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合集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529420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2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篇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5篇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5篇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合集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 篇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合集*年度*市第五中学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一、部门概况(一)机构、人员构成*市第五中学为独立财务核算单位,财政预算一级拨款单位,下设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部门。*年共有人员 241人,编制 180 人,在编在职 175 人,退休人员 66 人。学校现有房屋30242 平米。(二)单位主要职责*市第五中学教学宗旨: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二、部门整体预算及执行、管理情况(一)部门预算情况1、部门整体预算收入情况*年度市财校整体预算收入 1918.09 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 1908.09 万元、非税收入拨款 10 万元。2、部门整体预算支出情况*年度市财校整体预算支出 1918.09 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832.59 万元,主要包括工资福利支出 1140.67 万元、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 171.92 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520 万元;项目支出85.5 万元,主要包括教学教研等支出 33 万元,专项商品和服务支出 52.5 万元。3、三公经费预算明细情况*年度市财校三公经费预算 16 万元,明细为:公务接待费支出 11 万元、因公出国(境)支出 0 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 5 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 0 元)。(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1、部门整体收入实际发生情况*年度市五中实际发生收入 3414.86 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 3399.86 万元、非税收入拨款 15 万元。2、部门整体支出实际发生情况*年度市财校实际发生支出 3292.82 万元,结转下年度结余资金 122.04 万元。实际发生支出主要用于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项:基本支出 2496.97 万元,主要包括工资福利支出 1699.65 万元、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 295.32 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502 万元;项目支出 795.85 万元,为教育附加项目支出 专用设备购置 552.85万元,新校区维修支出 243 万元。3、三公经费实际发生明细情*年度市财校三公经费实际发生支出 8.02 万元,明细为:公务接待费支出 5.89 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 2.13 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 0 元)。4、预算与实际发生对比情况序号项 目*年预算金额(万元)*年实际发生金额(万元)超支+(节约)-(万元)比例一基本支出 1832.592496.97664.3836.25%二项目支出 85.5795.85710.35830%三合 计 1918.093292.821374.7371.67%四三公经费 168.02-7.98-49.88%1 公务接待费 115.89-5.11-46.45%2因公出国(境)支出 00003 公务用车购置和维护费 52.13-2.87-57.4%从上表反应,*年市五中基本支出实际发生额较预算增加664.38 万元,增加比例 36.25%,项目支出较预算增加 710.35 万元,增加比例 830%,整体支出增加 1374.73 万元,增加比例 71.67%。因五中师资规模以及学生数量每年都在逐步扩大, 未能处于稳定期,缺乏稳定的历史数据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导致了实际发生额与预算形成了较大的差异,另外在预算中项目支出没有包含教育费附加安排的项目资金,故项目支出预决算差别大。三公经费支出较预算减少 7.98 万元,减少比例 49.88%,预算控制较好。其中:公务接待费减少 5.11 万元,减少比例 46.45%;因公出国(境)支出未发生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维护费减少 2.87万元,减少比例 57.4%。(三)部门预算管理情况1、预算编制方面*市五中严格按程序召开由各部门参加的预算工作会,全面细致的要求各个部门提供年度所需公用经费和项目支出明细。由校长会讨论,计划财务部门编制,最后通过召开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确定。2、基本支出控制方面为加强财务管理,充分发挥大兴勤俭节约之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市五中分别制定了*市五中财务管理制度、*市五中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市五中财务经费厉行节约管理制度,对资产管理、财务报销程序及权限、政府采购管理、建设项目管理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形成了比较完善系统的内部管理控制体系,并基本得到有效执行。