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一套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534723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一套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一套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一套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 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一套(时间:150 分钟 满分:16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基石。两者有诸多相通之处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是理念和激情_的结果。它们是_、密不可分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只是两者在呈现方式上_。A. 催化 一脉相承 各有千秋 B. 催生 相辅相成 各有千秋C. 催生 一脉相承 平分秋色 D. 催化 相辅相成 平分秋色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在中国思想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这样的情形:不仅仅是避世的道家,就是貌似与道家严重对立、注重事功的儒家,_,_;_,_,_。在这样的情形中,人格的审美理想严重偏离道德的伦理理想,这种偏离使得道家超凡脱俗的个人修行和儒家至大至刚的“兼济天下苍生”都蜕变为“明哲保身”的犬儒哲学。这类人被视为高洁之士 而忧天下之患者反被视为俗人往往被嘲讽与讥笑 也极为推崇避世风流、个人逍遥他们的行为也往往被歪曲A. B. C. D. 3. 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李清照故居的一组是(3 分)( )千秋绝唱消魂句 一卷高歌漱玉词 东南形胜填词去 岸柳月残煮酒来锦书难托钗头凤 青渡再遇蝶恋花 闺中苏辛传孤本 词里红瘦咏海棠A. B. C. D. 4. 下列选项中,对图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2018 年幸福社区图书馆图书借阅情况A. 该社区男性居民比女性居民更喜欢借阅实用性强的图书。B. 该社区的居民对图书馆的科学普及类图书不太感兴趣。C. 该社区的居民喜欢借阅休闲娱乐方面的图书。D. 该社区女性居民图书借阅量超过了男性居民借阅量。二、文言文阅读(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焚 琴 子 传顾 彩焚琴子者,姓章氏,闽之诸生也。为人磊落不羁,伤心善哭,类古之唐衢、谢翱,而才情过之。为诗文,下笔累千言,皆感人心脾。庚子乡试,文已为主司所赏。及观五策,指陈时事太过,至斥耿氏以为包藏叛志。主司乃惧不敢录,遂下第。生遂弃诸生不为。登鼓山所谓天风海涛亭者,北望神京,痛哭失声曰:“余且烧其诗书,绝笔不为文矣!”生既不得志,出游于潮。过潮刺史韩文公庙,读其逐鳄文 ,哭之。又历韶、惠、广、雷诸郡。悲岭海之烟瘴,思寇莱公谪雷时,枯竹生笋,蜡泪成堆,风流如在也,则又哭之哀。听鹧鸪作“行不得哥哥”声,则抗音而哭,以乱其鸣。久之,学琴于惠州僧上振,得其音节之妙,遂归。变姓名,以琴游八闽。王公大人争延致而听其琴。有愿从而学者,虽善,然终莫能及也。久之,闽人目生为琴师。虽江浙间,颇多闻其名者。然当道不以礼遇,招亦不往,往亦不为久留。常酒后耳热,摔琴于地,引满大卮,放言高论,惊其座宾。谈古今得失,虽老师宿儒,深通经济者,不能难也。其最爱童子曰金兰,亦善琴,独得生传。常负奚囊从生游数千里外。生诗成金兰辄缮录之盈帙。客访生不遇,金兰代为款接,以生惊人句示人。由是人颇异之,以为抱负非常之士,不得志而隐于琴。生笃于伉俪,妇陈氏,少生十岁,亦颇知书嗜音。生尝入为其妻鼓琴,茶香入牖,鬓影萧疏,顾而乐之,以为闺房清课,亦人生韵事。忽一日谓其妇曰:“吾向闻红颜薄命。卿才情如此,而推命者多言岁行在卯当死。岂汝亦天上人,不久当去耶?”因感慨悲伤,为弹别鹄离鸾之曲。曰:“琴音和,吾与汝尚无恙,然第七弦无故忽绝,少而慧者当之。 ”居数日,金兰死。生抚尸一哭,不胜其悲,吐血数斗。曰:“吾死后, 广陵散绝矣。 ”遂焚其琴,不复鼓也。因自号“焚琴子” 。生至康熙丁巳,年四十九,竟卒。(选自虞初新志 ,有删节)【注】 策:策论。寇莱公:寇准,北宋政治家,因力主抗战被贬,死于雷州。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则抗音而哭 抗:抵抗 B. 然终莫能及也 及:赶上C. 亦人生韵事 韵:风雅 D. 不胜其悲 胜:经得住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焚琴子胸怀坦荡,举止不受约束。他文才很好,在乡试时他的文章被主考官赏识。B. 焚琴子琴技精妙,曾改换姓名带着琴游于八闽。王公大人争着邀请他,听他弹琴。C. 焚琴子有经世济民的才能,却不被官员礼遇,常喝酒后把琴摔在地上,大发议论。D. 焚琴子最爱童子金兰,亲授其琴技。金兰死后,焚琴子焚琴来表达自己的悲伤。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 及观五策,指陈时事太过,至斥耿氏以为包藏叛志。(3 分)_(2) 由是人颇异之,以为抱负非常之士,不得志而隐于琴。(3 分)_(3) 琴音和,吾与汝尚无恙,然第七弦无故忽绝,少而慧者当之。(4分)_8. 焚琴子“伤心善哭” ,请简要概括他为自己为他人“哭”的原因。(4 分 )_三、古诗词鉴赏(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910 题。醉落魄?