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论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及其疏导

上传人:焦** 文档编号:529669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教学论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及其疏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政治教学论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及其疏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政治教学论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及其疏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教学论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及其疏导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大学生逆反心理现象及其疏导日益重视,摆在重要地位。对大学生的逆反心理的成因、表现、疏导对策的充分研究,将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增强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逆反心理 疏导在当代中国,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较高素质的建设者之一,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正处于个体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必须形成健康的思想、道德素质。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极大地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 逆反心理的含义高校的部分大学生中,滋生着一种病态的个体心理现象,即“ 逆反心理 ”。心理学大词典定义为:逆反心理是当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在这种情绪的作用下,大学生漠视某些习惯性的行为方式或老师的期望目标,违背常规和定势逆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逆反心理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一定程度上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对待逆反心理应该辩证地看待,对于积极地逆反心理,有助于大学生探索新知,追求真理,激发学习热情;但对于消极的逆反心理会阻碍教育的进行,同时也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进行分析。二、 逆反心理的表现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事物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总是带有消极的抵触的情绪。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表现出否定、怀疑的态度。那些通过外部灌输得来的思想观点,常常与自原有的个人经验和认知结构不一致,有的甚至是冲突的,大学生个人往往不会轻易否定自己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出于心理定势,经验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采取否定的态度。第二,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表现出抵触、对立情绪。大学生从情感上对老师、领导产生抗拒感,不愿意配合,总是和教育者对着干,故意反其道而行之。第三, 对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表现出的逆反心理。大学生对过于单一和死板的教学方式产生抵触情绪。他们宁愿在课堂上睡觉甚至是缺席。三、 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第一, 社会环境因素。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思想,还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资本主义的不良思想观念,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大学生在这些不良风气下产生错误思想,重物质轻精神,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实际意义,内容空洞,形式单一,可有可无。社会现实与所受的教育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久而久之产生逆反心理。第二, 教育中存在的因素。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发展现实,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和精神满足,不能有效回答大学生的现实问题。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理论性太强,引发学生的不信任和厌恶感。其次,教育方法采用单一的说教方式,照本宣科,缺乏科学性,缺乏因材施教的灵活性,忽视教育的实践性。最后,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一味强调服从,就不可避免的出现逆反心理。第三, 教育者的因素。首先,有些德育工作者没有系统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深,不能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其自身经验、认识能力与思维方式,以及思想觉悟水平等不能全面完整地把握社会要求,或者片面理解甚至曲解社会要求,不能对大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合理的分析和解答,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其次,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不能以身作则,甚至行为失范,说一套做一套,不能为大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最后,部分教育者自身并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仅仅是出于职业要求,例行公事地开展教育活动,完全形式主义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由最初对教育者的不信任,逐渐发展到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信任,诱发逆反心理。第四, 大学生性格原因。首先,大学生与德育工作者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直接影响大学生对待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大学生会对教育者宣传的思想观点持拒斥的态度,产生逆反心理,和教育者对着干。其次,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正确认识,不能充分认识德育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学习时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性,盲目产生逆反心理,重感性,轻理性,不能对事物形成完整全面的认识,想当然的看待问题。最后,大学生处于向成人转变的过渡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增强,希望自我价值得到他人的肯定,往往由于自尊心很强,凭自己的好恶来判断,不愿意听批评,只想听表扬,对于教育者的意见、批评产生抵触和反感情绪,同时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对教育者所禁止和反对的事物趋之若鹜,怀着极大的兴趣去尝试。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对策由于逆反心理的存在,极大地妨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实际效果,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解决逆反心理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调整教育形式,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与时俱进,针对当下现实所提出的新问题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对教育方式、方法进行调整。第一,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学业、人际、就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出发,切实贴合大学生的实际;从大学生理解接受能力出发,区分层次,分类指导,做到因材施教,研究大学生们所带有的问题的共性和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普遍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感。第二,在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上,克服单一说教、填鸭式教学的方法,应根据教育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科学有效的教育形式。可以采取脱离课堂,广泛开展各种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各种比赛和演出,充分体现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自主性,寓教于各种活动中,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从心理上认可,自觉接受德育教育,减少逆反情绪。同时,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和形象的案例相结合,易于大学生们理解和接受。第三,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世界日趋朝着多样化和信息化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与此同时,大学生们就不可避免的接触到一些反映消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和信息,则可能会产生对抗情绪。因此,当大学生们还没有接触这些消极的信息之前,教育者必须准确分析和预测,判断信息的正误。对于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的信息,教育者应该积极拓宽信息渠道,吸收、借鉴有益的价值和思想,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大学生充分接触;对于那些产生负面影响的信息,教育者应当及时阻断信息的来源,摒弃其中消极的、腐朽的部分,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这些消极信息,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遏制大学生的错误行为及其引发的逆反心理。2、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养。思想政治老师是教育内容的传授者,教育者自身的形象及综合素养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其所传授内容的信服程度。要想解决大学的逆反心理,教育者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的才能、智力、德行与育人的职责相符合,这样学生听其言,信其行。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知识。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有效地组织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服人。教育者除了要熟练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还要掌握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第二,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自己所传授的德育教育,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只有教育者在工作和生活中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才能在大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教育人的目的。第三,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际矛盾,教育者应付主要责任。首先,教育者应该积极与学生沟通,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思考,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针对大学生的心理表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要以饱满的热情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情绪及逆反心理,摒弃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偏见,赢得他们的信赖,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其次,教育的进行不能简单粗暴,以暴制暴,强制命令,而应该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当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时,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和劝导,平心静气地对学生摆事实、讲道理,深入分析问题的实质。最后,对学生进行管理要严格依照规章制度,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对因逆反心理造成恶劣影响的学生,予以必要的纪律处分,从而阻止逆反心理的传播和扩散,为大学生克服逆反心理奠定制度基础。3、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个体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大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低是消长、存亡的关键所在。第一,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认真学习相关学科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科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第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调试能力,增强心理素质,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心理咨询站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有效的、科学的指导,为他们解决成长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烦恼。及时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不仅有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避免了逆反心理的发生和发展,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发展和完善,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第四, 正确进行自我认识。引导大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过程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强化自我意识,加强对自我情感的调节和控制,树立正确的人格和价值观念,提高自己解决难题的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虚心接受教育者的意见和指导,在活动中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促进个体全面发展。4、 优化教育环境,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对于逆反心理的产生,我们不能单纯的把责任归咎给大学生自己,学校,家庭,社会这个大环境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一,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加强组织管理。没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即使有再好的环境条件,也无法发挥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对于因为逆反心理而引发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必须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条规进性引导和教育。第二, 家庭,是最先对人进行教育的地方,父母就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在一定程度上,父母的言行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环境的熏陶,不仅影响子女的个性发展,而且对子女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和确立,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家庭多是“421” 模式,父母对独生子女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致使现代大学生滋生骄娇二气,缺乏自理能力。对于不顺自己心意的事情持有抵触情绪,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必须改变家庭环境,家长以身作则,率先示范,做子女的好榜样,培养子女的自立、自主、自强精神。第三, 优化校园环境,培养和形成优良校风、学风。校风是一个学校无形的的教育因素,是一个学校最宝贵的财产,优良的校风、学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第四, 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克服在教育过程中的逆反心理,是一项全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学校、社会、家庭必须密切配合,一同努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形成三方联动的体系,割裂任何一方的联系都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