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5篇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529383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选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选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 5 篇一年多来,无论阴晴雨雪,总有一个年轻的身影行走在 xx 县 xx镇 xx 村的田间地头、村头巷尾,乡亲们见了他都会热情地上前打声招呼、唠上几句家常,这成为了村里大家最常见、最熟悉的场景。他就是去年 3 月份钦州市 xx 县 xx 中学选派到 xx 镇 xx 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 xx。xx 县 xx 镇 xx 村委位于 xx 镇的西南面,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等原因,社会经济发展一度缓慢,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劳务输出收入为辅。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后,xx 带着村委会、工作队深入农户调查摸底,摸清贫困原因,通过精准识别,建立了“贫困档案”,一个多月的时间备足了脱贫攻坚的“教学方案”。“何哥啊,你家的 100 多只鸡可以卖了吧?现在小孩读书怎样啊?”“张婶啊,你家的蔬菜基地都种了些什么菜?可要注意防虫防害,增加收成喔。”xx 书记走到哪里,温暖贴心的话语就在哪里。一说起投入 60 多万元建设的 400 多米的两个自然村屯硬化水泥道路、45 杆路灯、1000 多人饮用水工程、村委篮球场建设以及留守儿童家园的建设,xx 村村民就乐得合不拢嘴。道路修起来了,村民的出行方便了;人饮用水工程接通了,群众饮水安全了;村委篮球场建设以及留守儿童家园建设了,村民、儿童课余饭后有了好去处。村支书何胜说:“自从来了邓书记,村里干群关系变得和谐了,帮我们村里争取到很多的项目和资金,理清了发展思路,现在我们村里一天一个样!”“住进了 xx 村,我就是 xx 村人,有一分热,就要发一分光。”xx 说。2018 年初,xx 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广特色种养及农业产业化项目。xx 认为,百香果、黑猪、无公害优质水稻等项目很适合在xx 村发展,村两委干部也支持他的想法,但村民却心中怀疑,都不愿报名参与。xx 组织村两委干部划片区走村入户,为村民讲解补贴政策,耐心宣传动员。在 xx 积极引导、热心帮扶下,30 多户贫困户加入了产业扶贫项目,共种植蔬菜 100 多亩、养牛 300 多头、养鸡 3000 多羽。为使产业扶贫项目出效果,xx 认真研读有关扶贫政策,找来种植和养殖专业书籍认真学习,为产业扶贫项目户进行跟踪服务。为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发展种养业,xx 多次前往县、镇农业部门学习请教种植栽培技术,并组织召开了种养专题座谈会,为贫困户分析市场前景,传授种植栽培和养殖知识,真正做到了想在前面、记在心里、帮在点上。“邓书记不仅给我们带来扶贫基金项目,还经常到田间地头来指导我们,带领我们全村人脱贫致富。”xx 镇立权蔬菜基地负责人何立权说道。据统计,驻村的一年里,xx 共为 14 户贫困户申报“量化到户带资入股”项目,实现了创增收、有就业、有产业;协助 20 名贫困学子申报雨露计划补助;完成了 5 户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全村 9 户 51 人达到脱贫标准,2018 年底顺利通过脱贫“双认定”,实现了稳定脱贫。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乡亲们还没有全部脱贫,他们什么时候过上小康生活,我就什么时候撤退!”2018 年 3 月,“90 后”第一书记 xx 任满后,毅然选择留任,誓不脱贫不罢休,不达小康不撤退。时光倒回 2015 年 10 月中旬的一天,xxxx 市 xx 县燕塘镇 xx 村村委的小楼前聚满了人。听说有人要来帮大伙脱贫,村民们迫不及待要一睹这位第一书记的真容。“他才 25 岁,跟我儿子一样大,恐怕不靠谱。”“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村民们议论纷纷。“我是眼看着大伙的眼神从渴望到失望,那场面一辈子忘不了。当下就觉得这副担子很重,不能辜负组织的重托和村民的期待。”xx 回忆道。xx 是 xx 市八步区人,不会说 xx 县当地土话。为了突破交流障碍,尽快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xx 买了一辆摩托车,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通过摸底,xx 发现,全村 12 个屯只有 2 个屯通路,村民出行难亟待解决。“屯里这条路,春天被泥困,夏天被水淹,孩子不能再困在这穷山沟啊!”盘龙屯村民曾哭着对 xx 诉说出行难。掌握了一手情况后,xx 立即向 xx 县扶贫办汇报,并在最快时间内争取到建设资金。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xx 村 12 个屯于 2017 年初全部实现道路硬化。“可以说是修路这件事真正让村民对我改观了,觉得这个年轻人信得过、能干事,他们也开始愿意跟我用普通话交流。”xx 说。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为了带富村民,xx 探索了很多产业发展路子。xx 一开始瞄准了金银花种植,金银花不仅市场前景好,而且已经在附近的花山乡种植成功。为此,他组织了村干部、村民代表去实地取经。然而,就在金银花项目准备落地 xx 村之时,大部分村民却选择了退出。