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要点.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212307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7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要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要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要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要点 21 与朱元思书 一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 风烟俱净俱 全 都2 从流飘荡从 随着3 水皆缥碧 缥碧 青白色4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甚 比 快奔 飞奔的马5 负势竞上负 凭借6 蝉则千转不穷转 通 啭 叫千转 长久不断地叫7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戾 到息 平息8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经纶 筹划反 通 返 返回9 横柯上蔽柯 树干10 互相轩邈轩邈 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二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 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2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3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4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5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6 疏条交映 有时见日 烟雾都消散了 天空和山峰呈现一样的颜色 急速的水流比飞箭还快 迅猛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凭借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 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那些像鸢一样飞到天上极力为名利攀高的人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 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治理政务的人 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 也会流连忘返 稀疏的树木枝条相互交叉掩映 有时偶尔也见到 一丝 阳光 三 阅读课本 回答问题1 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2 文中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 三峡 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3 文中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一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4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这句话好在哪里 5 从听觉上看 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 找出具体语句 6 鸢飞戾天者息心和经纶世务者忘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时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 留恋以及鄙弃功名 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望峰窥谷 运用了拟人手法 写出江的两岸崇山峻岭 高耸入云的雄奇景色 竞 争 二字把静止的山写活了 赋予它们以生命和动感 22 五柳先生传 一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 造饮辄尽造 往 到2 箪瓢屡空 宴如也宴如 安然自若的样子3 兹若人之俦乎俦 类4 不戚戚于贫贱戚戚 忧愁5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 地方6 每有会意会 领会7 亲旧知其如此旧 朋友们8 曾不吝情去留曾不 竟不吝情 舍不得9 环堵萧然萧然 空寂10 颇示己志颇示 很显露 二 翻译句子1好读书 不求甚解2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3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 4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也 5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6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喜欢读书 但 读书只求领会要旨 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去喝酒就喝个尽兴 希望一定喝醉 喝醉后就回来 从不会舍不得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 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 短短的粗麻布衣服打上了补丁 常常没有吃的和喝的 但 还是一副安然自若的样子 不为贫贱而忧愁 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 三课文理解1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表现五柳先生喜爱读书的句子是 五柳先生名号的由来是 全文的中心句是 2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 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 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3 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 一是 达到了 的程度 二是 达到了 的程度 4 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 醉 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 5 文章结尾提到 无怀氏之民 葛天氏之民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我的理解 6 有人说 当今社会 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 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7 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 以此自终 表现了五柳先生怎么样的性格特点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三大志趣 好读书 性嗜酒 著文章 刻画了一个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的饿隐士形象 期在必醉 好读书 欣然忘食 性嗜酒 仕途失意 内心痛苦 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 人们过上淳朴无争 怡然自乐的生活 物质固然重要 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 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 自得其乐 淡泊名利 23 马说 一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 策之不以其道策 驾驭道 方法2 执策而临之策 鞭子临 对着3 其真无马邪其 难道4 其真不知马也其 大概5 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食 吃一顿石 容量单位 十斗为一石6 食之不能尽其材食 喂材 才能7 是马也 虽有千里之能是 这样8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 尚且等 一样9 才美不外见见 通 现 表现10 故虽有名马虽 即使11 安求其能千里也安 怎么千里 日行千里 二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 