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施测方案整理版本.doc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345307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施测方案整理版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工程测量施测方案整理版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工程测量施测方案整理版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会市青岐涌综合整治工程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工程测量施测方案编 制: 审 批: 编制单位: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四会 市青岐涌综合整治工程设计采 购施工总承包(EPC)项目部 日 期: 2018 年 1 月 18 日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测量仪器及测设人员1四、复测方案21、控制点复测:22、控制点加密:23、导线测量:34、原地形测量:35、填挖收方:56、结构物放样:67、竣工验收:78、资料:7五、GPS控制网数据处理及平差8六、高程控制网的复测9七、测量质量控制措施10一、编制依据1、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施工图;2、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的工程测量技术报告;3、 本工程涉及的有关工程规程规范和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 52-201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SL631637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二、 工程概况青岐涌综合整治工程位于四会市大沙镇,青岐涌为沟通绥江和西江的河道。该工程为堤路工程,左岸堤路工程防洪设计标准50年一遇,起点接青岐涌入口牛头寨与规划道路衔接,终点至大沙镇与321国道衔接,规划总长约9.3公里,设计范围8.707公里,行车道路为双向4车道。青岐涌右岸堤路防洪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起于飞鹅岭森林公园侧,止于大德洲尾,设计范围2.271公里。堤顶路为城市次干道,设计车速30公里/小时。此路的建设将有力推进丰乐围城乡一体化建设。根据控制点交桩情况,平面控制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三、测量仪器及测设人员本次复测配备测量工程师2名,从事测量专业工作经验均为5年以上,测量员4名,从事测量专业工作为3年以上,技工6名,共计12人。(1) 仪器名称及型号名称数量单位型号精度GPS4台中海达V8双频接收机静态平面 2.5mm+110-6D静态高程 5mm+110-6D全站仪2台拓普康GTS-102N索佳CX-1012mm+1ppm水准仪2台苏州一光DSZ20.5/1(2)测量人员组织姓名职务职称李欣欣测量主管测量工程师吴泽铿测量队员测量员吴宇森测量队员测量员李旭然测量队员测量员黄俊庭测量队员测量员四、 复测方案本合同段内共有设计院提供的一级控制点共15个,经我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研究讨论针对现场地形及导线点的分布情况,研究讨论决定主线控制点采用GPS相对静态定位模式进行复测、增设控制点。GPS控制网等级为一级,采用中海达V8 GSNN双频GPS接收机四台同步观测,GPS网形采用边连式,每站观测2个时段,每时段观测时间为60至70分钟不等。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不少于6颗,每条基线有效观测时间不少于45分钟,单点定位时间大于1小时,接收机采样间隔设置为5S,卫星高度角设置为10。观测过程中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小于6。作业时天线严格置平对中,对中误差小于1mm。互通式立交连接线控制点采用RTK固定解平滑20次的平均值与设计值进行复测对比。高程测量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两台,两个线路并行,同时前进测量。塔尺采用3m黑红双面木制塔尺,气泡已经校核。1、控制点复测:为确保整个工程测量的准确无误,首先应该对甲方提供的首级控制点进行复测,并将复测的最后结果交由监理工程师。 2、控制点加密:由于工程测量工作的需要,甲方提供的控制点不能对整个工程实施放样,所以有必要对控制点进行加密。