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句第四节被动句.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351257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1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判断句第四节被动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判断句第四节被动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判断句第四节被动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 判断句 一 句子的分类 句子语气 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 肯定句 否定句 句子结构繁简 单句 复句 谓语性质 判断句 描写句 叙述句 日食饮得无衰乎 战国策 触龙说赵太后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论语 述而 按谓语的性质分类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谓语的组织形式 名词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 动词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 谓语所表示的语法意义 判断句 描写句 叙述句 蝜蝂者 善负小虫也 柳宗元 蝜蝂传 背愈重 虽困剧不止也 同上 良庖岁更刀 割也 族庖月更刀 折也 庄子 庖丁解牛 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 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 即某事物是什么 或不是什么 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 判断句的主要作用是对事物进行解释和分类 描写句一般是用形容词或形容性的词组作谓语的句子 描写事物是什么样子 叙述句一般是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 表示一种动作或叙述一件事情 二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你们是大学生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词 是 表示否定判断 要在 是 前面加上否定副词 不 今天星期二 昨天阴天 今天晴天 我湖南人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不用判断词 是 的 一般只限于表示日子 天气 籍贯之类的句子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般不用判断词 是 而是将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直接联系在一起 靠判断句主语与谓语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有以下四种基本形式 一 主语 语音停顿 谓语 也在谓语之后用句尾语气词 也 帮助判断 强调谓语 加强判断语气 例如 贡之不入 寡君之罪也 左传 齐桓公伐楚 城北徐公 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 齐策一 张骞 汉中人也 汉书 张骞传 二 主语 者 谓语 也 在主语之后用 者 复指主语和提顿引出谓语 在谓语之后用语气词 也 帮助判断 者 用于判断句主语后 国内语言学界有三种说法 语气词 王力 古代汉语 中学语文教材 联系词 吕叔湘 中国文法要略 复指代词 王力 汉语史稿 郭锡良 古代汉语 例如 陈胜者 阳城人也 史记 陈涉世家 南溟者 天池也 庄子 注意 有时 判断句的主语是 者 字结构 或带 者 的 所 字结构 者 的语法作用不是复指名词主语 而是分别充当 者 字结构和 所 字结构的组成成分 孟子 离娄下 追我者 谁也 韩非子 五蠹 吾所欲者 土地也 三 主语 者 谓语在主语后用 者 表提顿 强调主语 提示语气较重 例如 兵者 不祥之器 老子 陈轸者 游说之士 史记 张仪列传 虎者 戾虫 战国策 秦策二 粟者 民之所种 晁错 论贵粟疏 四 主语 谓语 者 也 都不用 直接以名词 代词 名词性短语作谓语 与主语作构成判断关系 因此判断的意味更弱一些 是一种解释性的句式 例如 夫鲁 齐晋之唇 左传 哀公八年 荀卿 赵人 史记 孟轲荀卿列传 君子之德 风 小人之德 草 论语 颜渊 比较 君子之德 风也 小人之德 草也 孟子 滕文公上 关于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形式 有几点值得注意 1表示否定的判断句 是在谓语前面加上否定副词 非 例如 楚虽大 非吾族也 左传 成公四年 此庸夫之怒也 非士之怒也 战国策 魏策 非 不是判断词 而是副词 它的作用是对整个谓语的判断进行否定 而不是用来否定判断词的 所以不是 不 与 是 的结合 2判断句的省略形式判断句的主语时常不出现 有的主语在本句中不出现 而是包含在上文的论述中 如 明日 子路行 以告 子曰 隐者也 论语 微子 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何为者 张良曰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3在判断句中 有时候是对一件前面已经叙述过的事情进行判断 这时候 经常用代词 是 此 来复指该事 使判断对象更加明白 例如 论语 为政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庄子 逍遥游 我腾跃而上 不过数仞而下 翱翔蓬蒿之间 此亦飞之至也 有时也可不用 是 此 判断的形式不明显 但实际上仍是判断句 例如 左传 僖公三十年 许君焦瑕 朝济而夕设版焉 是 君之所知也 4有些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没有停顿 不用逗号 这种情况多见于主语是单音节词的判断句 例如 孟子 万章上 此非君子之言 吕氏春秋 察今 是吾剑之所从坠 战国策 魏策 此庸夫之怒也 非士之怒也 5有些判断句的主语后面用 也者 而在谓语后面则用 者也 或 耳 等 例如 国语 鲁语上 夫君也者 