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会课件02会计基本理论.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349987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会课件02会计基本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初会课件02会计基本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初会课件02会计基本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1 会计学 P2 本章学习要求深刻理解会计要素 会计等式 会计前提的基本理论 掌握会计确认 计量 记录和报告的方法和原则 第二章会计基本理论 P3 会计学 P4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 一 会计对象 一 会计对象的概念指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即会计核算的客体 会计核算被严格限制在会计对象范围之内 二 会计对象的一般说明宏观经济领域中社会再生产过程以货币表现的总体经济活动 是社会会计的对象 微观经济领域中社会再生产过程以货币表现的个别经济活动 是单位会计的对象 三 会计对象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是企业会计的对象 P5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 物质运动是资金运动的基础 资金运动是物质运动的反映 在时间上依次继起 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周而复始 不断循环 P6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 二 会计要素什么是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基本内容 是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设定依据 也是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 经济资源的占用形态和来源渠道是会计要素分类的基本出发点 从以上概念可看出 A 会计要素的实质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B 会计要素与会计对象是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 会计要素与会计对象的关系 联系 会计要素与会计对象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 区别 会计对象无分类属性 会计要素具有分类属性 可笼统说会计对象只一个 但不能说会计要素只一个 我国会计要素的内容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和利润共六个 P7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 一 资产1 概念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理解 关键词 资源 拥有 形成 价值 利益 资产是企业的经济资源 后四点是资源的属性 该资源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是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该资源凝结有人类的一般劳动量 预期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应具有的一种潜力 2 确认条件 两个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3 分类 资产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类 非流动资产包含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 P8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 流动资产可以在 年或超过 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将要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包括 现金 银行存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预付款项 存货等 长期投资指持有至到期投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等 长期债权指长期应收款等 有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 提供劳务 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期 1年 的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有固定资产 工程物资 在建工程等 P9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 E 无形资产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如专利权 非专利技术 商标权 著作权 土地使用权 特许权等 F 其他长期资产指除上述各项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 如长期待摊费用等 长期投资 长期债权 有形资产 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也统称为非流动资产 P10 二 负债 概念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理解 关键词 义务 现时 形成 清偿 流出 A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义务 后四点是义务属性 B 该义务具有现时性 不是过去或未来的义务 C 该现时义务是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D 到期日必须加以清偿 E 清偿负债将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应具有的一种特质 2 确认条件A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B 未来流出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 