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程不良认识依公式分析(PE课).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353698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程不良认识依公式分析(PE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制程不良认识依公式分析(PE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制程不良认识依公式分析(PE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程不良認識 赵风谱 電感過低 電感公式 L u A N l u gap鐵芯結合處是否有異物 膠帶 研磨粉塵等 鐵芯材質用錯 u值低 鐵芯膠帶過鬆圈數過少 CORE兩臂未對齊 腳位纏錯 同組圈數 其中一組錯 GAP間距大 鐵芯破裂 磁鐵磁性太強吸破 CORE太短興BOBBIN組立後CORE兩臂有間隙 內銅箔短路內部繞組短路 層間耐壓不良 環境溫度較規格溫度低 電感過高 電感公式 L u A N l u gap 鐵芯材質用錯 u值高 圈數多繞 環境溫度太高 研磨鐵芯中柱點膠受垃力影响 鐵芯破裂陷下去 研磨鐵芯 特性解析 A 漏感 LK 公式 LK Wa nc a n b指未被利用到之電感 是一种能量損失 一般是指泄漏於磁路以外的通過空气耦合之磁場能量 漏感越大損失能量越大 變壓器之利用率越低 故漏感越小越好 若漏感值距上限較近 測漏感值至少需比上限值少10 制程才能控制 影響LK原因 1 線包大2 繞線不平 交叉重疊3 疏繞不平 均未繞滿線架4 原設計不合理5 繞組引出線未直角拉出6 CORE接觸面有異物7 COREGAP位置 耦合越好 漏電流越小 8 繞線方式 疏線LK小 9 包膠布厚度10 繞線圈數 線徑11 GAP大小及控制方式12 CORE使用錯13 機儀器差異14 操作者作業方式15 環境 溫度 制程如何控制漏感不良 同一個機種來說 漏感與繞線作業時線包大小成正比線包大漏感高線包小漏感低控制漏感不良須首先控制線包大小做起 制程如何控制漏感不良 次級繞組與主線圈繞組之間間隔距離大小 各組繞線須均勻布滿幅寬 是制程控制漏感之理論依据 制程如何控制漏感不良 控制漏感最基本之作業方法各層繞線 包ACT TAPE須拉緊 能以CNC作業必須以CNC作業 注意CNC導線夾具不可過松 以能拉進線為宜 固定膠 絕緣膠不可多包 起繞與結束點不可重疊過多 選用絕緣膠時在符合客戶要求之前提下 選用較薄材質之TAPE 各層銅箔繞制時焊點不可重疊應錯開繞制 制程如何控制漏感不良 PIN TOP 3 0mm 6 0mm 6 0mm 3 0mm TOP PIN OK NG 各層繞線須均勻布滿繞線幅寬 BOBBIN 各層繞組進出線未緊靠檔牆 排線不均勻即密繞不密 疏繞不均 BOBBIN 制程如何控制漏感不良 NG 各層繞線幅寬明顯不等 保持足夠 平整之繞線幅寬 制程如何控制漏感不良 TOP PIN 3 0mm 6 0mm BOBBIN NG 繞線不平整 膠帶反折 未包平整 繞線雖均勻但未佈滿幅寬 制程如何控制漏感不良 漏感會不高嗎 如此作業能使下一層繞線均勻平整嗎 制程如何控制漏感不良 固定膠過長增加線包之厚度 繞線未均勻布滿幅寬 B 電壓比 V 指當初級邊輸入某一特定電壓後 在次級邊能輸出之電壓 制程中一般以CH 31020KHZ10V接於初級邊 於次級邊感應出之數值影響電壓比原因 主要不良原因為繞線位置不對 1 繞線圈數2 繞線方式3 GAP位置4 繞線平整度5 儀器差異處理方法 1 不良繞組拆除 重繞至規定位置2 移動鐵芯靠向PIN端或TOP端3 CORE拆除後重包 C 電阻 DCR R L A A 截面積L 長度 公分 影響DCR原因 