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环境综治评判情况报告.doc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5290646 上传时间:2020-01-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区环境综治评判情况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市区环境综治评判情况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市区环境综治评判情况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区环境综治评判情况报告一年来,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市环保局的具体帮助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区发展大局,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现总结分析如下:一、主要工作及成效(一)突出重点,扎实推进,进一步改善区域环境质质量1、有效地改善水环境质量。一是加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力度。结合我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名录,对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水质和污染情况开展“拉网式”的检查,对向水源地保护区内排放污水、影响水质的排污单位,坚决予以取缔,同时定期组织监测人员对水质进行监测,加强动态管理,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完成了镇东风水库乡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在保护区周围设立宣传牌、警示牌、围墙等标志和设施,确保饮用水的安全;二是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监督,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状况和趋势,为科学管理海洋环提供依据;三是以打击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为契机,对直接向水体排放废水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综合整治,区政府依法取缔关闭了多次被省、市环保局挂牌督办的镇顶社村黄开裕草纸厂和镇和兴纸厂,有力打击“十五小”企业污染反弹现象;四是开展土海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划定我区畜禽养殖禁养区、禁建区的范围,对位于土海流域禁养区内的养殖场19家限期拆除,其中养猪场17家,存栏数5530头,猪舍面积10569.72,禽场2家,存栏数XX只,禽舍面积889.92M,共需拆除畜禽舍面积11459.64。截至目前,已拆除8家,拆除面积2764.85;五是建设部门以这次土海流域水环境整治为契机,加快土海湿地生态公园建设进程,已完成项目专家论证会;六是区林办会同镇、规划等部门,完成土海流域绿化规划和流域生态林保护规划,规划在土海流域两岸宜林地造防护林20亩,促进我区持续、健康、科学发展。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提高饮用水源和城市地表水水质量,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据监测,我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了100%。2、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通过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辖区内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1)在城区范围内继续推行清洁能源和油烟治理,完成了城区内饮食业的燃具改造,全面推行饮食业使用液化汽、电等清洁能源;(2)巩固建成区范围内的烟尘控制区创建工作成果,对5台锅炉、12眼大灶的排放物实施动态管理,对排放污染物定期监测,确保达标排放;(3)大力推广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在制鞋行业中积极推广使用“无苯胶”。对新区扩建和旧城改造过程中,督促所有在建工地、空地砌筑围墙,在建工地实施封闭施工,严格要求基建项目绿化率不得少于30%,有效地改善城区的空气质量。据监测,辖区内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二氧化硫年平均值及二氧化氮年平均值均低于指标下限值,全区空气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在二级水平。3、有效地控制声环境质量标准,在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噪声污染得到明显改善。(1)组织环保、公安对居民集中区的营业性饮食服务单位、“三厅”等娱乐性场所设立环保告示牌,限制营业时间等;(2)在中、高考期间,抽调环保人员,实行24小时巡逻,加大对考场附近的噪声监管,确保考生有一个安静、舒畅的考场环境;(3)加强对建筑工地、铁件加工业等重噪声源规范管理,控制作业时间。据监测,区域环境噪声、达标区环境噪声、交通干线噪声都分别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为居民创造一个宁静的生活工作环境。(二)部门配合,多管齐下,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区政府十分重视城市环境建设,扎实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实施“洁、亮、绿”工程,努力提升城市品位,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环保、卫生、水务、建设、园林、环卫等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责,积极配合、行动一致、加强城市环境管理、集中整治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努力改善城区环境质量。一是绿化成效显著,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5.8。市区城市主干道绿化修补工程:投资额15415元;2、市区市政公园及港城大道绿化修补工程:170994元;3、市区城市主干道绿化修补工程(富民中路)169377元;4、路加油站至环城北路口道路绿化工程:248876元;5、市区市政道路修补工程:43886元;6、市区港城大道绿化景观改造工程:299898元;7、路K0+120-K1+719绿化工程:1033846元;8、区市政公园鲜化、彩化、绿化增修补工程:91667元;9、中石化加油站到佳通公园路口及后山公园种植巨尾桉工程:112021元;10、市区港城大道交通岛及绿化工程:214252元;11、市区环城北路一期道路绿化工程:2084786元;12、市区城市主干道绿化修补工程:526356元;13、市区爱民西路及富民西路、府西路、府东路武装部门口南侧街道树、后井路侧分带绿化种植及市区环城北路与路交叉口绿化改造工程:190519元;14、区市政公园绿化补种工程:74443元;15、城港大道两侧种植巨尾桉项目:242816元;16、港城大道两侧种植巨尾桉项目:165423元;二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我区垃圾站投资约120万元,日压缩垃圾60吨,并配备1台5吨垃圾运输车,以补充乡镇运输能力。