分类 负债按偿还期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 P11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 流动负债指将在 年或超过 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包括 筹资负债 金融负债 经营负债 代理负债和其他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指将在 年以上或超过 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偿还的债务 包括长期筹资 长期债务和其他长期负债等 P12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 三 所有者权益1 概念 权益是指资产提供者对资产所享有或可主张的经济利益 反映或说明资产的归属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投入资本而享有或可主张的经济利益 债权人与所有者的特殊经济利益关系 决定了所有者权益在数额上等于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即净资产 是一种剩余权益 也称业主权益 股份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理解 关键词 利益 形成 不还 依附 剩余 所有者享有的经济利益 后四点是利益的属性 该经济利益是企业吸收投资形成的 该投资一般不需要偿还 其计量具有依附性 是一种剩余权益 2 确认条件 投入资本及其增值确实进入企业 投入资本及其增值能够可靠计量 P13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 3 分类 投入资本是指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金 利得是指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权益增加 是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权益减少 是经济利益的流出 留存收益是指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和尚未分配的利润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有时也统称资本 4 两种权益的联系和区别联系 同是企业资金来源的两大渠道 都拥有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 分别表现为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 统称权益 P14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 P15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 四 收入1 概念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理解 关键词 流入 回报 形成 增加 收入会带来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后三点是总流入的属性 该经济利益总流入是费用的回报 是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但与投入资本无关 2 确认条件 物权转移 能够可靠计量 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3 分类 按经济内容分类 销售商品收入 对外提供劳务收入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利息 股利 使用费收入 还可按经常程度分为 主营业务 其他业务收入两类 还可按经济性质分为 现收 赊收 预收收入三类 P16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 五 费用1 概念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理解 关键词 流出 垫支 发生 减少 A 费用是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后三点是流出的属性 B 费用是获取收入的垫支 C 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D 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但与分配利润无关 2 确认条件 A 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B 能够可靠计量 3 分类 按是否计入成本分两类 A 营业成本 由生产成本转化而来 与收入相匹配 是已经得到价值补偿的生产成本 是完成资金周转的净价值量 B 期间费用 含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P17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 4 生产费用 生产成本与营业成本的关系 企业为生产产品 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 劳务成本的费用 称生产费用 主要是生产三要素 劳动对象 劳动手段和必要活劳动 的耗费 生产费用一旦归集到成本计算对象上 即对象化的生产费用 就形成产品成本 通常称生产成本 完工产品一旦对外销售 其生产成本就转化为营业成本 也称销售成本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进而得到价值补偿 因此 营业成本属于费用要素 生产费用和生产成本与费用要素有一定的联系 但不是经济利益的流出 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而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预期会带来经济利益的一种资源 因此 它不属于费用要素 而属于资产要素 是不同资产形态的转换 P18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 六 利润1 概念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理解 关键词 成果 配比 计量 增加 A 是企业的经营成果 后三点是成果的属性 B 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 C 利润的计量具有依附性 D 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 