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367405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58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文言文阅读 高三年级 2002年 古之人非无宝也 其所宝者异也 孙叔敖疾 将死 戒其子曰 王数封我矣 吾不受也 为我死 王则封汝 必无受利地 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 此其地不利 而名甚恶 荆人畏鬼 而越人信禨 可长有者 其唯此也 孙叔敖死 王果以美地封其子 而子辞 请寝之丘 故至今不失 孙叔敖之知 知不以利为利矣 知以人之所恶为己所喜 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古代的人不是没有宝物 只是他们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 孙叔敖病了 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 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 我都没有接受 如果我死了 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 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 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 这个地方土地贫瘠 而且地名很不吉利 楚人畏惧鬼 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灾祥 所以 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 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 孙叔敖死后 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 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 请求赐给寝丘 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 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 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 这就是有道之人之所以不同于世俗的原因 五员亡 荆急求之 登太行而望郑曰 盖是国也 地险而民多知 其主俗主也 不足与举 去郑而之许 见许公而问所之 许公不应 东南向而唾 五员再拜受赐 曰 吾知所之矣 因如吴 过于荆 至江上 欲涉 见一丈人 刺小船 方将渔 从而请焉 丈人度之 绝江 问其名族 则不肯告 解其剑以予丈人 曰 此千金之剑也 愿献之丈人 丈人不肯受 曰 荆国之法 得五员者 爵执圭 禄万檐 金千镒 伍员逃亡 楚国紧急追捕他 他登上太行山 遥望郑国说 这个国家 地势险要而人民多有智慧 但是它的国君是个凡庸的君主 不足以跟他谋划大事 伍员离开郑国 到了许国 拜见许公并询问自己宜去的国家 许公不回答 向东南方面吐了一口唾沫 伍员拜了两次 接受赐教说 我知道该去的国家了 于是往吴国进发 路过楚国 到了长江岸边 想要渡江 他看到一位老人 撑着小船 正要打鱼 于是走过去请求老人送他过江 老人把他送过江去 伍员问老人的姓名 老人却不肯告诉他 伍员解下自己的宝剑送给老人 说 这是价值千金的宝剑 我愿意把它送给您 老人不肯接受 说 按照楚国的法令 捉到伍员的 授予执圭爵位 享受万石俸禄 赐给黄金千镒 昔者子胥过 吾犹不取 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 五员过于吴 使人求之江上 则不能得也 名不可得而闻 身不可得而见 每食必祭之 祝曰 江上之丈人 为矣 而无所以为之 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从前伍子胥从这里经过 我尚且不捉他去领赏 如今我接受你的价值千金的宝剑做什么呢 伍员到了吴国 派人到江边去寻找老人 却无法找到了 此后伍员每次吃饭一定要祭祀那位老人 祝告说 江上的老人 天地之德大到极点了 养育万物多到极点了 天地何所不为 却毫无所求 人世间 做了有利于别人的事 却毫无所求 名字无法得知 身影无法得见 达到这种境界的恐怕只有江边的老人吧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 