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鼠疫防控应急演练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秋*** 文档编号:5214093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间鼠疫防控应急演练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间鼠疫防控应急演练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间鼠疫防控应急演练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间鼠疫防控应急演练实施方案范文一一、总则(一)编制目的最大限度地减轻鼠疫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为有效预防和快速应对、及时控制鼠疫疫情的迸发和流行。保证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经济和社会发展。(二)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病防治法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青海省鼠疫控制应急预案(三)工作原则鼠疫疫情应急处置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规范、科学防控;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加强宣传;强化监测、综合治理;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原则。(四)鼠疫疫情分级将人间鼠疫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四级。根据鼠疫疫情发生地点、病型、例数、流行范围和趋势及对社会危害水平。1特别重大鼠疫疫情(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鼠疫疫情(级)1肺鼠疫病例在州府所在地发生。2同一时间段内肺鼠疫疫情在3个以上县发生。3发生鼠疫菌强毒株丢失事件。2重大鼠疫疫情(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鼠疫疫情(级)1一个县区域内。2肺鼠疫疫情涉及2个以上县。1个潜伏期内(9天)多点连续发生5例以上,31个县行政区域内发生腺鼠疫流行。或流行范围涉及到2个以上县。3较大鼠疫疫情(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鼠疫疫情(级)24天潜伏期内发生肺鼠疫或败血症鼠疫病例1例。11个县区域内。1个潜伏期(9天)内连续发病35例,21个县区域内发生腺鼠疫流行。或流行范围涉及2个以上乡(镇)4一般鼠疫疫情(级)1个潜伏期内(9天)发生病例12例。腺鼠疫在1个县区域内发生。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一)应急指挥机构本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州、县卫生局依照职责和本预案的规定。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鼠疫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并根据鼠疫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的实际需要,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成立鼠疫应急指挥部的建议。决定是否成立鼠疫应急指挥部。州、县人民政府根据本级卫生局的建议和实际工作需要。切实做好本行政区域内鼠疫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州、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依照属地管理的原则。1州鼠疫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州卫生局局长任副总指挥,州人民政府主管卫生工作的副州长担任州鼠疫疫情应急指挥部总指挥。负责对特别重大和重大鼠疫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做出处置鼠疫疫情的重大决策。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鼠疫疫情应急处置的需要确定,主要有州卫生局、州委宣传部、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州教育局、州科技局、州公安局、州民政局、州财政局、州交通局、州电信局、州农牧局、州经贸委、州林业和环保局、州民族宗教事务局、州旅游局、州红十字会、军分区、武警支队等组成。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职责如下:统一组织实施鼠疫应急医疗救治工作和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州卫生局:负责组织制定鼠疫防治规划、技术方案。并进行检查、督导;开展疫区卫生处置及维护国家利益卫生运动,对疫情做出全面的评估,根据鼠疫防控工作需要,依法提出隔离、封锁疫区及跨地区联合应急处置等建议,经州人民政府批准后负责对社会及时发布鼠疫疫情信息。做好疫情处置的宣传报导。宣传鼠疫防治知识,州委宣传部:依照疫情控制的统一部署和有关部门、地方的请求。提高公众预防与保健意识。保证供应,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组织应急疫苗、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械、防护用品以及生活必需品的贮藏和调度。