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doc

上传人:jian****019 文档编号:5226465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此次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就总体而言,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覆盖下册数学前5个单元的内容,知识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强调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本次考试,我班应考65人,实考65人。平均分76.3分;80分以上有38人,优秀率58.5%;60分以上有50人,及格率76.9%;不及格15人,其中50几分有7人,40几分有3人,30分以下有5人,不及格率23.1%,低分率8%。从考试结果来看,我班虽然大部分学生适应能力较强,解题,分析思路清晰,能联系实际进行答卷,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计算准确率较高。但也有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容乐观,他们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看到成绩不够理想的同时,我们更要把目光关注到试卷反应的各种问题上来,发现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反思。一、试卷题型和得分情况分析第一大题我会填(20分)平均得分15.5分,错的最多的是第1小题和第4和6小题,分别有23,18,17人填错。从整体上讲,大部分学生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的基础部分掌握还是较好的。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得糊里糊涂的。比如第一小题有23人出错,“有一种手表零件长5毫米,在设计图纸上的长度是10厘米,图纸的比例尺是()”。按理说,这个题,学生只要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计算就能得到结论。但就是因为考试前一天,我在给学生复习时,讲到了一题“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上海到杭州的距离是3.4厘米.而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是17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考试中学生做这一题时根本不去理解其中的原委,马上用5毫米:10厘米计算,学的知识死,更是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第4小题,好多学生错误,这一题是对比例基本性质的考查,应用比例基本性质来解决,是相当容易理解的,但题目换了一种呈现方式,学生就无法做对了。还有第6小题,是求5个数的平均数问题,这是五年级学生就应该掌握的一个知识点,有17出错。其他各题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但比较零碎,有的粗心,有的分析理解不够。但大多数还是小范围的。第二大题我会算(39分)平均得分32.5分,其中1,计算题(18分),平均得分14.4分,错的最多的是第3小题,有21人出错,其次是第1,2题都有15人出错。2,求各式中x的值题(9分)平均得分7.分,错的最多的也是第3小题,有12人出错。3,求体积填空题(12分)平均得分9.4分,错的最多的第1,2小题,分别有22,19人填错。计算题的考试成绩比较理想。这是由于我平时教学中把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以口算为基础(课前练习口算),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以笔算为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从考卷看出,大多数学生不但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而且计算合理、灵活、简便。这充分说明加强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经。但是学困生一旦碰到灵活性的题目,就束手无策.例如19/137/5-6/135/7,不会用简便方法计算。第三大题我会画(6分)主要检测学生对确定位置及图形的放大缩小掌握情况.平均得分5分,有11人做错。正确率为90%关键错在角度画的不准,长度确定不好,还有个别学生将放大画成了缩小第四大题解决问题(35分)平均得分22分.正确率是63%,错的最多的是第3,4,7小题,分别有23,22,45做错。这是整个卷面体现老师教学失败的最明显的地方.第3小题是先求出圆锥形沙堆的体积,再求出沙堆的重量,有23人做错.主要原因是计算圆锥的体积时没有乘1/3.第4小题是一道等积变形题,用方程解很容易解决的一道题,有22人做错,主要原因已知条件是以图形形式出现的,并且有多余的条件.学生不知所措.还有最后第7小题是一道有关求太阳能热水器水箱的容积和真空管的侧面积的题目.有45人出错.主要原因学生不能认真读题,分析题意,取舍条件,其次是不能正确进行体积,容积,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第三是不会求近似值.这个大题的每个小题正确率都达不到100%,或多或少有错,有极个别学生本大题只得了36分,真的可以认为是全错。二、我班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体现在列式计算后不写单位名称。还有的在解应用题后不写答案等;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如计算圆锥的体积时忘记乘1/3。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应用题的相应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比如说应用题的第7题。4.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训练的不扎实。5.学生对题型不够熟悉,在答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信心不够。6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还没有到位,课堂教学缺乏知识拓展一类问题的思维训练。体现我会画和解决问题的第4,6,7题的方法上。7、两极分化严重。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优差悬殊,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三、今后改进措施1.加强概念教学,特别是概念的推导过程、归纳过程,要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这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前提。2.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例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4.注重拓展提高,强化思维训练,不能死教教材。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做到“一题多变”,平时多收集资料,特别是要多整理易错题、灵活题、实践题,在讲解时要讲清讲透,努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5.培优补差,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针对部分学困生,要经常和他们的个别交流,平时要多给他们开小灶,查漏补缺,及时进行辅导,经常进行家访,不断与学困生的家长进行电话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和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齐抓共管,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同时也要让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脱颖而出,使全班的教学成绩有更大的提高,6、同科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强化研讨,不单打独斗。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