各项资金基本由市财政支付局集中支付,严格执行公务卡消费报账制度。基本做到了支出分项归类,核算清晰完整,账务处理及时规范。3、项目支出控制方面;*市五中项目资金实现专款专用,在专用设备购置过程中,严格执行招投标及政府采购程序,并专门聘请了专家全程进行监管。4、三公经费控制方面:*市五中在各项制度中明确规定公务接待实施程序、陪餐人数控制、用餐标准、公务车辆用车程序、车辆保养维修程序、因公出国(境)审批程序、各项费用报销程序等,并得到了有效执行。三、部门绩效目标(一)部门绩效总目标1:争创市级文明单位。2:进行学校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内控管理。3:培养优秀师资力量,加强对教师业务培训力度。4:深化教学改革,力保教学质量全市优秀。5:推进新校区建设进度。6:改革教师津补贴分配方案待遇方案,提高聘用老师待遇。 (二)年度部门绩效目标全年完成招生任务普招 550 人、在校学生生物、地理合格率 90%。初三合格率 80%,中考成绩排名前三名。(三) 年度部门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年度全年招收新生 560 人;生物、地理合格率 95%;初三年合格毕业生 85%,中考排名全市第一名,全面完成*年度绩效目标。四、绩效评价工作情况本校接到财政局通知后,成立了评价小组,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了绩效评价方案。评价实施过程中根据拟定方案,经过收集资料、问卷调查、综合分析等程序后,形成本绩效自评报告。五、综合评价结果经综合评价,该项目得分 87 分,评价结果为“良”。得分明细:(一)投入总分 13 分,实得 13 分。(二)过程总分 61 分,实得 48 分,扣 13 分,扣分明细:预算控制率 143.22%,大于 30%,扣 5 分;公用经费控制率 71.6%,扣 8 分;(三)产出及效率 26 分,实得 26 分。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市五中是一所初级中学,绩效主要社会效益,表现在以下方面:1、*市五中成立与开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培养各方面合格的初中生。2、市五中积极推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综合实践的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力。经反馈,满意度为95%。3、市五中设施设备齐全,教师队伍专业水平高,发展潜力大,后劲足,能对*地区职业教育事业形成长久的可持续影响。4、市五中重视教师培训,积极提高教师专业化成长。以提高教师素质为重点,建立了教学(学科)带头人、生物名师工作室、空间网络教师等教学培养形式。“*年选派参加国家、省、市培训共30 人,外出参加各种专业研讨达 40 余人次。暑假安排了 90 多名专业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每学期对全校教师进行为期 3 天的校内培训。七、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预算控制方面市五中*年实际发生支出 3292.82 万元,较预算增加 2447.09万元,增加比例 143.22%,预算控制欠佳。(二)财务管理方面市五中食堂的财务管理欠规范:一是使用不合规票据,二是食堂使用个人账户进行收支活动(由于没有法人资格,不能到银行开立基本户)。八、 有关建议(一)预算控制方面在预算编制时应总结以往预算执行差异的原因,对来年工作计划进行详细的剖析和分析,充分全面的考虑预算变动因素,包括因学校师生规模的扩大导致的支出变化,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与全面性。(二)年度绩效目标设定方面应从自身职责出发,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全面系统的确定绩效目标,作为日后绩效评价的依据,充分体现绩效目标对工作的指导鞭笞作用。(三)业务工作方面在业务教育工作中,应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培养专业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加强教师培养,通过有计划委派参加国家、省市的培训以及到合作企业跟班实践,整体提高队伍素质。(四)财务管理方面应加强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对于日常支出的账务处理应当及时同步,原始凭证应当以供货商提供发票等资料作为凭据,规范财务基础工作。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按照攀枝花市财政局关于开展*年财政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攀财绩*3 号)的要求,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了*年度预算资金绩效自评工作。主要情况:一、部门概况(一)基本职责攀枝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是政府工作部门,根据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攀办发* 73 号),主要承担 19 项基本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关于卫生计生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卫生计生方面的决策部署,负责起草卫生计生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本系统、本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统筹规划全市生计生服务资源配置,指导全市卫生计生工作。2.