维护市场秩序,坚持物价稳定。协助做好疫情处置工作。州教育局:对学生进行鼠疫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支持相关科学技术研究。州科技局:协助提供鼠疫疫区处置所需技术。加强疫区治安管理和平安捍卫工作,州公安局:协助做好鼠疫疫区封锁。协助开展交通检疫、堵截鼠疫患者及染疫物品。州民政局:对符合救助条件的鼠疫患者提供医疗、生活救助。加强资金管理监督。州财政局:做好鼠疫控制应急资金的安排并及时拨付。负责职责范围内的交通卫生检疫工作,州交通局:依照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及其实施方案。组织做好站(场)内发生的鼠疫疫情应急处置工作,优先运送疫情处置人员、药品器械和有关物资。州电信局:负责组织、协调各电信运营企业为鼠疫疫情应急处置(包括演讲)提供通信保证工作。州农牧局:负责做好疫区家畜的鼠疫动物病防疫和动物防疫监督工作。维护市场秩序。州经贸委:及时组织调运疫区人民生产、生活所必需的物资。并在疫情发生时,州林业和环保局:负责疫区野生动物异常情况的监测。协助做好疫情发生地的隔离工作。州民族宗教事务局:积极协助做好疫区应急处置中涉及民族和宗教的相关工作。州旅游局:组织旅游全行业认真做好鼠疫疫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协助相关部门在疫区内广泛开展鼠疫预防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州红十字会: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并协助和支持地方做好疫情控制工作。军分区和武警支队应完成营区内的疫情处置任务。组织做好紧急物资的供应、市场监管并积极完成州鼠疫疫情应急处置指挥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其它有关部门根据本部门职责和鼠疫应急处置的需要。2各县鼠疫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各县人民政府分管卫生工作的负责人担任总指挥,各县鼠疫应急指挥部由相应级别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成。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鼠疫疫情应急处置的协调和指挥,做出本行政区域内鼠疫疫情处置的决策,决定拟采取的重大措施等事项。相应职责如下:1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鼠疫应急处置工作。2根据鼠疫应急处置工作需要。3划定控制区域:发生鼠疫疫情时。可以宣布疫区范围;经省人民政府核准,对本行政区域内疫区实施封锁;封锁跨州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导致中断干线交通的由省人民政府决定。4人群聚集活动控制:各县人民政府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采取限制或者停工、停业、停课。5流动人口管理:对流动人口采取预防管理措施。对密切接触者视情况采取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6交通卫生检疫:县人民政府组织交通、质检等部门在交通站点设置临时交通卫生检疫站。对病人、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实施临时隔离、留验和向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移交。临时交通卫生检疫站设置需经州人民政府同意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7信息发布:鼠疫事件发生后。8开展群防群控:街道、乡(镇)以及居委会、村(牧)委会应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和其它有关部门。(二)日常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或本系统内鼠疫疫情日常管理协调工作。州卫生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构。(三)鼠疫应急处置专业机构和救治机构及其任务1应急处置专业机构:州、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鼠疫应急处置的专业机构。具体任务:1负责鼠疫疫情的监测。为预警提供依据。提出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及时向本级卫生局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演讲情况。2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和疫情控制的技术方案;开展对鼠疫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追踪调查;对人群发病情况、分布特点进行调查与分析;查明污染源和传播途径。3对鼠疫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复核、确定并上报实验室诊断结果。4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应急培训和技术支持。2应急处置救治机构:各级医疗机构是鼠疫应急处置的救治机构。确定重点救治机构。具体任务:1开展病人接诊、隔离、治疗和转运工作;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和预防性治疗等。2及时演讲疫情。3做好医院内的感染控制工作。防止出现院内交叉感染;严格处置医疗垃圾和污水,防止环境污染。4负责或协助完成鼠疫患者死亡后尸体解剖、消毒、焚烧等处理工作。