这对于 xx 来说,无疑当头棒喝。经过反思,他认识到村民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居多,对于新项目有技术担忧。“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村民,应该尊重村民自己的发展意愿。” xx 在驻村工作日记中写道。受挫后的 xx 调整了思路,根据 xx 村的实际,脱贫产业不宜求大求全,贫困户按照自身情况发展小而精的产业未尝不可。贫困党员莫显军打算利用 5 万元扶贫小额信贷搞养殖,却在养殖品种上举棋不定。“养牛周期长、成本高,还贷的时候可能牛都还没卖;养竹鼠有技术门槛,你需要钻研一阵;养猪的话,你有经验,不过母猪的品种要认真挑选”xx 为莫显军作了一番细致的谋划。最终,在 xx的帮助下,莫显军从湖南永州引进了新品种母猪,不仅自己摘掉了穷帽,还成为了远近有名的致富带头人。说起村里这位年轻的第一书记,43 岁的贫困户陈光义竖起了大拇指,“人是真的年轻,可也是真的能帮到我,鸡苗、饲料这些都是他帮我张罗来的。”陈光义养了 100 只鸡和 7 只山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功夫不负有心人,xx 村于 2017 年实现整村脱贫。2018 年 9 月初,大头菜滞销。一年的辛劳打水漂,女儿上学的学费也没着落,看着堆放在屋里的 5000 斤大头菜,贫困户谢留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正常的销售渠道行不通的情况下,xx 替谢留云联系了县里几家大头菜加工作坊。然而,加工作坊仅仅收购了几百斤大头菜,剩下的 4000 多斤大头菜继续无人问津。“不能坐以待毙!”xx 一边在朋友圈为谢留云吆喝卖大头菜,一边动员后盾单位 xx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帮忙。3 斤、5 斤、10斤5 天时间不到,滞销的大头菜全部售出。起早贪黑务农不易,谢留云的女儿因为心疼父母,曾一度想要放弃学业,外出打工贴补家用。把她劝回课堂、替她垫付学杂费的正是 xx。“我也是从贫困中走出来的人,要不是当初我父亲坚持,我念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了。”xx 说,“读书是贫困学子走出贫困的最好出路,我不能眼见这一家人陷入贫穷的怪圈。”xx 的第二届任期还有两年,他正盘算着把水浸菜做成 xx 村的招牌产品。腌制后的水浸菜,酸辣爽口,是 xx 县群众餐桌上常见的食材。在 xx 村村口,试种的 26 亩的水浸菜长势良好。据 xx 村村民合作社负责人毛瑞峰介绍,这批水浸菜 3 月可采摘,再腌制 1 个月便可推出市场。“争取以后大家提到水浸菜,就能想到 xx 村!”xx干劲十足。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戴着眼镜、瘦瘦弱弱,但干事风风火火、精明干练。”这就是xx 给贫困村群众的印象。两年时间里,作为 xx 县委组织部派驻佛子镇元眼村原第一书记,xx 跑熟了全村 6 个自然村 77 户贫困户,与群众谈生产、谈发展,为村子找项目、拉赞助等,最终助推贫困村脱贫摘帽并进入富裕村行列。实干,是 xx 开展工作的真实写照。“如果不是方书记一心扑在村子里,我们村变化没这么快。”元眼村的群众纷纷说。为鼓励元眼村象田坝贫困户马仲英发展产业,xx 为其量身定制“稻谷种植+禾花鱼养殖”项目,还请来技术人员进行一对一养殖技术指导。丰收后,马仲英高兴地说:“稻谷和禾花鱼都得钱,政府还给产业奖补,这下脱贫有希望了。”2016 年前的元眼村,路是坑坑洼洼的水泥路,桥是濒临坍塌的危桥,沿江的土地均是一片荒芜。两年多来,在 xx 的协调努力下,元眼村先后落实项目 33 个、整合资金 1330 多万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被自治区评为“美丽村屯”。完善基础设施,还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xx 带领元眼村走出一条以发展租赁、乡村旅游和光伏发电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道路。全村争取扶贫资金 40 万元,建成钦州市第一家村级集体经济光伏发电站;投入自治区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 100 万元,建设花海、烧烤场等旅游设施元眼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 2015 年前不足万元,增加到 2017 年的 16.43 万元,2016 年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忠诚、干净、担当,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标尺。2016 年 5 月,在筹备建设元眼村文体中心时,一名建筑老板找到 xx,希望能承建这个中心,并表示可以先垫资,事成后有回扣。xx 当场严词拒绝。从严律己的同时,xx 还坚持把廉政建设摆在支部班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位置,每季度为党员上一次廉政党课,增强支部班子防腐拒变的定力。在 2016-2017 年,元眼村连续两年被评为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称号。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驻村一年来,她吃住在一线,引资为村里架起太阳能路灯,引导村民搞起生态养殖,还为村里小学建好运动场,逢年过节组织村民举办联欢会,让整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她就是自治区检察院驻xx 县 xx 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xx。