故虽有名马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所以虽有好马 也只好屈辱在做贱役的 养马 人的手里 2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和普通的马 一同死在马棚里 不能用 千里马 的称号 去称呼它 3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而 根据它的食量 喂养它 4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鞭打千里马而不采用正确的方法 饲养它 又 不让它吃饱以充分发挥它 日行千里的 才能 马 嘶叫又不通晓它的意思 5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 千里 马吗 恐怕是真的不识 千里 马吧 三 1 给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骈死 A pi nB b n 邮无恤 A x B xu 伯乐 A b B b i 粟一石 A sh B d n 才美不外见 A xi nB ji n 其真无马邪 A xi B y 相马 A xi n B xi n 马厩 A ji B j 2 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执策而临之 食之不能尽其材 策之不以其道 A A A B B A A A 两马并驾 犹 等同 拿 面对 通 饲 喂 竭尽 正确的方法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食 食者不知其千里而食也食不饱 策 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其 其直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能 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 通 饲 喂吃用鞭子打马鞭难道 表反问大概 表推测能力能够 4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才美不外见 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真无马邪 邪 通 耶 肄问词 相当于 吗 见 通 现 表现 表露 食 通 饲 喂材通 才 才能 5 本文采用的写法是 文中的 伯乐 是比喻 千里马 是比喻 食马者 是比喻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6 文中写千里马的遭遇的句子是 7 本文论证的中心是 8 各用一句话概括各段段意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其真不知马也 托物寓意 能识别人才的人 人才 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 埋没人才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总结全文 着力写 食马者 的愚妄 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9 对本文写作意图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借千里马因不遇伯乐而被埋没于世的故事 说明了识别和选拔人才的困难及其严重危害 B 本文就有马无马问题反复进行论述 说明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借以讽喻当时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人才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C 本文借千里马因不遇伯乐而被埋没于世的故事 说明了众多的才智之士不得重用的真正原因 在于没有遇到像伯乐那样知人善任的人 D 本文就有马无马问题反复进行论述 说明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借以呼吁社会能有更多的像伯乐那样的人 使天下人才各得其用 B 一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 家贫 无从致书以观致 买2 援疑质理援 提出质 询问3 益慕圣贤之道慕 仰慕4 俟其欣悦俟 等到5 滕人持汤沃灌 以衾以覆汤 热水覆 蒙盖6 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再 两顿7 走送之 不敢稍逾约走 跑逾约 超过期限8 四支僵劲不能动支 通 肢 肢体9 同舍生皆被绮绣被 通 披 穿着 24 送东阳马生序 二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 家贫 无从致书以观 每假于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 家里穷 没有办法买书来读 常常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借 亲手抄录 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2 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 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而不知 在深山大沟中赶路 严冬刮着猛烈的风 大雪深积几尺 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知道 3 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 右备容臭 烨然若神人 同宿舍的学生都穿着绣花绸缎衣服 戴着缀有红缨带和宝石装饰的帽子 腰间挂着白玉环 左边佩腰刀 右边挂香袋 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 4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5 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 我站着陪侍在老师身边 提出疑问 询问道理 6 以衾拥覆 久而乃和用被子 将全身 蒙盖好 好久才暖和过来 7 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却一点也没有羡慕的心思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 也就不感觉吃的 穿的不知他人了 8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总之我求学时的辛勤与艰苦就是如此罢 9 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所以我虽然愚笨 但终究获得了学识 10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又苦于没有大师名人和 自己 交流 因而 曾经跑到百里外 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三 阅读课文 回答下列问题1 本文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 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艰苦的学习过程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2 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 不敢出言 表现了什么 勤奋学习的谦虚求学的态度 3 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的内容 叙述了作者奔走求学之苦 4 作者在写自己的清苦生活时 为什么要写同舍生奢华的生活 通过对比更足以突出作者不慕富贵 专心学习的思想品质 5 围绕 嗜学 二字写了哪两件事 借书之苦 求教之难 6 卒获有所闻 这里的 闻 指什么 得到知识 明白道理 7 读完全文 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质 不畏艰苦 刻苦勤奋的求学精神和坚守信约 谦虚有礼的美好品质 8 与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 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 说说现代中学生有怎样的苦乐观 吃穿无忧 国家 学校 家长 老师的全力支持 设备先进 资源广泛 信息灵通等 珍惜时间 虚心善学 苦中作乐 以苦为乐 25 诗词曲五首 一 默写或理解性填空 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乐天扬州逢席上见赠 的名句是 过零丁洋 中比喻飘摇不定的南宋朝廷的一句是 水调歌头 中写出词人矛盾心理的一句是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写曲人驻马远望 感慨横生的诗句是 6 赤壁 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7 过零丁洋 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8 山坡羊 潼关怀古 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9 