儿子必取抟黍矣 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 鄙人必取百金矣 以和氏之璧 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 贤者必取至言矣 其知弥精 其所取弥精 其知弥粗 其所取弥粗 假如现在把百金和黄米饭团摆在小孩的面前 小孩一定去抓黄米饭团了 把和氏之璧和百金摆在鄙陋无知的人面前 鄙陋无知的人一定拿走百金 把和氏之璧和关于道德的至理名言摆在贤人面前 贤人一定听取至理名言了 他们的智慧越精深 所取的东西就越珍贵 他们的智慧越低下 所取的东西就越粗陋 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其所宝者异也 B 见一丈人 刺小船 C 吾不受也 D 去郑而之许 宝 在文中是动词 看重的意思 现代汉语中 宝 是名词 指珍贵的东西 刺 在文中是动词 用篙撑的意思 现代汉语中 刺 指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 去 在文中是离开的意思 现代汉语中的 去 指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跟 来 相对 与古汉语去的意思正好相反 受 古 今汉语都作接受 承受讲 他们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 他看到一位老人 撑着小船 我没有接受 伍员离开郑国 到了许国 C 8 文中画线的句子 暗换主语的一项是 A 五员亡 荆急求之 登太行而望郑 B 去郑而之许 见许公而问所之 C 过于荆 至江上 欲涉 D 五员过于吴 使人求之江上 五员出逃 楚国紧急捉拿他 五员逃到太行山望着郑国 五员离开郑国 到了许国 拜见许公并询问自己宜去的国家 五员 路过楚国 到了长江岸边 想要渡江 伍员到了吴国 派人到江边去寻找老人 9 下列各组句子 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过于荆 至江上 苛政猛于虎也 B 曰 吾知所之矣 因如吴 秦伏兵绝其后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C 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宋何罪之有 D 知不以利为利矣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日削月割 以趋于亡 介词 作 从 讲 介词 用在形容词 猛 之后的 于 作 比 讲 助词 用在主谓句 有道者所以异乎俗 之间 取消该句的独立性 助词 用来前置宾语 何罪 介词 作 把 拿 用 讲 连词 相当于 而 10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 全部表达 其知弥精 其所取弥精 的一组是 请寝之丘 故至今不失 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 其主 俗主也 不足与举 去郑而之许 名不可得而闻 身不可得而见 为矣 而无所以为之 A B C D 选文第一段提出作者 古之人 所宝者异也 的见解 第4段的评论 其知弥精 其所取弥精 其知弥粗 其所取弥粗 是对作者观点的升华 2 3两段分别用孙叔敖和江上丈人的事例来证明作者见解的正确 都是表现孙叔敖 其知弥精 其所取弥精 的 主要陈述的是郑主见识的短浅 写伍员的仓皇逃亡 都与 其知弥精 其所取弥精 无涉关 都是对江上丈人无己 无功 无名行为的评价 都是表现江上丈人 其知弥精 其所取弥精 的 11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许公害怕走漏消息得罪近邻楚国 故不用语言而用唾之方向为五员指路 五员心领神会 B 作者赞赏江上丈人为他人做事而不求名利 不求回报的态度 C 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着想 而江上丈人的智慧却在于懂得追求高尚的道德 D 文章最后一段 用儿子和贤人的例子说明 其所取弥精 用鄙人的例子说明 其所取弥粗 用儿子和贤人的例子说明 其所取弥精 显然与原文意思相悖 文中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 儿子必取抟黍矣 是用来证明 其知弥粗 其所取弥粗 的 年 邴原十一岁而丧父 家贫 早孤 邻有书舍 原过其旁而泣 师问曰 童子何悲 原曰 孤者易伤 贫者易感 夫书者 必皆具有父兄者 一则羡其不孤 二则羡其得学 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 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 