民之川泽也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 故吏者 民之木纲者也 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 白起 小竖子耳 三 为 惟 维 乃 即 必 等词在判断句中的词性和作用 1为动词 做 成为 作为 等意思 如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 荀子 劝学 弃其杖 化为邓林 山海经 夸父逐日 动词意义比较抽象 相当如现代汉语的 是 例如 晋为盟主 诸侯或相侵也 则讨之 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 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孰为夫子 论语 子张 完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判断词 是 如 余为伯鯈 余 而祖也 左传 宣公三年 注意 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中极少 我们在阅读古书时 不要轻易地把带 为 字的句子当作判断句来理解 2惟 维 我马惟骐 诗经 小雅 皇皇者华 尔惟旧人 尚书 大诰 惟 维 是句中语气词 起引出谓语和加强语气的作用 惟 维 不仅在名词谓语的前面可以用 在形容词或动词谓语的前面也可以用 如 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 诗经 大雅 文王 百工维时 尚书 皋陶谟 蚩尤维始作乱 尚书 吕刑 3乃 即 必是乃狼也 左传 襄公八年 梁父即楚将项燕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史记 项羽本纪 夺项王天下者 必沛公也 史记 鸿门宴 乃 即 在句中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 必 表示事物的必然性 是副词 它们不仅用在判断句中 还常用在叙述句和描写句中 汉代以后还常和判断词 是 连用 如 乃入见 左传 曹刿论战 知己知彼 胜乃不殆 孙子兵法 地形 访之 乃是逸少 世说新语 雅量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 即驰去 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 荣体变为枯体 枯体即是荣体 范缜 神灭论 四 指示代词 是 和判断词 是 从翻译的角度来看 先秦古籍中有许多 是 很像判断词 如 公曰 是吾宝也 左传 僖公二年 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 曰 是何也 曰 无何也 是天地之变 阴阳之化 物之罕至者也 荀子 天论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 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 墨子 非攻上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 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 同上 日月星辰瑞历 是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 天论 繁启蕃长于春夏 畜积收藏于秋冬 是又禹桀之所同也 同上 在先秦 是 最重要的语法作用之一 就是这种复指前文的方式 复指的前文可以很长 例如 国平养儒侠 难至用介士 所利非所用 所用非所利 是故服事者简其业 而游学者日众 是世之所以乱也 韩非子 五蠹 臣闻国之兴也 视民如伤 是其福也 其亡也 以民为土芥 是其祸也 左传 哀公元年 是 复指前文叙述的情况 在句中作主语 后面用一个名词性词组加 也 构成判断句 先秦古籍中真正用作判断词的 是 字只有极少几个此是何种也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韩是魏之县也 战国策 魏策三 汉代 史记 中出现的判断词多了一些 一共有六次 例如 此必是豫让也 史记 刺客列传 此是家人言耳 史记 儒林列传 天子识其手书 问其人 果是伪书 史记 封禅书 1972年长沙出土的汉墓中 有一幅帛书彗星图 其中有五个 是 字用作判断词 是是帚彗 有内兵 年大孰 马王堆三号墓帛书 是是苦慧 东汉王充的 论衡 和汉乐府都有用作判断词的 是 如 余是而所嫁妇人之父也 论衡 死伪篇 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六朝的作品中 是 字用作判断词的更多 若枯即是荣 荣即是枯 则应荣时凋零 枯时结实 范缜 神灭论 魏晋以后仿古的文言文 一般采用先秦判断句格式 不用判断词 是 如 夫殷周之不革者 是不得已也 柳宗元 封建论 然则变化无穷者 地利也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总叙 判断词 是 是从复指前文的指示代词 是 发展来的 前文陈述的对象文字长 用指示代词 是 复指前文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论语 为政 文字不长的陈述对象也用 是 字复指 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论语 里仁 由指示代词向判断词转化 如 巫妪 弟子 是女子也 史记 西门豹治邺 只有当帮助判断的语气词 也 字也不用了 判断词 是 的发展过程才算最后完成 判断 是 是否用作判断词的条件 是 前有代词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论衡 死伪篇 是 前有副词修饰若枯即是荣 荣即是枯 则应荣时凋零 枯时结实 范缜 神灭论 五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活用 判断句是判断事物属性的句子 主语和谓语在逻辑上应构成同一或类属的关系 判断句的基本作用是谓语对主语进行解释或分类 如 城北徐公 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亚父者 范增也 史记 鸿门宴 师者 所以传道 受业 解惑也 韩愈 师说 制 岩邑也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陈胜者 阳城人也 史记 陈涉起义 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史记 孙膑 古代汉语中灵活运用的判断句有三种情况 