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521504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8-2019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8-2019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试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卷上做任何标记。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 本试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现代文阅读 (39 分)(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所谓传统文化,其实就是能够看得见、摸得到的那一部分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大量的文本典籍是传统文化中非常突显的部分。而地上地下的文化遗存,更是多得无法计数。何况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列。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不是同一个概念。文化传统是看不见的,它充溢流淌在不同民族的从古到今的人们的精神血液中。传统不是凝固的沉淀物,而是松散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但当异质文化之水悄然进入这条河流时,经过相遇相熟到彼此吸收溶解的过程,固有的传统会因之增加或减少,直至发生变异。此时,传统更新的历史时刻就来到了。但更新不是废弃自我主体,而是在旧传统中增加了新养分和新资源。所以陈寅恪说,即使吸收西方的思想,也不应忘记本民族的历史地位。儒家学说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大传统,由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以来的佛教文化特别是禅宗思想的融入,产生了宋明理学,这是不同于先秦两汉儒学的新形态,思想史家称之为新儒学。陈寅恪高度评价这一文化融会和思想合流的现象。而儒家思想吸收道教的思想,以及道教吸收儒家和佛教的思想,在唐以后更日趋明显,终于形成儒释道 “三教合一”的历史奇观。追其原由,主要是居于主流地位的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同时这也就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东汉的佛法东传和明代的耶教来华,同为中华文化这一品格的见证。清朝的道光、咸丰以后的历史,所提供的则是这种精神旨趣反向的历史见证。凡是不肯接受异质文化流来流去,甚至拒斥外部世界互动的时候,都是国家情况不那么美妙的历史时刻。传统是从过去流淌到现今的精神河流,每个人都不自觉地站在传统的延长线上。可是历史的一定时期,社会的精英人物一起站出来反传统,并且形成社会的潮流,传统也会因之发生断层。但时过境迁,人们又会自我反思, 由反传统转变为自觉地接续传统。近一百年以来的中国,就是这样走过来的。现在又到了需要自觉地接续传统和让传统成高二语文试题第 1 页 (共 8 页 )为当代文化与社会建构的有益养分的历史时期。传统是通过各个历史时期创造出来的文化典范来承载和传承的。文本经典和典范性的文化遗存里面集中藏有传统文化的密码,文本经典的诵习和文物遗存的熏陶,不失为现代人接受和连接传统的有效方式。(摘编自刘梦溪 传统文化进入现代生活的轨辙)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传统文化 ,内涵宽博,它主要包括大量的文本典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列。B. 魏晋至隋唐以来的禅宗文化和道教思想融入中国文化大传统,产生了新儒学。C. 近一百年来的中国,是遵循着反思反传统接续传统的轨辙走过来的。D. 传统不是凝固的沉淀物,异质文化的介入,会使固有的传统会增加或减少。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文章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写起,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证了传统更新的特点。B. 第二段中陈寅恪的观点说明传统更新是在旧传统中增加新养分和新资源。C. 明代的耶教来华,清朝的道光以后的历史,都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D. 文章最后论述了传统传承的规律,并指出现代人接续传统的有效方式。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如果肯接受异质文化介入,接受外部世界互动,国家就一定会繁荣富强。B. 