王的信中,能看出当时中国怎样的情形?(2分)【答案】(1)模式: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男耕女织),自给自足。(4分)(2)属实或不属实。法律和制度阻碍了发展。(3分)(3)同意者讲原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轻视技术等。不同意者举理由:中国经济一直在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等。(4分)(4)中国富有,夜郎自大的虚骄心理,闭关锁国。(2分)【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认识与理解。结合所学即材料的描述,可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联系所学回答特点。第(2)问,结合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回答。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属实与不属实只要自圆其说即可,关键是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联系中国政治、经济状况回答。第(3)问,回答本问要结合第(3)问,与之相适应。然后从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归纳总结。第(4)问,主要从材料的内容及当时世界发展的特点分析回答。从中国历史发展的横向来看,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依然是吸取发展的,出现了所谓的“乾隆盛世”;但从横向来看,西方资本主义已兴起,对外殖民扩张。32. (13分)英国对现代世界的先导作用是无可否定的,现代社会的许多特征都从英国开始,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材料一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出现了一个相对宽松、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国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材料二 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使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工业革命,还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大国崛起工业先声材料三 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状况(部分)一览表成 员占全国人口占国民收入年 代穷人数量工业、金融资产阶级等2%36.5%1855年85(万)1856年87(万)普通群众80%40%1863年109(万)1866年130(万)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材料四 19世纪上半叶在英格兰是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是一个因无法控制犯罪及暴力事件而威胁到现政权的时代,一个犯罪有暴力冲突四处蔓延并难以遏制的时代。 不难发现,在短短的37后中,犯罪数字竟增加了6倍多。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的工匠、农业工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 17 岁。在工业城市格拉斯哥,1821年工人因疾病而死亡的比例为289%,1838年上升为38%,1843年达到4%。在兰开斯特郡1841年死亡的102025 名工人中,有 83216人不到20岁,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221岁。这些人大部分因可以医治的疾病而死,只是由于贫困而无法得到治疗。国民体质下降,在19世纪已成为关系到全民族命运的大事。布尔战争爆发后,人们突然发现堂堂英国居然难以征集到足够的合格士兵。钱乘旦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材料五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 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繁荣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科技三方面概括说明“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 (3分)(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 (4分)(3)根据材料五,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内所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有利影响。(6分)【答案】(1)政治上,光荣革命后,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或资本主义代议制);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科技上,经典力学体系确立,近代科学形成。(3分)(2)问题:贫富悬殊,犯罪率高,社会秩序混乱;疾病流行,国民体质下降。(4分)(3)措施:通过立法手段,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或保障工人权益,改善工人生产生活条件。(3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3分)【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近代英国对世界历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回答时要从材料中总结。材料一是从政治角度、材料二是从经济和科技角度说明的。第(2)问,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材料三的数据揭示的是贫富悬殊,材料四揭示的是犯罪率高,民众身体素质差,社会秩序混乱。第(3)问,主要考查资本主义国家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影响。如材料“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体现了对工人权益的保护,生活条件的改善等。这些措施无疑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33. (14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19世纪八十年代俾斯麦执政时期的德国。当时的德国,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一触即发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俾斯麦被迫转向了软化工人与调和阶级对立的政策。在德皇威廉一世的支持下,帝国议会通过了法令,先后于1880年、1884年和1889年颁布了疾病保险法、工伤保险法和老年保险法三项法案。其后,各资本主义国家陆续予以仿效。而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全面建立和发展是在美国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时期。这与本世纪二十、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以及凯恩斯福利国家理论的诞生是分不开的。王梅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经验、教训和启示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即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国家”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因素有哪些?(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4分)(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欧洲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变化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改革的启示。(4分)【答案】(l)因素:工业革命后贫富差距扩大,工人运动高涨;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罗斯福新政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凯恩斯福利国家理论的影响。(6分)(2)问题:资本外逃,加剧国内失业压力;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削弱国家经济竞争力;劳动生产积极性降低(培养了懒汉),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4分)(3)启示:必须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稳定社会秩序,促使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量力而行,不可操之过急;在完善社会保障过程中,国家不应大包大揽,应建立国家与个人共同的责任和风险机制。(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4分)【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保障措施的认识与理解。回答时要紧扣材料,从材料中归纳总结。如材料“当时的德国,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一触即发的状态。而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全面建立和发展是在美国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时期。这与本世纪二十、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以及凯恩斯福利国家理论的诞生是分不开的。”揭示了原因。第(2)问,主要考查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弊端,结合材料“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即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国家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揭示了问题。第(3)问,结合前两问分析回答。同时注意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综合分析归纳。历史文科参考答案1. B 2. D 3. A 4. A 5. C. 6. A 7. B 8. B 9. B 10. B11. B 12. D 13. C 14. C 15. A 16. A 17. C 18. C 19. D 20. A21. D 22. D 23. A 24. C 25. B 26. D 27. D 28. C 29. D 30. C31.(13分)(1)模式: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男耕女织),自给自足。(4分)(2)属实或不属实。法律和制度阻碍了发展。(3分)(3)同意者讲原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轻视技术等。不同意者举理由:中国经济一直在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等。(4分)(4)中国富有,夜郎自大的虚骄心理,闭关锁国。(2分)32. (13分)(1)政治上,光荣革命后,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或资本主义代议制);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科技上,经典力学体系确立,近代科学形成。(3分)(2)问题:贫富悬殊,犯罪率高,社会秩序混乱;疾病流行,国民体质下降。(4分)(3)措施:通过立法手段,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或保障工人权益,改善工人生产生活条件。(3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3分)33. (14分)(l)因素:工业革命后贫富差距扩大,工人运动高涨;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罗斯福新政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凯恩斯福利国家理论的影响。(6分)(2)问题:资本外逃,加剧国内失业压力;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削弱国家经济竞争力;劳动生产积极性降低(培养了懒汉),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4分)(3)启示:必须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稳定社会秩序,促使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量力而行,不可操之过急;在完善社会保障过程中,国家不应大包大揽,应建立国家与个人共同的责任和风险机制。(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