水调歌头 中表达了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望西都 意踌躇 今日听君歌一曲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兴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 比喻在自然和社会发展中 没落的事物终被新事物所代替的诗句是 赤壁 中发出议论感慨借物兴感 假设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 过零丁洋 中直抒胸臆 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 写了个人和国家两件大事的一联是 水调歌头 中富有人生哲理的一句是 表达美好愿望的一句是 写出作者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山坡羊 潼关怀古 中写出地势险要 暗示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诗词中常见用典 仔细阅读下列诗句 其中不含典故的一句是 怀旧空吟闻笛赋 东风不与周郎便 自将磨洗认前朝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下列诗句中不含比喻的一句是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留取丹心照汗青 对下列诗句翻译欠准确的一项是 辛苦遭逢起一经 译 由于熟读经书而考试得中 取得人仕功名 从此遭遇坎坷不平 干戈寥落四周星 译 兵器不好使用 兵力单薄 在战斗中度过四年光景 人生自古谁无死 译 自古以来 人生一世 谁能永存而不死亡呢 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 留下一颗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永远照耀在史册上 留下忠心永垂史册 C C D 3 提示 项引用西晋向秀的 思旧赋 项东风指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 项二乔指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 都是东吴美女 4 提示 三项都有本体和喻体 而且比喻贴切 下面这幅画中包含着刘禹锡的一首诗中的一句 请读画写出诗句并完成文后问题 这句诗是 它出自刘禹锡的 一诗 这首诗的颔联是 诗题中含有唐朝另一大诗人的字是 诗中概括其被贬谪的地方是 饱含诗人无限辛酸 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一句是 诗中运用的两个典故分别是 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 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这两句是 诗中写归来感受的一句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乐天 白居易 巴山楚水 二十三年弃置身 闻笛赋 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1 这首诗感情浓郁 但前后基调不同 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2 说说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的意思以及所蕴含的哲理 或新意 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驶过 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树木欣欣向荣 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新生事物以其旺盛的生命力 必将取代旧事物 低沉愤懑 高昂乐观 过零丁洋 文天样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对的打 错的打 X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 因科举而入仕途和起兵抗元 颔联极写山河破碎 局势危急 就如同 风飘絮 雨打萍 一般 颈联概写起兵抗元始末 诗人借 惶恐滩 和 零丁洋 两个地名 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尾联直抒胸臆 谁无死 一句表达了诗人以死殉国的忠贞气节 照汗青 一句表达了诗人的高尚情操 X 选出对张养浩 山坡羊 潼关怀古 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山坡羊 潼关怀古 是一首元代散曲 山坡羊 是曲牌名 潼关怀古 是曲的标题 山河表里潼关路 这句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 内有华山 山河雄伟 地势险要的特点 曲中的 聚 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 怒 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 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 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D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1 这首词中表现作者健康乐观的情绪和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它的含义是 在词中 这句词是对 说的 后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表 2 这首词的上阙写 下阙写 3 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 4 起舞弄清影 中的 弄 字用得极妙 妙在何处 对远方朋友与亲人的美好祝愿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希望人们年年平安 虽相隔千里 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子由 诗人 欢饮 时的想象 无眠 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通过想象 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探求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做出 的意思 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 使人想像到舞姿的美妙 26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一 解释词语 1 水尤清冽尤 格外 2 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道 道路 见 出现 3 为坻 为屿 为嵁坻 水中高地 屿 小岛 嵁 不平的岩石 4 潭中鱼可百许头可 大约 5 佁然不动佁然 呆呆的样子 6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清 凄清 居 停留 7 隶而从者隶 跟从 8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 向西 9 下见小潭下 在下面 10 日光下澈下 往下 11 皆若空游无所依空 在空中 12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斗 像北斗星一样 蛇 像蛇那样 13 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 像狗的牙齿那样 14 似与游者相乐乐 逗乐 15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凄 使 凄凉 寒 使 寒冷 16 记之而去去 离开 二 句子翻译 17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 闻水声 如鸣佩环 心乐之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 隔着竹林 就能听到水声 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 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 心里很是高兴 18 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 开出一条小路 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 潭水特别清澈 19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 翠绿的藤蔓 遮盖缠绕 摇动低垂 参差不齐 随风飘动 20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 都好象在空中游动 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阳光直射潭底 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 