儒释道 “三教合一”历史奇观的形成与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脱不了关系。C.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文本经典的诵习和文物遗存的熏陶接受和连接传统。D. 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概念不同,传统文化能够看得见,文化传统则不然。(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大 青 衣胡 玲原本宁静的村庄突然热闹了,乡亲们雀跃着欢呼着,争相奔走相告:今晚李大户家请柳月如来唱戏。刚近黄昏,乡亲们潮水般拥向李大户家,青莲好奇地跟在人群后。李大户家院子里,灯火辉煌,高高的戏台前挤满了乌泱泱的人群, 他们昂着头, 瞪着眼,屏住呼吸,焦急地等待柳月如出场。 青莲猫起身子, 使劲朝前钻, 像一尾滑溜的小鱼儿,钻到了人群最前面。锣鼓铿锵,乐声四起,柳月如一袭飘逸的青衫长裙,款款从幕布后走出来,身姿婀娜,莲步轻移,宛如踩在云端的仙女。 她轻启朱唇, 黄鹂一样清脆婉转的声音脱口而出。青莲尚小,看不懂剧情,听不懂戏文,可柳月如仿佛带着一股子魔力,深深诱惑着青莲,让青莲的目光无法从她身上移走,她哭,青莲跟着哭;她笑,青莲也笑。戏散,柳月如对镜卸妆,从镜子里看到了身后的青莲。 青莲面容清秀, 身形纤细,眼神里有股子坚毅倔强劲儿。柳月如说:“真是个唱青衣的好坯子。愿意跟我学戏吗?”青莲开口:“愿意,我要唱戏,像你一样。 ”柳月如对青莲很严,唱念做打,手把手教青莲,青莲学得稍有不佳,必然受罚。名师出高徒,十年勤学苦练,青莲成了剧团最出色的青衣,秦香莲、白素贞、王宝钏,所有青衣角色被她演绎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高二语文试题第 2 页 (共 8 页 )也不知从何时起,看戏的人越来越少了。台上,青莲卖力表演,台下,观众寥寥无几。青莲从最初的失落、失望演变为绝望。一天,一个打扮时尚的男人来剧团找青莲。 “青莲小姐, 我们公司正在挖掘歌星,以你的形象和唱功,绝对能够火,你可有兴趣?”说完,男人把一张名片放在桌上。那天,青莲去找柳月如:“师傅,有人说我可以做歌星。没人看戏了,我想另找出路。 ”柳月如说:“即使台下只有一个观众,我们也要唱下去。 ”青莲脱下戏服:“不,我再也不唱独角戏了。 ”青莲含着泪,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剧团的大门。青莲果然火了,唱歌、走穴、商演,她春风得意。热闹精彩的生活,使她早就淡忘了剧团和柳月如。五年后的一天,青莲和老板相约咖啡厅商谈演出事宜。不远处,几个年轻人正对着她窃窃私语。“看,那不是歌星青莲吗? 听说她以前是唱青衣的, 她的唱功、 动作、神态都有传统戏的影子。 ”“怪不得她唱歌有种与众不同的味道。 ”他们的话飘进青莲耳朵里。老板来了。青莲说:“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你,你当初为什么觉得我能唱出来?”老板一笑: “因为你有戏剧底子, 唱出来有特色, 要不然, 你怎么会红? 要知道 ,现在会唱歌的人一抓一大把。 ”青莲内心像被人投了一块大石头。第二天,青莲取消所有活动,赶到县剧团,却发现大门紧闭,向周围人打听,才知道,剧团生意冷清,半年前已经倒闭了。青莲找到柳月如家里,看到的是柳月如的灵位。 守灵的老太太说: “你是青莲吧?月如临终前 ,她叮嘱我把一样东西交给你。月如是个戏痴啊,爱戏的人越来越少,懂戏的人越来越少,她整日郁郁寡欢”老太太拿出一个盒子递给青莲。青莲打开,里面是一套青衣的戏服,正是她初次看师傅唱戏时穿的那套。 “师傅!”青莲怆然泪下,跪倒在柳月如灵前。没多久,县剧团重新开张。锣鼓铿锵,乐声四起,青莲一袭飘逸的青衫长裙,款款从幕布后走出来(选自 百花园,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小说开头写安静的村庄因柳如月来唱戏而热闹,与后文 “看戏的人越来越少” 形成对比,为后来青莲去唱歌作铺垫。B. 小说一波三折,从听戏、学戏到放弃戏曲,最后又重新走上戏曲的舞台,以青莲的人生选择为线索,推动情节发展。C. 小说运用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塑造月如形象,突出了月如深厚的功底、生动的气韵与对戏曲的坚守。D. 小说采用留白式结尾,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青莲重开剧团说明青莲对月如充满愧疚,也表现了她对戏曲的喜爱。高二语文试题第 3 页 (共 8 页 )5. 文中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原文,试做分析。(6 分)6. 关于本篇小说的主题,有人说是写戏曲的没落,有人说是写戏曲的传承,你觉得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并谈谈如何才能让戏曲文化得以传承? (7 分)(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日前,有媒体报道 “白血病患儿遭遇廉价国产药短缺、 进口药一瓶超千元困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1 月 20 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此作出批示, 要求有关部门要“特事特办” “切实加大国产廉价药生产供应保障力度” 。