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下载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5297616 上传时间:2020-0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下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下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下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结果、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2通过对九一八事变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丧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3体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感受,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勇于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行为和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选择,进行爱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难点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松花江上。(多媒体播放)教师:同学们,我们从这低沉、忧伤的乐曲中,能听到什么呢?(指出)我们听到的是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是东北人民对日寇侵占家乡的愤懑;是东北父老对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景象的惨痛诉说。请同学们想一想,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九一八事变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使满蒙脱离中国本土,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由日本来参予该地的主权,并由日本担当该地的治安工作。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是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材料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初,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中国内部,蒋介石政府集中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顾。这给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以可乘之机。教师:请同学们从中提炼出主要观点,概括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日本很早就作好了侵略中国的准备;中国东北是日本的生命线;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促使日本加快了侵略步伐;欧美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蒋介石忙于在南方“围剿”红军,无心北顾。教师:(出示表格,并播放九一八事变视频短片)请大家观看短片并结合教材,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学生:(填写表格)事变名称时间地点概况结果影响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沈阳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沈阳城,东北军不战而溃,日军占领沈阳东北全部沦于敌手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教师: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相继占领东北三省,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成立伪满洲国,日本在东北屠杀无辜百姓,掠夺战略资源,推行奴化教育,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面对日本残暴的侵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反应如何呢?东北人民又是怎样做的?(展示图片)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日情况)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展开,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教师:你认为这些可敬的英雄们身上哪些精神最可贵、最值得你崇敬?学生:顽强奋战,勇于献身、大无畏的爱国精神。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教师: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没能阻拦住日本步步进逼的侵略,日军占领整个东北后,又开始了新的图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一二九运动的原因、概况和意义学生:(阅读教材并归纳)原因:日本把侵略魔爪伸向华北,策动“华北自治运动”,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意义: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教师:(补充)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三、西安事变教师:东北沦陷,华北告急,国难当头,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又一举国震惊的事变爆发了,那就是“西安事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西安事变”这一目内容,一起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学生:(阅读教材,整理西安事变相关知识点)时间:1936年12月12日;地点:西安;人物:张学良、杨虎城。目的:逼蒋抗日。原因:蒋介石不同意合作抗日(直接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性质: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教师:张学良、杨虎城作为蒋介石的部将为何敢以下犯上发动“兵谏”?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分析)教师: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抗日。东北军将士身负国仇家恨,不愿意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作战,他们希望上前线抗日。蒋介石却到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进攻陕北红军。教师:(展示材料)材料一驻东京的记者:日本企图利用这一事件挑拨中国国内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从中渔利,扩大对中国的侵略。12月17日,日本外相声称:“南京政府绝不能与张学良妥协,否则日本政府将不能坐视”,并暗中支持何应钦向西安进兵。材料二驻华盛顿的记者:美国白宫因为担心中国国内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将会排挤美英在华的势力。他们主张,只要蒋介石还能继续统治下去,不妨就和共产党采取某种形式的联合。材料三驻延安的记者:党内红军指战员,许多人希望杀死蒋介石。中共中央指出这不利于中国的抗战。他们准备派周恩来等为代表前往西安帮助张、杨同蒋介石谈判。获悉,周恩来将于近日去西安谈判。教师:通过以上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国民党内部的纷争,它们都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唯独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摒弃前嫌,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教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在于它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九一八事变是近代中日关系的转折点,是日本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重要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并成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的发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预示联合抗日局面的到来,成为中华民族的大幸。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