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变改革现场推进会发言稿六篇与我为改革创新做什么发言稿五篇合集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532695 上传时间:2019-03-3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三变改革现场推进会发言稿六篇与我为改革创新做什么发言稿五篇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农村三变改革现场推进会发言稿六篇与我为改革创新做什么发言稿五篇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农村三变改革现场推进会发言稿六篇与我为改革创新做什么发言稿五篇合集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三变改革现场推进会发言稿六篇与我为改革创新做什么发言稿五篇合集【篇一】同志们:今天, 我们在这里组织召开全县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大会,主要是基于三个目的:第一,“三变”改革事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事关广大农村脱贫攻坚增收步伐、事关农村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深入推进“三变”改革势在必行。这一点,在座的同志基本上都听了昨天六盘水市“三变”办副主任王奇兵同志的专题讲座,都能理解“三变”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意义;第二,我县实施“三变”改革已有一定成效,涌现了湖羊基地、百果塘蔬菜基地等一批“三变”的先头兵,但规模还不够大、覆盖面还不够广、优秀点还不够多、内容形式上还不够丰富,站在开阳看贵阳,全市要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层脱贫,要在全省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开阳的农村极为关键,就目前而言,“三变”进程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全面发展需求;第三,市委提出,不仅要农村“三变”,还要在城市推行“三变”。再勇书记指出,贵阳的发展空间在三县一市。“三变”与空间是什么关系?上个星期在县长办公会上,我讲过,力争通过秋季攻势,在今年底初步构建开阳发展“一三三”的格局,就是一张路网拉开空间,景镇村三点串联空间,一二三次产业填充空间。这就达到了开阳空间兼具“点线面”发展的基调。路、景点、特色小镇、富美乡村、产业等可以理解为固态、静态的东西,还需要活化、动态的东西来贯穿,我认为,这个东西就是“三变”,要通过“三变”全面活跃空间,农村是最好的试验田,也是三变最大的考场。所以,抓好农村“三变”,不仅仅是落实市委的政治任务,立足于拓展开阳的发展空间,“三变”也是我们必须要大力推进的工作之一。我们今天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汪洋副总理关于“三变”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书记孙志刚同志、代省长谌贻琴同志、市委书记李再勇同志关于“三变”改革的总体要求,总结我县“三变”改革试点取得的成效,分析“三变”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我县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今天上午,我们隆重举行了县“三变”工作服务中心揭牌仪式;会前,大家也观摩了水东乡舍“公司+农旅一体化+农户”的“三变”模式,相信大家都很有感触。刚才,卢彪、沛慧同志分别汇报了南江乡、禾丰乡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推进情况,志然同志汇报了全县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推进情况,大家的发言都很好,我都赞同。同时,我们还向企业代表颁发了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书,银行代表与企业代表现场办理抵押登记,并签订了贷款合同。会议的内容很丰富,希望大家通过这次会议的部署和动员,通过现场的观摩和学习,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责任、瞄准抓手,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向纵深开展。下面,受海波书记委托,围绕推进我县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一,务必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推进“三变”改革的信心和决心近年来,农村“三变”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xx 年 11 月 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xx 年中央一号文件里面正式写入了农村“三变”,省委、市委相继出台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为“三变”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再勇书记到贵阳任职后,提出了城市“三变”,至此,正式形成了“三变”工作四梁八柱的体系。可以说,“三变”改革是统筹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实现公平共享、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关键举措。第一,推进“三变”改革,是深入推进城乡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随着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农村改革涉及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目标更加多元、影响因素更加多样、任务更加艰巨。“三变”改革能够有效推动农村产权制度、土地制度、经营制度、组织制度、治理体系等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破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的步伐,有效聚集生产要素,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优化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特别是“三变”改革突破了产业的限制,能够全面释放供给侧改革的新活力,为农村的产能聚合与配置创造出有益的条件与优质的资源转化环境,有效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助推产业经济要素的合理优化配置。同时,“三变”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为统筹推进城乡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如果说,农村“三变”为精准脱贫找准了正确方法和路径,那么,城市“三变”则为富美开阳建设找到了有力抓手和新的突破口。第二,推进“三变”改革,是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的重要着力点。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县上下特别是各级党员干部的重大使命和神圣职责。当前,我县已进入小康社会,但我们的小康仍然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小康,低水平体现在农民人均纯收入总体还不高,xx 年底,贵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12967 元,开阳为 12778 元;不全面体现在我们还有很大基数的低收入贫困户。