曰 欲书可耳 答曰 无钱资 师曰 童子苟有志 我徒相教 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邴原十一岁死了父亲 家中贫穷 又 早早成了孤儿 他家 隔壁有学堂 邴原经过学堂旁就哭泣 老师问 他 说 小孩子悲伤什么 邴原说 孤儿容易伤心 穷人容易感怀 那些学习的人 必定都是父兄都有的人 一是羡慕他们没有成为孤儿 二是羡慕他们能够学习 心里悲伤 因此流泪 老师也为邴原的话哀伤 因此流下眼泪 说 想读书 可以啊 邴原 回答说 没有学费 老师说 孩子如果有 读书的 志向 我白教你 不要学费 于是 邴原 就入了学 一冬之间 诵 孝经 论语 自在童龀之中 嶷然有异 及长 金玉其行 欲远游学 诣安丘孙崧 崧辞曰 君乡里郑君 君知之乎 原答曰 然 崧曰 郑君学览古今 博闻强识 钩深致远 诚学者之师模也 君乃舍之 蹑屐千里 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 君似不知而曰然者 何 一冬的时间 背诵了 孝经 和 论语 从 他 在儿童之中时 就 聪明 有特异之处 等到长大 他的品行如金玉一般 美好 想要远行求学 拜访了安丘孙崧 孙崧推辞说 您家乡的郑君 您知道吗 邴原回答说 是的 知道 孙崧说 郑君学贯古今 博闻强识 能 探求深远 的学问 真是学习者的老师和楷模 您却舍弃他 跑了一千里 路 来找我 这是所谓把郑君当作东家丘的 做法 您好像不知道 郑君 而说知道 是什么原因 原曰 先生之说 诚可谓苦药良针矣 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 人各有志 所规不同 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 有入海而采珠者 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 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 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 君以仆为西家愚夫邪 崧辞谢焉 又曰 兖 豫之士 君多所识 未有若君者 当以书相分 原重其意 难辞之 持书而别 原心以为求师启学 志高者通 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 书何为哉 乃藏书于家而行 邴原说 先生的话 真可以说是苦药良针了 但还没有完全了解我的内心志向 人各有 自己的 志向 各人 打算不同 所以才有登山采玉的人 有入海采珍珠的人 怎么能说登山的人不知道海深 入海的人不知道山高呢 您说我把郑君当作东家丘 您认为我是西家的愚夫吗 孙崧向邴原致了歉 又说 兖州 冀州的士人 我认识很多 没有像您这样的 我 应该用书信来为你作 访学求师的 媒介 邴原看重孙崧的好意 难以推辞 他的介绍信 就 拿着信告别了 邴原心里认为拜求老师 开导学问 这样的事 志向高远的人 之间自然 能够相契合 不像交朋友 这样的事 要靠介绍来完成 信有什么用呢 于是把信藏在家里 就出行了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 正确的一项是 A 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 哀 悲伤B 崧辞曰 辞 推托C 郑君学览古今 博闻强识 识 见识D 君乃舍之乃 就 哀 应解释为 为 悲伤 识 应解释为 记 读音为zhi 四声 高中课本第二册 人教版 苏轼 石钟山记 中的 汝识之乎 的 识 即为此义 乃 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判断为转折关系 可译为 却 A 1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 夫书者 必皆具有父兄者 B 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 C 君乡里郑君 君知之乎 D 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 交游 的意思是 交朋友 现代汉语中也有此义项 但用得较少 古汉语中还有一个义项是 有交往的朋友 具有 在此语句中是两个词 具 的意义为 皆 都 有 的意义与 无 相对 而现代汉语的意思与此完全不同 涕零 的古义为 落泪 例如 念彼共人 涕零如雨 诗经 和 临表涕零 出师表 这两句中的 涕零 现代汉语的意义与此义同 例如 感激涕零 中的 涕零 即是 落泪 的意思 乡里 的意思是 所居之乡 在古汉语中还有一个常用义项 同乡 在现代汉语中 乡里 也是这两个义项 A 13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原过其旁而泣 