采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的修辞手法 君者 舟也 庶人者 水也 荀子 王制 曹公 豺虎也 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七 二 用一种判断句的形式表达一种比较复杂的内容夫战 勇气也 左传 庄公十年 百乘 显使也 战国策 齐策四 朱绂皆大夫 紫绶悉将军 白居易 轻肥 三 用判断句形式表达事物的因果关系良庖岁更刀 割也 族庖月更刀 折也 庄子 养生主 此其近者祸及身 远者及其子孙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位尊而无功 奉厚而无劳 而挟重器多也 触龙说赵太后 本课重点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几种形式 为 惟 维 在判断句中的词性和作用指示代词 是 和判断词 是 第四节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一 被动句的定义 被动是就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来说的 叙述句的主语和谓语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 主语是谓语动词的主动者 施事者 另一种是 主语是谓语动词的被动者 受事者 例如 君子役物 小人役于物 荀子 修身 被动句分两类 意念上的被动句和结构上的被动句 即被动句式 二 意念上的被动句 表示被动的句子同表示主动的句子在形式上没有区别的就是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 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 也称作意念上的被动句 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 况君之宠弟乎 郑伯克段于鄢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荀子 劝学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墨子 兼爱上 带能愿动词 可 的叙述句往往是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 用副词 足 作状语的句子 也往往是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 例如 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声音不足听于耳与 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 孟子 梁惠王上 有的名词主语直接加在动词谓语的前面 也是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 例如 兵挫地削 亡其六郡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昔者龙逢斩 比干剖 庄子 胠箧 同一个作为动作受事的名词在前后句中可以作宾语 又可以作主语 例如 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 韩非子 五蠹 人固不易知 知人亦不易也 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 注意 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 在形式上没有表示被动的标志 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 看主语是否是谓语动词的受事而不是施事 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表示被动的句式 三 结构上的被动句 一 古代汉语被动句的产生结构上的被动句又叫 被动句式 被动句式是指从句子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是被动性质的句子 同主动句在形式上有区别的标志 现代汉语典型的被动句就是被字句 例如 敌人被消灭了 困难被我们克服了 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没有发现被动句式 西周金文中已经产生了被动句式 例如 乍册麦易金于辟 麦尊 春秋战国时代 被动句式就用的相当普遍了 而且有多种形式 例如 通者常制人 穷者常制于人 荀子 荣辱 故善用之 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不善用之 则楚六千里而为雠人役 荀子 仲尼 比干见刳箕子累 荀子 成相 二 被动句式 1用 於 字的被动句在谓语动词的后面 用介词 於 把行为的主动者引进来 动词前面的主语就明显地具有了被动的性质 例如 郤克伤於矢 流血及屦 左传 鞌之战 曰 余病矣 同上 夫惟无虑而易敌者 必擒于人 孙子兵法 行军篇 闵王毁於五国 桓公劫於鲁庄 荀子 王制 妻与子皆养於我者也 韩愈 圬者王承福传 然而兵破於陈涉 地夺於刘氏者 何也 汉书 贾山传 用介词 於 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的被动句 大多可以去掉 於 字变成主动句 古人常常用这种方式构成主动和被动对比的句子 例如 物物而不物于物 则胡可得而累邪 庄子 山木 先发制人 后发制于人 汉书 项籍传 用 於 字的被动句同现代汉语的被字句比较 於 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作为补语在动词后 被 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作为状语放在动词前面 穷者常制於人 荀子 荣辱 走投无路的人常常被别人支配 现代汉语的被字句比古代汉语的於字句 被动的意义更加明确 因为古代汉语中用 於 字的被动句 形势结构跟表处所 时间的於字句完全相同 例如 孔嘉聘於齐 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 比较 郤克伤於矢 用 於 字带处所补语的句法结构在甲骨文中已经常运用 用 於 字的被动句是西周以后有的 可以说用 於 字的被动句是由处所补语的形式类推发展出来的 及寡人之身 东败於齐 长子死焉 西丧地於秦七百里 南辱於楚 孟子 梁惠王上 介词 乎 的语法功能与介词 于 相同 也可以用在被动句里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万尝与庄公战 获乎庄公 志乎古 