负责制定全市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免疫规划、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的干预措施并组织实施,根据国家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目录,制定全市卫生应急和紧急医学救援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风险评估计划,组织和指导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和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依法发布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相关信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信息。3.贯彻实施职责范围内的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管理规范、标准和政策措施,组织开展相关监测、调查、评估和监督,负责传染病防治监督,组织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依据授权开展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为食源性疾病及与食品安全事故有关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持。4.负责组织拟订并实施基层卫生和妇幼卫生、计划生育服务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全市基层卫生和妇幼卫生、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和乡村医生管理制度。5.负责制定全市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全行业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制定医疗机构及其医疗服务、医疗技术、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以及采供血机构管理的规范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贯彻执行国家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准入、资格标准,组织实施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规则和服务规范,建立医疗服务评价和监督管理体系。6.负责建立公益性导向的绩效考核和评价运行机制,推进和谐医患关系建设,提出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的建议。7.贯彻落实国家药物政策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国家药品法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省药品增补目录,实施基本药物采购、配送、使用的政策措施。8.组织实施促进全市出生人口性别平衡的政策措施,组织监测计划生育发展动态,负责全市计划生育相关数据采集和分析研究,提出发布计划生育安全预警预报信息建议,制定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制定优生优育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推动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计划,降低出生缺陷人口数量。9.组织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和促进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等机制,负责协调推进有关部门、群众团体履行计划生育工作相关职责,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衔接机制,提出稳定低生育水平政策措施。10.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推动建立流动人口卫生计生信息共享与公共服务工作机制。11.组织拟订全市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指导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全科医生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贯彻落实国家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12.组织拟订全市卫生计生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卫生计生相关科研项目,协同指导院校医学教育和计划生育教育,组织指导实施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13.完善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体系,规范卫生计生行政执法行为,监督检查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落实,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行为,监督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14.负责卫生计生宣传、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依法组织实施统计调查,参与市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根据国家、省要求,组织卫生计生国际交流合作与卫生援外工作。15.指导拟订全市中医药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纳入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战略目标。16.负责市干部保健委员会确定的保健对象的医疗保健工作,负责市级有关部门(单位)离休干部医疗管理工作,负责重要领导人、重要外宾来攀期间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负责重要会议与重大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17.