子路拱而立 B 一则羡其不孤秦贪 负其强C 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 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D 当以书相分斧斤以时入山林 表承接关系 连词 表修饰关系 连词 代 他们 书者 代 自己的 是领属性代词 两个 之 均是助词 介词 可译为 用 可译为 依照 按照 介词 C 14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 正确的一项是 A 师 于是遂就书 B 师 金玉其行 C 君似不知 郑君 而曰然者 D 原 又曰 兖 豫之士 吾多所识 未有若君者 当以书相分 邴原 邴原 孙崧 C 15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A 邴原童年丧父 家境贫寒 因而时常感伤哭泣 B 邴原舍郑君而求学于孙崧 是因为孙崧的学问更大 C 邴原认为孙崧如 登山者不知海之深 一样误解了自己 D 邴原把书藏在家里不读 是因为他对求学有更深的认识 答案D 命题有误 A项中句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邴原感伤而哭泣的原因是幼孤而不得学 B项中句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邴原求学于孙崧的原因是他认为孙崧更适合做自己的老师 更适合自己的追求 C项的表述不合文意 邴原认为孙崧不了解自己的志向追求而误解了自己 D项误解了原文中 当以书相分 和 乃藏书于家而行 两句话中的 书 在这两句中的意思应为 书信 2004年 辛公义 陇西狄道人也 公义早孤 为母氏所养 亲授书传 周天和中 选良家子任太学生 以勤苦著称 武帝时 召入露门学 令受道义 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 数被嗟异 时辈慕之 辛公义是陇西狄道人 公义很小就失去了父亲 由母亲抚养 母亲亲自教授儿子读书识礼 北周天和年间 朝庭选拔清白人家的子弟入太学学习 公义在太学学习期间因勤奋刻苦而受人称道 北周武帝时 辛公义受朝庭征召进入露门学 这使他接受了更深地道义熏陶 当时武帝每月都召集辛公义与大儒们在御前讲学论道 辛公义的学识常常为大儒所叹服 被认为是奇才 同辈也都很敬慕他 从军平陈 以功除岷州刺史 土俗畏病 若一人有疾 即合家避之 父子夫妻不相看养 孝义道绝 由是病者多死 公义患之 欲变其俗 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 凡有疾病 皆以床舆来 安置厅事 暑月疫时 病人或至数百 厅廊悉满 公义亲设一榻 独坐其间 终日连夕 对之理事 辛公义从军平定陈国 因战功被授予岷州刺史 岷州当地的习俗畏惧人得病 一个人一旦有了病 全家就都躲避他 即使父子 夫妻之间也不尽互相侍侯照料的责任 孝义之道全都断绝 因此病人很多都死掉了 公义对此深感忧虑 打算改变这种陋习 于是分派部下巡视检查岷州各地 凡有得病的 都用床抬到刺史府内 安置在刺史办公的大堂上 当时正值暑天 疾病暴发 病人有时多达数百人 大堂甚至走廊全都安置了病人 公义给自己在厅堂上安置一榻 就在此办公休息 夜以继日 公义自己每月的薪酬全都用来给病人买药 为病人请医生诊病治疗 亲自给病人喂饭喂药 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这样病人差不多都治愈了 到这时 公义才召来病人的父母亲属告示他们说 人的死生是由命运决定的 和亲人得病没有多少关系 以前你们的亲人一旦得病你们就抛弃他 所以病人只有等死罢了 现在我把得病的人都聚集在一起 我自己早晚坐卧在病人之间 如果说传染的话 那我怎么能不死呢 病人又怎么能痊愈呢 你们再也不要相信惧怕病人的陋习了 那些病人的子孙亲属都满面惭愧 道谢后离开 这以后岷州地方人有得病的 争相到刺史府找辛公义 病人在岷州当地无亲属的 公义就收养他们 人与人互相之间慈爱的风气开始形成 而畏惧病人的陋习遂得以革除 全岷州的人都称呼公义为慈母 所得秩俸 尽用市药 为迎医疗之 躬劝其饮食 于是悉差 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 死生由命 不关相着 前汝弃之 所以死耳 今我聚病者 坐卧其间 若言相染 那得不死 病儿复差 汝等勿复信之 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 后人有遇病者 争就使君 其家无亲属 因留养之 始相慈爱 此风遂革 合境之内呼为慈母 后迁牟州刺史 下车 先至狱中 因露坐牢侧 亲自验问 十余日间 决断咸尽 方还大厅 受领新讼 皆不立文案 遣当直佐僚一人 侧坐讯问 事若不尽 应须禁者 公义即宿厅事 终不还閤 人或谏之曰 此事有程 使君何自苦也 答曰 