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212659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7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7课戊戌变法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吴姗姗 教材地位 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 维新变法运动在推动中国近代化步伐的同时 更承担了挽救民族危亡 探索救国之道的历史使命 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事件 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国的政治思想传统 同时又对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起了良好的思想启蒙作用 让初中生认识这一事件并从中感受爱国情感是非常必要的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个性普遍突出 对知识 对社会充满好奇与渴望 但缺乏相应的主动性 而又不愿被动接受 初二学生已初步具备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 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搜集资料整合信息 分析 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和全面 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心时政 关心祖国前途命运 培养学生爱国救国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设计 1条主线 戊戌变法的兴起与失败 2个重点 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1个难点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3个亮点 公车上书和戊戌政变 学生表演历史剧 1个高潮 对百日维新意义的讨论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 组织活动 启发引导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 体验解说 讨论分析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公车上书 为什么会发生 公车上书 的事情呢 引导学生从社会 政治 经济以及思想方面分析原因 社会方面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思想方面 甲午战争后 民族危机加深 根本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康有为 请4位同学分别扮演历史人物 康有为 梁启超 荣禄 光绪帝 同学甲 我是康有为 个人简介 表演短剧 同学乙 我是梁启超 和康有为一起倡导了公车上书 又创办了 万国公报 组织强学会 同学丙 我是荣禄 同学丁 我是光绪皇帝 梁启超 荣禄 光绪 场景一 光绪帝召见康有为 光绪帝深受震动 表示 不能为亡国之君 表演短剧 场景二 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 问话 基本剧情 荣禄问话气势汹汹 康有为沉着辩驳 活动与探究 将学生分成四组 讨论百日维新在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方面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改革政府机构 任用维新人士 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打击封建官僚制度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训练新式军队 增强国防力量 有利于文化 教育 科技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 开办新式学堂 传播新思想 戊戌政变 林旭 刘光弟 康广仁 杨锐 杨深秀 谭嗣同 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 很值得 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谭嗣同能逃不逃 太偏激 死得不值得 你如何看待谭嗣同的 去留 问题 如果你是谭嗣同 当时会怎么做 谭嗣同故居 动脑筋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从变法性质 对中国社会 产生的影响以及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影响等方面思考 1 是一次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2 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3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知识迁移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 但中国人民并 没有放弃救亡图存的拼搏 结合本课所学 预习课文 辛亥革命 和 新文化运动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和认识 回顾小结 公车上书给皇帝 维新变法运动起 中外纪闻强学会 康梁奔走救危急 光绪诏书要变革 救亡图强改现状 维新百日终失败 爱国忧民精神扬 反馈练习 1 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A 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B 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C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D 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 2 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马关条约 签定的 消息传到北京 3 在戊戌变法的内容中 直接触及了顽固派利益的是 改革政府机构 裁撤冗官 4 连线题洋务运动1898年6月到9月戊戌变法19世纪60年代 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进行的一场救国救民的政治运动 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5 材料一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材料二 各国变法 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 中国还没有人流血 让我来作第一个吧 请回答 1 这些话是谁说的 他是在什么事件中被杀害的 2 一同被杀害的还有哪几个人 他们被称为什么 3 贼 指何人 4 他参与了什么运动 这个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谭嗣同戊戌政变 杨锐 刘光第 林旭 杨深秀 康广仁 他们被称为 戊戌六君子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参与了戊戌变法 说明要想依靠朝廷本身改革社会不过是幻想 要想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 求得国家富强 就只有推翻腐朽的清王朝 板书设计 戊戌变法 序幕 发展 高潮 结果 公车上书 1895年康有为 梁启超 办 万国公报 设强学会 百日维新1898年6 9月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慈禧政变 光绪被囚 六君子被杀 变法失败 谢谢专家指导 2006年4月 人工翻译翻译公司esftlas1 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