呆呆地不动 21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 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 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 或隐或现 都看得清楚 22 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 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23 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 静悄悄的没有人迹 使人感到心境凄凉 寒气彻骨 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24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 不能长时间地停留 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三 阅读课文 回答下列问题25 课文按什么顺序写 游览顺序 26 课文抓住了小石潭什么特点 幽静 27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幽深冷寂 孤苦凄凉 悲哀深沉 28 本文通过写景 把感情寓于景中 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 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 水鱼 树 着意渲染它的寂寞 凄寒 幽怆的气氛 借景抒发了自己有寂寞处境中的悲凉 凄怆的情感 29 文中的 对比 和 烘托 点拨 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 把 怡然不动 和 俶尔远逝 往来翕 忽 两种情态加以对比 静动相对 尤显出鱼的活泼 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 使人感到像是 空 无 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27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宋 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 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2 越明年越 到了3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乃 于是 制 规模 4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 在 其 它的 5 属予作文以记之予 我 以 来 6 予观夫巴陵胜状夫 那 胜状 胜景 7 衔远山 吞长江衔 衔接 8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涯 边 晖 日光 9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 雄伟景象 10 前人之述备矣述 描述 备 详尽11 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然则 既然这样 那么 极 尽 12 迁客骚人迁客 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 诗人 13 霪雨霏霏霪雨 连绵的雨 霏霏 雨或雪繁密的样子14 连月不开开 放晴 15 薄暮冥冥 去国怀乡薄 迫近 去 离开 16 春和景明 沙鸥翔集景 日光 集 栖止 17 岸芷汀兰 此乐何极芷 小草 汀 小洲 极 穷尽 18 宠辱偕忘宠 荣耀 偕 一起 19 把酒临风把 持 20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 探求 古仁人 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21 或异两者之为或 或许 为 指两种心情 22 庙堂 在朝廷上做官 江湖 不在朝廷上做官 23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先 在 之前 后 在 之后24 微斯人 登斯楼也 吾谁与归微 没有 斯 这 归 归依 25 若夫 像那 至若 至于 嗟乎 唉 26 不以物喜以 因为 心旷神怡怡 愉快 27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 政事顺利 百姓和乐 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8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 全在这洞庭湖上 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被降职外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 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 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29 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登上这座楼 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 怀念家乡 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 再抬眼望去 尽是萧条的景象 必将感慨横生而十分悲伤的了 30 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 登上这座楼 就会感到胸怀开阔 精神愉快 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 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 高兴到了极点 31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两者之为 何哉 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 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 这是什么缘故呢 32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他们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33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 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 34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 大概人们一定会说 在天下人忧之先忧 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吧 35 通假字 1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 嘱 嘱咐 2 百废具兴具通 俱 全 中心思想 本文以作 记 为名 借题发挥 表达了作者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的旷达胸襟和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政治抱负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作者写本文的原因是 属予作文以记之 表现洞庭湖 胜状 或 岳阳楼大观 的句子是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前人之述备矣中 前人之述 指 唐贤今人诗赋 迁客骚人 览物之情有两种 悲和喜 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登斯楼也中的 斯楼 是指 岳阳楼 在句子 或异二者之为 中的 二者 是指 一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 二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 在句子 是进亦忧 退亦忧 中 进 指 居庙堂之高 退 指 处江湖之远 在句子 是进亦忧 退亦忧 中 进亦忧 指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退亦忧 指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本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句子 微斯人 吾谁与归 中 斯人 是指 古仁人 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 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迁客骚人 抒发 览物之情 的句子有 一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 二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 