三、监测与预警(一)建立州、县、乡三级鼠疫监测体系。州、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和青海省鼠疫监测方案要求开展鼠疫日常监测工作。必要时。(二)州卫生局要按照全省的统一规定和要求。组织开展鼠疫的主动监测,并加强鼠疫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监测质量。(三)州、县卫生局要对鼠疫监测、动物鼠疫疫情处置及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四)州、县卫生局应根据报告的鼠疫疫情危害性和紧急程度。1预警信息的发布单位:级为州卫生局。2按本预案鼠疫疫情分级。较大鼠疫疫情(级)为级预警,一般鼠疫疫情(级)为级预警,动物间鼠疫疫情达到下列强度时为级预警:发生动物鼠疫大流行(旱獭疫源地流行范围100km2;或局部地区动物鼠疫迸发流行,且波及到县级以上乡村;或动物鼠疫发生在交通便当、人口稀疏地区,对人群构成严重威胁。四、信息管理与报告(一)信息管理构建覆盖全州的州、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网络,1完善全州鼠疫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承担鼠疫疫情相关信息收集、处置、分析、演讲等工作。不时完善本辖区内鼠疫防治信息管理系统,2州、县卫生局负责辖区内鼠疫防治管理信息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和平台建设。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保证条件。负责收集、分析核实辖区内疫情信息和其它相关信息数据。3州、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责任范围内鼠疫疫情监测、信息演讲与管理。(二)信息演讲1执行职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人员是人间鼠疫疫情的责任演讲人;州、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网络直报的责任演讲单位。2医疗机构发现疑似鼠疫病例。按规定时限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3州、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动物鼠疫疫情的责任演讲单位。判定发生动物鼠疫疫情后。进行网络直报。4开展鼠疫疫情监测期间。或按规定演讲阶段性鼠疫监测数据,并视监测情况随时进行网络直报,演讲间隔最长不得超过4个监测周期(28天)发现异常情况时,相关数据及时进行网络直报。五、鼠疫疫情的分级反应疫情发生地的州、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发生人间或动物间鼠疫疫情时。做出相应级别应急反应。同时,根据鼠疫疫情发展趋势和防控工作的需要,及时调整反应级别,以有效控制鼠疫疫情和减少危害,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一)特别重大鼠疫疫情(级)重大鼠疫疫情(级)应急反应1特别重大鼠疫疫情和重大鼠疫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由省人民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州卫生局接到特别重大鼠疫疫情、重大鼠疫疫情演讲后。迅速掌握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污染源和病例情况,确定疫情严重水平,对疫情进行综合评估并及时演讲州人民政府和省卫生厅,向州人民政府提出成立州级鼠疫应急指挥部的建议。州人民政府根据州卫生局的建议和鼠疫疫情处置的需要,决定是否成立州鼠疫应急指挥部,指挥部成立后即按职责开展工作。2州鼠疫应急指挥部协调和指导疫区防控工作。确定应急工作内容并组织实施;及时将疫情变化和工作进展情况报州人民政府和省卫生厅。3州卫生局承担协调和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提出应急工作建议。根据疫情变化和工作进展,适时建议州人民政府召集有关部门通报疫情和疫区控制情况,研究后续的应急处置对策。4州人民政府依照省人民政府或省级鼠疫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负责组织协调县人民政府开展鼠疫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5州人民政府根据疫情和疫区县人民政府的请求。(较大鼠疫疫情(级)应急反应1较大鼠疫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由州人民政府组织领导。州人民政府根据州卫生局的建议和疫情处理的需要。掌握和分析疫情态势,确定应急处置工作任务并组织实施,及时将疫情变化和工作进展情况演讲省人民政府。2州卫生局迅速了解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污染源、发病情况。分析疫情发展趋势和提出应急工作建议,及时向州人民政府演讲,同时报省卫生厅。3州卫生局负责协调和指导疫情控制工作。提出应急处置工作的建议。州人民政府根据疫情和县人民政府的请求,确定对疫区进行紧急支持的任务和时限。4州卫生局根据县卫生局的请求。(三)一般鼠疫疫情(级)应急反应1一般鼠疫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由县人民政府组织领导。县人民政府根据县卫生局的建议和疫情处理的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采取紧急处置措施,救治鼠疫患者,控制污染源,切断传达途径,做好疫区内生产、生活布置,保证疫情控制工作顺利进行。2县卫生局和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了解疫情态势。