据报道,浙北药业正积极和浙江省食药监部门沟通,预计本周可将产品供应给各医药公司和医院。但既然是特事特办, 就说明恢复生产、 供应并非常态, 也意味着类似事件可能重演。特事特办有其现实价值,关键时刻总能发挥效力, 但是, 探索长效机制尤显重要。以此次事件为例,廉价救命药为何断货闹 “药荒”? 一些救命药由于受到价格的限制,利润低导致生产萎缩, 产量跟不上去, 变成短缺药品; 一些救命药属于罕见病治疗药品,需求量低,成不了大众药品;还有一些救命药,受到专利或者技术限制,生产企业少,一定程度带有垄断性质。因此,此类药品,往往更容易被药品营销环节所把控,利用购药难的情况,挟药要价。近些年,促皮质素、鱼精蛋白等药品被黑市炒成天价已屡见不鲜。解决药品短缺,不能全靠市场,我国政府也逐渐意识到这一点。(摘编自 中国青年报)材料二:今年 6 月发布的 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 提出了 “完善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清单管理制度、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分级联动应对机制,以及实行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分类精准施策”三项重点任务措施,并对生产企业面临的 “用量小、成本提高”生产动力不足、药品相关标准变化等问题,均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摘编自 人民政协报)材料三:美国 20052014 年药品及注射剂短缺数量变化情况表2011 年美国总统签署 13588 号总统令,要求 FDA 采取措施预防和减轻现有的或预期的临床急需生命药品的短缺。FDA 随后要求药品的唯一生产商要在停产前 6 个月通知 FDA。2012 年美国进一步规定必须提前上报可能会影响供应的暂时中断或永久停产的信息。2013 年 FDA 提出了 “预防和减轻药品短缺战略计划”,解释了短缺药的驱动因素,以及防止或减缓药品短缺的程序,并对利益方提出相关行动指引。(摘编自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高二语文试题第 4 页 (共 8 页 )材料四:浙北药业之所以能够在这个时候拿得出药,不是因为别人无利而他独好,只是它不像别的药企那样,停产停得那么决绝,至少他们还有社会责任感。可以说,浙北药业是明知生产这种药利薄,也没打算中止生产。众所周知,与这几年全国有 340 多种国家基本药物出现短缺或消失的原因一样,其他 5 家能够生产巯嘌呤片的药企之所以停产或暂时停产,基本与 “利益”二字有关,可见对于药企来说,社会责任的担当姿势实有天壤之别。7. 3 (摘编自 浙江日报)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分)A. 廉价救命药 原因是 被药品营销 进而导致 断货闹 药荒 环节把控 短缺药品价格飙升 “ ” B. 提出 应对药品短缺问题 探索 应对药品短缺 中国政府 的三项重点任务措施 问题的长效机制 签署 要求 FDA 采取措施应对 C. 美国总统 13588 号总统令 药品短缺问题 D. 很多药企停产或暂时停产 导致 廉价救命药短缺或消失 说明 缺乏社会责任感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 分)A. 四则材料都针对药品短缺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材料三中美国的做法有很高的借鉴价值。B. 特事特办有现实价值,关键时刻总能发挥效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此类事件不会再发生。C. 从 2005 年到 2011 年间,美国药品短缺数呈逐年上升态势,注射剂短缺数则有升有降。D.2011 年以后,美国短缺药品数逐渐减少,可见美国应对药品短缺问题的措施很有成效。E. 我国经不断探索,应对药品短缺问题的措施渐渐成熟,可以说这种机制已和国际接轨了。9. 解决廉价药品短缺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一)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嘉靖二十六年登进士。官兵部员外郎。俺答躏京师,咸宁侯仇鸾以勤王故,有宠。帝命鸾为大将军,倚以办寇。鸾中情怯,畏寇甚,方请开互市市马,冀与俺答媾,幸无战斗,固恩宠。 继盛以为仇耻未雪, 遽议和示弱, 大辱国,乃奏言十不可、五谬。高二语文试题第 5 页 (共 8 页 )疏入,帝颇心动,下鸾及成国公朱希忠, 侍郎聂豹、 张时彻等议。 鸾攘臂詈曰: “竖子目不睹寇,宜其易之。 ” 诸大臣遂言遣官已行 , 势难中止。 帝尚犹豫, 鸾复进密疏。乃下继盛诏狱,贬狄道典史。其地杂番,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聘三经师教之。鬻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县有煤山,为番人所据,民仰薪二百里外。