P19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 2 利润的组成A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投资收益B 利润总额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C 净利润 税后利润 净利润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P20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 P21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 四 会计要素的披露 一 利润表直接反映3个动态会计要素 二 资产负债表直接反映3个静态会计要素 利用 未分配利润项目 间接反映3个动态会计要素 P22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 五 会计要素观念 一 西方的报告式会计要素观念从财务报表的角度来确定会计要素 将会计要素与财务报表联系起来 称之为财务报表要素 如美国在第6号 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财务报表要素 中 将会计要素确定为十个 资产 负债 权益 业主投资 派给业主款 综合收益 收入 费用 利得和损失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 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 中 将会计要素确定为五个 资产 负债 产权 收益和费用 二 中国的对象式会计要素观念从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开始 运用会计确认 计量和记录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 来定义会计要素 并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设置会计科目 这是对象式的会计要素观念 三 两种会计要素观念的比较财务报告不过是披露会计信息的形式 披露的内容和质量取决于确认 计量和记录 因此基于会计对象的确认 计量和记录才是实质 对象式会计要素观念 将赋予会计要素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P23 会计学 P24 第二章第二节会计等式 一 会计等式的基本原理 一 会计等式的概念指借助于数学等式对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所作出的科学概括 又称会计平衡公式 会计方程式 会计恒等式 会计平衡原理 二 会计等式的原理1 一分为二的哲学思想分析同一经济资源 2 资产与权益的对立统一关系 P25 第二章第二节会计等式 1 从矛盾斗争性看 交易或事项引起两者相互矛盾 从旧的平衡到新的平衡 2 从矛盾同一性看 双方相互依存 互为前提 统一于同一经济资源之中 3 从平衡总额看 平衡只是强调两者总额的相等关系 并不是总额不变 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总额不变的平衡 二是总额变化的平衡 好似天平 口诀 同一资源两分法 资产权益表示它 P26 第二章第二节会计等式 二 会计等式的作用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 建立复式记账法 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检查账务处理是否正确的理论依据 是会计平衡原理的具体表现形式 三 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1 恒等的原理性表现形式资产 权益 资产 权益之间的数量关系 2 恒等的平衡性表现形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或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即净资产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数量关系 3 恒等的扩展性表现形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或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利润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和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 4 恒等的盈利性表现形式利润 收入 费用 收入 费用和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 P27 第二章第二节会计等式 四 经济业务的基本分类按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以及对会计等式的影响方式分类 千变万化的经济业务不外乎四种类型 它们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 只是打破旧的平衡 组成新的平衡 1 一项资产增加 引起另一项资产等量减少 同类增减 资产业务 2 一项权益增加 引起另一项权益等量减少 同类增减 权益业务 3 一项资产增加 引起另一项权益等量增加 异类同增 同增业务 4 一项资产减少 引起另一项权益等量减少 异类同减 同减业务 归纳 同类业务有增有减 异类业务同增或同减 P28 第二章第二节会计等式 P29 第二章第二节会计等式 P30 第二章第二节会计等式 P31 会计学 P32 第二章第三节会计前提 一 会计核算 一 什么是核算 核算是指核实与计算 核实 是指甄别 辨认 确定和认可 计算 是指计量和算数 核算的内容除了给自己看以外 主要是给别人看 因此还涉及记录和报告 二 什么是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就是指主要运用价值量数据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 计量 记录和报告的一系列工作 三 会计核算有哪些基本特点 3点 1 会计核算是综合性的价值核算 主要计量尺度是货币 为什么 2 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 连续性 系统性 验证性和全员性 完整性 对会计主体全部经济活动都要进行核算 不可遗漏 连续性 对会计主体经济话动的时间顺序进行不间断的核算 系统性 既要相互联系记录 又要科学分类 形成体系 验证性 凭证验证账簿 账簿验证报表 证账表平衡验证 全员性 要动员会计主体的全体员工参与会计核算 3 会计核算具有一定的程序性 指处理会计数据带规律性的流程 确认 计量 记录 报告 就构成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也是会计核算的主要步骤 P33 