1 銅線長度 線包大 繞線不平 2 線徑 銅線拉得過緊將線拉細 套管穿得過多導致銅線拉細 線徑間斷性偏小偏大 銅線用錯 3 繞線圈數4 溫度5 漏焊連通6 多股線剪斷7 絲包線或絞線有斷線8 原設計規格偏上限 DCR要求穩定在一定範圍 不允許高出上限 有上下限要求時 不允許超出範圍 D Q值 Q 1 D L R是衡量一個產品整體品質狀況的指標即品質因素 也是衡量諧振波的尖銳程度一種指標 它與產品測量頻率 主電感值 線圈阻抗 繞線結構因素有關 一般主電感越高Q值越低 當前三項因素固定 一般變化不大 則Q值在制程中主要取決於繞線結構 最突出需要控制部分為多股線 繞線時必須緊密平整排列 銅線不可交叉 必須平行 有時一根銅線交叉亦可能導致不良 影響Q值原因 1 繞線疏密度 繞線結構 2 絕緣等級 絕緣材料的電介值 絕緣材料越好電介值越低 3 增加繞線層數4 安裝方式和位置5 屏蔽 提高Q值 E 線包大 線包大導致CORE不能正常組裝 LK高 DCR高 線包本體呎寸超出SPEC線包大之原因 1 繞線不平整 交叉 重疊2 繞線未垃緊 鬆散 銅線拉緊但不可拉細 3 固定膠布過長 不超過1 4面 4 TUBE過長 應剛好伸出檔牆5 絕緣膠 檔牆包鬆且重疊過多 檔牆盡量不重疊 膠布不超過1 4面 6 原設計檔牆過厚 可改變其厚度與圈數 7 捲終引出線方式錯誤8 過角TUBE未壓好 伸出至裝CORE部分9 捲始捲終引出線未壓平貼10 TUBE過大11 銅箔焊點過大重疊位置不對 F 耐壓不良 對產品規定之繞組 或腳位 之間及與CORE之間施加規定之高電 同時規定允許之泄漏電流 產品有缺陷 儀器判NG 不能承受高壓或泄漏電流超出SPEC耐壓不良原因 1 膠布刺破2 銅線上檔牆3 膠布少包4 檔牆偏小5 安距不符 膠布未將銅線完全包住6 線包內夾有銅線頭7 套管未伸出檔牆致距離不足8 安距不良致P P S S耐壓不良 如結線未平貼PIN PIN間距太小 結線點銅線較多時易發生 套管較短未伸出線槽 耐壓要求較高時 錫渣9 原設計不良 包括同層並繞線組間耐壓要求超過1 2KV 漆包膜一般承受0 6KV耐壓 無檔牆產品每一組合間雖有絕緣膠布隔離 但當耐壓超過1 2KV時 同一點鐘擊穿點通常在TOP端或PIN端線槽邊緣 一般2mm檔牆規定之耐壓等級維為2KV 3 5mm3KV 4 4mm3 75KV1TSTAPE致少可耐壓2KV 耐壓不良原因 10 邊角套管或引線壓破導致初級或次級對CORE不良11 線包大致使CORE組裝時刺破外層膠布 外層繞組銅線外露12 外銅箔邊緣與外層膠布間刺破 致使初級或次級對CORE通過銅箔耐壓不良13 邊角引出線未歸槽14 銅箔焊點不光滑有錫尖 刺破層間絕緣膠布15 銅箔兩端所貼膠布 檔牆未將銅箔完全覆蓋及預留尺寸不足16 沖壓線包條件 治具設定不合理將B N壓破 銅線壓傷 層間不良 指繞組之間短路 即同一繞組之不同匝間短路一般情況下 當繞組本身短路1TS或2TS 層間值變化不大 當繞組 任一繞組 短路圈數較多 特別是一繞組兩層或三層排線 上下層之間短路時 層間測試值變化幅度超出設定之上下限 層間取值一般以10PCS樣品測試值之平均值為中心值 層間不良原因 A 原材料銅線漆包膜異常B 銅線漆包膜制程中因銅線拉得過緊被拉裂C 出線槽不光滑將銅線刮傷D 制程中刺傷銅線E 捲終出線未絕緣好F 捲始捲終交叉疊在一起G 固定膠布未蓋好 I 重疊不良 加電流後主電感超過或低於規定 原因主要為CORE不良 重疊不良之CORE只能報廢 J 縱向平衡 L B 兩組所接地感量之差異 也就是不同繞組之間之差異 可以用它來測量TR之間的差異 K C值 電容 電容其實就是一個小小的電源 兩個相互絕緣的導體就形成了一個電容 是一個瞬間充放電過程 L Z值 阻抗 2 各種不良影響之后果 2 各種不良影響之后果 2 各種不良影響之后果 2 各種不良影響之后果 2 各種不良影響之后果 課程結束 謝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