28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宋 一 词语解释 1 环滁皆山也 环而攻之环 环绕 环 包围 2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 茂盛的样子 秀 秀丽 3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泻 飞泻 4 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 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临 靠近 5 名之者谁名 给 命名 6 饮少辄醉辄 就 7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 情趣 8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 寄托 9 云归而岩穴暝归 聚集 10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归 回家 从 跟从 11 吾谁与归归 归依 12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芳 香花 秀 繁荣滋长 13 至于负者歌于途负者 背着东西的人 14 休于树于 在 15 山肴野蔌肴 野味 蔌 菜蔬 16 宴酣之乐酣 尽兴的喝酒 17 非丝非竹丝 弦乐器 竹 管乐器 18 弈者胜弈 下棋 19 觥筹交错觥 酒杯 筹 酒筹 20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 醉醺醺的样子 乎 于 21 树林阴翳翳 遮盖 22 鸣声上下上 树的上部 下 树的下部 23 太守谓谁谓 是 二 句子翻译 1 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酿泉也 顺着山路走六七里 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 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 这就是酿泉 2 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 绕过山峰 走了一段曲折的路 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似的亭子 座落在泉水边上 这就醉翁亭了 3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给它命名的人是谁 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 4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太守跟宾客到这里来喝酒 他喝得很少却总是喝醉 年纪又最大 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 醉翁 5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 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6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 内心领会了 而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上 7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 山间之朝暮也 像那太阳出来了 林间的雾气逐渐消尽 暮云四合 岩谷洞穴变得昏暗起来国 这明暗交替的景象 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8 朝而往 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进山 傍晚回城 四季的景色不同 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9 宴酣之乐 非丝非竹 射者中 弈者胜 觥筹交错 起坐而喧哗者 众宾欢 宴会喝酒的乐趣 不在于音乐 射的射中了目标 下棋的下赢了 酒杯和筹码杂乱交错 人们时起时坐 大声喧哗 这是宾客们欢乐的图景 10 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 一个面容苍老 满头白发的人 昏昏欲倒的坐在众人中间 这是太守喝醉了 11 已而夕阳在山 人影散乱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不久 太阳落在西山 人影散乱 这是宾客们跟着太守回去了 12 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这时树林里变得昏暗了 上上下下一片鸟啼声 游人离去后 鸟儿欢乐起来 13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人们只懂得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 却不懂得太守心中自有他的乐趣 14 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 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 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述这种快乐的 就是太守 三 文章内容理解 醉翁亭记 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 并勾勒出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 前人说本文 句句是记山水 却句句是记亭 句句是记太守 1 全文的主旨是 与民同乐 乐 字贯穿全文 2 文章的名句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命名的缘由是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 解释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的句子是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 日出而林霏开 写山间傍晚景色的句子是 云归而岩穴暝 写春景的句子是 野芳发而幽香 写夏景的句子是 佳木秀而繁阴 写秋景的句子是 风霜高洁 写冬景的句子是 水落而石出者 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 一共写了四个场面 1 滁人游 2 太守宴 3 众宾欢 4 太守醉 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表现禽鸟乐的句子是 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 照应 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 的句子是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 从句子 水落而石出者 中找出一个成语 水落石出 醉翁之意不在酒 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 本意不在此 而在别的方面 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 乐 是指什么 寄情山水之乐 与民同乐之乐 对联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29 满井游记 1 恶能无纪恶 怎样 纪 通 记 记载 2 冻风时作作 起 3 局促一室之内局促 拘束 4 波色乍明 鳞浪层层乍 初 5 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乍 突然 6 柔梢披风披 分散 7 毛羽鳞鬣之间鳞 指鱼类和爬行类动物 鬣 指马一类动物 8 夫能不以游堕事堕 耽误 9 麦田浅鬣寸许鬣 像兽颈上的长毛一样 10 泉而茗者 罍而歌者 红装而蹇者泉 用泉水煮 茗 煮茶 罍 端着酒杯 蹇 骑驴 11 而此地适与余近适 正好 12 高柳夹堤 土膏微润 一望空阔 若脱笼之鸽 高大的柳树分立在堤的两旁 肥沃的土地稍微湿润 放眼望去 空阔的景象 感到自己像笼子里逃出的天鹅 13 于时冰皮始解 波色乍明 鳞浪层层 清澈见底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在这时 薄冰开始溶化 水波开始发出亮光 像鱼鳞一样的波浪一层层的 水清澈看到河底 亮晶晶的 好像镜子刚刚打开冷光突然从镜匣子里闪射出来一样 14 柳条将舒未舒 柔梢披风 麦田浅鬣寸许 柳条将要舒展没有舒展 柔嫩的柳梢头在风中散开 麦田里低矮的麦苗才一寸左右 15 游人虽未盛 泉而茗者 罍而歌者 红装而蹇者 亦时时有 游人虽然不多 但是汲泉水来煮茶喝的 端着酒杯唱歌的 穿着红装骑驴的 也经常有 16 风曝沙之鸟 呷浪之鳞 悠然自得 毛羽鳞鬣之间 皆有喜气 所有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 汲水的鱼儿 都悠闲自在 羽毛鳞鬣中间 都充满了欢乐气氛 17 这篇游记通过对满井早春二月自然风光的描绘 表达了作者置身于大自然时舒畅欣喜的心情 也流露出对官场沉闷生活的厌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