提出控制措施建议,及时向县人民政府演讲,同时上报州卫生局。3州卫生局负责协调和指导疫区控制工作。提出应急处置工作的建议。州人民政府根据疫情和县人民政府请求,确定对疫区进行紧急支持的任务和时限。4州卫生局根据县卫生局请求。(四)级预警(即动物间鼠疫疫情发生后)应采取的控制措施1县卫生局建立疫区处置组织。掌握疫情态势,确定疫情严重水平,提出控制措施建议,立即向县人民政府演讲,同时迅速上报州卫生局。2州卫生局协调和指导疫区控制工作。提出应急处置工作的建议。州人民政府根据疫情和县人民政府请求,对疫区做出应急反应。3州卫生局根据县卫生局请求。(五)毗邻地区的应急反应发生鼠疫疫情地区的卫生局要及时向毗邻地区卫生局通报疫情和已采取的措施。应根据疫情特点、发生区域和发展趋势,与发生鼠疫疫情相毗邻的地区。主动分析外地区受波及的可能性和程度,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密切坚持与鼠疫发生地区的联系,及时获取相关信息;组织做好本行政区域应急处置所需的人员与物资准备;加强鼠疫监测和报告工作;开展鼠疫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自我维护意识和能力;根据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决定,开展联防联控和提供技术、物资支持。六、应急反应等级的确认、终止及评估(一)鼠疫应急反应等级的确认特别重大鼠疫疫情(级)重大鼠疫疫情(级)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予以确认;较大鼠疫疫情(级)由州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予以确认;一般鼠疫疫情(级)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予以确认。按本方案疫情分级原则。(二)鼠疫应急反应的终止经验收大、小隔离圈内已达到灭鼠灭蚤规范及环境卫生规范,鼠疫疫区控制工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规范人间鼠疫疫区处置规范及原则GB159782019要求全部完成相应应急处置工作。连续9天内无继发病例,疫区疫情控制临时指挥部可提交解除疫区封锁申请。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建议,特别重大鼠疫疫情(级)重大鼠疫疫情(级)由省级鼠疫应急指挥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并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演讲。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建议,较大鼠疫疫情(级)一般鼠疫疫情(级)分别由州、县鼠疫应急指挥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并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演讲。(三)鼠疫疫情处置工作评估1评估人员组织分别由省、州、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人员组成评估小组,对特别重大鼠疫疫情(级)重大鼠疫疫情(级)较大鼠疫疫情(级)一般鼠疫疫情(级)处置情况的评估。开展评估工作。2评估内容主要包括:疫区自然地理概况。污染源、传达途径和流行因素,疫情发生、发展和控制过程,患者构成,治疗效果,染疫动物、蚤种类的分布,染疫动物密度和蚤指数,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评估演讲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七、保证措施(一)技术保证1完善州、县、乡三级鼠疫监测体系。积累数据并开展应用性科研。有鼠疫自然疫源分布的县,依照因地制宜、固定与流动监测相结合、以流动监测为主的原则,合理设置监测点,扩大监测覆盖范围。各级医疗机构应开展鼠疫防治知识培训工作,对鼠疫病例(含疑似病例)实行“首诊医生责任制”2提高鼠疫的应急反应能力。依照国家“鼠疫应急装备规范”规范各级鼠疫应急队伍、装备和物资储备。积极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鼠疫防治专业机构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条件。加强鼠疫防治专业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反应水平和能力。3改进鼠疫监测实验室检验技术和方法。(二)物资、经费保证1物资储藏: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应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调用贮藏物资。卫生应急贮藏物资使用后要及时补充,短时效和过期物品要及时更换。2经费保证:各级人民政府应保证鼠疫防治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经费。确保鼠疫防治和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八、预案的制定(一)本预案由州卫生局组织制定。根据鼠疫疫情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并由州卫生局按规定公布。(二)各县卫生局要根据本预案的规定。组织制定外地区鼠疫控制应急预案。范文二鼠疫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甲类传染病,包括动物间鼠疫和人间鼠疫。我国动物间鼠疫分布广泛,人间鼠疫每年都有发生和流行。