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学期 3.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同步练习 .doc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5353683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学期 3.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同步练习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学期 3.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同步练习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学期 3.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同步练习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学期 3.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同步练习 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3.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同步练习 (共10题;共47分)1. (7分)填空题。 (1)由于流水对土地的_作用,地表会形成许多_和_。(2)除了流水之外,_、_、冰川和重力等对土地也有侵蚀和沉积的作用。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_,改变了地形地貌。(3)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应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土地被_的程度。2. (8分)判断题。 (1)只要土地的坡度较缓,暴雨就不会对土地产生任何影响。(2)土地是人类珍贵的资源,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保护土地资源。(3)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修筑堤坝、疏通河道等措施来防止灾害的发生。(4)水土流失会形成一些大平原,所以水土流失没有危害。3. (2分)在黄土高原上,30%40%的地方都是荒山秃岭,人工草地很少,有的地方由于过度开垦,水土流失严重。据统汁,黄土高原的丘陵沟整区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占9. 6%,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占90. 4%。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光山秃岭的景象。(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 )导致的。 A . 人为因素B . 自然因素C . 无法确定(2)这一段文字表明了人类与水十流失的关系是( )。 A . 人类活动不会引起水土流失B . 人类无法治理水土流失C . 人类活动能够引起水土流失(3)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随着大量泥沙的沉积,如今黄河已经成为世界上罕见的“悬河”(河床高出两岸地面),你认为治理黄河最根本的方法是( )。 A . 加强黄河岸堤建筑B . 清除黄河河底的泥沙C . 解决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4. (2分)选择题。 (1)如果持续遭受暴雨,那么房屋在( )受到的影响最小。 A . 山坡处B . 山脚处C . 山下平缓地带(2)下列选项中不会危害土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是( )。 A . 水十流失B . 土地沙漠化C . 植树造林(3)人们在山坡和沙地造林、种草主要是为了( )。 A . 美观B . 防止水土流失C . 净化空气(4)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主要原因和目的是( )。 A . 人们需要木材B . 人们需要粮食C . 改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状态(5)下列选项中,( )不是水土流失引起的。 A . 阻塞河道B . 破坏士壤肥力C . 形成高山5. (6分)请你在一个有山地、平原和河流的区域设计一个能够尽量减少暴雨对土地的侵蚀和对家园的破坏的方案。 (1)写出你的设计方案。(2)为了减少暴雨的危害,你还能对房屋和周围环境采取哪些改进措施? 6. (2分)在降雨量相同的情况下,下列选项中,( )的土地受到的侵蚀最严重。 A . 坡度大、有植物覆盖B . 坡度小、无植物覆盖C . 坡度大、尢植物覆盖7. (2分)下列选项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缺少植被、降暴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土壤流失B . 泥石流是土地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C . 人类的活动对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没有影响8. (2分)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侵蚀给我们带来的灾害。 A . 山体滑坡B . 山洪暴发C . 冲积平原9. (5分)连线题。10. (11分)用泥土堆成两个坡度为30的斜坡(如图所示),在A坡种上草皮,用喷水壶在相同的高度分别向两个坡面喷水,两个坡面的水流运动和水沟的汇水情况见下表。水流运动汇入引水沟的水量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A较慢较少B较快较多请同答以下问题:(1)分析实验,我发现:_坡汇入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这说明_对土壤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植物的根系把土壤颗粒紧紧地粘在一起,植物的树冠或茎叫可以减轻雨水对土地的冲击,大大减轻了_流失。而裸露的地面没有_的保护,就容易发生_。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_污染。(3)请你提出几点保护土壤的措施。 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3.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同步练习 (共10题;共47分)1-1、1-2、1-3、2-1、2-2、2-3、2-4、3-1、3-2、3-3、4-1、4-2、4-3、4-4、4-5、5-1、5-2、6-1、7-1、8-1、9-1、10-1、10-2、1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