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学生作业《中国戏曲》.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366275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7.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学生作业《中国戏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学生作业《中国戏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学生作业《中国戏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梨园春秋 中华戏曲概述与鉴赏 By Solo 梨园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 梨园 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 因唐玄宗在此地教演艺人 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 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 中华戏曲艺术主要是由民间歌舞 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它起源于原始歌舞 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经过汉 唐到宋 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 它由文学 音乐 舞蹈 美术 武术 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 约有三百六十多个剧种 其中 中国五大戏曲分别是京剧 昆曲 黄梅戏 豫剧 评剧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 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 它原名 昆山腔 或简称 昆腔 清代以来被称为 昆曲 现又被称为 昆剧 昆曲的伴奏乐器 以曲笛为主 辅以笙 箫 唢呐 三弦 琵琶等 昆曲的表演 也有它独特的体系 风格 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 动作细腻 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昆曲属 南戏 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 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明万历年间经扬州传入北京 湖南 跃居各腔之首 明末清初 昆曲又流传到四川 贵州和广东等地 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 中国戏曲 两宋时期 南戏 的兴盛繁荣 到了元代 在北方又兴起 元杂剧 称其 北剧 当时昌盛一时 在元末农民起义 推翻了蒙古贵族的封建统治之后 广大的南方各族人民 在政治上摆脱了民族歧视的枷锁 此时中国的戏剧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大变化 形成 北剧 没落 南戏 复兴的现象 相关视频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昆曲表演 京剧是我国国剧 它的前身为徽调 通称皮簧戏 曾一度称为 平剧 后该称京剧 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清乾隆年间徽调进入北京 吸收了昆腔 秦腔的部分剧目 音乐曲调 表演方法和一些民间曲调 演变发展而成 京剧行当的划分 除依据人物的自然属性 性别 年龄 和社会属性 身份 职业 外 更主要的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不同而异 生行分为老生 红生 小生 武生 娃娃生等 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老生 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 口戴胡子 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 可分为3种即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 如扮演帝王 官僚 文人等 靠把老生 如扮演武将 衰派老生 如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 末行归为老生 红生 为勾红脸的须生 如扮演关羽 赵匡胤等 小生 指演剧中的翎子生 带雉翎的大将 王侯等 纱帽生 官生 扇子生 书生 穷生 穷酸文人 等 武生 为戏中的武打角色 穿厚底靴的叫长靠 墩子 武生 穿薄底靴的称短打 撇子 武生 旦行分青衣 花旦 武旦 刀马旦 老旦 贴旦 闺旦等角色 旦角全为女性 青衣 以唱为主 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 亦叫花衫 以服装花艳为特色 以演皇后 公主 贵夫人 女将 小贩 村姑等角色为主 武旦 刀马旦 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 老旦 用本噪子演唱 多为中老年妇女 净行亦叫花脸 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 看来并不干净 故反其意为 净 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 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 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 如大将 和尚 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 铜锤花脸称正净 架子花脸叫副净 武工花脸名武净 武二花脸言红净 在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 丑行 剧中丑行勾脸 而勾画 三花脸 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 丑行又分文丑 武丑 文丑中又分为方巾丑 文人 儒生 武丑 专演跌 打 翻 扑等武技角色 根据动物属相 丑属牛 牛性笨 丑为笨的代名词 但舞台上的武丑亦叫开口跳 而能说能跳 表演出活泼伶俐 善演武功武技的角色 此与牛的丑笨性又完全不同 相关视频 北京奥运开幕式京剧表演 京剧的表演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比如 绕着台走一圈可以表示走了十万八千里 八个龙套演员上场表示千军万马 演员手里拿着一面画着云的旗子 表示在腾云驾雾 拿着画水的旗子表示过河 演员手里持把浆 那是在划船 拿根马鞭是在骑马 演员表演时非常讲究眼神 当年 梅兰芳特地养了一群鸽子 用盯着鸽子飞翔的方法 练出了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黄梅戏 旧称 黄梅调 也叫 采茶戏 黄梅戏是我国戏曲的主要地方剧种 黄梅戏发源地在湖北 安徽 江西三省交界的安庆地区 戏曲语言为安庆方言 黄梅戏在其漫长的过程中 不断地吸收了青阳腔 徽剧等和当地民歌及其他戏曲的音乐精华 逐渐形成了今天自己独特的风格 它的唱腔淳朴流畅 以明快抒情见长 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豫剧 是河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主要流行于河南全省以及陕西 甘肃 山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 因其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 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 讴 又叫 河南讴 又曾名 河南梆子 河南高调 靠山吼 等 建国后才统一改为今称 视频链接 夫妻双双把家还 评剧 形成于清末民初 约有七十年的历史 它源于冀东一带的 莲花落 后来吸收了东北 蹦蹦 的腔调 故早年有 落子 蹦蹦 之称 最初为对口演唱形式 近似东北的 二人转 后来陆续吸收了河北梆子的打击乐 滦州影戏 乐亭大鼓和京剧的唱腔及表演 形成了 唐山落子 又变为 奉天落子 最后成为现在的评剧 相关视频 随着时代的变化 戏曲音乐面临着两个问题 一是继承与发扬民族戏曲音乐的传统 一是如何表现新生活 塑造新人物 四十多年来在戏曲音乐工作者 演员 乐师的共同努力下 对唱腔 唱法 伴奏 乐队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取得了很多成绩 未来戏曲发展将在创作实践中探索前进 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