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333682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 1 26 第十八章气相色谱分析法 一 分离度resolution二 载气种类和流速的选择classificationofcarriergasandchoiceofflowrate三 色谱柱及使用条件的选择chromatographiccolumnsandchoiceofoperatingcondition四 其它操作条件的选择choiceofotheroperatingcondition 第三节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gaschromatographicanalysis GC choiceofchromatographicoperatingcondition 2020 1 26 一 分离度 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都难以描述难分离物质对的实际分离程度 即柱效为多大时 相邻两组份能够被完全分离 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度大小受色谱过程中两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保留值之差 色谱过程的热力学因素 区域宽度 色谱过程的动力学因素 色谱分离中的四种情况如图所示 2020 1 26 讨论 色谱分离中的四种情况的讨论 柱效较高 K 分配系数 较大 完全分离 K不是很大 柱效较高 峰较窄 基本上完全分离 柱效较低 K较大 但分离的不好 K小 柱效低 分离效果更差 2020 1 26 分离度的表达式 R 0 8 两峰的分离程度可达89 R 1 分离程度98 R 1 5 达99 7 相邻两峰完全分离的标准 2020 1 26 令W 2 W 1 Wb 相邻两峰的峰底宽近似相等 引入相对保留值和塔板数 可导出下式 分离度与柱效能及相对保留值的关系 2020 1 26 分离度R与柱效能n 相对保留值r21 容量因子k的关系 A B C 2020 1 26 讨论 1 分离度与柱效分离度与柱效的平方根成正比 固定相一定 r21一定时 增加柱效 通过增加柱长 可提高分离度 但组分保留时间增加且峰扩展 分析时间长 2020 1 26 增加柱长对分离度的影响 2020 1 26 2 分离度与r21增大r21是提高分离度的最有效方法 计算可知 在相同分离度下 当r21增加一倍 需要的n有效减小10000倍 增大r21的最有效方法是选择合适的固定液 2020 1 26 3 分离度与k的关系 k 2 10 2020 1 26 例题1 在一定条件下 两个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分别为85秒和100秒 要达到完全分离 即R 1 5 计算需要多少块有效塔板 若填充柱的塔板高度为0 1cm 柱长是多少 解 r21 100 85 1 18n有效 16R2 r21 r21 1 2 16 1 52 1 18 0 18 2 1547 块 L有效 n有效 H有效 1547 0 1 155cm即柱长为1 55米时 两组分可以得到完全分离 2020 1 26 二 载气种类和流速的选择classificationofcarriergasandchoiceofflowrate 1 载气种类的选择载气种类的选择应考虑三个方面 载气对柱效的影响 检测器要求及载气性质 载气摩尔质量大 可抑制试样的纵向扩散 提高柱效 载气流速较大时 传质阻力项起主要作用 采用较小摩尔质量的载气 如H2 He 可减小传质阻力 提高柱效 热导检测器需要使用热导系数较大的氢气有利于提高检测灵敏度 在氢焰检测器中 氮气仍是首选目标 在载气选择时 还应综合考虑载气的安全性 经济性及来源是否广泛等因素 2020 1 26 2 载气流速的选择 由图可见存在最佳流速 uopt 实际流速通常稍大于最佳流速 以缩短分析时间 提高柱效 2020 1 26 三 色谱柱及使用条件的选择chromatographiccolumnsandchoiceofoperatingcondition 1 固定相的选择气 液色谱 应根据 相似相溶 的原则 分离非极性组分时 通常选用非极性固定相 各组分按沸点顺序出峰 低沸点组分先出峰 分离极性组分时 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 各组分按极性大小顺序流出色谱柱 极性小的先出峰 2020 1 26 分离非极性和极性的 或易被极化的 混合物 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 此时 非极性组分先出峰 极性的 或易被极化的 组分后出峰 醇 胺 水等强极性和能形成氢键的化合物的分离 通常选择极性或氢键性的固定液 