首先根据工程现场需要,然后进行加密导线点的埋设。埋设过程中应该选择视觉空间良好、地基稳定能长期保存的地方,考虑埋设的控制点是否便于施工放样,相邻控制点是否能通视、距离是否太近。保证平均边长大于250米,最大500米。应该对做好的控制点做明显测量标志及围护等措施,然后根据已知点与新增点的关系进行排名编号。3、导线测量:导线测量是工程测量的开始,是工程施工测量工作运转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工程各结构部位的正确性与精确性,所以进行高精度的导线测量是工程测量关键的一步。根据工程对导线精度的要求,布设相应的闭合导线或附合导线。一般是以四等和一级导线为常见。导线测量其主要技术要求:四等导线测角中误差为2.5,测滤中误差为10mm。测距中误差不大于13mm。方位角闭合差n (n为测站数),相对闭和差1/35000,测距相对中误差为1/ 75000,一级导线其测角中误差为5,测滤中误差为15 mm, 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30000,方位角闭合差为10n(n为测站数),全长相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 mm ,当导线全长小于规定1/3 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GPS导线测量技术要求及测量精度根据记录的测量结果进行整理,然后进行平差,四等导线与一级导线须采用严密平差,其平差结果应该满足规定技术要求。最后,将导线最终成果表交由监理师,由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导线点才可以使用。4、水准导线测量:(1)我标段采用双面尺法,双面尺法四等水准测量是在小地区布设高程控制网的常用方法,是在每个测站上安置一次水准仪,但分别在水准尺的黑、红两面刻划上读数,可以测得两次高差,进行测站检核。(2)我部采用四等水准测量,为确保整个工程水准测量的准确无误,需对甲方提供的首级水准控制点进行复核并记录好数据,并将数据处理后的最后成果报监理工程师,由监理工程师妥善处理。(3)为了便于保护,水准点尽量与平面控制点保持在同一点上,采用DSZ2型的水准仪和红黑双面尺进行观测,其观测顺序为:后黑后红前黑-前红。 其主要技术要求:四等水准每一千米高差10mm,环线闭合差为20 L mm (L往返导线总长,单位km),山岭区6n (n为测站数) , 视线长度小于100m , 前后视较差小于5mm,前后视累积小于10mm,偶然中误差小于5m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差0.2 m . 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或红黑面读数较差3mm ,本分划辅助分划或红黑面所测高度较差5mm. 往返观测各一 次. 采用水准测量专用记录簿记录数据:作业完成后对数据进行检核,然后对数据进行平差,平差结果应符合规范等级标准,否则,将不可施用。 (4)对于四等水准测量顺序为:后黑前黑-前红-后红,其主要技术要求: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6mm, 视线长小于75m(DSZ2型为100m),.偶然中误差小于3mm,前后视距累积差为5mm,基本划分、辅助划分或红黑面读数较差2mm (DSZ2型为1mm).基本划分、辅助划分或红黑面所测高差不得超过 3mm(DSZ2型为1.5mm).,环线闭合差不大于12L mm (山地为4n) ,红黑面较差在允许范围内可取平均值作为测站高程,三、四等水准的偶然中误差可用以下公式计算(5)导线施测完毕,将测量成果整理并做相应平差,将其成果交付监理工程师,由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其水准点方才有效,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5、原地形测量:1 地形测量的测绘方法可根据仪器设备和施工条件确定。并可以采用下列方法:(1) 全站仪测图。(2) GPS-RTK测图2 全站仪测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全站仪测图可以采用编法、草图法和内外业一体化成图法等测量方法。(2) 测图作业时应检查定向方位,仪器安置及测站检核,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mm,仪器高和棱镜高的量取至1mm,选择较远的图根点作为测站定向点,并实测另一图根点的做标和高程,做为测站检核。3 GPS-RTK测图应符合下列规定:(1) GPS-PTK测图前,应搜集测区的基础资料(2) 控制点成果及GPS测量资料(3) 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的参数,包括:参考椭圆球参数,中央子午线经度,纵、横坐标的加常数,投影面的正常高,平均高程异常等。