席上呈元素 苏 轼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飘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尊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注】 元素:杨元素,是苏轼同乡和故友。9. 请根据上阕,简要概括词人“愁”的原因。(5 分)_10. 下阕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_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总角之宴, _。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2) _,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3)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_。(郦道元三峡)(4) _,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5) 桂棹兮兰桨,_。( 苏轼赤壁赋)(6) 从今若许闲乘月,_。(陆游游山西村)(7) 士不可以不弘毅,_。(论语? 泰伯章)(8) _,毋临渴而掘井。( 朱柏庐朱子家训)五、现代文阅读(一)(15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4 题。五 叔 春 荆郑振铎祖母生了好几个男孩子,父亲最大,五叔春荆最小。当五叔夭死时,我还不到七岁。到了现在,自然已记不得他是如何的一个样子了。可不知怎的,这位不大认识的叔父,却时时系住了我的心,成为我心中最忆念的人。这个忆念,祖母至今还时常叹息着把我挑动。她每每微叹着说,五叔是你几个叔父中最听话的,三叔常常挨打,二叔更不用说,只有他,从小起,便不曾给她打过骂过。五叔读书又用功,常常几个哥哥都出去玩了,他还独坐在书房里看书,一定要等到天黑了,方才肯放下书本。也写得一手好楷书,那些字,个个工整异常,他记账也是这个样子的,慢慢的一笔笔的写下来,从没有写过一个潦草的字,也没有做过一件潦草的事。那个时候,家里的杂事,没人管,要不是五叔在家,她真是对付不了。二叔有时还打丫头,三叔也偶有生气的时候,只有五叔从没有对丫头、对老妈子、对当差的说过一句粗重的话,他对他们都是一副笑笑的脸儿。在他死时,家里哪一个人不伤心,连小丫头也落泪了。唉,你这样好的五叔,可惜死得太早!每当回忆起伤心的情景,祖母总是默默的不言一会儿,沉着脸,似乎心里很凄楚。每到夜晚,祖母便在烟铺上坐着,慢慢的烧着烟,嗤、嗤、嗤的吸着。她是最喜欢我在这时陪伴着她的。在烟兴半酣时,她有了一点感触,又对我说起五叔的事来。祖母道:“唉,你不晓得你五叔当初怎样的疼爱你!他常常把你抱着,在天井里打圈子,他抱得又稳又有姿势。你那时也很喜欢他呢,见了你五叔走来,便从奶娘的身上伸出一双小小的又肥又白的手来。叫道五叔,抱,抱 ,你五叔便接了你过来抱着。你在他怀抱里从不曾哭过。我们都说他比奶娘还会哄孩子呢。像你二叔,他未抱你上手,你便先哭起来了。全家都说,你和你五叔缘分特别的好。有一年,你出天花,你五叔真是着急,书也无心念了,天天拜菩萨,请医生,取药,就是煎药,也亲自动手。你现在都不记得了罢?”真的,我如今是再也回想不起五叔的面貌和态度了,然而祖母屡次的叙述,却使我依稀认识了一位温厚仁爱的叔父。祖母曾把五叔病死的原因,很详细的告诉过我们,而且不止告诉过一次。她凄楚地述说着,我们也黯然的静听着。夜间悄悄无声,如豆的烟灯,在床上放着微光。那一年,祖母回故乡,五叔跟随着。她在家里住了几个月。恰好祖姨新死了丈夫,心里郁郁不快。祖母怕她生出病来,便劝她搬到我们家里来同住。她踌躇了几时,便同意了。她把房子和重笨的器具卖掉,然而随身带着的还有好几十只皮箱。这样多的行李,当然不能由旱路走。五叔便专雇了一只闽船,护送着祖姨从水路走。祖母则由五老爹伴随着从旱路走。哪想到,那条船途中触了礁。祖姨只得带了些重要的细软,和五叔上了舢板。不想岸边沙滩上水很浅,舢板靠不上岸。五叔便把长衫卷了起来,脱了鞋袜,负着祖姨,在水中走上了岸。五叔身体本来很细弱,自涉水上岸之后,便觉得不大舒服,时时在夜间发热,但他怕祖母担心,一句话也不敢说。病一天天的加重,以至于卧床不能起。祖母忙请医生给他诊看,这病已是一个不治的症候了。临死时,他除了说自己辜负了养育的深恩而不能报,劝祖母不要为他悲愁,一句别的吩咐也没有。他平安而镇定的死去。在五叔安静的躺在床上、微微的断了最后的一口呼吸时,祖母的心碎了!她整整地哭了好几天。到了一年两年后,想起来还是哭。到了如今,已经二十多年了,还是常说:“唉,你五叔,可惜死得太早!”前几年,我和三叔归到故乡扫墓,我们立在阴沉沉的松柏林下,面前是一个圆形墓,墓石上的字,已为风雨所磨损,但还依稀的认得出是“亡儿春荆之墓”几个大字。我黯然的站在那里,山中无比的寂静,乌鸦呀呀的由这株树飞到那株树上去。(有删改)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第三段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二叔、三叔的不好,再写五叔的好,初步呈现了五叔的形象。B. 文中先后两次写到祖母说五叔“可惜死得太早” ,表现了祖母对五叔的怀念,也流露出祖母对五叔早逝的伤感。C. 五叔夭死,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怕祖母担心而延误了治疗,当然也有体质较弱、涉水受寒以及操劳过度等因素。D. 小说选取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叙述舒缓,语言平实,有助于刻画五叔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的形象。13. 从文中看,五叔的“温厚仁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 分 )_14. 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6 分)_六、现代文阅读(二)(12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517 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