组成复杂 较难分离的试样 通常使用特殊固定液 或混合固定相 2020 1 26 2 柱温的确定 首先应使柱温控制在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超过该温度固定液易流失 和最低使用温度 低于此温度固定液以固体形式存在 范围之内 柱温升高 色谱峰变窄变高 分离度下降 柱温 被测组分的挥发度 即被测组分在气相中的浓度 K tR 低沸点组份峰易产生重叠 柱温 分离度 分析时间 对于难分离物质对 降低柱温虽然可在一定程度内使分离得到改善 但是不可能使之完全分离 这是由于两组分的相对保留值增大的同时 两组分的峰宽也在增加 当后者的增加速度大于前者时 两峰的交叠更为严重 柱温一般选择在接近或略低于组分平均沸点时的温度 组分复杂 沸程宽的试样 采用程序升温 2020 1 26 程序升温 即柱温按设定的程序 随时间呈线性或非线性增加 2020 1 26 3 固定液配比 涂渍量 的选择 配比 固定液在担体上的涂渍量 一般指的是固定液与担体的百分比 配比越低 担体上形成的液膜越薄 传质阻力越小 柱效越高 分析速度也越快 配比较低时 固定相的负载量低 允许的进样量较小 填充诸色谱中配比通常在5 25 之间 2020 1 26 4 柱长和柱内径的选择 增加柱长对提高分离度有利 分离度R正比于柱长L2 但组分的保留时间tR 且柱阻力 不便操作 柱长的选用原则是在能满足分离目的的前提下 尽可能选用较短的柱 有利于缩短分析时间 填充色谱柱的柱长通常为1 3米 可根据要求的分离度通过计算确定合适的柱长或实验确定 柱内径一般为3 4mm 2020 1 26 四 其它操作条件的选择choiceofotheroperatingcondition 1 进样方式和进样量的选择液体试样采用色谱微量进样器进样 规格有1 L 5 L 10 L等 进样量应控制在柱容量允许范围及检测器线性检测范围之内 进样要求动作快 时间短 一般液体进样量为0 1 10 L 气体进样量为0 1 10ml气体试样应采气体进样阀进样 2020 1 26 2 气化温度的选择 色谱仪进样口下端有一气化器 液体试样进样后 在此瞬间气化 温度一般取决于待测样品的挥发性 沸程 试样的稳定性等因素 气化温度稍高于组分的沸点但不要太高防止气化温度太高造成试样分解 一般较柱温高30 70 C 2020 1 26 第十八章气相色谱分析法 一 GC色谱柱的分类二 GC固定相三 填充色谱柱的制备 第四节气相色谱柱 gaschromatographicanalysis GC colummingaschromatograph 2020 1 26 色谱柱是色谱仪器的心脏 1 在色谱分离分析过程中 所有的分离过程都是在色谱柱中完成的 2 被测组分能否被分离主要取决于色谱柱的分离效能和选择性 2020 1 26 一 GC色谱柱的分类 按柱的粗细和填充方式分 填充柱毛细管柱 packdecolumm capillarycolumm 材质 不锈钢 玻璃玻璃 熔融的石英内径 3 4mm0 1 0 5mm柱长 1 3m10 100m 色谱柱由柱管和填充在内部的固定相组成 2020 1 26 2020 1 26 2020 1 26 二 GC固定相 气 液色谱固定相气 固色谱固定相 2020 1 26 气 液色谱固定相 1固定液 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 在操作条件下为液体 称固定液 固定液不能直接装在色谱柱内 必须将它涂渍在一种颗粒状的固体表面上 这种固体叫载体或担体 2020 1 26 对固定液的要求 A 固定液在常温下不一定为液体 但在使用温度下一定呈液体状态B 热稳定性好 蒸气压低 0 1mmHg C 化学稳定性好 D 固定液对试样中各组分应有一定的溶解力 分配系数较大 E 对各组分选择性能高 K1 K2 K3 F 对载体具有良好的浸润性 以形成均匀液膜 2020 1 26 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与偶极 在任何一个分子中 都可以找到一个正电荷重心和一个负电荷重心 如果分子中正电荷重心与负电荷重心相重合 这种分子叫做非极性分子 如果分子中正电荷重心与负电荷重心不重合 这种分子叫做极性分子 则分子就因显正负两极而形成偶极 2 组分与固定液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2020 1 26 2 组分与固定液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A 静电力 1 0 2 0B 诱导力 1 0 2 0C 色散力 1 0 2 0D 氢键力 能形成氢键的化合物 如 H2O NH3 ROH E 分子间的特殊作用力 2020 1 26 按化学结构 极性 应用等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 按化学结构的分为 烃类 非极性 醇类 氢键型 酯类 中强极性型 