承担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市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18.承担市政府公布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19.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二)人员情况攀枝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含市计划生育协会、市红十字会两家未独立核算的单位)共有编制 62 名,其中行政编制 50 名,机关事业编制 4 名,后勤事业编制 8 名。*年末,在职职工 55 人,包括行政人员 48 人,编内聘用人员4 人,事业人员 3 人。离休人员 1 人,退休人员 47 人。较上年增加在职人员 4 人,包含新增 8 人,调离 1 人,退休 3 人;退休人员增加 1 人,含年内退休 3 人,去逝 2 人。(三)资产状况*年末资产总额 2321.98 万元,其中银行存款 632.48 万元,占总资产的 27.24%;财政应返还额度 352.82 万元,占总资产的 15.19%、固定资产 1115.85 万元,占总资产的 48.06%、无形资产 220.83 万元,占总资产的 9.51%。二、部门财政资金收支情况(一)部门财政资金收入情况。*年收入 1516.78 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 1516.49 万元,占总收入的 99.98%,其他收入 0.28 万元,占总收入的 0.02%。*年下达年初预算 1077.07 万元,年内追加预算人员经费、上级卫生计生项目资金及健康城市建设等市级项目资金 455.92 万元,追减卫生专业技术考试经费 16.5 万元。其他收入全部为银行利息收入。(二)部门财政资金支出情况。*年支出 1586.01 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支出 1586 万元,占总支出的 99.99%,其他支出 0.0006 万元。支出中基本支出 1222.54 万元,占总收入的 77.08%;项目支出363.47 万元,占总支出的 22.91%。按支出功能分类,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30.29 万元,占总支出的 1.9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0.09 万元,占总支出的 0.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222.36 万元,占总支出的 14.0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 1262.56 万元,占总支出的79.61%;住房保障支出 70.71 万元,占总支出的 4.46%。“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公务车运行维护费 38,897 元,控制在年初预算的 50,000 内,较上年 123,724.14 元减少 84,827.14 元,降低 68.56%;公务接待费 8,281 元,均为国内接待费,控制在年初预算 33,000.00 元内,较上年 9,245 元减少 964 元,降低 10.42%;去年和今年均未发生因公出国(境)费。会议费 4.9 万元,较去年 21.8万元减少 16.9 万元,主要原因是降低行政运行经费。培训费 37.18万元,与去年的 26 万元增加 11.18 万元,因组织开展高级医学人才培养项目。三、部门财政支出管理情况(一)预算编制情况。*年我委根据关于编制*年市本级部门预算的通知(攀财预*29 号)、攀枝花市市级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攀财预*35 号)、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攀办发*73 号)、中共攀枝花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攀枝花市红十字会机关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攀编发*32 号)、中共攀枝花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的通知等规定,以及市委、市政府对我委的工作要求,结合*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重点,严格按照预算编制方法和口径,在认真核实各项基础数据的基础上科学、规范编制部门预算。机关预算按照攀枝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进行编制,基本支出由财务科根据定额标准和相关科室提供的人员、工资、车辆等信息编制。 会议费支出由委办公室根据攀枝花市市级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规定,向政府报送召开一、二类会议的申请,根据政府批复编制项目支出。项目支出由各科室根据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编制项目建议方案,并提供项目政策依据,经分管领导审签后送规划财科初审汇总。规财科汇总形成部门预算建议方案,报委办公会审议,按照办公会意见修改完善后报市财政局审批。*年预算按在职人员总数 56 人,离休人员 1 人,退休人员 46人,遗属 3 名。汽车 1 辆,办公电话 30 部进行编制,预算收入2487.82 万元;预算支出 2487.82 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687.47 万元、日常公用支出 188.60 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133.29 万元、项目支出 1478.46 万元。(二)执行管理情况。*年以内控体系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财务制度,规范收支流程,严格审批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财经制度和管理规定,对预算资金严格控制,规范使用,强化执行,年初下达预算执行率 100%。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和核算,专项资金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执行。