今年初,全县收入在 4300 元4800 元的低收入困难群众还有 8303 户 24436 人,4800 元6500 元的低收入困难群众还有 5324 户 16247 人。所以开阳县是全市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县份,说是贵阳的核心战区一点不为过。尤其是贵阳市 20 个特别困难村中,开阳就占了四分之一。可以说,没有低收入困难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为此,紧紧抓住“三变”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创新资产收益扶贫机制,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把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职业农民等经营主体有机连接起来,推动生产要素在产业链上的有效整合,让贫困群众有股可入、有事可做、有利可获,推进低收入困难群众如期实现脱贫。可以说,只有通过“三变”改革的强力推动,我们才能在公平共享的道路上,解决好“平均数”与“大多数”的突出矛盾问题。第三,推进“三变”改革,是增进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切入点。通过“三变”改革,能够有效加强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发展壮大村(居)级集体经济,强化基层党组织对经济的调控能力。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党组织活动,能够充分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发展功能,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力、服务力、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能够把村级组织、企业和农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通过“三变”改革,能够全面激发城市内生动力,开辟具有更大消费潜力的新市场,进而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共享发展新体系,才能更加有效地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入股企业、打工就业,监督保障群众利益,提高群众组织化水平。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三变”改革的重大意义,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重视,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关于农村“三变”改革的工作要求,抓紧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加大对“三变”改革资金的投入,整合金融、财政、扶贫及城乡资源等要素,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二,务必突出重点,蹄疾步稳推动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实现“蝶变”“三变”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切实以问题为导向,整体谋划、突出重点、精心推进,在实践中不断加强“三变”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按照县委、县政府基本确定的“三变”主要改革举措基础上,深入研究改革各领域、各举措的耦合性,使各项改革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第一,要切实解决“谁来变”的问题,抓住“主体”这个关键。在“三变”改革的过程中,政府是主导,企业是主体,群众是主角。具体来说,就是政府要搭台,由企业和群众来唱戏,政府搭台主要是给政策平台、给操作空间、给工作指导;企业和群众唱戏,不分主角、不定曲目,在政策制度允许框架内,想唱什么、用何种方式唱、谁领唱,都可以,切实将政府、企业、群众三方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形成推进“三变”改革的强大合力。换句话来说,开阳“三变”改革的主体,就是政府、农民和企业。对政府来说,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上下联动、左右联通、内外联接,凝聚各方力量,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三变”。具体来说,要以土地确权为基础,加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引导各类经营主体与参与“三变”农户建立利益链接机制。同时,要加大与中国农科院、中科院、农学院的对接合作力度,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在技术培训、特色产业品种的引进、选育、研发、示范、推广等方面提供保障。特别是,要积极整合部分涉农资金,集中投向农业产业经营主体,提升涉农资金使用效益。要积极梳理、统筹财政投入农村的可变资金,加快推进以股金形式投入“三变”项目。要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吸引集体资金、农民自筹资金、社会资金、金融资金参与“三变”改革。同时,要严格执行规范资金的使用、报账、公示等制度,完善项目实施及资金监督管理机制,确保“三变”资金落到实处、使用安全。要充分运用“扶贫云”,加强分析研究致贫原因,因人因地引导贫困户参与“三变”。同时,要加快清理统计可变资金,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将可变资金注入“三变”改革产业项目,向贫困乡镇特别是 5 个特困村倾斜,发挥政策扶持资金的最大效益。要注重农旅一体化发展,依托“大交通”规划布局,不断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耕地林地绿地保护、水资源管理、生态补偿、环境保护等制度,提高“三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对群众来说,老百姓是主角,是参与者,是受益者。但是我们怎么引导广大老百姓参与到“三变”改革?我认为就是要做好以下三点:说老百姓听得懂的。大家在做思想动员工作时,要用通俗易懂的事例,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动员他们积极参与进来。做老百姓愿意做的。能致富就是农民最愿意做的,对此,各级各部门必须认真落实国家相关优惠政策,把“三变”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不违背农民意愿,不损害农民利益。尤其是当“三变”改革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整合、产业培育等方面时,我们必须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着力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切入点,多办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实事,让广大群众在切实受益中得到实惠,自觉投身“三变”改革中来。给老百姓真正要的。老百姓特别是低收入困难群众想要的,我想不外乎就是增加收入,生活富裕,我们通过“三变”的途径,帮他们找挣钱的路径,帮他们就业创业,帮他们参与乡村管理等等,多设身处地为老百姓想,帮老百姓办事,老百姓一定愿意将可变的资源、资金、技术等作为资本入股到相关经营主体成为股东【以前贵阳晚报有一个栏目在搞家庭物品置换,自己闲置的物品拿出来,可以折旧变现,也可以等价置换自己需要的物品,实际上我认为这也有点“三变”的味道,只不过是简单的家居“三变”,对于农村来说,可变的资源更多,变的方式更加多元、变的运作体系更加庞大】。