聚硅氧烷 通用性 等 2 按极性分 A强极性 氧二丙氰 CH2CH2CN相对极性为 P 100OCH2CH2CNB非极性的角鲨烷 异三十烷 P 0C其它固定液的极性PX应在0 100之间 并在0 100分为五级 3 固定液的分类 2020 1 26 常用固定液的相对极性 2020 1 26 常用固定液 2020 1 26 3 麦氏 McReynolds 常数 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复杂 仅用相对极性来评价固定液的性质不太科学 麦氏提出用五个常数X Y Z U S 来表述分子间的各种作用力 标准物质 苯 正丁醇 2 戊酮 硝基丙烷 吡啶 条件 在柱温120 下分别测定它们在226种固定液和角鲨烷上的 I值 把该五项 I之和称为总极性 2020 1 26 2020 1 26 4 固定液的选择 选择的基本原则 相似相溶 选择与试样性质相近的固定相具体方式 A 非极性物质分离 非极性固定液B 极性物质分离 极性固定液C 非极性 极性物质分离 极性固定液D 氢键型物质的分离 强极性或氢键型固定液E 复杂的难分离组分 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固定液 2020 1 26 2 担体 1 作为担体使用的物质应满足的条件 比表面积大 孔径分布均匀 化学惰性 表面无吸附性或吸附性很弱 与被分离组份不起反应 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不易破碎 颗粒大小均匀 适度 一般常用60 80目 80 100目 载体分类 硅藻土载体 红色担体 白色担体非硅藻土载体 氟载体 玻璃微球 高分子多孔微球 2020 1 26 硅藻土载体结构 硅藻土载体是用硅藻土在高温下煅烧而成 所谓硅藻土 它是由单细胞海藻所依附的硅藻骨架构成 这种硅藻骨架是由微小的无定型含水二氧化硅和其它无机物杂质组成 硅藻土的比表面积有20m2 g 分为白色担体和红色担体 2020 1 26 硅藻土 红色担体 孔径较小 表孔密集 比表面积较大 机械强度好 适宜分离非极性或弱极性组分的试样 缺点是表面存有活性吸附中心点 白色担体 煅烧前原料中加入了少量助溶剂 碳酸钠 颗粒疏松 孔径较大 比表面积较小 机械强度较差 但吸附性显著减小 适宜分离极性组分的试样 2020 1 26 表气液色谱担体 2020 1 26 3 载体的预处理 酸洗法 除去载体表面的碱性活性基团 以消除载体对酸性组分的吸附作用载体 HCl 浓 浸泡约30min 碱洗法 除去载体表面的酸性活性基团 以消除载体对碱性组分的吸附作用 10 NaOH浸泡或回流 硅烷化 除去载体表面的硅醇基 以消除氢键结合力 釉化 表面玻璃化 堵住微孔 10倍体积20 硼砂水溶液浸泡48h 而后在950 灼烧 2020 1 26 气 固色谱固定相stationaryphasesinGas solidchromatograph 1 种类 1 活性炭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吸附性较强 2 活性氧化铝有较大的极性 适用于常温下O2 N2 CO CH4 C2H6 C2H4等气体的相互分离 CO2能被活性氧化铝强烈吸附而不能用这种固定相进行分析 3 硅胶与活性氧化铝大致相同的分离性能 除能分析上述物质外 还能分析CO2 N2O NO NO2等 且能够分离臭氧 2020 1 26 气固色谱固定相 4 分子筛碱及碱土金属的硅铝酸盐 沸石 多孔性 如3A 4A 5A 10X及13X分子筛等 孔径 埃 常用5A和13X 常温下分离O2与N2 除了广泛用于H2 O2 N2 CH4 CO等的分离外 还能够测定He Ne Ar NO N2O等 5 高分子多孔微球 GDX系列 新型的有机合成固定相 苯乙烯与二乙烯苯共聚 型号 GDX 01 02 03等 适用于水 气体及低级醇的分析 2020 1 26 2 气固色谱固定相的特点 1 性能与制备和活化条件有很大关系 2 同一种固定相 不同厂家或不同活化条件 分离效果差异较大 3 种类有限 能分离的对象不多 4 使用方便 2020 1 26 三 填充色谱柱的制备 1 色谱柱的清洗 玻璃柱 酸泡 水洗 烘干不锈钢柱 碱抽洗 水洗 烘干2 固定液的涂渍 静态涂渍法和旋转蒸发法 称取固定液 溶剂溶解 称取担体 混合搅拌 旋转涂渍 烘干 过筛装柱3色谱柱的填充 真空泵抽气填充法 4色谱柱的老化 point 除去柱中残留的溶剂和挥发组分 一定温度下通入载气和加温处理 2020 1 26 色谱柱的填充 抽气法 液体固定相 玻璃棉 抽真空 2020 1 26 色谱柱的老化 point 老化 在操作温度低于固定液最高使用温度下 通入载气 将柱加热数小时 4 8h 甚至更长 老化目的 除去残留溶剂及挥发性杂质 并使固定液在呈液体状态下更趋稳定 注意 老化时缓慢升高柱温 且柱末端与检测器断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