接受各项财务检查中未发现重大管理漏洞和问题,并通过检查推进财务规范化管理。(三)决算编制情况。*年决算报表按照财政局要求,依据会计账簿总账及明细账数据、资产、人事台账及相关统计资料填列。决算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 1,516.49 万元,与财政核对一致。支出 1586.01 万元,与账簿一致。固定资产 1115.85 万元,与资产报表一致,决算数据通过审核,真实、可靠。(四)支出绩效情况。部门支出保障单位的正常运转和业务工作的开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卫生计生委牢牢抓住卫生计生改革发展主线,打造医疗卫生高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卫生计生扶贫攻坚、开展医养结合试点、接受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等重点工作成效明显,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助推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四、评价结论及建议(一)评价结论。*年部门预算编制基础数据真实可靠中,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和支出标准合理编制预算方案,预算数据按要求及时报送。基本支出按时间进度支付,达到执行进度,年终无结余。当年财政结转资金占当年拨款资金的 10.68%。严格执行“三公经费”预算,严格审批,无超预算、无预算执行的情况。(二)存在问题。上级下达的卫生计生专项资金执行进度有待进一步加快。(三)改进建议。深入学习贯彻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预算意识,始终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没有预算不得支出的原则。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推进预算编制科学化、准确化。年度预算编制后,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做好预算执行分析,适时掌握预算执行进度,及时找出预算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进一步加快预算执行。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工作对接,做好提前准备工作,资金下达后及时开展项目工作,加快执行进度,充分发挥项目资金效益。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市财政局:根据*市财政局关于开展*年度市级财政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x 财绩*41 号)文件要求,我局组织人员对*年部门整体运行及支出情况进行了自查自评,并对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评价标准进行了评分,此次自评包含林业局机关及中坡国家森林公园、林调院、泸阳林场三个二级预算单位(泸阳林场为*年新增预算单位)。自评得分 97 分。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一、部门概况(一)部门基本情况1.人员机构编制数 546 人(其中财政拨款编制数 343 人),*年实际在职人数 429 人。特别说明:决算报表的编制数为 440 人,与此次绩效统计的实际编制数不相符,原因是因为中坡国家森林公园只填报了财政拨款编制数,原差额编制数人员未填入,而泸阳林场将原自收自支编制和后来财政核定的财政拨款数全部填进报表;决算报表的实际在职人数与此次绩效统计的在职人数不相符,原因是报表填报的 447 人包含了借聘用人员和临时工。为此,此次绩效自评统一口径,其中:(1)林业局(机关)属全额拨款行政单位,行政级别正处级,辖 7 个内设机构(办公室、造林科、资源林政科、行政审批服务科(法制科)、野生动植物保护科、计划财务科、人事科)以及机关党委、11 个非独立核算事业单位(市木材管理站、市经济林服务站、市林政资源管理站、市林业工业管理站、市林业干部训练班、市林木种苗管理站、市国有林场管理站、市森林病虫害防治保护站、市林业改革试验区办公室、市世界银行贷款林业项目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办公室)。*年年末编制数 87 人,其中行政编制 26 人(含机关工勤编 2 名)、事业编制 61 人。*年年末实有人数为 145 人,其中在职人员 74 人(行政人员 17 人含机关工勤 1人、事业 57 人)、离退休人员 65 人(离休 2 人、退休 63 人)。下属的独立核算的二级单位有 9 个,其中全额拨款单位有 2 个:森林公安局、林业调查设计院;差额拨款财政补助单位 1 个:湖南省中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副处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2 个:泸阳国有林场、林业开发公司;企业 4 个:五溪林场、木材公司、林业发展公司、林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2)湖南中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市中坡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事业编制 175 名(其中财政拨款编制数 138人),年末实有人数 219 人,其中在职人员 145 人(含 8 名富余人员),离休人员 1 人,退休人员 73 人。(3)*市林业调查设计院事业编制 26 人,年末实有在职人员34 人,其中在职人员 21 人、退休人员 13 人。(4)*市泸阳国有林场事业编制 258 人(其中财政拨款编制数92 人),年末实有人员 375 人,其中在职人员 189 人(含 97 名富余人员),退休人员 186 人。2.单位主要职能(1)研究拟定全市林业生态的环境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和国土绿化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拟定全市林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2)承担推进各项林业改革,维护农民经营林业的合法权益。