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木寨+大地湾遗址导游词两篇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533669 上传时间:2019-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木寨+大地湾遗址导游词两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鱼木寨+大地湾遗址导游词两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鱼木寨+大地湾遗址导游词两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木寨+大地湾遗址导游词两篇鱼木寨导游词如果说“泰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那么之余土家民俗山区,则是“腾龙洞外无洞天,鱼木寨外无桃源”。我是一个地道的土家人,还在孩提年代,对于鄂西利川风景最初的印象就是“一片山,一条河,一棵树,一个洞,一个寨,一首歌”。诚如大家所熟知,这里的“山、河、树、洞、寨、歌”就是七岳连山齐岳山,八百里风景如画清江河,天下第一衫水杉王,腾龙天堂腾龙洞,神秘幽静鱼木寨,土家民歌龙船调,这里的一草一木早已沁入了我们的灵魂深处。经过岁月的泥泞和风霜的侵袭,而今我们早已将近而立之年,土家儿女也分散到天涯四方,每当和老友相聚,谈论最多还是根植在灵魂深处的那片神奇的土地。现在的土家儿女,被问及对这“山、河、树、洞、寨、歌”的感悟,流露在心底的自豪感溢于言表,这“山、河、树、洞、歌”早已耳熟于胸,唯独对这矗立在灵魂最深处的那座寨子讳莫如深,大家像是相约好的,每次言及鱼木寨,大家的谈话声都会嘎然而止,低头沉思,鱼木寨的文化底蕴早已深入人心,鱼木寨的文化厚重使人高山仰止,大家不自觉的都在规避什么,在隐藏什么,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欠鱼木寨的,他们没有脸去面对这座土家文化的灿烂遗产,他们在逃避在自责。鱼木寨位于利川谋道境内,谋道镇地处湖北省利川市西北部318 国道新老线交汇处,是湖北省“西大门”,与重庆在 318 国道上接壤的一个边陲小镇,总面积 336 平方公里。东距利川市城区 42公里,西距重庆市万州城 64 公里,现在开通了利川到谋道的公交路线,交通较为便利。谋道为古巴国南郡,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谋道”古称磨刀溪,“大丈夫磨刀锤宇宙,士大夫谋道辩古今”,这是磨刀溪演变为谋道的最直白的由来,这里的大丈夫、士大夫是讲的土家先民丈夫以武护境,大夫以文论道,无论文武都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谋道镇的人文风情赋予了鱼木寨独特的人文底蕴。谈论鱼木寨,我自认是最有资格的,因为我是一名地道的土家人,且而鱼木寨离我家的距离也就半天的时间,我为现今还有这座寨子的存在心存自豪,我也为土家文化的最后一片净土而久久思量,为这座寨子的险峻高耸、文化厚重而叹为观止。虽然我有这个资格,但是我却认为我不是最适合的人选,不为别的,就因我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很多次我徘徊在鱼木寨的山脚下久久思量,我是否是有这个底气有这个资格上山,吾怀抱绝境,更觉下笔难,土家先人只在次山中,欲辨已忘言,这是不虔诚的。在经过一段劳心劳力的历程后,终于山门逢君今始开,鱼木寨山门近在咫尺,一段土家文化史即将为我们打开,让我们见证土家文化的灿烂文明。我和这位老同志感慨万千,情不自禁。山门经过多年的风雨飘零仍然屹立不倒,从古山门的建筑结构还能见识到古巴文化的民居艺术,这里的建筑不用一钉一铆,浑然天成,别具一格。在跨过这道山门后,这片世外桃源的胜景就呈现在我的眼前,仿佛惊讶,仿佛疑虑,这和我魂牵梦绕的梦境既有天渊之别,仿佛又好像一切都处于情理之中,它的存在没有因后人的想法而有所改变。鱼木寨给我的最初印象就是散,一个散字道出了鱼木寨的魂所在,这里没有文化堆砌的浮华,也没有人工大规模的雕饰而显现的虚假造作。鱼木寨的建筑基本采用当地材质,以木头和石头为原始材质,石与石,木与木,石于木组成的结合就是鱼木寨全部人工痕迹的总括。寨内最大的看点就是散落在田间地头的古墓群,总计有百余处之多,这些墓碑有塔式、牌坊式、牌楼多层式、圈顶式和平卧式等多种造型,每一处都摄人心魂,使人久久不愿离去。其中最大的是建于清同治五年(公元 1866 年)成永高夫妻墓,三门二进,占地100 平方米。墓前碑高 5.2 米,宽 5.3 米,刻有花鸟人物 90 余幅。石雕精湛,品种繁多,人物、花卉、图案皆有,人物雕刻皆取材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碑林中的“双寿居”集马派雕刻艺术之大成,几百名工匠雕凿了三年,雕出了 6 出戏剧故事中的 500 多个人物造像。所有石雕都是在整块石料上雕凿的,留下了近代书法名家各种字体的手迹和艺术珍品。