今年,我们要全面推进南江乡、禾丰乡以及 39 个改革试点村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确保到 2020 年全面消除空壳村,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的综合效应和红利,增强农民在改革中的获得感。对企业来说,企业是“三变”必不可少的一个平台,从全县实际来看,我们的平台主要是园区、企业、合作社,但目前大都呈现资产规模小,经营项目单一,总体不强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培育、壮大这些产业平台,我想有“扩、引、建”三种途径。“扩”就是通过传帮带,强强联合、强弱组队,把大、小企业,强、弱企业,耦合度高的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产业链条的企业抱团发展,就能组成大企业、大公司。“引”就是引 500 强企业,引国有企业,引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围绕农村资源资产,择优包装一批“三变”发展项目,在政策和资金上多鼓励引导他们参与到“三变”改革中来。“建”就是在企业较少的乡镇村,特别是一些纯农业乡镇,以“三变”为纽带,以“5 个 100 工程”为抓手,鼓励村集体进一步盘活农村“三资”,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新建一批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开办生产型、加工型、商贸型、物流型、乡村旅游型等企业。同时,积极推广“三变+特色农业”、“三变+大数据”、“三变+乡村旅游”、“三变+田园综合体”、“三变+金融+扶贫”、“三变+基础设施+扶贫”、“三变+富美乡村”等模式,鼓励以城镇优质公共资源开展股权合作。第二,要切实解决“变什么”的问题,盯紧“重点”这个核心。农村三变的“重点”,大家都知道,关键是怎么做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资源变资产,对农村来说,最主要、最集中、最直接的“变法”就是以土地经营权作为资产量化入股。一方面,是集体资源变股权。在农村集体资源进行清理核实、确定权属关系的基础上,经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同意,将集体投资兴建或购置的房屋、建筑物、机械设备等资产评估入股,将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草地、荒山等自然资源经营权折价入股,使集体经济组织拥有合作社、企业、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的股权,按比例获得收益。另一方面,是个人资源变股权。包括农民自有的房屋、林权等,从“六盘水”的实践来看,变得最多的就是土地经营权、水权和林权,我们完全可以借鉴,甚至还可以再扩大。包括老百姓的牲畜也可以是变的对象,【比如,有的乡村旅游点有牛车、马车游览观光项目,老百姓也可以拿出牛马,和公司合作经营。】但是要特别注意,在土地经营权“入股”时,有一条“底线”绝对不能突破,那就是这些土地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权益不受损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民将已确权登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盘活土地资源。资金变股金,可以变为股金的资金至少有四个方面:财政资金。六盘水在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就提出将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等,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资金,通过合同或者协议方式,投资入股经营主体,享有股权权利,变“输血”为“造血”,变简单的资金支持为资产支持,这点我们完全可以借鉴。集体资金。就是通过将村集体积累的资金投入到企业、合作社,发展经果林、食用菌、中药材种植等长效产业中来。个人资金。就是把一家一户的分散资金参与到“三变”改革中来。社会资金。就是通过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国有和私营企业、社会民间资本注入到“三变”改革中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激发市场经济。农民变股东。再勇书记对这一点,提出了“政府主导农民入股实现增收”“政府推动农民入股实现增收”“政府支持农民回乡入股实现增收”,这三种方式效果都特别好,我们要深入研究。其中,第一种方式,对我县不具备脱贫条件的“两无”人员,可以探索把扶贫资金作为他们持有的股金,异地入股、占有股份、获得收益、实现脱贫是完全适用的,也是非常必要的。第二种方式,我们完全可以“拿过来用”,通过政府主导,鼓励和推动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等多种方式入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集体+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让农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第三种方式,可以借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契机,大力鼓励农民在“三变”改革中创业就业,支持返乡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乡土能人等回乡创业就业。第三,要切实解决“靠什么来变”的问题,用好用活“平台”这个载体。对此,我们要“用好一个中心,搭好两个平台”。运用好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要通过这个中心,把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农业生产设施、农村房屋、生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信息进行发布和交易,切实盘活农村存量资产,优化农村资源配置,让农村“沉睡”的资源转变为发展的资本。要搭建好园区发展平台。这方面我们是很有“条件”的,我们的 8 个省级 3 个市级农业园区,既是我们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主战场,又是推进“三变”改革的试验田,必须要着力提升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规模和质量,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及其他配套设施,支持更多园区成长为引领型园区,推动农业特色产业集聚、集群、高效发展。要搭建好金融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基金作用,吸纳信用联社、农行等金融机构的农业信贷资金,进一步做大支农再贷款规模。同时,金融机构也要加大对“三变”改革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推行集体产权抵押贷款、惠农直补资金抵押贷款、信用互助合作等模式,创新农村信贷产品,拓宽融资渠道。第四,要切实解决“怎么来变”的问题,明确“路径”这个根本。一方面,要做深、做细、做实“三变”改革各项基础性工作。首先,必须摸清家底。县“三变”工作服务中心、县农业局等职能部门和各乡(镇),要尽快开展一次大排查大梳理,切实摸清资源、资产、资金“三资”底数。对村集体的耕地、林地、荒山等自然性资源资产和房屋、建设用地等经营性资产以及资金进行核查清理、登记备案、评估认定,进一步摸清村集体“三资”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情况,界定资产、明晰产权关系,建立健全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做到帐实、帐清、帐款相符。