拟订我市集体林权制度等重大林业改革意见并指导监督实施。(3)制定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方面的营造林计划和规划,组织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指导各类商品林、风景林和花卉的培育;指导林木种子采集、储藏和繁育、质量监测;组织实施全市营造林工作检查验收;指导山区综合开发,承担油茶等经济林的培育和开发利用。(4)组织指导森林资源的管理,森林资源调查、动态监测和统计;审核并监督森林资源的使用,组织编制并监督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监督森木、竹木的凭证采伐与运输、经营与加工;指导有关基层林业工作机构的建设和管理。(5)组织指导林地、林权管理并对依法征、占用林地进行审核,监督林地开发利用工作,负责协调山林权属纠纷;(6)组织、监督指导陆生野生动植物的救护繁殖、栖息地恢复发展;监督管理全市陆生野生动植物猎捕或采集、驯养繁殖或培植、经营其专用标识、疫源疫病监测;在国家自然保护区区划、规划原则的指导下,组织指导陆生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组织、协调全市湿地保护工作;协调全市野生动植物的重大违法性案件查处。(7)组织全市年度林业项目计划、资金的申报与实施;管理市级林业资金;监督全市林业资金的征缴、管理和使用;监督审核重点林业建设项目及资金管理;研究提出林业发展的经济调节意见和林业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建议;监管国有林业资产;组织指导全市林业统计工作;(8)制定全省林业产业发展政策,指导林业产业发展,合理调整林业产业发展布局,促使林业产业协调发展。监督检查各产业对森林、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组织指导全市林产品质量监督。(9)组织开展全市林业普法宣传教育,研究拟订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国土绿化和防治荒漠化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指导和监督林业执法工作;承办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工作;负责林业行政执法人员的考核培训和执法证的管理;负责规范性文件合法性的审查、“三统一”和清理工作;负责市级重大林业行政处罚案件的初审工作;负责依法行政考核评议工作,制订年度行政检查计划并监督实施。(10)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市森林防火工作和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11)组织、指导林业及其生态建设的科技和外事工作,指导全市林业队伍的建设;(12)负责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荒漠化土地调查检测和评价;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占用征收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方案编制;林业专项核查;林业作业设计调查;营造林规划设计;林业数表编制;国家、地方或行业林业标准制定;司法鉴定。(13)负责中坡国家森林公园、泸阳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对辖区内公益林进行管护,发展林业科学研究,发展本级林业生产。(14)承办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3.*年承担全市林业重点工作计划(1)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投资 2.37 亿元,新造速生丰产林 16.2 万亩。(2)木本油料林基地建设项目,投资 9525 万元,新造木本油料林 2.02 万亩、抚育改造 3.15 万亩。(3)重要通道裸露山地造林项目,投资 5000 万元,裸露山地复绿 2.5 万亩。(4)千公里高速高铁沿线绿化提质及环城生态圈建设项目,投资 6000 万元,高速、高铁沿线绿化提质*亩,治理天坑 25 个,环城生态圈封山育林 18.3 万亩,补植补造 500 亩。(5)千万亩封山育林工程,投资 2.69 亿元,封山育林面积1429 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 0.14 个百分点。(二)部门整体支出规模、使用方向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年,*市林业局本级总收入为 8113 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6467.7 万元、经营收入 321.3 万元、其他收入 1324 万元。总支出为 9044.88 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348.24 元、“项目支出”3404.87 万元、“经营支出”291.77 万元。“基本支出”核算的主要内容是人员工资、社会保障缴费、临时工工资以及保障机关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商品和服务支出;“项目支出”核算内容有完成各项林业专项业务经费和森林培育、森林防火、林业病虫防治、林业科技推广、泰格林纸的罚没款的专项返还、中坡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等。“经营支出”主要是中坡公园苗木经营支出。当年支出不足全部是用上年结转和结余资金来弥补。二、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一)基本支出*年全年“基本支出”5348.24 万元,全年基本“公用经费”支出 469.29 万元,其中“三公经费”支出 116.11 万元(其中:公车运行 77.4 万元、出国经费 3.25 万元、公务接待 35.46 万元)。虽然今年的部门整体支出决算数据增加了“泸阳林场”一个单位,但“公用经费”总数 469.29 万元较*年决算数 550.84 万元压缩了14.8%;“三公经费”116.11 万元较*年决算数 124.548 万元压缩了 6.7%。其中:公务接待费由*年的 50.22 万元降至 35.46 万元,压缩了 29.4%。