必遗乎今 2用 为 字的被动句用介词 为 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放在动词的前面 使主语的被动性质明显的表现出来 例如 道术将为天下裂 庄子 天下 兔不可复得 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 五蠹 受事主语往往可以省略 例如 止 将为三军获 左传 襄公十八年 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何也 贾谊 过秦论上 多多益善 何为为我禽 史记 淮阴侯列传 有时 为 字后面所引进的主动者可以不出现 直接把 为 字放在动词的前面 仍然是被动句 如 父母宗族 皆为戮没 战国策 燕策 吴广素爱人 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 陈涉起义 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 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韩信破赵之战 为世用者 百篇无害 不为用者 一章无补 论衡 自纪 引进行为主动者的 为 字是介词 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 为 字是表被动的助动词 为 字的意义很多 用作动词 有 成为 的意思 用作介词 还有 给 和 为了 的意思 因此 为 字是否表示被动 可能发生误解 例如 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史记 淮阴侯列传 若民不为己用 不为己死 而求兵之劲 城之固 不可得也 荀子 君道 3用 见 字的被动句用 见 字放在动词的前面帮助表示被动 见 的词性 杨树达 词诠 王力 汉语史稿 视为 助动词 即有一定动词意义 而又有一定标明结构关系的助词的语法作用 南京大学洪诚先生视为 助词 是把动词表现的动作引向受事词 例如 厚者为戮 薄者见疑 韩非子 说难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是以见放 楚辞 渔父 臣闻武帝使中郎将苏武使匈奴 见留二十年 汉书 燕刺王旦传 故君子耻不修 不耻见汙 耻不信 不耻不见信 耻不能 不耻不见用 荀子 非十二子 注意 用 见 字的被动句 只能作助动词 帮助表示被动 而不能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汉代以后 见 字用在动词的前面 也有不表示被动的 如 生孩六月 慈父见背 李密 陈情表 因往见司徒王允 自陈卓几见杀之状 后汉书 吕布传 有人认为这是表被动的助动词 见 演变为副词 用在及物动词前 表示对他人所发动作行为的接受 有指代宾语的作用 可译为 我 或 自己 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 而为见仇者所快 家叔以余贫苦 遂见用于小邑 故今具道所以 冀君实或见恕也 4 为 所 式和 见 於 式的被动句 为 所 式 用介词 为 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用 所 字帮助表示被动 所 字可以看作表示被动的动词词头 也有人称作表被动的助词 还有人看作代词 梁父即楚将项燕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史记 项羽本纪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史记 魏公子列传 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汉书 霍光传 为 所 式的被动句 在先秦就已经有不少用例 例如 申徒狄谏而不听 负石自投于河 为鱼鳖所食 庄子 盗跖 楚遂削弱 为秦所轻 战国策 秦策 敝邑为大国所患 吕氏春秋 审应览 汉代以后 为 所 式大量使用 唐代以后 为 所 式在口语中又逐渐衰亡下去了 但是在书面语中一直沿用到现在 例如 某种作品 只为少数人所偏爱 而为大多数人所不需要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明清以来 颇为一部分人所爱重 鲁迅 儒术 为 所 式有时行为的主动者可以不出现 例如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史记 鸿门宴 岱不从 遂与战 果为所杀 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 见 於 式的被动句 用 见 字帮助表示被动 用 於 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例如 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 庄子 秋水 先绝齐而后责地 则必见欺於张仪 史记 楚世家 臣诚恐见欺於王而负赵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然而公不见信於人 私不见助於友 韩愈 进学解 见 於 式的被动句在先秦 两汉是常用的一种句式 六朝以后在口语中逐渐衰亡 但在仿古的文言文中仍然经常采用 5被字句被字句 在战国末期就已经出现 例如 今兄弟被侵 必攻者 廉也 知友被辱 随仇者 贞也 韩非子 五蠹 国一日被攻 虽欲事秦 不可得也 战国策 齐策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能无怨乎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兄因被召诣校书郎 后汉书 班超传 汉代 被 字句逐渐用得普遍 但不能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只是帮助表示被动的助动词 直到汉末才开始能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例如 今月十三日 臣被尚书召问 蔡邕 被收时表 魏晋以后 被 字句越来越用得多 在口语里逐渐取代了其他几种被动句 就是在仿古的文言文中 也常常使用被字句 被 也可以和 所 合起来使用 构成 被 所 式被动式 被 后引进主动者 所 则加在谓语动词前 被 所 式被动句六朝时开始出现 唐宋时代使用较多 例如 吴郡顾士端 尤妙丹青 常被元帝所使 每怀羞恨 颜氏家训 杂志 经为弘觉法师弟子 为僧采菜 被野猪所伤 高僧传 卷七 昙谛 某弟今被贼所杀 夜来梦属之言 必应时也 敦粕变文集 卷八 本课重点古代汉语被动句的几种句式本课难点意念上的被动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