要摸清财政可变资金和不可变资金底数。特别是,要进一步分类摸清底数,分清哪些资金可以变股金,哪些资金不能变股金,哪些资金可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政策突破变成股金,做到心中有数、精准掌握,方能精准实施、精准落地。其次,要因地制宜选准载体。各乡(镇)要突出比较优势和发展优势,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选择 12 个主导优势产业,发展“短平快”产业和茶叶、中药材、精品水果等长效主导产业,在“精、特、专”上下功夫,做出规模、做成品牌,把农业特色产业做成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主渠道、主抓手。要“三品”联动选产业,注重“三品”联动,优化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大力打造开阳富硒特色农产品品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特别是,要围绕共享目标,大胆探索实践“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市民变股东”的城市“三变”改革,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民参与,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努力让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另一方面,要探索完善“三变”改革体制机制。要完善利益链接机制。通过探索多种模式的利益链接机制,进一步完善“经营主体+ 村集体+ 基地”、 “经营主体+ 农户+基地 ”等基本经营模式,以依法订立合同或协议为纽带,在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民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链接机制。同时,要千方百计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农民切身利益。要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做到公平公正、程序规范。要根据合同或协议约定,按农民个人享有的股份比例,及时兑现农民应得的收益。要完善进退机制。优先把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三变”改革范围,建立和完善贫困人口动态管理、进退有据的扶贫工作机制。同时,要建立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在稳定脱贫后及时退出。要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加强对“三变”改革的监督管理,加强经营主体管理,强化专项资金监管,从制度上为“三变”改革加上“安全阀”。三,务必强化领导,为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三变”改革任务繁杂艰巨而紧迫,全县上下务必要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深入总结提炼,积极稳妥、点面结合、有序推进“三变”改革试点和推广工作。第一,要强化主体责任,形成攻坚合力。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县的决策部署上来,既要做改革的组织者、推动者,也要做改革的守护者、保障者。县“三变”工作服务中心要加快遴选精兵强将,组建工作专班,切实加强对“三变”改革的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各项重大问题,切实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特别是,要加快建立“县统筹、乡镇为主、村居为单位”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能落实、见成效。县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具体抓、抓具体,把“三变”改革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抓紧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各乡(镇)党政“一把手”要切实履行“三变”改革第一责任人职责,要加强学习、尽快掌握“三变”改革的基本知识、政策要求和操作流程,真正成为“三变”改革的行家里手,同时要坚持亲力亲为,把“三变”改革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县委组织部、县督办督查局要强化督促检查,加快探索建立完善容错试错机制,将农村“三变”改革工作作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把考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切实把各级领导干部的行动统一到“三变”改革这杆旗帜下,推动全县上下形成一心推改革的整体合力。第二,要严格规范程序,抓好信息管理。一方面,要搭建好信息服务平台。加快探索建立“三变”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认真做好精准统计和录入工作,逐步实现“三变”改革、扶贫开发、确权登记等方面的综合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另一方面,要加强信息服务。要以政府为主导,帮助农民和经营主体完善相关法律手续。同时,要及时把“三变”改革中形成的文件、决定、实施方案、合同协议、股权登记、三资”清理等资料毫无疏漏地编制清册、建立台账、整理归档,作为记载“三变”改革整个进程和评价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实现全程信息管理。第三,要加强总结宣传,做好经验推广。一是要加强宣传推广。利用好县级宣传媒介对“三变”改革工作进行广泛宣传,确保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宣传到乡(镇)、村组和农户,做到家喻户晓,积极争取群众对改革的理解支持、真心拥护和广泛参与。二是要及时总结提炼。县委改革办、县“三变”工作服务中心要及时对做得成功的改革试点进行归纳和包装,强化示范引领,擦亮工作品牌,总结我县“三变”改革试点模式,供其他试点村借鉴和学习,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经验,推动“三变”改革在开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三是要示范发动。当前,老百姓对“三变”改革的总体认知有限,在改革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碍,不能简单地把根源归结于老百姓素质不够,要换位思考是不是引导不够、示范不够,没有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早年间,也有若干政府主推的这样种植那样养殖失败的例子,老百姓有观望态度很正常。昨天奇兵主任讲六盘水的案例,其中也有很多从不支持、到观望、再到尝试参与,最后才全身心投入的情形。引导老百姓积极参与“三变”改革,关键是要迅速抓出样板、抓出示范,用龙头示范替代解释宣传、用成功案例替代组织发动,让老百姓看到“三变”这个东西能够实实在在地给老百姓带来利益,一传十、十传百,自然就参与进来了。同志们,“三变”改革是源于我们贵州本土大地上的智慧结晶,是贵州精准扶贫上制度创新的灿烂成果。实践充分证明,这是一条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完善和优化基层治理体系,有利于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全县上下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积极行动起来,聚焦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在推动“三变”改革的征程中苦干实干加油干,让全县广大群众特别是低收入困难群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篇二】第一,进一步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加强对“三变”改革的金融服务。