(4) WGS-84坐标系统与测区地方系统的转换参数及WGS-48坐标系的大地高程基准与测区的地方高程基准的转换参数。4 测图方法采用GPS-PTK测量法,测图图根点和导线控制点直接用GPS在各等级控制网点测出,测图的比例尺建基面验收采用1:200,其他可根据工程性质、设计及施工要求在1:500-1:2000范围内选择。外业操作中,地形点、地物点三维坐标完全由GPS-PTK自动记录采集。地形图成图通过CASS系统软件在电脑自动采集地形图外业记录的地形点、地物点观测成果资料,由自动绘图仪绘制成图。地形测量过程中,一般规范要求按照SL52-201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执行。5 工程填挖动工前,必须实测填挖区的原始数据横断面,施工中应定期测量断面,工程结束后,必须实测竣工断面图,以作为工程施工工程量计算、结算依据。断面的测量方法按照GPS-PTK测量法。断面间距离及断面比例按照SL52-201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执行。6、填挖收方:(1)填方段路基每填一层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在距路床顶15m内应按设计纵横断面数据控制达到路床设计高程后应准确放样路基中心线及两侧边线并将路基顶设计高程准确测设到中心及两侧桩位上按设计中线宽度坡度高程控制并自检自检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清表后根据坐标法和填挖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坡脚线直线段每20米一个桩曲线段视曲线半径分别为10米和5米一个桩并注明填方高度(3)施工过程中每填筑一层根据坐标法和填方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实际需要宽度并在桩上标明填方深度(4)每填筑到一定的高度根据坐标法和填挖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实际需要宽度根据此宽度再修整坡面(5)路基挖方段应按设计高程及边坡坡度计算并放出上口开槽线每挖深一步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高程点应布设在两侧护壁处或其他稳定可靠的部位挖至路床顶1m左右时高程点应与附后的高级水准点联测(6)清表后根据坐标法和挖方宽度计算法放出路基挖方的开口线(7) 施工过程中当挖方段落开挖至第一级平台位置时根据坐标放样法放样出第一级平台内侧宽度根据平台宽度再刷坡其他平台依次采用同样的方法放样直至到达路面结构层的设计标高(8) 高边坡的测量放样根据施工段落桩号直线段每隔10米曲线段5米放样出坡顶和坡脚7、结构物放样:(1)放样工作开始前,应认真阅读设计图纸,验证设计坐标或其几何尺寸,在切实弄清设计数据之后,方可开始放样。对于放样的轮廓点,应进行检核,检核方法可根据不同情况而异。检核结果应记入放样资料中,外业检核以自检为主,放样与检核宜同时进行。必要时,也可另派小组进行检查。(2)选择放样方法时,应考虑检核条件。没有检核条件的方法(如极坐标法、两点前方交会法、三方向后方交会法等)应该在放样后采用另外的方法进行检查。(3)放样资料,应由两人独立进行计算和编制,若由计算机程序计算放样资料时,应校对输入数据的正确性。(4)建筑物基础块(第一层)轮廓点的放样,应全部采用相互独立的方法进行检核。放样和检核点位之差不应m为轮廓点的测量放样中误差)。(5)重复测设同一部位的轮廓点位置,可大于采用简易方法检核。(6)对于形体或结构复杂的建筑物,放样和检核应采用同一组放样测站点。(7)模板检查验收资料中,若发现与设计有较大偏差或存在系统偏差时,应对可疑部分进行复测。 8、竣工验收: (1)主要水工建筑物基础开挖建基面的1:2001:500地形图或纵、横断面图。 (2)建筑物过流部位或隐蔽部位形体测量。 (3)建筑物的各种重要孔洞的形体测量。 (4)根据需要测绘施工区竣工平面图。 (5)竣工测量的精度指标参照各章节相应项目的测量中误差的规范执行。施测的精度不宜低于放样的精度,随着施工的进程,按竣工测量的要求,逐渐累积竣工资料,待单项目工程完工后,进行一次性的测量。9、资料整理: (1)竣工图的编绘,应与设计平面布置图相对应,图表按竣工管理部门的统一图幅规格选用,分类装订成册,并附必要的文字说明。 (2)竣工地形图应注明图幅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测图方法、比例尺、制图日期等基本数据。对于竣工纵、横断面图,应注明断面桩号、横断面中心坐标、断面方向、比例尺,并附有断面位置示意图。(2) 各项成果资料,应项目齐全,数据正确,图标清晰,符合质量要求五、GPS控制网数据处理及平差每次外业观测后及时将观测数据导入计算机,并进行外业数据的检查。根据自动处理基线向量的结果,检查基线向量方差比(Ratio),中误差(rms)以及天线高等,方差比8,中误差50mm,参与解算的向量均符合要求。