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529329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8-2019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8-2019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第卷 (选择题 共 60 分)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卷面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请把第卷中每小题的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卷上,第卷中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一、选择题(共 40 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每题 1.5 分,共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为反应物 A 生成产物 P 的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假设酶所处的环境条件最适,对于图中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A.ad 段表示无酶催化时该反应的活化能B.若将有酶催化的反应温度下降 1O,则 ab 段会缩短C.若把酶改成无机催化剂,则图中 b 点位置会下移D.bc 段表示酶为底物提供的活化能2. 如图为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a 点为中光强时的 CO2 补偿点 B.c 点为高光强时的 CO2 饱和点C.b 点时,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D.不同光照强度时,呼吸速率相同3. 下列关于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相关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使用苏丹鉴定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B.在健那绿染色处理之前,需要使用酒精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C.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使用的解离液成分是盐酸和酒精D.无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 ) 4. 在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同一时期可发生的变化是 A.中心体的移动和纺锤体的形成 B.DNA 双链解开和蛋白质的合成C.DNA 数目加倍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D.核膜、核仁消失和赤道板的形成5. 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 a、b、c、d 时,CO2放取和 O2 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 a 时无氧呼吸最弱B.氧浓度为 b 时,无氧呼吸 CO2 释放量是有氧呼吸 02 吸收量的 3 倍C.氧浓度为 c 时,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D.氧浓度为 d 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相等6.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通过无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B.细胞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也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高C.动物表皮细胞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D.鸟类的红细胞有细胞核,其它动物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7.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分裂间期,每个染色体复制,DNA 含量加倍B.在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NA 含量也加倍C.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D.在分裂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至两极8. PCNA 是一类只存在于増殖细胞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如图) ,检测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可作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PCNA 经核糖体合成,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B.曲线表明 PCNA 可能辅助 DNA 复制C.PCNA 可能与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有关 D.肺癌病人体内的 PCNA 含量较正常人高9. 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选取的根部材枓越长,越有利于有丝分裂的观察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根尖上的解离液,避免解离过度用龙胆紫染色是为了将染色体染成紫色压片可将根尖细胞分散,使之不互相重叠,便于观察高倍镜下视野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当着到一个处于前期的细胞时,要注意观察到它如何进入到中期、后期、末期的过程,以理解从中期到末期发生的变化A. B. C. D.10.下图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 DNA 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 3 中 a 可对应图 2 中的 BC 段;图 3 中 c 对应图 2 中的AC 段B.完成图 2 中 CD 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 3 中 d 所示的情况D.处于图 2 中 BC 段的可能是图 1 所示细胞,图 1 细胞中有8 条染色单体 1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 F2 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 F1 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 11D若 F1 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 F2 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 1 2 112.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色豚鼠的纯合与否,应采用的最简便方法分别是( )A.自交、自交 B.测交、测交 C.自交、测交 D.杂交、测交13.对豌豆进行异花传粉,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花粉成熟前 花粉成熟时 套袋 去雄 异花传粉A. B. C. D. 14.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 31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 11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15.如图表示基因型为 AaBb 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A B C D16.让杂合子 Aa 连续自交三代,所得子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A.1/4 B1/8 C1/16 D1/3217.下列关于 DNA 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 DNA 复制而加倍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 DNA 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C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细胞而减半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 DNA 分子数目始终不变18.已知 A 与 a、B 与 b、C 与 c 3 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 AaBbCc、AabbCc 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有 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16B表现型有 4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16C表现型有 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8D表现型有 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1619.人类白化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对肤色正常的夫妇,其父母肤色都正常,但丈夫的弟弟、妻子的姐姐都患白化病,请问这对年轻的夫妇生一个肤色正常的男孩的概率是( )A1/6 B1/4 C3/8 D4/920.番茄高茎(T)对矮茎(t) 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实(s) 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现将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得到的F1 与表现型为高茎梨形果的植株杂交,其杂交后代的性状及植株数分别为高茎圆形果 120 株,高茎梨形果 128 株,矮茎圆形果 42 株,矮茎梨形果 38 株。这杂交组合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A.TTSSttSS B.TTssttss C.TTSsttss D.TTssttSS21.已知某植物开红花是由两个显性基因 A 和 B 共同决定的,否则开白花,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植株 AaBb 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4 种,9331 B4 种,1111C2 种,31 D2 种,9722.现有小麦两个品种,不抗寒(AA )抗倒伏(bb)高蛋白(DD )和抗寒(aa)不抗倒伏( BB)低蛋白(dd).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如果要获得抗寒,抗倒伏,高蛋白的优质品种,通过杂交育种在 F2 中符合育种要求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分别是( )A .1/64 和 3/64 B. 3/64 和 1/64 C. 9/64 和 1/32 D. 27/64 和 3/6423.