在支出管理方面,我们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工作的有关精神,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严格控制单位行政运行基本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的管理,改进文风会风,加强经费及资产管理,有效地降低了行政成本。*年部门决算、*年部门预算、“三公”经费预算、专项资金和部门整体支出预算绩效目标按市财政规定及时规范完成地进行了申报,并在政府和部门政务网上进行了公开。结合市委巡察反馈意见,认真落实整改,进一步修改完善了机关财务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规范了资金、资产管理,全年未因违规分配使用资金受到相关处罚。政府采购金额说明:*年政府采购预算数为 121.22 万元,实际采购金额为 116.74 万元,政府采购执行率为 96.3%,计满分。而*年部门决算报表反映的政府采购金额为 144.75 万元,差额 28.01 万元系市林调院报表填报错误,由于填表人将单位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在建工程借款 28.01 万元填列在政府实际采购栏目,造成与实际采购金额不符,在此特别说明。(二)项目支出我市作为全省重点林区,市级林业部门承担着全市林业生态建设、生态扶贫、森林资源保护、林业产业发展、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通道绿化”、“秀美村庄”、“裸露山地”治理、中坡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各项重点工作,工作任务重,*年市本级完成各项林业专项工作而开支的项目支出 3404.87 万元(其中市级财政专项资金 565.35 万元,详见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其中专项业务工作经费 562.43 万元。项目支出主要包含了泰格林纸罚没收入返还,以及全市林权制度改革、森林资源管理和监测、林业项目的可研、申报和衔接、林业重点项目竣工验收、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业产业建设、林业生态文化及林业执法宣传等专项工作经费、中坡国家森林公园生产性及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三、部门整体运行及专项组织实施情况1.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市委、市政府厉行节约的精神,进一步规范机关作风、加强机关财务管理,我局制定了*市林业局局领导分片联系和督查县市区林业重点工作制度、*市林业局贯彻落实上级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跟踪督查制度、林业生产项目支出管理制度、局机关一般基建项目管理制度、*市林业局行政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修改完善了*市林业局机关财务管理办法(怀林*70 号)、公务接待制度、公车管理制度,对单位行政运行、内部控制、会议、差旅、培训等按政策新规进行了修订和细化。2.严格执行预算,控制各项经费支出(1)公款出国(境)费:全年因公出国出境费用支出 3.25 万元,支出在预算之内。(2)公务用车运行费:严格执行公车管理规定,公务用车一律实行派车登记制,单位所有公车实行定点维修、IC 卡加油、统一保险制度,如实登记上报公务车辆情况,严禁公车私用,严格执行公务车辆统一停放在单位院内的规定。(3)公务接待费用:公务接待严格执行“三定”、“四不准”制度,严格接待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凭公函接待制度、禁酒禁烟,严格控制接待标准、杜绝大吃大喝及高消费娱乐,接待总额严格控制在市纪委、市财政下达的厉行节约预算指标之内。(4)公务卡使用情况符合相关规定公务卡使用按有关规定执行,全局职工全覆盖,费用开支全部用公务卡结算。3.完善监管,建立长效机制(1)提高全局意识。自领导到普通干部,全面增强厉行节约、减少行政成本的意识,强化危机感和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行政成本从一点一滴做起。(2)加强对会议经费的管理。按要求尽量精简会议,控制会议时间、规模、人数,尽量利用机关会议室,尽量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使用多媒体,会议归口管理,会期不超过半天,会议的人数及标准严格按规定执行。(3)加强对培训及差旅费的审批管理。严格控制培训规模,控制出市参加会议、培训的人数;实施出差申报层层审批制,从严审批,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严禁无实质内容、无明确公务目的的差旅活动,工作要有计划,除特办急办的事项外,尽量将需要出差的事项整合办理。(4)加强对公务车辆的管理。执行公车改革政策,规范和控制公务用车、修理、用油等行为;因公出差最大限度地拼公车,提高单车使用效率。(5)控制公务接待费用。所有接待实行公函接待和审批制,严格控制接待标准、范围和次数,层层审批,严禁使用烟酒和饮料,由局监察室负责不定期督查,坚持“务实节俭、高效透明、严格标准、有利公务”的原则,严禁大吃大喝、铺张浪费。(6)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机关基建项目及大额专项经费支出、设备购置一律经局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并按政府采购规定实施,耗材及办公用品采购实行定点采购。(7)全力推行网络无纸化办公,减少纸张使用。(8)加强用电管理。对空调、照明等进行统一管理,提倡节约用电,为安全节约,机关烤火器及火箱全部取缔。 四、资产管理情况单位制定了详细的资产管理办法,对资产申购、采购、分配、保管、处置以及责任赔偿等细则进行规定,资产配置按照“合法依规、保障需要、节约开支、从严控制、调剂优先、共享共用”的原则,严格执行*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年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办法(怀财资*154 号)有关规定,并完善了资产申购审批程序,确定了购置标准。凡是符合政府采购要求的资产及物品均按政府采购程序进行采购,擅自采购的单位不予报销任何费用。同时,加强资产的管理,组织各科(室、站)定期对所属的固定资产进行清理,明确相应的责任人。