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材料:深悟“功成不必在我”的内涵+浅谈“功成不必在我”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

上传人:8** 文档编号:525064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材料:深悟“功成不必在我”的内涵+浅谈“功成不必在我”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推荐材料:深悟“功成不必在我”的内涵+浅谈“功成不必在我”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深悟“功成不必在我”的内涵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六个团组,与代表委员亲切交谈中,始终把民生放在第一位,在 sd 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说道:“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广大党员干部要在谋发展中要提高对“功成不必在我”的内含思想境界,才能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蓝图中“撸起袖子加油干”,实现伟大复兴蓝图“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要读懂“功成不必在我”的深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一张蓝图抓到底,不仅需要科学决策,也需要思想境界。什么思想境界?就是功成不必在我。”就要求党员干部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道路上,要遵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革命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如果在事业发展中过于追求急功近利,对成功的期望要求又很高,但又不想耗费大量的精力去谋事干事,总想以小博大,取得事半功倍的成绩,又往往缺少考虑客观因素,只会适得其反,更经不起历史的检验。在事业发展中,要有远大的眼光,树立百年大计,不要急功好利,不要想很快就能拿成果来表现,也不要为一些小利益花费太多心力,要顾全整体大局,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破茧成蝶的过程原本就非常痛苦、艰辛,但只有通过这一经历才能换来日后的翩翩起舞,如果借用外力帮助,反而让爱变成了害,违背了自然的过程,最终让蝴蝶悲惨地死去。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党员干部谋事做事都应放远眼光,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加强知识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自然会水到渠成,达成奋斗的目标。宋朝的朱熹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他十五六岁就开始研究禅学,然而到了中年之时才感觉到,速成不是创作良方,经过一番苦功方有所成,成为继孔子孟子之后,人称“朱子”,开创礼教先河。其名句“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要践行“功成不必在我”的实干。“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每一名领导干部出任前的期盼,一是对组织上好交答卷,二是给任职所在地的人民群众也有所交待,三是对自己综合能力的体现。但是,一些领导干部过于急功近利,到任后不分青红皂白,不结合当地实际,见到“高大上”的项目就立项,搞看得见、摸得着的“面子工程”,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特别是对实施乡村振兴中那些周期长、见效慢怕,又怕影响“政绩”,就会不上心,忽视发展重心,任期到后走人高飞,给后任者留“功成不必在我”的印象,实则是消极、怠政、不作为的表现,就算远走高飞也会受到良心的谴责。三国演义诸葛亮与司马懿在街亭对战中,马谡自告奋勇要出兵守街亭,诸葛亮虽有担心,但马谡愿立军令状,若失败就处死全家,诸葛亮才勉强同意他出兵,并指派王平将军随行,并交代在安置完营寨后须立刻回报,有事要与王平商量,马谡一一答应。可是到了街亭后,马谡执意扎兵在山上,完全不听王平的建议,司马懿派兵进攻街亭,围兵在山下切断粮食及水的供应,使得马谡兵败如山倒,街亭失守,事后马谡被诸葛亮斩首。这是马谡缺少对“功成不必在我”的认识,没有把“有禁不止、有令不行”贯穿作战布局全过程,自以为是,搞夜郎自大,最终失去战局,让诸葛亮匡扶汉室的谋略失败,也是马谡的乱作为表现。党员干部在事业发展中要看到“显绩”,更要盯紧“潜绩”,做实“潜绩”,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注入持续动力。要深化“功成不必在我”的认识。在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要把“功”归于人民,把责任和担当归于党员干部,才能正确释怀“功成不必在我”的认识,在“功成必定有我”中找准自我。同时,党员干部不能把“功成不必在我”作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借口来消极、怠政、不作为对待工作要求。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党员干部要发挥“头雁效应”,切实把“功成不必在我”的认识提高到奉献精神的最高境界,才能在发展中把“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落到实处。同时,要在“功成不必在我”中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做到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在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实现伟大蓝图中奋力有为。浅谈“功成不必在我”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一张蓝图抓到底,不仅需要科学决策,也需要思想境界。什么思想境界?就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之江新语中有一篇要敢于做铺垫之事的文章,开篇道:“党员干部要以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抓好各项工作。功成不必在我,要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甘于抓未成之事。”习总书记之所以在不同场合,多次引用这句话,其原因在于“功成不必在我”,既是为人之镜,也是为官之道,更是优秀共产党人的为政之道。“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功成不必在我”,就是提醒和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中要有大局意识、全局意识,为工作和事业尽心尽力做出最大贡献。但由于事业的重要性、艰巨性,需要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连续奋斗、长期作战,一抓到底,久久为功。虽然工作和事业在任职时、任期内未能实现,但只要“功成有我”便能心满意足。这应是党员干部的崇高境界,干事创业的初心所在。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全面把握“功成不必在我”的深刻内涵,并切实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我们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功成不必在我,要树立崇高理想。理想是行动的指南。是树立鸿鹄大志还是燕雀小志,决定了一个人以怎样的行动对待人生。周恩来说:“志在金钱者,其终身恒乐为富家翁;志在得官者,百计钻营不以为耻”。他认为,“立志者,当计其大舍其细,则所成之事业,当不至限于一隅,私于个人矣。”就是说,一个人必须立大志,为国家民族,才能成大事。作为党员干部,这里所立的“大志”、成就的“大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树立这样的壮志凌云,才能淡化私心、私利,经受住名利、官位、金钱的考验,不为蝇头小利折腰;才能以事业为重、大局为重、他人为重,不为所谓个人一时的政绩而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功成不必在我,要站稳人民立场。角度决定高度,立场决定态度。一些干部之所以异化曲解“功成不必在我”,就是因为找错了角度、站错了立场,不是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看问题、解决问题,而是只计较个人得失、只追求虚幻的功名利禄。故此,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定自觉地站在人民立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走访活动,真正把群众心思摸准,把实际情况摸透、把群众问题解决好,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要加大民生保障和改善力度,积极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期待,扎实办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顺应百姓诉求的各项民生实事。功成不必在我,要脚踏实地勇担当。担当作为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是检验衡量领导干部的一把标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一些干部将“功成不必在我”等同于消极、怠政、不作为,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浑浑噩噩,缺乏激情、热情、干劲、闯劲,迟滞发展甚至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清角色、摆正位置,以饱满的精神、充足的干劲、改革的魄力勇担当、善作为。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劲、“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进取心、“千斤重担一肩挑”的铁肩膀,做到“干的最主动、抓的最务实、走在最前列”。功成不必在我,要有爱岗敬业的执著信念。回顾我们党 94 年的光辉历程,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离不开无数共产党员对本职工作的满腔热忱、无私奉献,“先祭谷公,后祭祖宗”的“四有”县委书记谷文昌;“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一抓准”“一口清”的售货员张秉贵;还有我们身边 50 多年如一日扎根大山,无怨无悔、甘于奉献的“塞罕坝人”等等。他们是无数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扎实奉献的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一个个永不熄灭的灯塔,是一面面永远飘扬的旗帜。当前,正处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更加需要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为推动区域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作出应有的贡献,让“建功必定有我”的精神在全社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挂在嘴上说说而已的,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兑现于现实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着眼长远、履职为民、担当有为,不动摇、不懈怠,不断做出新贡献、创造新业绩,使各项工作都能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从而在历史长河与时代接力中留下光辉一笔、谱写精彩华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党风建设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