多年来,我镇在鼠疫监测与控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人口流动和商品流通的日益频繁,防控形式严峻,因此鼠疫预防控制工作仍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保证在鼠疫疫情发生和流行时能及时、高效、有序处理,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维护社会安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以及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海南省鼠疫控制应急预案,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预案。一、鼠疫疫情报告(一)鼠疫疫情的报告范围1、初诊为鼠疫病人、疑似鼠疫病人和原因不明的发热急死病人(以下简称急死病人)。2、交通工具上染有或疑似鼠疫。3、发现大量自毙鼠或10天内在同一地点范围内连续发现3只以上原因不明死鼠。(二)疫情报告人各乡医及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每一位公民均为义务报告人。(三)疫情报告的时限、方法和程序发现鼠疫疫情,应及时就近向医疗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鼠疫病人、疑似鼠疫病人或急死病人时,城镇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县疾控机构报告。若发现自毙鼠、血凝阳性和检出病原体应立即报告疾控机构。二、疫情的处理医院接到疫情报告后,必须迅速派出人员在1小时内抵达现场,并准备足够的治疗、消毒、灭蚤、灭鼠等药品、器械和服装,以备应急之需。三、鼠疫防控当辖区内发生鼠疫疫情时,医院根据工作的需要成立领导小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划定疫区,确定隔离范围和控制对策,迅速动员群众参与预防控制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四、疫情的确定(一)对病人、疑似病人和急死病人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细菌和血清学等方面情况加以判定。对鼠类等动物和蚤类等昆虫,可根据细菌学或特异性敏感的血清学检验来判定。(二)确定疫情的时限对鼠疫疑似病人,应当在2日内作出明确诊断。疾控中心对检验材料应当在24小时内提出初步报告。初步报告阳性者材料应以最快方式送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五、疫情的控制(一)人间鼠疫疫情的控制措施1、抢救、隔离、治疗(1)对病人或凝似病人要及时就地进行抢救、隔离治疗。(2)根据疫情确定大、小隔离圈,范围划定后应立即封锁,进行卫生处理,隔离圈内人员实行健康隔离,必要时进行检诊和预防性治疗,不得外出,物资的输出须经卫生检疫后方可进行。(3)对密切接触者实行健康隔离并进行预防性治疗,外出者通报追索,就地隔离留验。2、消毒、灭蚤、灭鼠对疫区内的环境、所有物品、分泌物及排泄物进行全面彻底消毒,或采取焚烧和深度掩埋等处理,并进行全面灭蚤和灭鼠。3、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开展各种形式宣传,发动以灭蚤灭鼠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XXXX镇卫生院201X年2月5日范文三一、背景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为特征的烈性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近年来我国动物鼠疫疫情频繁发生,新的疫源地不断扩大,人间鼠疫时有发生。我市从2014年起被列入省级鼠疫监测点,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鼠疫的地区开展了鼠疫监测工作。监测结果表明我市目前没有动物间鼠疫发生,没有人间鼠疫疫情。但鼠疫传播主要宿主广泛分布,媒介指数在警戒水平以上,具备了鼠疫传播的自然环境,一旦有传染源输入,即可引起鼠疫流行。因此,我市鼠疫监测工作必须长期坚持开展,以便为我市鼠疫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根据海南省省鼠疫监测工作方案要求和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二、监测目的通过主动监测,系统收集人间和动物间鼠疫的相关信息,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和趋势,防止疫情的发生与蔓延,为鼠疫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三、监测目标以人间鼠疫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控制为主要目标。四、监测系统的组成与职责(一)鼠疫监测系统的组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组成2级鼠疫监测网络。(二)职责1、疾控机构:负责按照省级鼠疫监测方案制定本市实施方案及监测计划,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监测点,并按省级计划要求完成具体的监测工作任务,监测资料的汇总分析,定期将监测资料上报到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到自毙鼠立即进行鼠类鉴别并将监测结果报省疾控中心。2、乡镇(场)卫生院:各监测点配合市疾控机构开展鼠疫监测工作。监测点以外的镇场开展辖区内自毙鼠的监测工作,一旦发现自毙鼠应立即向市疾控中心报告五、内容与方法(一)人间鼠疫监测1、建立健全鼠疫监测网络:建立市、乡二级人间鼠疫监测网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鼠疫监测点,所有医疗机构为人间鼠疫监测的哨点。