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342766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29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三语文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三语文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写作方法 表现手法 写作手法指写一篇文章时 使文章更好的所有手法 它可以有很多方面 1 材料安排 2结构布置 3 叙述方法 4人称使用 5 写人方法 6 表达方式使用 7 表现手法等等 常见写作方法 表现手法 联想 想像 象征 托物言志 对比 衬托 正衬 反衬 烘托 以小见大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伏笔和铺垫 前后照应 呼应 设置悬念 直接 间接 描写 扬抑 欲扬先抑 欲抑先扬 1 象征 托物言志 通过咏物来抒情 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 动物 物品等的一些特性 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 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 运用眼前之物 寄托深远之意 2 衬托 以他体从正面 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作用 突出本体的 特征 3 对比 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 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 特征 4 借景抒情 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 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 做到情景交融 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 先抑后扬 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 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 再对事物予以肯定 褒扬 作用 突出强调了事物 人物 的特征 6 侧面 间接 描写 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 性格 品行和技能 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 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 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 突出 7 伏笔和铺垫 作用 内容前后照应 结构严谨 情节严丝合缝 8 照应 记叙文 使文章浑然一体 整体感强 突出主题 议论文 强化 论点 散文 反复地抒发 情感 增加情感的深度 9 联想 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 丰富文章内容 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性格更鲜明突出 情节更生动感人 10 想像 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 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 为塑造形象 表现主题服务 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关于第二人称的作用 第二人称一般都兼有拟人的意味 因此能使语言生动 于表情达意方面 运用第二人称往往便于直抒胸臆 如 作者用第二人称写长城 将长城拟人化 便于与长城直接对话 便于抒发感情 或答便于感情交流 进行抒情 在本文中起到拟人化的作用 因此 第二人称作用的答题模式 只要记住三个短语 将人物拟人化 描写对象是物时 便于对话 便于抒发对描写对象的感情 线索 线索可以是物件 人物 时间 事件 地点的转换 人物的感情变化等等 找到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者同类词语 表示时间的虽不是相同的词语却是同一类词 仔细分析 如果它能将文章零散的材料贯穿成一个统一而紧密的整体 那么它基本就是了 这要看具体情况 不可死板 要 见机行事 有时文章会有两条线索 明线和暗线 如果是做题又没有具体要求 一定要写出所有线索 写出一条即可 线索 一般叙事的线索有以下几种 1 以事情发展顺序 或时间顺序 为线索 就是按照事情的发生 发展 经过和结果的顺序 如 故乡 重点记叙了回故乡 在故乡 离故乡的故事 2 以地点变换的顺序作线索 写景为主的文章一般用地点变化顺序作线索 叙述时要写清每个地点上的景物或发生的事情 如 绿 3 以具体的事物为线索 如写 小桔灯 4 中心事件为线索 中心事件在文章中起主干作用 围绕它来写一些相关的事 如 我与父亲挑担子 围绕中心事件与父亲三次挑担子来组织材料等 5 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如 荔枝蜜 我的老师 注意 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只有一条线索 有的文章是双线并行甚至是三条线索展开的 如 藤野先生 智取生辰纲 两文中都有两条线索 一般一条线索是明的 另一条是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