刺史无德可以导人 尚令百姓系于囹圄 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 罪人闻之 咸自款服 后有欲诤讼者 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 此盖小事 何忍勤劳使君 讼者多两让而止 公义后来升迁为牟州刺史 刚一到任 先视察监狱积案 自己就在牟州牢房旁边的院子里办公 亲自审问案犯 十多天里 积案差不多审结完了 这才回到刺史府大堂办公 凡是新的诉讼案件 公义都不按陈规立文案 而是派遣值班的下属官员一人 坐在旁边审问 如果案件没有及时审结 仍须暂时收监的 公义就住在审案办公的地方 始终不回家 有人劝谏他说 审理案件有程序 使君何必这样自讨苦吃呢 公义回答说 我无德无才 不能教化百姓向善 仍让百姓受牢狱之灾 那里有百姓被关在狱中而刺史却心安理得的呢 那些有罪的人听到这番话 都诚心服罪 以后再有要打官司的人 乡间德高望重的父老就立即告诫他们说 这点小事 你们怎么忍心辛劳使君大人 想要打官司的人很多就相互忍让体谅从而停止诉讼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数被嗟异数 多次B 以功除岷州刺史除 授予官职C 尽用市药市 买D 讼者多两让而止两 再次 两 双方 两方 双方施行 作状语 D 7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为母氏所养 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何也B 若一人有疾 即合家避之 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C 因留养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 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 王之好乐甚 则齐其庶几乎 两个 为 都读作 w i 介词 表被动 可译为 被 假设连词 如果 单数第二人称代词 你 表承接关系的连词 于是 就 介词 通过 经由 句末疑问语气词 吗 么 句末表示揣测的语气词 吧 8 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 不正确的一项是A 母氏 亲授书传B 辛公义 以勤苦著称C 遇病者 争就使君D 辛公义 侧坐讯问 此题表面上是考查省略句式 实际是考查对文句的正确理解 上面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 不正确的一项是D D中 侧坐讯问 的主语 根据上下文意应是那位当直佐僚 而非辛公义 D 9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 全都直接写辛公义勤政爱民的一组是 以勤苦著称 公义患之 欲变其俗 所得秩俸 尽用市药 其家无亲属 因留养之 因露坐牢侧 亲自验问 罪人闻之 咸自款服A B C D 没有 直接写 动作 行为 语言 表情 辛公义勤政爱民 欲变其俗 只是打算 没有实践 罪人的反应 属于侧面反映 没有辛公义的行为 B 10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 辛公义早年即失去了父亲 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B 辛公义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岷州亲属有病不加照料的不良风气 C 辛到牟州后十多天就使牟州的监狱中不再有积压的案子 D 辛公义的行为使牟州的罪人受到感动 诚心服罪 不再打官司 此题答案为D项 辛公义的行为 的确 使牟州的罪人受到感动 诚心服罪 但 不再打官司 的不是 牟州的罪人 而是最终 两让而止 的 讼者 D项将两个毫不相关的表述对象作了错误的对接 2005年 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 庄公死 更立景公 崔杼相之 崔杼与庆封密谋杀害了齐庄公 齐庄公被杀害后 他们又立了景公 由崔杼担任国相 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 于是扌豕崔杼之子 令之争后 崔杼之子相与私哄 崔杼往见庆封而告之 庆封谓崔杼曰 且留 吾将兴甲以杀之 因令卢满嫳兴甲以诛之 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 烧其室屋 报崔杼曰 吾已诛之矣 崔杼归 无归 因而自绞也 庆封又打算杀掉崔杼来取代他的相位 于是唆使崔杼的儿子们 让他们争夺继承权 崔杼的儿子们果然彼此争斗 内讧不休 崔杼去见庆封并把这件事告诉他 庆封对崔杼说 