一是引导各银行加快组建普惠金融事业部,恢复或增设县域分支机构,特别是增设乡镇营业网点、行政村“金融便民服务点”,为“三变”改革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二是支持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发适合农户的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扩展现代化支付系统在农村的辐射范围。三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稳步推进符合条件的行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将信贷资源全部用于支持“三农”。四是支持甘肃银行和兰州银行强化服务“三农”职能,将金融资源向“三变”改革倾斜。五是大力推进村镇银行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坚持“支农支小”定位,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六是加快设立民营银行,为金融支农提供有益补充。七是加快组建地方法人保险公司,鼓励保险机构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开拓业务。第二,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大对“三变”改革的信贷投放。一是积极争取人民银行增加支农、扶贫和支小再贷款投放,为金融支持“三变”改革提供流动性支持,并切实强化再贷款管理,督促落实利率优惠政策,金融机构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资金发放的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加点幅度原则上不超过 3 个百分点,确有需要且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最高加点幅度不超过 5 个百分点,运用扶贫再贷款资金发放的贷款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二是支持政策性银行加大对农村路、水、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引导国开行甘肃省分行、农行甘肃省分行、省农村信用社、甘肃银行、兰州银行深入实施产业扶贫专项贷款工程,重点支持“三变”改革。三是鼓励各银行创新开发专门支持“三变”改革的信贷产品,单列信贷计划,并在授信审批、绩效考核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四是结合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积极推广林权、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设施温棚、大型农机具、应收账款、知识产权、动产、股权、仓单、保单等抵(质)押贷款,提高“三变”改革经营主体的信贷可获得性。第三,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强化对“三变”改革的风险保障。一是积极推动我省特色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力争苹果、中药材产值保险实现全覆盖,积极探索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天气指数保险等创新型保险产品。二是争取加大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鼓励各地开展“一市一品、一县一品”等各具特色的农产品保险。三是协调各有关方面加强政银保合作,积极推广张掖、临洮“政府+产业联合会+龙头企业+ 保险+银行+贫困户”的“六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和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发挥保险增信功能,有效控制和分散信贷风险,发挥好保险的“助推器”和“稳定器”作用。第四,推进涉农直接融资,拓展“三变”改革的融资渠道。一是充分利用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等政策,加强对“三变”改革经营主体的融资辅导和培育孵化,鼓励引导“三变”改革经营主体中的龙头企业在主板上市、新三板挂牌、甘肃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实现融资。二是鼓励和支持运作规范的“三变”改革经营主体,在完善偿债保障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发行多种债务融资工具,扩大融资规模,壮大企业实力,带动农民脱贫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第五,优化农村金融环境,支持“三变”改革顺利推进。一是大力推进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信用企业建设,建立健全适合“三变”改革特点的信用信息征集和信用评级体系,强化信用宣传,提升企业和农户信用意识。二是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沟通协调,督促金融机构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突出农村金融风险排查预警,强化风险应对处置。三是协调有关部门强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村互助资金组织等机构金融属性业务的风险管理,促进规范运营,重点防范非法集资向农村渗透,维护农村金融稳定,为全省农村“三变”改革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篇三】加快推进落实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是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稳定脱贫的重要举措。扶贫部门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这次全省农村“三变”改革工作推进会议的部署要求和省长唐仁健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三变”改革作为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金钥匙”,作为推进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壮大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有效抓手,积极推进,抓实见效。第一,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夯实“三变”改革的工作基础。坚持国家现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识别标准,综合考虑收入以及“两不愁、三保障”等因素,强化与行业部门的数据比对,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及因灾、因病、因学返贫的农户按照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识别标准,全部纳入建档立卡贫困范围,并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同时,要按照贫困人口全覆盖的要求,引导县乡摸清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的资源、资产情况,为“三变”改革工作树立清晰的工作靶向。