继盛召番人谕之,咸服曰: “杨公即须我曹穹帐亦舍之, 况煤山耶?” 番民信爱之 ,呼曰 “杨父” 。已而,俺答数败约入寇,鸾奸大露,疽发背死,戮其尸。帝乃思继盛言,稍迁诸城知县。月余调南京户部主事,三日迁刑部员外郎。当是时,严嵩最用事。恨鸾凌己,心善继盛首攻鸾,欲骤贵之,复改兵部武选司。而继盛恶嵩甚于鸾。且念起谪籍,一岁四迁官,思所以报国。抵任甫一月,草奏劾嵩。疏入,帝大怒,下继盛诏狱。 系三载, 有为营救于嵩者。 其党胡植、 鄢懋卿怵之曰:“公不睹养虎者耶,将自贻患。 ”嵩颔之会都御史张经李天宠坐大辟嵩揣帝意必杀二?人比秋审因附继盛名并奏得报遂以三十四年十月朔弃西市,年四十。临刑赋诗曰: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天下相与涕泣传颂之。(节选自 明史杨继盛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嵩颔之会/都御史张经 /李天宠坐大辟/ 嵩揣帝意必杀二人/比秋审/因附继盛名并奏/得报B. 嵩颔之/会都御史张经 /李天宠坐大辟/ 嵩揣帝意必杀二人/比秋审/因附继盛名/并奏得报C. 嵩颔之/会都御史张经 /李天宠坐大辟/ 嵩揣帝意必杀二人/比秋审/因附继盛名并奏/得报D. 嵩颔之会/都御史张经 /李天宠坐大辟/ 嵩揣帝意必杀二人/比秋审/因附继盛名/并奏得报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与 “名”意思相同或相近。B. 侍郎 ,官名,创建于汉代,隋唐之时为掌管国家政务的六部各部之长官之副。C. 诏狱 ,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即此监狱的罪犯都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D. 谪籍,古代登记谪降者的籍册,亦指谪降者的行列,文中 “谪籍”是后一种。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杨继盛有先见之明。杨继盛坚决主张抗击外侮, 反对妥协辱国, 曾上疏申明不可议和的十大理由和五种错误。不久,俺答果真毁约,屡次进犯。B. 杨继盛为官尽职。 杨继盛被贬到边地时, 为了改变当地文化教育落后的局面,聘请塾师,教化子弟,资助学生;并改变了番人独据煤山的状况。C. 杨继盛忠于朝廷。在仇鸾的奸谋暴露后, 因为皇帝的反思, 杨继盛一年之内四次升官。想到自己在贬官时被起任,感念皇恩,一心想着如何报国。D. 杨继盛经历坎坷,却不改忠直。他直言上疏,却受到仇鸾诬陷遭贬;被起用后,继续一心为国,弹劾严嵩。被严嵩报复致死,却仍怀报国之心。高二语文试题第 6 页 (共 8 页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鸾中情怯,畏寇甚,方请开互市市马,冀与俺答媾,幸无战斗,固恩宠。(2)继盛召番人谕之,咸服曰:“杨公即须我曹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 ”(二) 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 2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 1415 题。南 乡 子纳兰容若何处淬吴钩? 一片城荒枕碧流。曾是当年龙战地 ,飕飕。塞草霜风满地秋。霸业等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注】本词为作者经塞外古战场时所作。龙战地:指古战场。龙战,易坤: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本指阴阳二气的交战,后代指群雄割据的争战。14. 以下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A. 开端即设问,曾使吴钩染血的战场在何处呢? 苍荒之间,唯碧水相绕。B. 首句中的 “吴钩”原指吴国所制的弯形宝刀,这里是借喻,泛指武器。C. 上阙写景 ,通过古战场昔日之塞草霜风与今日之荒凉,传达哀伤之情。D. 下片抒怀 ,历经残酷血战建立的霸业很快消失了,而英雄也终将老去。E. 结句与苏轼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异曲同工之妙。15. 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7分)(三) 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 1 题,5 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1)庄子 逍遥游中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 “海运将徙” 作对比的句子是: , ,。 (2)杜牧在 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 (本题共 4 小题,15 分)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上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部分电商平台的商品在 “双十一”促销前先涨价,然后在促销当天降价,实际价格持平甚至上涨,促销活动名不副实。