今年我区已下拨垃圾整治补助费50多万元,每个乡镇投入约40万元,累计投入约300多万元,累计建设垃圾池589个,垃圾箱1129个,垃圾集中堆放场8个,日清运量约100多吨,全部通过压缩站运至太湖垃圾场进行处理;三是污水处理厂目前已完成项目选址,环评批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批复,初步设计及论证批复,土地平整,水、电立户,年4月10日与北京桑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草案),8月4日正式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BOT投资商已完成地质钻探,施工图设计,图审。BOT投资商于年10月20日函告我局要求提前终止特许经营协议,原项目业主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继续作为项目业主建设污水处理厂;原委托中南设计研究院福州分院设计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该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继续使用,污水处理使用Carrousel-XX氧化沟工艺,BOT投资方变更工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区发展和改革局直接撤销。其他前期工作方面,已委托中南设计研究院福州分院进行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1万吨),已委托西海岸建筑设计院进行勘察。(三)加大对污染源的管理力度1、把好建设项目审批关,实施主要污染源总量控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对扩建和改建项目实行“以新代老”实现增产不增污,对不符合产业政策、污染严重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审批,从源头上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年共审批建设项目152个。2、切实加强监督检查,防止污染回潮。一是组织32人次环保执法人员,对辖区内的7套环保治理设施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突击检查,检查表明运行率达100%,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二是加强日常管理,及时掌握企业排污状况,督促排污企业进一步规范排污口规范化建设,设立规范化明显标志、安装“黑匣子”,防止发生偷排、漏排、隐排等超标排放,促进企业朝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方向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3、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取得良好成效。全区开展了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26多人次,检查重点企业40多家,对10多家不法排污企业限期整改,继续健全环保110社会联动值班制度,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值班人员在岗在位,妥善及时地处理环境污染投诉问题,一年来,共办理各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投诉86宗,结案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树立了环保的良好形象。4、抓好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手段。一是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去年共发放排污许可证20本,换证5本;二是对辖区内83家持有排放污染物许可证期间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审计,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5、开展环境违法案件后督查行动。一是对年以来,历年挂牌督办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认真疏理,决不放过抽调环保技术人员,对每一个挂牌督办企业,进行现场检查,确保环境违法问题整改落到实处,防止环境违法“回潮”现象,巩固历年专项行动取得的成果;二是对近几年来群众反复投诉、反应强烈、污染严重等环境违法事项,开展“拉网式”的排查,对违法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动,化解多起环境集访和越级上访,维护了群众的环境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6、开展环境专项大检查,杜绝污染事件发生。区环保局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督职能,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环境专项大检查。对涉及城镇集中饮用水源保护、城乡居民集中居住区周围的重污染企业、危险化学品等重点内容进行专项检查,将6家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企业列入重点检查对象。通过检查,督促并帮助排污单位修订企业内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制订和完善企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提高他们防范和处置污染事件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确保辖区内的环境安全。7、扎实推进减排工作。严格实施年度污染减排工作计划,加大对年度减排项目的监管力度,组织环境监察人员对列入年度减排企业依次检查,每季度一次对区平海琼脂厂、建仁机砖厂及区北岸木业有限公司3家企业的现场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减排措施,确保实现年度减排目标。(四)理清思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按照“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生态保护理念和指标与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认真实施区“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加强对资源开发的保护工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省级生态村的创建活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水平。二、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区城市综合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与上级及群众的要求目标仍存在一定距离,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污水处理厂建设缓慢。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投入使用,很难适应工业化城市发展的要求。2、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偏低。目前,有的非公立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未按规定要求,运往省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集中处理处置。3、主要交通干线车辆喇叭禁鸣日常管理困难。由于我区居民的城市意识差,在城区主要交通干线实施车辆禁鸣喇叭的制度还不够规范。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