鱼木寨的镂空雕刻更是雕刻艺术中的上乘之作,镂空雕刻技艺始于明末,兴于清同治、光绪年间,这门技艺如今多以失传,一座寨子能同时保留这么多镂空雕刻,其文化研究价值可见一斑。畅游鱼木寨是一次灵魂的还债,这里的一切都还是那么的清新自然,此地的居民并没有因外来客闯入他们的生活而有丝毫的改变,田间地头处处能见到他们忙碌的影子,在闲暇之余,当地人随意就能唱出一段段未经编排的土家山歌,自由自在,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过着他们恬适的民居生活,这里是土家文化的活化石,是土家文明的活词典。这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原汁原味的寨子了,文化古风得到很好的传承保留,寨内至今仍保留有完整的古代土家人生活、饮食、婚丧等习俗。因而才有称谓认为鱼木寨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土家山寨,称为“民间的十三陵”。三阳关是鱼木寨为远来的客人送上的最后一餐饕餮盛宴,三阳关是鱼木寨的一道出口,位于寨子的下端,隐于老崖隙中,三阳关也建有一座寨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古时候只要寨子的主人重。大地湾遗址导游词范文大地湾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安县东北五营乡邵店村,距天水市102 公里。遗址分布在清水河与阎家沟交汇处的第一、二、三级台地上,总面积约达 32 万多平方米。1958 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 年至 1983 底,发掘清理房址 200 余座,窑址 30 多座,共出土各类文物 8000 多件。1988 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发掘所获资料看,大地湾遗址,是甘肃东部地区目前发现较完好的一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存,距今 4900-8120 年。从出土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可以看出,出土的器物明显地反映出生产技术由粗到精的发展过程。 生活用具中的陶器,已出土的有红陶、灰陶、彩陶; 有手捏制、敷贴模制、轮制; 有夹砂陶,泥质陶;有小、中、大各型器物; 如钵、罐、盆、瓶、杯、尊等。陶器上装饰纹有绳纹、弧线、三角、条纹、勾叶纹;有变体鱼纹、鸟纹;有两兽相朴的写实纹、蛙纹;有圆点、条线、弧线、组成的几何图形等;有紫红色、黑色、白色和朱色彩绘。特别是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截至 1984 年,共揭露面积 13700 平方米,遗址总面积为 110 万平方米。出土房址238 座,灰坑 357 个,墓葬 79 座,窑 38 座,灶台 106 座,防护和排水用的壕沟 8 条,各种骨、石、蚌、陶器、装饰器和生活器物共计 8034 件。大地湾遗址最早距今 7800 年,最晚距今 4800 年,有3000 年文化的连续,其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在我国考古史上亦属罕见。除陶器、骨角器、石器、蚌器、原始雕塑等艺术珍品外,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大地湾的房屋建筑遗址,不仅规模宏伟,而且形制复杂。尤其是属于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 5000 年前)的 F405 大房子,是一座有三门开和带檐廊的大型建筑,其房址面积 270 平方米,室内面积 150 平方米,平地起建,1 木骨泥墙,其复原图为四坡顶式房屋。这一房屋的规模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更引人注目的是 F411 房屋居住面上,还给有地画,图案由人与动物构成,是我国目前最早的原始地画,这一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绘画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大地湾遗址的房屋,多采用白灰面,多种柱础的建筑方法,充分显示了当时生产力的提高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大地湾遗址出土的石斧、石刀、陶刀等农业生产工具数量很多,贮存物品的大袋形窑穴的建造,大型陶瓮、缸、罐等贮藏器的大量出现,都说明和反映了其经济形态属于定居的以农业为主的类型。大地湾遗址根据地层可分四期:即大地湾一期,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它的发现,在考古学上不仅对探讨甘肃东部地区考古编年与序列有着现实意义,也为研究仰韶文化的起源及文化多源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