你请少等 我派兵去收拾他们 于是庆封命令卢满嫳带兵去惩处崔杼的儿子们 崔杼的妻妾子女及族人全部被杀死 卢满嫳又让士兵放火烧毁了崔杼家的所有房屋 然后庆封告诉崔杼说 我已经派人收拾了他们 崔杼返回后 已无家可归 就上吊自杀了 庆封相景公 景公苦之 庆封出猎 景公与陈无宇 公孙灶 公孙虿诛封 封以其属斗 不胜 走如鲁 齐人以为让 又去鲁而如吴 王予之朱方 荆灵王闻之 率诸侯以攻吴 围朱方 拔之 得庆封 负之斧质 以徇于诸侯军 因令其呼之曰 毋或如齐庆封 弑其君而弱其孤 以亡其大夫 乃杀之 庆封于是成为景公的国相 景公怨恨他 有一次趁庆封外出打猎 景公和陈无宇 公孙灶 公孙虿联合起来讨伐庆封 庆封仅率领随从的亲信抵抗 无法取胜 只好逃往鲁国 齐国责备鲁国收留庆封 庆封只好又从鲁国逃往吴国 吴王把朱方城封给庆封 楚灵王听说后 率领各诸侯国的军队攻打吴国 包围并攻占了朱方城 活捉了庆封 让他背负砍头的刀斧刑具 在诸侯国军队面前示众 并让他自己高喊 做人不得再像齐国的庆封 作为人臣谋害自己的国君 并欺辱国君的遗孤 并以此来与大夫结盟 然后就处死他 黄帝之贵而死 尧舜之贤而死 孟贲之勇而死 人固皆死 若庆封者 可谓重死矣 身为戳 支属不可以见 行忮 之故也 凡乱人之动也 其始相助 后必相恶 为义者则不然 始而相与 久而相信 卒而相亲 后世以为法程 黄帝那么尊贵 但还是死了 尧舜那么贤能 也还是会死去 孟贲那么勇敢 最终也死了 人注定都要死去 但像庆封这样的人 可以说是死有余辜 自身被杀戳 连尸首都不能保全 这是因为他为人处事太凶恶了 凡是作乱的小人在一起共事 他们开始互相勾结利用 后来必然反目成仇 主诗正义的人就不是这样 他们开始时互相协作 时间长了彼此信任 最终相亲相敬 后世可把这作为了解人的一条规律 6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A 崔杼相之相 辅佐B 扌豕崔杼之子扌豕 挑拨C 景公与陈无宇 诛封诛 杀掉D 始而相与 久而相信与 结交 相 当 辅佐 讲 在 游褒禅山记 中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的 相 也是辅佐 帮助的意思 B项是一个很生疏的字 读zhu 当挑拨讲 我们没有学过的一个字词 命题人把它放在选项里 考查的是结合文意推断词义的能力 从一个侧面起着帮助疏通文意的作用 诛 在这里是 讨伐 的意思 从后面 封以其属斗 也可以推断出来 成语 口诛笔伐 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与 字作 结交 讲 在 烛之武退秦师 失其所与 不知 就是这样的用法 如果能熟练地掌握课本知识 很容易就可判断这两项是正确的 C 7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 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庄公死 更立景公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B 得庆封 负之斧质譬若以肉投馁虎 何功之有哉C 后世以为法程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D 其始相助 后必相恶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 都是副词 都可作 又 再 讲 代词 作 他 讲 指庆封 助词 无实义 仅复指前置宾语 何功 介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把 拿 用 后边省掉了宾语 之 连词 相当于 而 互相 彼此之间 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 A 8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成分 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 齐人 得庆封 负之斧质B 齐人以为让 鲁 C 卢满嫳 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D 庆封 身为戳 支属不可以见 得庆封 的主语是荆灵王率领的诸侯军 而不是齐人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式 实际是考查对句意的正确理解 着眼点应落在了省略句省略成分的认定上 A 9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 全部表达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的一组是 吾已诛之矣 崔杼 无归 因而自绞也 荆灵王闻之 率诸候以攻吴 若庆封者 可谓重死矣 