一旦发生疫情应系统收集人间鼠疫疫情信息,包括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检测以及动物流行病学、景观生态学及其他环境信息,收集信息经整理后,通过鼠疫信息网络逐级上报。2、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在发现鼠疫病人、疑似鼠疫病人后,应严格按照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的时限,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并以最快的方式向市卫计委和省级疾控中心报告疫情信息。疾控机构在接到报告后应按规定采取隔离病人、核实诊断、疫区处理等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和流行。3、实行“首诊医生责任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诊所的首诊医生,如发现鼠疫疑似病人,要对病人做出初步诊断,按照“四早”原则及时上报和就地隔离治疗病人。协助疾控中心根据不同病型采集标本送检。一旦发生动物鼠疫流行时,应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实行责任包干,对动物鼠疫流行区人群进行巡回检诊,必要时对交通要道设立卫生检疫站。4、强化对疫源动物的管理:市卫计委将宣传国家关于鼠疫疫源动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卫生、铁路、交通、民航、公安、工商管理、动物检疫等部门相互协调调,严禁非法猎捕、运输、销售疫源动物和未经动物检疫处理的动物皮张。(二)动物鼠疫监测1、监测点设置:主要根据人间鼠疫疫情,动物鼠疫疫点的分布,主要宿主的空间分布、数量水平、地理景观特点等,在我市内划分监测区,有计划、分期分片地轮换监测,并以掌握宿主数量和血清学监测为主。选择后安、山根、和乐、东澳、新中5个监测点每月轮流对各点开展流动监测工作,或者每月完成一个监测点的监测工作。2、监测时间:我市全年均为鼠疫监测期,35月份为重点监测期,全年至少开展5-8个月的监测,每月完成一个监测点的监测工作。3、监测范围:以自然村为监测单位,监测半径为2.5km。在全市内以乡镇或街道为单位以轮换方式进行选点。监测点应选择的地区:人口密集、交通要道、农场和军事用地附近地区;疫源地指征明显的可疑地区;疫源地性质和范围不清楚的地区。4、监测单位职责:各监测点配合市疾控中心开展宿主、媒介数量和宿主病原学、血清学监测。根据本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按质按量完成监测任务。监测资料及时汇总,定期上报到省CDC。5、监测方法:(1)监测区图以市地图为蓝本放大后,在地图上以不同颜色标明每月的流动监测点作为监测区图。(2)宿主动物监测1)鼠密度监测:室外(野外)鼠密度:用5米笼(夹)线法,每月连续布放3天,每天布放100个笼(夹)次,根据捕获率计算室外鼠密度。室内鼠密度监测:在居民住宅区,选择20户,每户室内布放5个笼(夹),每月连续布放3天,每天100笼(夹)次,根据捕获率计算鼠密度。2)宿主动物种群监测:每月均捕获3050只鼠类,计算鼠种构成比。3)媒介监测:鼠体蚤指数:每月梳检鼠类及其他鼠型动物20只,进行蚤分类鉴定,计算蚤指数和染蚤率。室内地面游离蚤:在居民区内每月布放粘蚤纸150张,每室5张,晚放晨取。进行蚤分类鉴定,计算游离蚤指数和染蚤率。4)病原学及血清学监测:病原学:所有监测点每月检查各种宿主动物2030只,全年不少于300只;监测中获得的蚤全部按同一寄主,同一蚤种,同一地点分组(510只/组)进行病原学检验。血清学:鼠血清监测:每个监测点每月检测鼠血清不少于50份,全年不少于600份。用鼠疫间接血凝试验方法进行检测,如果检出阳性结果的标本,必须立即送到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证检测。六、资料收集与分析报告(一)收集内容基本情况、宿主动物、鼠疫媒介、病原学及血清学、人间鼠疫疫情、动物鼠疫疫情。(二)资料收集流程1、人间鼠疫疫情:人间鼠疫病例必须经过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确认方可逐级上报。规定的时限和报告程序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执行。2、动物间鼠疫疫情:如监测到动物间鼠疫疫情立即向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3、鼠疫监测总结:市疾控将本辖区开展监测基本情况、宿主动物、昆虫媒介、病原学及血清学监测数据、结果,每月10日前,将上一个月监测资料以表格和书面总结形式报省CDC;在下一年度的1月10日前,将全年监测资料以表格和书面总结形式报省CDC。七、鼠疫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利用多种宣传媒体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编印各种宣传资料开展以“三报三不”为主要内容的鼠疫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以提高群众防病保健意识。八、鼠疫监测和防治知识培训:由市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以现场带教的形式对各监测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配合市疾控中心开展各项监测工作。九、疫区处理:监测中一旦发现人间或动物鼠疫疫情时,严格按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及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GB 15978-1995)等要求及时进行疫区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