如今,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科研产出国家,很多科技领域实现了从 “望其项背”到 “弯道超车”的跨越。五月的大茂山,阳光温暖而不炙热,山林苍翠而不乏味,置身其中,让人分外惬意,真个有 “如坐春风”的感觉。高二语文试题第 7 页 (共 8 页 )在 2017 年,全球科技中心硅谷可谓 “多灾多难”,各种负面新闻,不绝如缕。但是,所有这一切只能说是咎由自取。中华大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A. B. C. D.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A. 儒家文明创新联盟 ,是联合世界 “一带一路” 沿线和其他有关国家高等院校和学术文化单位成立的非政府学术文化合作。B. 如何避免虐童事件的发生? 专家们表示,强化监管、提高幼儿教师的师德教育,是避免类似悲剧不再发生的利器。C.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黄迅表示, 该集团近年来加快工艺队伍建设, 起到了引领超精密技术发展的 “龙头”作用。D.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 就是要达到 “教育一个青少年儿童, 影响一个社区, 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目的。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 分)A. 这本古籍来自我恩师的惠赠,一晃已经三十多年了,睹物思人,愈发怀念恩师。B. 张华原来不能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在同学们的奉劝下,他慢慢解开了心结。C. 座谈会结束后,画家俞云阶有一天到我府上来做客,他提出要再为我画一次像。D. 李昊过生日,王磊来送礼物,李昊说:“受之有愧,却之不恭,我只好笑纳了。 ”20.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 分)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是法治建设的基础。只要公民具备了较高的法律素质,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法治化进程。只要公民积极主动地参与法治化进程,公民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性就能实现,我们就一定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公民具备了较高的法律素质,不一定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法治化进程。 。 。60 四、写作 ( 分)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秋瑾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李大钊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孟郊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班固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高二语文试题第 8 页 (共 8 页 )语文参考答案1D(3 分) (A 项概括不全,传统文化还包括地上地下的文化遗存;B 项范围扩大,原文为“由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以来的佛教文化特别是禅宗思想的融入” ,没有道教思想;C 项逻辑顺序错误,应该是先反传统,传统发生断层,然后自我反思,转变为自觉地接续传统。)2C ( 3 分)原文为“清朝的道光、咸丰以后的历史所提供的则是这种精神旨趣反向的历史见证” 。3A (3 分) “那么国家就一定会繁荣富强” 中“一定”过于绝对。4C ( 3 分)没有心理描写。5 (1)内容上,老板的回答道出了青莲唱歌能火的真相,说明戏曲独有的艺术魅力;(2)结构上,为后文青莲赶回县戏剧团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共 6 分,一点 3 分,两点 6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6 第一问:示例一:主题是戏曲的没落。月如与青莲的表演、扮相、唱腔,都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但是观众却越来越少,可见本文意在表达戏曲衰落的尴尬地位的;纵使结尾给人们看到了一丝希望,但实际上戏曲此时的状态是客观事实,就如同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兴起、高峰和没落一样。示例二:主题是戏曲的传承。