1、控制网外业观测质量的要求及检核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 52-2015要求,各等级GPS网基线测量中误差应采用相应等级对应的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连长值应取实际平均边长,基线长度中误差应按下式计算:2、同步环检验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 52-2015要求,同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的限差值为异步环闭合差限差值的1/2。3、异步环检验异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及环线全长闭合差,应满足以下要求:4、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比较六、高程控制网的复测高程控制网按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施测,采用2台苏州一光仪器厂生产的DSZ2水准仪按左右线路同时进行观测,测设路线按设计院交接桩号顺序测量。1、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精度按国家三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mm)水准测量等级每公路高差中数中误差限差偶然中误差(mm)全长中误差(mm)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往返测不符合值符合路线闭合差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平原山区四等5.01030R20R20L25L14R注:表中R为路线或测段长度,L为符合路线长度,均以千米计。水准测量采用2苏州一光DSZ2水准仪按左右线路同时进行观测,水准标尺与仪器配套。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均进行检校,并符合下列规定: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在竖直面的夹角(i角)不超过20;当水准标尺位于垂直位置时水准标尺的圆水准器居中。观测当天及时进行2组单程高差不符值检验,当高差不符值检验在限差20R以内时采用2组高差平均值进行平差。水准测量采用尺台作转点尺承,观测时标尺成像清晰稳定;观测时测站视线长度、视线高度须按下表执行: 水准测量视线长度、高度(m)等级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计差视线高度仪器类型视距四等光学水准仪1003.010.0三丝能读数四等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顺序为“后视前视前视后视”。在水准测量工作间歇时,选择两个坚稳可靠的固定点作为间歇点。间歇后,先进行间歇点高差检测,只有当检测结果符合限差要求,才从间歇点开始观测。否则从前一个水准点起测。七、测量质量控制措施测量工作是施工技术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优劣。(1)项目部设测量班,负责工程项目的测量工作,接受工程部领导。测量工必须通过培训方能上岗。在岗测量工原则上不应更换。(2)参加交接桩工作及项目开工前的中线、水准和横断面的施工复测。交接桩手续要完善,各种数据要反复核准。(3)各种桩号标志要明显,标桩书写要工整并符合规定。(4)开工前应对主要桩号(曲线转向角的交点桩、直线、圆缓点桩、直线转点桩、暗涵中心桩、水准基点)等进行复测,复测应采取两种不同方法或两人换手复测方式进行,两次测量的误差应满足相应规定。凡未经复核的桩橛不得交付施工。(5)各项记录要求记注明显,没有涂抹,计算成果和图表应准确清楚,所有测算资料均应签署完善,未经复核和验算的资料不得使用。 (6)一切原始资料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得凭回忆补记,测量手簿必须填列页次,注明观测者、记录者,日期及使用仪器。因记错划去的记录,应注明原因,并予保存,不得撕毁。各种测量手簿应按规定内容和格式填写,不允许用纸片或小本子代替。测量原始记录,资料应收集整理齐全,并按工程项目分类保存,以备查阅。(7)各种测量仪器均属计量器具,应按计量器具管理办法统一管理。各种测量仪器、工具的性能应定期进行检定,如有问题及时维修。测量仪器必须专人保管。对于贵重精密的测量仪器应规定专人保管,专人专用,专人送检,他人不准随意动用,以防损坏,降低精度。工作中应注意不使仪器受阳光曝晒或雨淋。仪器运输时,应有妥善的防护措施,确保仪器不受损坏。测量仪器应置专用房间存放。(8)每项测量工作完成以后,应及时把资料整理出来,分类存放,以备查阅。(9)测量成果应实事求是编写。属竣工文件收集范围的,应按竣工资料编写办法编写,以便移交。(10)测量资料的填写和移交均应符合资料管理办法的规定。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