第二章第三节会计前提 二 会计前提 一 什么是前提 前提又称为预设 即预先给出的假设 假定或猜想 是事物能够成立的先决条件或基础 二 科学研究需要假设在人类的研究中 充满着科学的假设或猜想 例如哥德巴赫猜想 四色猜想 大陆漂移说 哥白尼的日心说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等等 三 假设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幻想假设不是会计的专利 而是一种研究方法 是科学性和假定性的辩证统一 是根据已知的科学原理和事实 对未知事物作出的一种假定性说明或命题 P34 第二章第三节会计前提 四 为什么会计需要前提 会计处于经济 政治以及文化等社会环境中 并受其限制和约束 从而导致某些尚未确知的事物无法正面加以论证 同时 会计主要是价值核算 而价值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需要会计在许多方面进行估计和判断 要把会计学建成一门比较完整的学科 就必须对那些尚未确知的事物作一些合理的假设 会计前提就是这些合理假设的结果 五 什么是会计前提 是指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空环境等所作的合乎逻辑的推断 是进行会计工作的基础或先决条件 也是人们对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工作规律的认识范畴 会计前提也称会计假设或会计假定 多数学者主张会计的基本前提有四项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P35 第二章第三节会计前提 六 我国会计有四个前提1 会计主体 1 什么是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反映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是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对象 又称为会计实体 会计个体 它主要界定会计的空间范围 由于大多数企业能继续经营下去 这就为会计主体假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2 会计主体有什么作用 会计主体使会计对象落到实处 界定会计活动空间范围 进而确认 计量 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各项会计要素 P36 第二章第三节会计前提 3 理解会计主体的四个要点 会计主体具有空间性 只核算会计主体自身财务活动 不核算所有者和其他会计主体的财务活动 会计主体具有独立性 适用于任何一个独立核算单位 而不管该单位组织形式是否完整 会计主体具有整体性 会计主体内部是一个整体 主要表现为会计的整体性经营活动 会计主体不等于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可以是法律主体 也可以是独立核算的非法律主体 P37 第二章第三节会计前提 2 持续经营 1 为什么需要持续经营 会计主体解决了会计的空间问题 但并没有解决会计的时间问题 即会计主体的存续时间 也没有解决会计的内容问题 即会计主体的活动内容 这些问题将由持续经营来回答 2 什么是持续经营 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 不会中断 并明确指出经营活动是会计主体的主要活动内容 3 持续经营有什么作用 主要界定会计主体的活动内容 经营 和活动时间 持续 是会计主体的深化和补充 为会计核算的确认和计量提供理论依据 P38 第二章第三节会计前提 4 理解持续经营的两个要点 持续经营具有时间性 会计不可能建立在多数企业 朝不保夕 的基础上 虽不能准确预言持续时间 但至少可以假设继续经营的时间会大于拥有任何一项资产的存在时间 一般情况企业都是按持续经营这个假定来进行会计核算 但持续与中断是并存的 企业中断经营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一旦有证据表明企业不能持续经营 会计人员就应该改变核算方法 于是清算会计应运而生 持续经营具有内容性 会计主体有政治 军事 工会 学习 联宜 慈善和经营活动等 只有那些能够价值量化的经济活动才是会计内容 经济活动通常称为经营活动 因此 持续经营明确界定了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内容 P39 第二章第三节会计前提 3 会计分期 1 为什么需要会计分期 持续经营的时间在无止境地流逝 会计不可能等企业歇业或中断经营后再来核算 因而有必要对川流不息的经营时间指定间隔 这就需要会计分期 2 什么是会计分期 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时间人为的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 长短相同的时间间隔 把经营的历史长河人为的分为若干时间片段 以便分期核算 又称会计期间 3 会计分期有什么作用 为会计表述奠定了基础 并为会计核算的确认和计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进而产生了 应计 递延 预提 待摊 等特殊会计方法 从而将企业会计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之上 P40 第二章第三节会计前提 4 理解会计分期的两个要点 会计分期是持续经营的必要补充 会计主体的经营是持续的 而整个社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是迫切的 这在逻辑上就必须为会计信息的披露规定期限 因而持续经营决定了必须分期反映 会计分期也就成为持续经营的必要补充 这是会计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短于会计年度的分期称为会计中期 有会计半年度 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 我国的会计期间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常见的会计年度有 历年制 1月1日至12月31日 中国 俄罗斯 法国 瑞典 东欧等80多个国家 4月制 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英国 日本等国 7月制 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澳大利亚 意大利等国 10月制 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 美国 泰国等国 P41 第二章第三节会计前提 4 货币计量 1 为什么需要货币计量 根据会计分期进行核算 但它并没有解决运用何种计量尺度进行分期核算 这个问题有待货币计量来解决 2 什么是货币计量 指主要运用货币计量尺度 并假定币值稳定 来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 