身为戳 支属不可以见 行忮之故也 其始相助 后必相恶A B C D 庆封派人诛杀的是崔杼之妻子及支属 文中崔杼是不义之人无疑 但不能因此就说崔杼之妻子及支属也是不义之人 故此项不能表达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 崔杼自绞正应验了 多行不义必自毙 这名话 完全是咎由自取 此项表达了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 陈述荆灵王率诸侯军攻吴 未直接涉及崔杼 庆封这样的不义之人的下场 庆封是文中不义之人的典型代表 像他这样的人 可以说的是死有余辜 庆封自身被杀戮 连尸首都不能保全 这是因为他为人处事太凶恶了 其 指代作乱的小人 如崔杼 庆封之流 他们在一起共事 开始互相勾结利用 后来必然反目成仇 不会有好结果 是这些人的人生轨迹 10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 崔杼与庆封的交往是小人之间的勾结和利用 B 鲁国由于荆灵王的干涉而赶走了庆封 C 崔杼因家破人亡而自杀身亡 D 按照大义行事的人才会有真正的友谊 B项说鲁国由于荆灵王的干涉而赶走了庆封 属于张冠李戴 文中荆灵王率诸侯军干涉的是吴国 而非鲁国 鲁国赶走庆封是因为受到齐国的责备 而非荆灵王 B 2006年 景公之时 霖雨十有七日 公饮酒 日夜相继 晏子请发粟于民 三请 不见许 公命柏遽巡国 致能歌者 晏子闻之 不说 遂分家粟于氓 致任器 于陌 徒行见公曰 霖雨十有七日矣 坏室乡有数十 饥氓里有数家 百姓老弱 冻寒不得短褐 饥饿不得糟糠 敝撤 无走 四顾无告 而君不恤 日夜饮酒 令国致乐不已 马食府粟 狗餍刍豢 三室之妾俱足粱肉 狗马室妾 不已厚乎 民氓百姓 不亦薄乎 故里穷而无告 无乐 有上矣 饥饿而无告 无乐有君矣 婴随百官 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 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 婴之罪大矣 再拜稽首 请身而去 遂走而出 齐景公的时候 雨一连下了十七天不停 景公却日日夜夜喝酒 晏子请求发放粮食给灾民 请求了多次 也没有被允许 景公命令近臣急速巡视全国 招致会唱歌的人 晏子听说后 不高兴 就把他自己食邑出产的粮食分给百姓 并把装运粮食的工具放在路上 徒步去见景公 说 雨一连下了十七天了 毁坏房屋的一乡有好几十 挨饿的百姓一里 二十五户 有好几家 百姓年老体弱 地冻天寒时连粗布短衣都得不到 饥饿时连酒糟谷糠都得不到 踟蹰徘徊 无家可归 环顾四方 求告无门 您却不担忧这些 还一天到晚喝酒 不停地叫人到全国寻找乐师歌手 马吃官府的粮食 狗饱食牛羊猪肉 三宫的妻妾 都有充足的美食佳肴 狗马妻妾 享用的东西 不是太多了吗 黎民百姓 得到的东西 不是太少了吗 因此 乡里人穷困而求告无门 就不会喜欢他们的君主 乡里人饥饿而求告无门 也不会喜欢他们的君主 我随同百官办事 使人民饥饿贫困而求告无门 使君主沉迷酒色 失去民心而不知忧虑 我的罪过已经很大了 于是他拜了两拜 请求辞去官职 就跑出去了 公从之 兼于涂而不能逮 令趋驾追晏子其家 不及 粟米尽于氓 任器存于陌 公驱 及之康 内 公下车从晏子曰 寡人有罪 夫子倍弃不援 寡人不足以有约也 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 愿夫子之幸存寡人 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 委之百姓 多寡轻重 惟夫子之令 遂拜于途 晏子乃返 命禀巡氓 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 使有终月之委 绝本之家 使有期年之食 无委积之氓 与之薪橑 使足以毕霖雨 令柏巡氓 家室不能御雨者 予之金 巡求氓寡用财乏者 三日而毕 后者 若不用令之罪 景公追赶他 路途泥泞追赶不上 就命令驾车追到晏子的家里 还是没有追上 晏子的粮食全部分给了百姓 装载粮食的工具还放在道边 景公驾着车 在一个四通八达的大路口追上了晏子 景公下车跟在晏子的身后 说 我有罪 先生背弃我 不帮助我 我不值得您屈身 帮我治理国政 了 难道您就不顾及国家和百姓了吗 希望先生保全我 请允许我拿出齐国的粮食财物 送给百姓 送多送少 送轻送重 就听您的命令了 就在路上任命晏子官职 晏子才 和他 回去 晏子 命令大臣到民间巡视 百姓家中有农田蚕桑却没有饭吃的 使他们有一个月柴米积蓄 连农田蚕桑也没有的 使他们有一年的食物 没有积蓄柴草的百姓 给他们柴草 使他们足以度过连绵的雨天 又命令近臣到民间巡视 百姓中房屋不能抵御风雨的 给他们钱 巡视查找百姓中缺钱少用的 三天内要完成 超过三天按不服从命令治罪 公出舍 损肉撤酒 三日 吏告毕上 贫氓万七千家 用粟九十七万钟 薪橑万三千乘 坏室二千七百家 用金三千 公然后就内退食 琴瑟不张 钟鼓不陈 