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师德报告会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5277166 上传时间:2020-01-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师德报告会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听师德报告会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听师德报告会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听师德报告会心得体会高尚的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爱生如已的精神体现!聆听了廖教授的师德学习报告后,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廖教授这次的师德报告使用了大量真实的案例进行学习,让我感到身边处处有学习的榜样,廖教授在讲每一个案例的时候,都让我感动不已。听了此次师德报告会,我静思很久,心难以平静。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涯,虽然也多年担任班主任。但是在面对来自不同家庭,性格各异的学生,总是采取一种简单的方式进行教育。没想到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温暖学生。当代著名的小学教育家霍懋贞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的品格、智慧就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 学生表现好时,你投去赞赏的目光,他会用最好的行为来回报你;当学生学习有进步时,你誇奖一声,他会格外珍视你的关爱;当学生遇到困难缺乏信心时,你及时送去激励的目光,他会增加战胜困难的勇气,尽力去获得成功;当学生犯了错误畏惧害怕时,你用亲情般的爱去引导他认识错误,就会使他增加改正错误的勇气。教师有了爱,才会更具人格魅力,他才会有威信,才会受到学生的尊重,他的教育才会获得较大的成功。老师,看到教室角落的垃圾,从不对学生发号施令,而是做到 “率先垂范”自己亲自动手捡起来。“言传身教”在廖教授眼中演译成了“身教言传”,细想之下,这个教授果然厉害。缺少耐心,缺乏爱心,是我与廖教授所说的案例当中的那几位老师差距的所在。对学生严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认为师生间就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关系。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会阻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观点具有“权威性”,久之则会压抑学生的潜能,不利创新人才的培养。爱和理解能消除隔阂。尊重、理解能迸出火花。爱生之心,它是教育力量之所在。尤其作为一名班主任更不能因为面对眼前的诸多困难,而抹杀了与学生们平等交流的机会。平等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这才是教师无私的、因材施教的爱,惟有这样,才会达到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职业的价值,正是体现在一个个学生心灵的升华上,教师的教育像涓涓的流水,滋润着一个个个体的心田,从案例5、6中就体会到“润物细无声,无声胜有声”的真实写照。师生平等意味着尊重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看成有潜在独立人格的人。这种尊重 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展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师生平等的蕴意还包括要理解学生,信任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会成功。例如“一句话创造了奇迹”,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积极采用廖教授讲到的育人要诀当中的“abcdefg六大点要求“,在工作中我会时常会注意到了学生的一些想法,尽量让其讲完其看法,然后我再讲讲我的看法,不同之处我们探讨。这样可以尊重每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平等的看待每位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同时对我们教师的思维也有启发意义。可以说教学应以人为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创新。师德报告的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案例。他们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将激励着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民教师,时时刻刻以高标准严要求,寻求自身的发展,把自我的发展与职业的要求结合起来,把教学的成功与持续不断的学习结合起来。让我成为一名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