3 货币计量有什么作用 决定了会计是价值核算 使会计信息具有广泛的可比基础 价值符号成为最普遍的会计符号 在会计分期条件下进行货币计量 既为会计表述奠定了基础 又为会计表述提供了手段 P42 第二章第三节会计前提 4 理解货币计量的三个要点 会计是价值核算 只有货币才能实现高度综合性的价值核算 是计量经营活动及其结果的最好尺度 也是会计最理想的度量单位 货币计量的局限性及其对策 一是不能记录和传递相关的非货币信息 解决的办法是另行披露一些非货币性指标 二是货币计量提供价值信息的有用性 是基于货币的单位价值不变 即币值稳定 但实际情况是币值经常变化 有时甚至出现大的波动 解决的办法是采用物价变动会计 要求选择本位币 货币计量要求会计主体根据自身经营特点 只能选择一种货币作为本位币进行会计核算 本位币是会计核算的主要币种 我国要求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也可选其他币种作为本位币 但编报的报表应折算为人民币 P43 第二章第三节会计前提 三 会计前提的分类 一 主导前提会计主体是其余三个前提的承载物 处于主导地位 其余三个都是围绕它进行界定 二 从属前提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都是会计主体的从属前提 分别界定会计主体的各种属性 4个会计前提的关系可归纳如下图所示 P44 会计学 P45 第二章第四节会计确认 一 会计确认的基本概念 一 什么是确认 确认是指对某一事物进行甄别 确定 辨认和认可的过程 二 什么是会计确认 会计确认就是在大量的经济信息中进行甄别 确定 辨认和认可 从中筛选出会计核算所需信息 是会计核算的定性阶段 三 会计确认有哪些内容 会计确认涉及确认步骤 确认标准 确认条件和确认原则 P46 第二章第四节会计确认 二 确认步骤 一 什么是确认步骤 确认步骤是指确认的环节 分为初始确认和再次确认 初始确认是再次确认的基础 再次确认是初始确认的继续 二 有哪些确认步骤 1 初始确认概念 指在交易或事项发生时的确认 随着填制和审核凭证一并进行 方法 初始确认将根据确认标准 确认条件和确认原则来筛选会计信息 并填制会计凭证 将经济信息转化为会计信息 目的 初始确认要受会计模式 会计前提等的制约 目的是为会计计量提供基础 进而产生原始会计资料和信息 P47 第二章第四节会计确认 2 再次确认概念 指在编制会计报表时的确认 随着编制会计报表一并进行 方法 再次确认将决定会计账簿中的哪些资料应列入会计报表 或确认会计报表中应披露多少会计信息以及什么会计信息 从而将账簿信息转化为报表信息 目的 再次确认要受会计要素 会计等式和会计报告原则等的制约 目的是产生报表会计信息 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有关各方服务 P48 第二章第四节会计确认 三 确认标准 一 什么是确认标准 确认标准是指初始确认和再次确认时的定义 这些定义往往表现为各会计要素的概念 即每一个会计要素的基本概念都是可以准确定义的 二 确认标准的可定义性指各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具有规律性的共同特点 该特点就是可定义性 即能够加以说明 讲得清 道得明 可定义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六个会计要素本身都具有可定义性 2 交易或事项本身也具有可定义性 因而它总是可以通过确认 最终归属于有关会计要素 P49 第二章第四节会计确认 四 确认条件 一 什么是确认条件 确认条件是指确认时要满足的要求 其内容包括可计量性和可靠性 二 确认条件的内容1 可计量性可计量性是指价值可以量化 能确定准确的金额 经济信息必须要能够量化 而且是属于会计主体的货币形式的量化 才能进行会计确认 从而保证确认后的会计信息具有质的统一性 可计量性是一项重要的确认条件 2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信息真实 可以信赖 靠得住 不同会计要素可靠性要求不一样 如资产要素的可靠性要求是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负债要素的可靠性要求是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P50 第二章第四节会计确认 五 确认原则 一 什么是确认原则 确认原则是指对交易或事项进行甄别 辨认 确定和认可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 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 是会计确认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有时也称为一般原则 二 确认原则的表现形式确认原则的表现形式为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不同会计要素虽然有不同的确认标准和确认条件 但总有某些共同的确认原则 三 我国规范有八个确认原则我国在 企业会计基本准则 的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章中规范了八个确认原则 客观性 相关性 明晰性 可比性 实质性 重要性 谨慎性和及时性 P51 第二章第四节会计确认 1 客观性 1 什么是客观性 客观性也称真实性 它要求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进行会计确认 计量和记录 保证信息真实可靠 2 客观性原则的内容 真实会计信息是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 必须保证其真实 而不至于误导信息使用者 准确会计信息涉及有关各方经济利益 因而会计确认应当正确运用确认标准和确认条件 准确反映各方面的经济利益 验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和取得的合法凭证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 使会计信息具有一定可验证性 超然会计人员在会计方法和程序选择上 应不偏不倚 不带主观倾向性 不随他人意图转移 带有 超然 中立 意思 P52 第二章第四节会计确认 2 相关性 1 什么是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显然 与经济决策相关的信息当然也是有用的信息 因此相关性原则也称有用性原则 2 怎样才算相关 由于企业向外报送的会计报表只能提供通用会计信息 使用者通过这些信息 能够得到有助于决策的数据资料 则这样的会计信息就可以说符合相关性原则 如果提供的会计信息于经济决策并无什么作用 就不具有相关性 3 相关性原则的内容 宏观相关 满足国家经济管理与调控的需要 中观相关 满足外部有关各方了解企业的需要 微观相关 满足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 P53 第二章第四节会计确认 3 明晰性 1 什么是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 