xx 县 xx 镇 xx 村是个贫困村。2018 年初,全村人均耕地不足0.5 亩,村民们只能养些家禽来维持生计。2018 年 2 月底,xx 与自治区检察院机关的工作队员来到了 xx 县。一到 xx 县的当天晚上,xx 第一时间驻村:“只有住在村里,才能更快吃透村情民意,对症下药开出扶贫良方。”“一个女同志能住多久?”面对 xx 的驻村要求,一开始,村民们并不看好她。直到她在村里一连住了十多天,大家才真正信服了。安顿好住处后,xx 就立即开始走访,很快走完全村的 18 个自然屯所有贫困户,为群众解决各类大大小小的问题共 50 多件。在她带动下,村委村干齐发力。去年以来,先后 3 次共筹集到善款 50 多万元,为 xx 村 23 多个屯架起了 186 盏太阳能路灯。作为第一书记,xx 深知脱贫需要有“造血”的能力。在她引导下,xx 村因地制宜地推进生态养殖项目,目前,已争取到各级支持投入 170 多万元,正式启动林下养殖核桃鸡产业。项目建成后,可养殖核桃鸡 4 万羽,覆盖贫困户 80 户,每年为每户贫困户增加收入6000 余元,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收入近 16 万元。扶贫工作,扶智是基础。村里有两所小学,分别是 xx 小学和仁里小学,共有 70 多名小学生就读,但仁里小学办学条件简陋,基础建设较差。xx 争取 xx 云天慈善基金会 6 万元爱心款,协助学校修好了平整宽敞的球场,孩子们可以快乐运动,晚上这里又成为周边的群众开展文娱活动的场地。既重视农村教育硬件建设,也重视思想文化环境的营造。在 xx的积极配合下,自治区检察院在 xx 村已举办多场联欢文化活动,检察官还进村送戏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村民们也准备了多个节目,表达脱贫致富的信心和爱党爱国爱家的决心。“她是我们心中的最美第一书记。”如今,一提到 xx,xx 村群众都赞不绝口。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新年在家过得挺好吧,过几天开学了,要记得按时回校上课哦,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联系我。”2 月 11 日晚,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xx 市港北区大圩镇 xx 村驻村第一书记 xx 到贫困户杨文珍家中了解劝返学生近况。“xx 书记经常来我家了解情况,及时伸出援手帮助我们,很贴心。”xx 村贫困户温立胜说,他女儿在 xx 悉心帮助下,如今很乐意去学校继续读书。在扶贫工作队帮扶下,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户户通了自来水,村民通过发展产业腰包也鼓起来了。自家新房子也建好了,日子过得不错。xx 村是港北区“十三五”时期贫困村,共有贫困户 88 户 381 人。2018 年 3 月,xx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教导员 xx 到 xx 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在他带领下,xx 村有了新变化。xx 刚到 xx 村时,为尽快熟悉情况,他针对每个贫困户家庭位置绘画了一张手工地图,在地图的导航下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他了解到,基础设施建设是该村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为此,xx 跑部门争取项目,开展基础设施建设。2018 年,xx 村共修建了 5 条水泥路 1.3 公里、1 项排污工程、1 个灯光球场,加固了林屋屯、赖屋屯 2 项人饮工程。目前全村水泥硬化道路总里程达 16.07 公里,有文体服务中心、戏台、农家书院以及 8 个篮球场。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了,如何让村民腰包鼓起来?xx 积极培育扶贫产业。经认真调研,他利用第一书记帮扶经费 5 万元建立绿色有机茶树菇种植示范点。目前,茶树菇为村集体增加收入 1.5 万多元,使 xx 村去年集体经济收入达 9.4 万多元。“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以点带面带动贫困户发展茶树菇种植。”他说。xx 还充分利用该村自然条件,通过“村民合作社+公司+贫困户”模式发展光伏产业,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目前已有 45 户贫困户参与该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每户贫困户增收 2800 多元,为村集体增收 14 万多元。目前该项目施工已收尾,已有 30 多户并网发电。针对大多数贫困户缺乏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情况,xx 积极联系学校、饭店、单位、企业,并通过朋友圈为贫困户销售农产品,2 个多月便将覃玉琼、温有健等 25 户贫困户滞销的农产品销售一空,还激发了他们发展生产的热情。他还通过“个人捐助+企业资助+政府补助”的方式,帮助贫困户建新房。2018 年,危房改造户温立胜、黄立忠、赖富兴、陈福添等贫困户喜迁新居。在控辍保学方面,xx 暗下决心“一个都不能少”。为此,他走村串巷,深入细致地入户做思想工作,2018 年成功劝返了 7 名辍学儿童。目前 xx 村贫困发生率已降至 1.2%,2019 年计划脱贫 12 户 50 人。“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xx 以此为信念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努力做贫困户的贴心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