青莲是月如的徒弟,在月如死后,重开剧团,重新走上戏台,这本身就已经是代代传承;即使现在的快节奏的生活对传统戏曲造成了冲击,但是经典的事物依然会在坚持的人身上得以流传、发展。第二问:要想戏曲文化得以传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保持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是独一无二的,戏曲经典曲目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凝结,有自身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经济条件的提高,人们对戏曲文化的需求也会愈发强烈。从国家层面大力倡导传统文化。在教育体系中渗透戏曲文化,培养继承者与群众;在文化活动中着力开展宣传与表演。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手段相结合。借助现代化、多元化的传媒与终端设备,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共 7 分。第一问 4 分,明确主题 1 分,写出一点理由 2 分,两点3 分;第二问 3 分,写出一点 2 分,两点 3 分。言之成理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7A (3 分) “被药品营销环节把控”是结果,不是原因。8BD (A 项第一、四则材料没有针对药品短缺问题提出应对措施;C 由图可知,2006 年的药品短缺数亦有所下降;E 项“已经和国际接轨”推断不出。 )(共 5 分。选对一个 3 分,选对两个 5 分。 )9 (1)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供应保障机制,加大督促力度,并给予相关制药企业相应补贴;(2)企业应更有社会责任感,不因利薄而停止生产廉价药;(3)药品营销环节应减少,加强供需对接,遏制药价虚高。(共 6 分,一点 2 分,三点 6 分。言之成理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10C(3 分) “嵩颔之。会都御史张经、李天宠坐大辟。嵩揣帝意必杀二人,比秋审,因附继盛名并奏,得报。 ”11A(3 分) “意思相同或相近”说法不全面,应是“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 。12C(3 分)四次升官并非皆因皇上。13.(1)仇鸾心中胆怯,非常畏惧敌寇。于是请求开设互市买卖马匹,希望与俺答媾和,希望不要发生战争,巩固(皇上对自己的)恩宠。 (“中” “市” “媾” “幸”各 1 分,句意 1 分,共 5 分。 )(2)杨继盛召集番人教谕他们, (番人)都服从说:“杨公即使需要我们的营帐也愿意拿出来,何况煤山呢!” ( “谕” “即” “我曹”主语省略各 1 分,句意 1 分,共 5 分。 )14BC (B“吴钩”是借代,不是借喻;C “塞草霜风”非昔日之景。 ) (共 5 分。选对一个 3 分,选对两个 5 分。 )15 (1)本词描写了当年群雄争战之地现在寒风萧萧,衰草遍野的冷落景象, (1 分)(2)抒发了物是人非,世事无常的感慨。诗歌以当年龙战地和如今荒城、衰草、霜风的萧瑟荒凉之景的对比,突出了功名、繁华的短暂与自然、时间的永恒。 (2 分)(3)寄托了人生苦短,年华易逝,人间若梦的伤感。在战场上,过去多少英雄横戈跃马,而如今,英雄们老的老了,死的死了,战场上只剩下荒烟蔓草。 (2 分)(4)蕴含了功名虚无的慨叹。不要轻易用美好的年华换取封侯功名,既有对执迷功名的世人的奉劝,也透出他对自己官宦生涯的厌弃和无奈。 (2 分)(共 7 分,后三点中概括 1 分,具体分析 1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16.(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共 5 分,一句 1 分。 )17.A (3 分)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符合语境。名不副实,是指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符合语境。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指能赶得上,与其相当。而不是差距大(多用于人)。此处是指差距大,是错误用法。如坐春风,指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不能真的用于坐在春风里,本题属于望文生义。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也形容声音细微。此处使用对象是“负面新闻” ,对象误用。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符合原文语境。 )18. C(3 分) (A 主宾搭配不当,应为“儒家文明创新联盟”是“合作组织” 。B“强化监管、提高幼儿教师的师德教育”应为“强化监管,加强幼儿教师的师德教育” ;否定不当,应为“避免再次发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