便于使用者理解和利用 明晰性原则也称清晰性原则 2 怎样才算明晰 提供的会计信息简单明了 通俗易懂 有助于正确理解 准确掌握企业的实际情况 这样的会计信息就算明晰 3 明晰性原则的内容 记录明晰 会计记录应当准确 清晰 证账明晰 填制的凭证和登记的账簿 必须做到依据合法 对应关系清楚 摘要完整 报表明晰 编制的会计报表 应做到项目勾稽关系清楚 项目完整 数字准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很广泛 明晰性原则尤为必要 P54 第二章第四节会计确认 4 可比性 1 什么是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在质和量方面 应当具有可以比较的属性 包括微观可比与宏观可比 2 可比性原则的内容 微观可比 纵向可比 企业内部可比 微观可比是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 应当采用一贯的会计政策 以便不同期间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 微观可比将有利于企业内部管理 进而提高信息的微观利用价值 宏观可比 横向可比 企业外部可比 宏观可比是指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 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 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 相互可比 宏观可比要求会计准则和制度应当尽量使企业减少选择会计政策的余地 并要求企业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选择会计政策 宏观可比将有利于企业外部决策 进而提高信息的宏观利用价值 P55 第二章第四节会计确认 3 微观可比的内容 因果可比 按有关经济业务的因果联系实现可比 这是因为收入与费用的内在因果联系是客观存在的 费用是收入的垫支 收入是费用的回报 时期可比 不同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实现可比 一定时期确认的收入与同时期相应的成本和费用匹配可比 业务可比 按经济业务的类型实现可比 即区分不同的业务类型 使核算的同类业务具有可比性 产品可比 按产品品种实现可比 即区分不同的产品 使核算的同一产品具有可比性 政策可比 企业应当采用前后一贯的会计政策来处理会计业务 而不得随意变更 支出可比 按支出的性质实现可比 企业要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线 以便正确核算当期损益 P56 第二章第四节会计确认 在上表中 当误作收益性支出时 该设备就不存在分期摊销了 当误作资本性支出时 该设备就要按51 000分五年每年摊10 200元 4 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线概念 凡支出的效益只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 属于收益性支出 表现为成本 费用的增加 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 则属于资本性支出 表现为有关资产价值的增加 例 A公司某会计年度购买一台不必安装投入使用的设备价值50 000元 估计该设备使用期为5年 本期摊销10 000元 同时购买并领用配套的低值易耗品1 000元 A公司本会计年度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如下表 P57 第二章第四节会计确认 5 实质性 1 什么是实质性原则 实质性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 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即实质重于形式 2 实质性原则的运用 在会计要素确认中运用在确认事项或交易是否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和应记入哪一个会计要素时 应运用实质性原则 在财务报告揭示中运用在确定会计信息应否在财务报告中揭示和如何揭示时 应运用实质性原则 例如 法律可能写明商品的所有权已经转移给买方 但事实上卖方仍享有该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 如果仅考虑法律形式就会确认为该商品交易成立 如果根据实质性原则就会确认为该商品交易不成立 P58 第二章第四节会计确认 6 重要性 1 什么是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2 怎样运用重要性原则 企业应根据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和规模 并考虑对经济效益影响的大小 来选择合适的会计方法和程序 生产会计信息是要付出成本的 贯彻重要性原则 就能够使提供会计信息的收益高于成本 3 如何评价重要性 应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从质来说 当某一事项有可能对决策产生一定影响时 就属于重要项目 从量来说 当某一项目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时 也属于重要项目 评价时 往往取决于职业判断 P59 第二章第四节会计确认 7 谨慎性 1 什么是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 保持必要的谨慎 不高估资产或收益 不低估成本或损失 谨慎性原则也称稳健性或保守主义原则 2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我国规定的多项资产减值准备 如 坏账准备 存货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 无形资产等减值准备 加速折旧 预计负债等 都是对谨慎性原则的具体运用 3 不可滥用谨慎性原则谨慎原则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提取各种准备 否则就属于对谨慎性原则的滥用 P60 第二章第四节会计确认 8 及时性 1 什么是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是指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 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2 为什么要有及时性原则 会计信息具有明显的时效性 只有及时满足经济决策的需求 信息才有价值 3 及时性原则的运用 及时获取凭证 在交易或事项发生后 应及时取得有关凭证 及时处理业务 对会计数据及时进行处理 及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及时提供信息 将会计信息及时传递 按规定的时限提供给有关各方 