西葫芦果皮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若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 Y 和 y 都不能表达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有基因型 WwYy 的个体与 wwyy 个体杂交,其后代表现型的种类有( )A 1 种 B 2 种 C 3 种 D 4 种24.基因型为 Mm 的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如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基因 M 和 M、m 和 m、M和 m 的分离,分别发生在( )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 精细胞变形为精子A B C D25.一正常人的细胞内有 44 条常染色体和 2 条 X 染色体,此细胞可能是(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A B C D26.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 Aadd 个体的概率为 1/6B乙图细胞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4 条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 隐性遗传病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W、aXW 两种27.家兔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形成 22 个四分体,则形成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可以有多少条( )A11 条 ;44 条 B33 条;66 条 C 22 条 ;88 条 D44 条;88 条28.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象,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 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 AaBbCC,丙产生的细胞基因型为ABC 和 abcB. 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C. 甲细胞形成乙细胞和丙细胞的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通常都能遗传到子代个体中D. 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29.下列关于“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需用高倍镜B.跟踪观察一个精原细胞可看到减数分裂的连续变化C.实验材料通常选择分裂旺盛的精巢或花药D.视野中观察到联会即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的细胞30.一个基因型为 MmXnY 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 MmmY 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MY、Xn、Xn BXn、mXn、Xn CmY、mXn、Xn DMmmY、Xn、Xn31.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 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只有 CD、GH 、MN 段B着丝粒分裂只发生在 DE、NR 段C GH 段和 RP 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DMN 段相对于 AB 段发生了核 DNA 含量的加倍32.下图是某生物的精子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 B C D33.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34.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35.下列有关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伴性遗传均表现交叉遗传的特点B.若 X 染色体上有雄配子致死基因 b,就不会产生 XbY 的个体C.有些生物没有 X、Y 染色体D.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36.下图表示某家族遗传系谱,不可能是色盲遗传的是( )37.果蝇的白眼为伴 X 隐性遗传,显性性状为红眼。在下列哪组杂交后代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果蝇性别( )A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B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C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D杂合红眼雌果蝇 白眼雄果蝇38.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 为纯合子B该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4 为纯合子C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 为杂合子D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3 为纯合子39.已知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聋哑又患色盲的男孩,且该男孩的基因型是 aaXbY。请推测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基因型及其概率分别是 ( ) A. AAXBY,9/16 B.AAXBY,1/16 或 AaXBY,1/8C. AAXBY,3/16 或 AaXBY,3/8 D.AAXBY,3/1640.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如图中, b 是红绿色盲致病基因,a 为白化致病基因,不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内的细胞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道小题,共 40 分)41.(9 分,除标记外每空 1 分)将小球藻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采用一定方法分离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中,甲中盛由适宜浓度的 NaHC03 溶液,乙中盛有适宜浓度的丙酮酸溶液,当处于充足光照且其他条件适宜的环境中,两支试管内都会产生气泡。请分析回答:(1)叶绿体和线粒体膜面积都很大,叶绿体增加膜面积是通过 ,线粒体增加膜面积是通过 ,叶绿素分子中含有 (填“Fe” 、“Ca”或“Mg” ) 。(2)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这两种细胞器都是重要的“能量转换器”,其中在线粒体内完成的能量转换是 。 (2 分)(3)甲中的气泡产生于光合作用的 阶段,该阶段同时产生的 NADPH 和 ATP 的转移途径 (2 分,答具体场所) ;乙中的气体可使 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42.(9 分,每空 1 分)图 1 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 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 2 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1)图 1 中 BC 段形成的原因是 ,DE 段形成的原因是 。(2)图 2 中 细胞处于 I 图中的 CD 段。(3)图 2 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细胞。(4)图 2 中丙细胞含有 条染色单体,该细胞处于 期。(5)图 2 中丁细胞的名称为 ,如果丁细胞中的 M 为 X染色体,则 N 一定是 染色体。若 M 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可能是发生了 。43.(10 分每空 2 分)如图所示为某个红绿色盲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白化基因是 a,色盲基因是 b,请回答:(图中表示男正常,表示女正常) (1)A、a 和 B、b 的遗传遵循的规律是 。(2)甲病是 病(填白化病或红绿色盲病) ,4 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3)7 号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4)若 7 号和 9 号结婚并生育了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44.(12 分,每空 2 分)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 和 B、b)分别位于 3 号和8 号染色体上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试验的统计数据:亲本组合 F1 株数 F2 株数紫色叶 绿色叶 紫色叶 绿色叶紫色叶绿色叶 121 0 451 30紫色叶绿色叶 89 0 242 81请回答:(1)结球甘蓝叶性状的有遗传遵循 定律(2)表中组合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 ,理论上组合的 F2 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3)表中组合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 若组合的 F1 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请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 ?)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在如图圆圈中画出组合的 F1 体细胞的基因示意图答案15 BDBBC 610 CBCCA1115 CCDDA 1620 BCDDD 2125 DBCBD 2630 BCBBA3135 DBABC 3640 CCCBD41.(9 分,除标记外每空 1 分)(1)类囊体的叠加 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 Mg(2)有机物(或丙酮酸)中的化学能热能和(ATP 中的)化学能(2 分)(3)光反应 从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2 分) 溴麝香草酚蓝 42.(9 分,每空 1 分)(1) DNA 复制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2) 丙、丁 (3) 甲、乙、丙 (4) 8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5) 次级精母细胞 常 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 )43. (10 分每空 2 分)(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白化病 AaXBXb(3)1/3 (4)3/844. (12 分每空 2 分, )(1)自由组合(2)AABB 、aabb (3)AAbb 或者 aaBB 紫色叶:绿色叶=1: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