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景公走出 日夜饮酒听歌的 馆舍 减少肉食 撤去酒席 三天后 官吏的报告全都上来了 贫困百姓有一万七千家 用去粮食九十七万钟 柴草一万三千车 毁坏房屋的二千七百家 用去三千金 景公从这以后才回到内宫节缩膳食 不调琴弦 不列钟鼓 晏子请求斥退景公身边的亲信和那些用歌舞娱乐君主的人 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致能歌者致 使 到来B 徒行见公曰徒 步行C 兼于涂而不能逮逮 赶上D 委之百姓委 任命 致 解释为 使 到来 也很勉强 恰当的解释应为招引 招来 引申为寻找 寻求 因为 公命柏遽巡国 致能歌者 句中 柏 即伯 古代的官名 遽 传驿 柏按景公的旨意主动搜寻歌者的意思非常清楚 没有使动的意味 解释为 使 到来 显得牵强 委 在这里是 交付 交给 的意思 从前文 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 可知 齐景公是要把粮食财物 委 之百姓 讲成 任命 显然不通 这实际是一个省略句 委之 后面省略了一个介词 于 实际是请求晏子把这些粮食财物交给百姓 D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 意义 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三请 不见许徒行见公曰B 令国致乐不已狗马室妾 不已厚乎C 公驱 及之康内愿夫子之幸存寡人D 晏子乃返断其喉 尽其肉 乃去 介词 加在动词前 表被动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被 动词 作 往见 拜见 讲 动词 作 停止 讲 副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甚 太 代词 作 他 讲 代晏子 助词 其作用是取消 夫子幸存寡人 这一主谓句的独立性 使之相当一个短语 作 愿 的宾语 两句中的 乃 都是副词 作 才 讲 D 8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 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 但 无乐有上矣 B 景公 令趋驾追晏子其家 C 惟夫子之令 是听 D 后 于三日 者 若不用令之罪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式 考查对文言省略句省略内容的理解 这一点和以往并没有根本区别 不同的是 往年省略句补出的成分不是主语就是宾语 今年补出的内容比较复杂 既有主语 也有谓语 还有补语 但在解题思路上 都同样要建立在对文意理解的基础之上 无乐有上矣 前一个分句是 故里穷而无告 前后是假设关系 而不是转折关系 应该补出的是 就 A 9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 全部表现晏子爱民爱国的一组是 遂分家粟于氓 饥饿而无告 无乐有君矣 请身而去 遂走而出 公出舍 损肉撤酒 三日 吏告毕上 晏子请左右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A B C D 为了救民于饥渴 拿出自己封地的粮食 当然是爱民之心 陈述的对象是百姓不是晏子 为民请命不得 弃官而去 自是爱民 陈述的对象是景公不是晏子 请求斥退小人 完全是为国家考虑 写官吏报告实际情况 C 10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 就会对统治者不满 B 景公是一个从谏如流 知错就改的开明君主 C 景公降尊纡贵 并以社稷百姓的名义追回了晏子 D 晏子爱民爱国 为了劝谏景公不惜放弃自己的官位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B 从全文看在齐国霖雨十有七日的的严重灾害面前 公饮酒 日夜相继 晏子请发粟于民 三请 不见许 公命柏遽巡国 致能歌者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一味追求享乐 不恤国事 不顾百姓死活的昏君 在晏子徒行见景公 不惜放弃自己的官位对景公劝谏后 景公出舍 损肉撤酒 然后就内退食 琴瑟不张 钟鼓不陈 应该说景公对其错误是有所认识和改正的 晏子趁机及时 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就是担心景公一有机会又会旧病复发 所以从全文看根本得不出 景公是一位从谏如流 知错就改的开明君主 的结论 属以偏概全 故意拔高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