不得提前关账 企业不得为了赶编财务会计报告 将期末的几天推到下期 而提前结账 P61 会计学 P62 第二章第五节会计计量 一 会计计量的基本概念 一 什么是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确认的基础上 根据计量对象的性质和特点 选择一定的计量尺度和方法 采用规定的计量基础 确定应计入某一会计期的金额 是会计核算的定量阶段 二 会计计量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1 计量尺度 选用什么样的币种计量尺度 2 计量方法 计量标准或价格 计多少 涉及计量方法的选择 带有技术性特征 3 计量基础 计量的归属期 应计入哪个会计期 涉及计量基础选择 带有思想性特征 计量尺度 计量方法 计量基础也是会计计量的三个属性 P63 第二章第五节会计计量 二 计量尺度 一 什么是计量尺度 计量尺度是指会计计量时选择的币种量度单位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货币计量尺度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成为会计计量的主要量度单位 二 如何选择计量尺度 各国使用的币种不同 各币种之间有着波动性极强的汇率 一般情况下 会计计量均以法定货币作为计量尺度 称之为记账本位币 也可以选择某一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但财务报告要折合为法定货币 三 会计还有辅助计量尺度某些会计记录对象 除了必须记录价值量以外 有时还要同时记录实物或劳动数量 因此 实物和劳动计量尺度就成为会计的辅助计量尺度 P64 第二章第五节会计计量 三 计量方法 一 什么是计量方法 指会计计量确定金额时所运用的方法 是会计计量的技术方法 二 有哪些计量方法 按以上方法计量时 应保证所确定的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 P65 第二章第五节会计计量 四 计量基础 一 什么是计量基础 计量基础是指计量金额归属的会计期 即应该计入哪个会计期间 是会计计量的基本出发点 是会计计量的思想方法 与会计分期相适应 计量基础也称会计基础 二 为什么要有计量基础 计量方法虽可确定计量对象的本位币价值金额 解决计多少的问题 但不能解决该金额应计入哪个会计期间的问题 P66 第二章第五节会计计量 三 收入或费用的发生期与收付期有时不一致从会计期间的角度观察 无论是收入或费用 它们都存在发生期 收付期和归属期的问题 发生期 是指收入和费用发生在哪个会计期 收付期 是指收入和费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在哪个会计期 归属期 是指收入和费用应归属于哪个会计期 由于交易双方的空间差异 运输工具与结算邮路的时间差异以及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等原因 造成收入和费用的发生期与收付期有时并不一致 从发生期看可能应计入本会计期 但从收付期看则应计入前一个会计期或后一个会计期 这样就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计量基础 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显然 采用不同的计量基础 将导致同一会计期间的计量差异 P67 第二章第五节会计计量 四 权责发生制1 什么是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目的是为正确核算各期财务成果 从权责角度 以应收 应付为标准 将发生期作为归属期 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计量基础 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 2 怎样理解权责发生制 1 是会计分期的基本要求 解决权责的归属期 2 以收入和费用的发生期作为归属期 3 收入和费用有因果联系 要相互适应和匹配 4 计量目的是财务成果 计量角度是权责 计量标准是应收 应付 计量归属是发生期 注 衡量 发生期 主要看收入是否实现 费用发挥作用的期间 权责发生制是国际公认的会计原则之一 只有根据权责发生制计量收入和费用 才能真实地反映财务成果 我国规定企业会计要贯彻权责发生制 P68 第二章第五节会计计量 五 收付实现制1 什么是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目的是为了正确核算各期现金流量 从现金角度 以实收 实付为标准 将收付期作为归属期 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计量基础 也称实收实付制 现收现付制 现金收付制 现金制 2 怎样理解收付实现制 1 是会计分期的要求 解决现金流量的归属期 2 以收入和费用的收付期作为归属期 3 收付期与归属期有因果联系 不必考虑发生期 4 计量目的是现金流量 计量角度是现金 计量标准是实收 实付 计量归属是收付期 政府会计目前贯彻收付实现制 P69 第二章第五节会计计量 六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确认差异1 产生计量差异 当收入或费用的发生期与收付期不一致时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才会产生计量差异 2 没有计量差异 当收入或费用的发生期与收付期相同时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不会产生计量差异 3 计量差异缩小 从一个足够长的会计期间观察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计量差异将越来越小 七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P70 第二章第五节会计计量 八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举例某企业四月份发生如下业务 1 4月1日以银行存款预付二季度的保险费3 000元 2 4月4日收到三月份销售产品应收款项10 000元存入开户行 3 4月16日预收A公司购货款20 000元存入银行 货物本月没有发出 4 4月25日销售产品一批 货款15 000元本月没有收到 5 4月30日 企业于2月1日借入的短期借款50 000元 以银行存款支付3个月的借款利息750元 年利率6 到期一次还本 要求 分别采用两种计量基础确认4月份的收入 费用和利润 P71 会计学 P72 第二章第六节会计记录 一 会计记录的基本概念 一 什么是会计记录 会计记录是指以会计确认和计量为基础 在纸质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上进行填制 登记和编制的一种行为 是会计人员使用计算工具和记录工具登录到记录载体上的一个过程 关键词 基础 工具 载体 过程 二 怎样理解会计记录 1 会计确认和计量为会计记录奠定了基础 2 会计记录要运用计算工具 记录工具和记录载体 3 会计记录是填制 