第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促进“三变”改革取得实效。一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照贫困人口数、贫困村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要素测算分配到县级,支持县级按照脱贫攻坚需要特别是“三变”改革的有关要求,确定具体的“三变”改革扶贫项目。二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及涉农整合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给村集体和贫困户,由经济效益好、发展前景广、具有法人资格的经营主体或村集体、合作社统一经营,村集体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按股分配收益。三是投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形成的资产,在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折股量化为股金,与各种经营主体联营,通过双方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各具特色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让更多贫困村、贫困户获得财产性收入。鼓励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采取“龙头企业+ 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 贫困户”“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贫困户”等多种带贫模式。第三,积极参与“三变”改革,建立多渠道稳定增收长效机制。一是在会同省委农工办、省农牧厅组织 58 个特困片区县主要负责人赴贵州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县乡以产业扶贫为主导,积极探索“三变”改革+旅游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光伏扶贫等扶贫开发新路径。二是加强技能培训,安排专项培训资金,配合农工办、农牧、人社部门对有培训需求和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引导其参与“三变”改革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得工资性收入,激发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发展能力。三是支持引导设立精准扶贫公益岗位。承接“三变”改革的经营主体在农业园区、旅游景区、政府公共资源管理服务等用人、用工方面,优先考虑具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其工资性收入。四是加强示范引领。按照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安排,我办将于近期会同省农牧厅在陇南市徽县召开全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现场会,学习传达本次会议精神,总结推广徽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经验和做法。第四,加强督查考核,确保“三变”改革工作落到实处。一是指导各级扶贫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典型、总结经验,研究解决贫困户参与“三变”改革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二是在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退出考核验收上把“贫困村集体经济有一定规模”作为重要的退出验收指标。三是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三变改革,通过三变改革持续稳定增加收入”作为扶贫工作中正向激励内容,引导基层组织积极推进“三变”改革,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篇四】xx 区于 xx 年 6 月被确定为国家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9 月被确定为市级农村 “三变”改革试点。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区立足区情实际,在全面完成农村耕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础上,将农村“三变”改革与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机融合、协同推进。截至目前,2 个市级试点村和 5 个区级试点村改革任务已全面完成,13 个非试点村改革工作正在深入推进,参与改革农户 3336 户,先期发放分红 49.4 万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强化组织推动,健全支撑体系。区委、区政府坚持将“三变”改革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注重从组织领导、思路理念、方法路径、资金政策等各个方面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支撑体系,全力保障农村“三变”改革稳步推进。研究确定“2 村先行、5 村跟进、20 村压茬推进”的工作思路,压紧靠实 “三变”改革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建立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包镇抓点指导落实机制和“两周一调度”会议制度,充分发挥试点村基层党组织的主导作用,加强行业部门在政策、项目、资金和业务指导方面的支撑力量,形成了“全区一盘棋、合力抓改革”的工作格局。强化政策引领,先后研究制定“三变”改革试点村财政支农资金及资产量化折股操作办法等 8 项政策性文件,并组建法律顾问团队,全程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确保改革工作于法有据、现实可行、便于操作。积极探索财政资金支持“三农”发展的有效办法,整合 1350 万元财政资金和历年财政投资形成的设施农业资产,划拨到各试点村作为村集体资产参与“三变”改革,为改革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支持。同时,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农户和社会资本投入 1 亿多元,进一步盘活农村各类自然资源、存量资产、人力资本,使其在“三变”改革中重新焕发生机。二、强化创新驱动,实现多点突破。结合各村实际,在确保不突破改革底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因村制宜谋划改革举措,推动改革多点开花。双湾镇九个井村依托金从玉农业公司,以“三变+ 供港蔬菜基地”模式,合作发展供港蔬菜基地,集体年增加收入 5 万元,入股农户年最低收益 576 万元,农机具每台收入8 万元,劳务入股年收入 50 万元,人均收入 3.85 万元。宁远堡镇新华村以“三变+肉牛育肥”模式,用 50 万元财政资金撬动农户自筹资金 113 万元,入股德恩普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肉牛培育产业,入股农户每年分红 9.04 万元。