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年我们对全局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按财政规定的程序报批核销报废资产 136 万元,同时,对资产不明流失的,督促相关人员和科室查明原因,交监察室按照规定处理。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年,市林业局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围绕“一极两带”和“一个中心,四个*”重大战略目标,积极服务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中央环保督查、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高铁片区开发、怀邵衡铁路建设、“河长制”等中心工作,不断深化林业改革,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市人大工作评议获满意单位称号,巡察问题整改得到市委巡察办的充分肯定,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70.83%;活立木蓄积量达 8713 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达 373.4 亿元,同比增长 12.14%,林业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抓生态提质,增强了林业发展优势1.实施四大工程,统筹推进城乡绿化。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业农村工作重点抓好“农产品、林生态、水安全”的总体要求,以林相改造增色、城区绿化提质、美丽乡村建设、裸露山地治理为重点,组织实施了道路绿化、城市绿化、乡村绿化、裸山复绿四大生态建设工程,全市上下掀起“大造林、大投入、大宣传、大督查”的造林绿化高潮,完成人工造林 25 万亩,栽植树木近 5 亿株。2.建设“两园一区”,打造林业生态新亮点。*年,全市累计投入各类建设资金近 1.2 亿元,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新增麻阳锦江、中方舞水 2 个国家湿地公园和溆浦国家森林公园,全市“国字号”林业生态建设阵地达到 16处。同时,进一步加快林场职能转变,以林场基础设施建设,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森林景观质量提升为重点,积极推进靖州排牙山、辰溪仙人岩等省级秀美林场创建,以及溆浦穿岩山、中坡公园等国家和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打造了一批林业生态新亮点。(二)抓改革创新,增强了林业发展动能*年,我们紧紧抓住*集体林业综合改革纳入全省重点改革项目这一重要契机,报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位推进林改工作。围绕构建“三机制一体系”改革目标,由市领导牵头主抓,组成专门工作班子进行重点突破,先后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市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和关于切实做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 17 件实事的通知,组织召开了全市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现场推进会,进一步细化量化改革任务,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有力地推进改革工作。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充分肯定我市集体林业综合改革工作,安排我市在*年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并在国家林业局改革通报和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实践案例集上,将我市林业改革的做法和经验向全国推介。(三)抓产业发展,增强了林业发展实力1.以基地为抓手壮大一产业。将一产业与国土绿化和生态提质结合起来,继续推进 500 万亩速生丰产林、100 万亩优质油茶和 100万亩高产楠竹三大基地建设。*年,全市完成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投资 2.37 亿元,新造 16.2 万亩;木本油料林基地建设投资 9525 万元,新造 2.02 万亩、抚育改造 3.15 万亩;高产楠竹基地建设投资3920 万元,垦复改造 5.01 万亩,进一步夯实林业产业基础。2.以园区为载体做强二产业。坚持绿色发展,以骏泰新材料公司、洪盛源油茶开发公司、美森竹木住宅科技公司为龙头,以浆纸加工和油茶、楠竹开发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推动资源整合,优化林产工业结构,发展精深加工,扶持优势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年,全市新增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 1 家,省级现代林业特色产业园 4 个,争得林业特色产业园建设补助资金 773 万元,加快推进了林板、林纸、林药、林化、森林食品和家具六大林产加工体系建设。3.以资源为依托发展三产业。依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国有林场等优质生态资源,以中坡公园、溆浦穿岩山、靖州排牙山旅游开发为示范,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和林药种植、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积极培育林业产业新的增长点。*年,接待森林旅游游客 770 万人次,实现森林旅游收入 7 亿多元,林下经济产值达38 亿元,同比增长 11.01%,有力助推了林业经济发展。(四)抓林区平安,增强了林业发展保障1.高位推动森林防火。坚持将森林防火作为事关生态安全和林区平安的大事要事来抓,认真贯彻执行森林防火责任制,市、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状,将任务分解到山头地块、到人到岗,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