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深化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焦** 文档编号:529980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转型期深化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社会转型期深化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社会转型期深化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转型期深化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几点思考摘要 随着信息化的日益深入,互联网成为了思想文化信息传播的全新载体,同时也成为社会舆论的直接放大器。网络舆情引导正逐渐成为高校开展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本文提出从革新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思维、优化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平台、探索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创新等几个方面对社会转型期深化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做出探讨。关键词 网络舆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转型一、社会转型变革中的网络舆情进入 21 世纪以来,经济水平飞速提升,社会结构急剧变化,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征十分明显。在此期间,利益的多元化和观念的杂糅,使得社会意识结构都处于一个相对多元化的阶段。伴随着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的逐步深入,社会矛盾的日益显现给予社会转型中的社会管理带来很大挑战。正如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所言,“一个高度传统化的社会和一个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社会,其社会运行是稳定而有序的,而一个处在社会急剧变动、社会体制转轨的现代化之中的社会,往往充满着各种社会冲突和动荡” 。处于社会转型期,我国互联网事业急剧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 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3 年 12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 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 5 亿。互联网已经俨然成为了公众了解信息、表达诉求的重要方式。而这种社会民众的政治态度正越来越通过网络得以体现和表达,互联网正作为新兴媒介逐步确立起社会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成为庞大公共信息集散地和民众参政议政最常用的平台。社会转型中的网络舆情是十分重要的研究对象,适应时代发展的网络舆情传导、畅通以及管理变得异常重要。二、社会转型期深化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要意义青年对于政治以及社会事务都始终抱有极大的热情,并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参与其中,对于国家、社会事务都有着独特主张与看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截止 2013 年 12 月底,在全部网民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占 10.8%。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予活跃的高校学生有了思想交流更为便捷的平台,互联网逐步成为高校学生思想交流、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网络舆情的引导管理与开展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关。高校学生借助网络这一重要载体表达看法与意见,正悄然在高校范围内不断延伸。由此所形成的特定高校网络舆情反映了高校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通过网络舆情不仅可以掌握最新的学生动态,也对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平台。与此同时便捷多元化平台也为我们带来重大挑战。网络舆情很容易形成“蝴蝶效应”。而在当今时代,以微信、微博、易班、人人网等大量社交平台的崛起更是使网络舆论以强大的生命力演绎了现实生活中的蝴蝶效应。一些虚假信息也很容易通过网络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面对挑战,唯有积极引导、全面管理方能使网络舆情发挥积极效用。高校大学生知识水平高、信息化能力高,各种网络平台如易班、人人网、微博、开心网等汇聚大量的学生参与其中,这无疑给予信息的有效传播带来无限便利,但也应该审慎注意到一些不良信息、恶性言论也会通过这些平台迅速扩撒,一些虚假信息极有可能造成恶劣影响,学生社会阅历有限,很难准确明辨是非,容易造成迷茫。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纵观世界发展,意识形态激烈交锋、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等等,这些都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进一步深化高校网络舆情就更为意义重大。三、社会转型期深化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路径选择(一)革新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思维社会转型期,对于深化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而言,最首要需要做出改变的就是观念和思维的转变。可能是由于传统观念的限制,往往在高校发生突发事件时信息沟通不畅,相关部门并不会在第一时间进行事件情况的通报,伴随而来的就是各种猜测、质疑,信息的有限性有可能反而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与混乱。革新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思维就是要使信息得以及时发布公开,破除传统的观念,更加透明的信息环境会给高校网络舆情的积极传导带来很大的帮助,也由此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烦恼。(二)优化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确立,是评判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重要参考标准。无论哪项工作,都需要靠制度得以保证,才能使一些方法、措施历久弥新,真正得以长效化。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切勿采取碎片化的管理方式,一味“被动”地开展。优化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就是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舆情引导机制,从根本上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形成“主动研判、主动引导”的局面。使突发事件发生时,做到有预案可依、有规律可行,形成良性运行的高校舆情引导局面。(三)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平台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不能仅仅依靠单个部门进行,构建一个互通有无、协作运行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平台至关重要。往往目前一些网络舆情的出现更多的引导方式仅仅依靠个别职能部门,突发事件的发生也只是靠单个职能部门进行“单兵拦截” 、“堵住信息源 ”甚至是“删除信息源” ,这种传统的方式不仅没有进行合理引导,而且会带来学生的质疑,甚至有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网络舆情引导平台的建立,可以使各个职能部门通过这一平台进行信息共享与发布,真正使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形成立体网格化格局。(四)探索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创新目前所采用的网络舆情引导大都通过简单的行政指令等完成,时效性较差、执行会遇到一些阻力。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进行必要的创新,依据时代特性、学生特性打造和探索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全新方式和概念十分必要。例如,在学校开设的一些课程中,如形式与政策、创业精神导论中可适当加入网络舆情所关注的事件,在课堂与学生的互动中进行有效引导;在一些学生党团支部活动、社团活动中,可以选取特定的主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当然,这种教育应当紧密结合当今时代的网络舆情,把网络中热点事件进行分析,在活泼的活动中进行教育,使引导方式更为灵活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