双湾镇营盘村以“三变+土地银行”模式,农户自愿出让 1000 亩土地经营权,组建“土地银行”,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入股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按照“保底+股比分红”方式兑现收益,有力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宁远堡镇东湾村以“三变+戈壁农业+产业扶贫”模式,与鑫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千亩特色生态戈壁农业产业园,撬动社会资本 6000多万元,村集体年增加收益 9 万元,全体股东年可分红 11 万元,产业园还将吸纳一定数量贫困户务工,带动东湾及周边村组 200 多名农民就近就业。打破镇域和村组界限,采取“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将 135.8 万元扶贫产业资金入股到中天羊业,按保底(9%)+收益分红( 20%)方式收益,贫困户年人均增收 1061元,有效解决了贫困户持续增收难题。三、强化利益联动,彰显改革实效。统筹考虑农户、集体、企业的合法利益需求,科学合理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实现多方利益共赢。经初步测算,已完成改革任务的 7 个试点村,将增加村集体收入 37.9 万元,股东从集体股份中获得收益最高的可达 453 元,入股农户全年获得收益分红最高的近 8 万元。而且,伴随着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促进了劳动力的解放,契合了季节性务工需求,农户在经营主体的务工收入人均可达万元以上。与此同时,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在多领域探索改革新举措,不断拓展和提升改革综合实效。组建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理事长,专门承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实现了村委会与股份经济合作社政经分离,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管理分开、财务分开。成立村级财务服务中心,有效解决了承接经营主体收益难以核定、群众疑虑大的问题;成立村级农业文化旅游公司,有效解决了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法人地位不明晰、市场对接有限等问题;探索在试点村设置“文明股”,以奖励形式,动态配属给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村规民约的农户,进一步推动了乡村综合治理,提升了乡风文明建设水平。在改革实践中,我们也得到了四个方面的启示:一是推进“三变”改革,加强党的领导是核心。必须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村党支部的主导下稳步推进,确保改革方向正确。二是推进“三变”改革,选准产业是基础。只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和打造拳头产品,才能有效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从而推动优势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方向发展。三是推进“三变”改革,培育主体是关键。实践证明,各类经营主体是决定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产业成熟且有经营主体承接的村往往改革成效较为突出。四是推进“三变”改革,增加收入是根本。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增加村集体和农民群众的收入,只有让农民群众的“钱袋子”日益鼓起来,改革才能得到群众认可,才能不断推向深入。虽然我区农村“三变”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改革项目规模不够大、对农户的吸引力和带动能力不够强、实力雄厚的承接经营主体不够多等问题和不足。我们将以今天的会议为新的契机,努力把现有的经验总结好,把存在的问题把握准,把先进的理念学到位,勇于开拓创新,勇于自我革新,勇于推陈出新,全力以赴、扎扎实实做好农村“三变”改革各项工作,努力变出农业发展新动能、开创农村繁荣新境界、拓宽农民增收新路径。【篇五】去年以来,省级财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决策部署,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完善制度办法,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金投向,为全省“三变”改革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和制度支撑。制定办法,为“三变”改革财政支农资金入股提供政策支撑。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省财政厅牵头制定了xx 省财政支农资金在“三变”改革中入股和资产量化折股试行办法,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财政支农资金的入股范围、入股主体、承接主体、入股方式、入股程序,对财政支农资金入股的监督管理、风险防范作了明确规定,为规范入股提供了基础性政策支撑。起草过程中,还提请财政部对办法进行了审查和指导,确保与国家涉农政策相衔接,增强了可操作性。加大投入,为“三变”改革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一是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中央支持,今年落实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86.62 亿元,较上年增长 20.6%;省级财政已筹措到位专项扶贫资金 46 亿元。同时,明确要求市县两级在确保上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基数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增列政策做实今年和明后两年资金预算。扶贫投入的大幅度增加,为市县统筹资金推进“三变”改革夯实了基础。二是持续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对于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中央 20 项、省级 14 项涉农资金,一方面在资金分配时集中向贫困地区倾斜,确保贫困县资金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另一方面资金一律“切块下达”,项目权限完全下放到县,由贫困县统筹安排、打捆使用。涉农资金的分配倾斜和统筹整合,为财政支农资金入股、推进“三变”改革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优化投向,通过“三变”改革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会同省扶贫办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扶持产业发展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通知。紧密结合农村“三变”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扶贫资金支出方向和使用方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人口发展产业,增加贫困农户股金分红等资产性收益。为了防范财政资金入股风险,要求县级政府研究制定到户产业扶持资金投放办法,加强财政资金入股监管;入股资金优先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购买生产资料等方面,形成可核查的物化资产,同时探索建立风险补偿基金、购买商业保险等措施,分散和降低风险,确保资金安全和贫困户受益。此外,省级财政还筹措 2.2 亿元,全力推进实施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全覆盖工程,支持全省贫困村每村建设不少于 2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打造“三变”改革承接主体和入股主体。