登记和编制的一种行为和过程 P73 第二章第六节会计记录 三 会计记录的重要地位1 会计记录与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关系会计确认解决能不能记录的定性问题 会计计量解决在哪个会计期记录多少的定量问题 但它们本身并不是会计记录 即不能解决怎样记录 在何处记录的问题 只有会计记录才使得确认和计量落到了实处 使其具有一定的实务操作性 并最终得以实现 2 会计记录与会计报告的关系会计报告的信息及其质量取决于会计记录 这些记录内容将形成报告信息 因而在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中 会计记录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P74 第二章第六节会计记录 四 会计记录的分类1 按记录步骤分类 初始 再次 最后 四个要素 记录基础 记录依据 记录载体 记录内容 1 初始记录 指在经济业务基础上的记录 记录依据是发生的经济业务 记录载体是会计凭证 记录内容是各种凭证上的原始数据 2 再次记录 指在会计凭证基础上的记录 记录依据是各种会计凭证 记录载体是会计账簿 记录内容是各种账簿上的再生数据 3 最后记录 指在会计账簿基础上的记录 记录依据是各种会计账簿 记录载体是会计报表 记录内容是各种会计报表上的再生数据 P75 第二章第六节会计记录 2 按记录工具分类 手工 电子 四个要素 记录环境 记录载体 记录工具 计算工具 1 手工记录 指手工核算环境下的会计记录 记录载体是纸质的凭证 账簿和报表 记录工具是笔 计算工具是算盘或计算器 手工记录方法有7个 2 电子记录 指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记录 记录载体是磁性介质的磁盘 U盘 光盘 都是计算机的外存 记录工具和计算工具都是电子计算机 电子记录方法有10个 P76 第二章第六节会计记录 注 一般记录方法 是指普遍适用的记录方法 特殊记录方法 是指仅适用于特定业务的记录方法 记录方法与记录载体相结合 就产生记录行为 P77 第二章第六节会计记录 主体流程是记录载体 凭证 账簿 报表 手工记录七个方法是一个整体 构成手工记录的专门方法体系 在会计记录中必须相互配合地运用 P78 会计学 P79 第二章第七节会计报告 会计报告的基本概念 会计报告也称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报告 是指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该文件主要采用表格形式 确认解决定性问题 即会计报告什么 计量解决定量问题 即会计报告多少 记录解决内容问题 即会计报告哪些 报告解决形式问题 即会计怎样报告 会计核算四个步骤的关系 确认是计量的前提 计量是确认的继续 确认和计量依赖记录得以实现 它们的目的是为了报告 最终统一于报告 向有关各方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 会计报告涉及报告时效 报告内容和报告原则 P80 第二章第七节会计报告 一 会计报告时效时效是指事物的时间效益 会计报告的时效非常明显 它要求财务会计报告必须按规定的时间编制 并定期报出 不得拖延或不报 会计报告的时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编报时效 各企业和主管部门以及宏观经济调控和监管部门都要及时汇总编报 外部时效 及时满足整个社会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内部时效 及时满足企业内部经营者和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P81 第二章第七节会计报告 二 会计报告内容会计报告内容包括会计报表 附表 附注和其他应当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会计报表一般有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附表是会计报表的进一步延伸和细化 主要采用表格披露形式 附注是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等所作的文字说明 P82 第二章第七节会计报告 三 会计报告原则会计报告原则是指编制会计报告时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一般认为会计报告原则主要有完整性 真实性 一致性 单列性 总额性和比较性 一 完整性完整性是指会计报告的内容要完整 它有四个含义 一是报表齐全 规定报告的会计报表必须报送 二是项目齐全 会计报表中规定填报的项目必须齐全 不得遗漏 三是要有附表 必须报告有关会计报表中的附表信息 目前有40多个附表 四是要有附注 必须报告规定要披露的信息和资料 如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P83 第二章第七节会计报告 二 真实性真实性是指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要属实 编制的基础 程序 方法和原则为信息使用者所普遍认可 编制基础 持续经营 编制依据 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 编制原则 按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 计量 记录和报告 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规定 企业对外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会计报告 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或予以通报 罚款 开除 吊销从业资格证 P84 第二章第七节会计报告 三 一致性一致性是指会计报表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 不得随意变更 四 单列性单列性是指性质或功能不同的重要项目 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 不具有重要性的项目除外 五 总额性总额性是指财务报表中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的金额 日常活动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的金额 应以其总额列报 而不得相互抵销后列其净额 六 比较性比较性是指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 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 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 P85 会计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