【篇六】在全年时间过半、任务必须过半的关键时期,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召开全县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三变”改革三项工作推进会,目的是总结经验、找准差距,推动三项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将三项工作合并召开会议,一方面是提高工作效率、腾出时间抓工作,更重要的是这三项工作都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三者虽有区别但互为一体。工作的主体都在乡村,实施的对象都是农村农民,帮扶主体是县直部门。三项工作中,美丽乡村建设是龙头,农村“三变”改革是动力之源,起到“造血”作用,脱贫攻坚是民生,也是落脚点。通过“三变”改革增加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推动脱贫攻坚、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因此,务必要统筹推进。上午,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和各村(社区)党组书记,到家朋乡尚村的两个自然村和临溪镇孔灵村实地观摩,相信看后有所触动。各乡镇、村(社区)要认真学习、充分借鉴他们的经验做法,结合自身实际,发挥本地优势,采取有力举措推进工作。召开推进会,还基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上级要求越来越严、越来越高。5 月 27 日,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会要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在既有基础上,着力推动“四个转变”,即由“以村为主”向“全域治理”转变、由“建设村庄”向“发展村庄”转变、由“注重硬件”向“内外兼修”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多方协同”转变。会议决定从今年开始,广泛开展自然村环境整治,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全面铺开,又要提升内涵。6 月 22 日,市委召开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全面部署“三大任务”,提出提前全面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更高要求。由此可见,省市对美丽乡村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关于脱贫攻坚工作,6 月 2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出了 8 条具体要求;中纪委、省纪委相继召开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会议,明确对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问题整改不力的情形要严肃问责;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推进会把抓脱贫攻坚工作上升到是否树牢“四个意识”的政治高度,明确提出要保持全国第一方阵、力争位次前移的目标。并明确下一步省市的督查、互查、暗访将会高密度、常态化,这项工作的要求会越来越严。关于农村“三变”改革,市委已连续两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地加快推进,市委深改组每月将听取汇报。从我县情况看,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农村“三变”改革,与上级要求都存在差距。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这三项工作的要求之高、工作之严、责任之大,务必抓紧时间加快推进。第二,周边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好。当前,周边县市区各项工作都在全力推进。在 xx 年全市美丽乡村建设 4 项考核中,宁国4 项先进,旌德 3 项先进、郎溪 2 项先进,我县仅获得农村环境整治一项先进。脱贫攻坚方面,在去年的考核中,黄山市的县市区基本都进入“好”的等次。在农村“三变”改革中,去年旌德有 1 个村、郎溪有 3 个村成为全省试点,今年全市确定的 17 个试点村中旌德占了 11 个,目前旌德全县 68 个村全部完成股改,正在整县推进“三变”改革;李国英省长到旌德调研督察,对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和“三变”改革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大家务必要认清周边县市发展的形势,认真反思。第三,自身需求越来越强、越来越紧。当前,全县上下正加快实施“文旅强县”战略,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争创工作,美丽乡村建设是基础。外来游客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村庄里乱堆乱放、村前屋后都是垃圾、空气中有异味,就不能留住游客,客商就不会投资。脱贫攻坚工作方面,今年全县有 14 个村出列、470户贫困人口脱贫的任务,如果不把工作做扎实,考核就不能过关,就不会进入“好”的等次。农村“三变”改革方面,实施改革的事项越走在前面,无论是老百姓受益还是上级支持就会越多。由此,我们的工作与自身比取得了进步,但与上级要求比、与周边的情况比、与发展形势比,依然存在不少差距。综合分析这几项工作滞后的原因,主要是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思想上还不够重视。二是作风上还不够扎实。三是统筹上还不够到位。总结成绩是为了坚定信心,分析问题是为了迎头赶上。全县上下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咬定目标,知耻后勇,奋力赶超。第一,要以更高的标杆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紧紧围绕“四个转变”、“三大革命”要求,不断巩固建设成果,加大建设力度,着力推动美丽乡村由点上出彩向面上延伸、向深处推进。一要突出重点推进。首先,要全力以赴做好省市验收考核准备工作。对三季度接受考核验收的 5 个省级中心村, 6 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有关乡镇要对照考核要求和验收标准,全面梳理自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工程进度滞后的农村污水管网、卫生改厕等工作,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确保考核取得好名次。二要加快推进今年各项任务落实。对今年确定的 4 个省级中心村、4 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任务,11 个市、县、乡镇级中心村建设、25 个自然村整治任务,有关乡镇要对照目标要求,倒排时间节点,加快工作进度,注重建设实效,确保按时序要求完成建设任务。二要抓好“三大革命”。县委、县政府印发了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这个方案既贯彻了省、市有关要求,又紧密结合了我县实际,突出了工作重点,明确了目标任务,是一个全面系统推进我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方案,希望大家认真研究,确保按时序要求推进。联系乡镇的县领导到乡镇调研督导,要把推进“三大革命”作为工作重点,督促镇、村严格落实方案要求。乡镇“一把手”、分管领导要对方案的每项要求、每个时间节点都了然于胸,工作要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