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jian****019 文档编号:5212007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分析本次试卷在卷面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书写工整、认真。这是值得表扬的。打开三年级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不由自主地被“同学们,知识在于不断地学习,知识在于平时的积累,知识在于掌握与运用。相信今天的考试你一定会获取成功的喜悦。”这段极富人情味的亲切话语感动。可以说考生因为这几句话,可以尽快消减心里压力,可以尽快以较轻松的心情投入到考试中,可以尽快激起学生兴趣,可以尽快消除考试紧张情绪,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人们天天在念着新课程的理念,但一旦付诸实施时,一切又都是旧思维,老面孔。这份试卷无疑是开了一个好头。一、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通观三年级的语文试卷,我们可以不难看出其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这份试卷命题坚持以新修定大纲为依据,力求适度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构建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广泛地涉猎课外读物,积累感悟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检测的内容不仅局限于教材,还检测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命题人员是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而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包括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试卷完成情况与分析。1、答卷情况。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1)“字”部分如“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改正错别字”、“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笔画”、“拼音写汉字”、(2)“词”部分如“组词”、“连线”、“给带点的词写出反义词”、“选词填空”、“把词语补充完整”、“(3)“句子部分”如第3、4、5小题等灵活性较小的基础知识。学生掌握得较好,得分率各题可达到75%.对于一些较规范的题目答得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学生积累课内知识,积累语言的情况还是较为可喜的。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如(1)“字”部分“给字加不同偏旁”得分率只有55%,(2)“词”部分“填表示声音的词”得分率只有50%,“查字典”得分率只有45%,“课文内容知多少”得分率只有65%,(3)“句子部分”“改病句”得分率只有60%,“把下面这个句子改成拟人句”得分率只有50%,第九题“排列顺序”得分率只有45%,第十题“阅读并回答问题”得分率只有55%,“作文题”得分率只有60%.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这份做到全、新、活、难度略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1)词语积累不够。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2)综合能力薄弱。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词义、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我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系统讲解,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归类和整理及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由于才接手一学年,加之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对学生的综合训练见效慢,收效不明显,以至于学生审题能力较差,有的不读题乱写一气,有的没能真正领会句子含义,更缺乏理解的深度。(3)想象能力欠佳。本次质量检测作文为想象性的读写作文,从完卷情况来看,学生想象力不够丰富,基本功不够扎实,所写的话就事论事、套话、俗话接二连三,能反映创新思维、儿童童心、童趣的瘳瘳无几。可见在这方面,我班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应加强对学生想象力,创新意识的培养。(4)书写不规范。从整体卷面看,我班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5)学生学得太“规范”。透过整张试卷,我们不难看到我们学生学得太“规范”化,以至于对一些开放性题(如第九题“排列顺序”)无所适从,没能真正读通、读懂,领会,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不愿读题,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填写序号。由此我应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老师捧着教科书教参费力宣讲,学生心不在焉地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教学目标落实不够,训练力度不够。难怪课堂上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收效又甚微。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语文教学是不是应该彻底加以改革了。三、改进措施。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2、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就不至于考试过程中,对于开放性的题目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4、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贯通。首先教师要多读书,其次要求教师能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文章。不仅自己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这样,学生平时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总之,要教好语文,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必须靠广大语文教师本着一颗积极探索、努力钻研的心去不断发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行。一、试卷特点。三级语文期中试卷,覆盖面广,既考查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把握,语言的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分析及习作能力。既考查了学生的双基,又考查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为充分的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二、答卷情况。(一)看拼音写汉字。本题既考查学生对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的书写习惯。得分率在90%左右。错误多出“运载”和“降落”。(二)组词。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要求会认的字的掌握情况。得分率98%以上。错误多出现在“值”和“殖”。(三)多音字组词。本题意在考查学生是否真正学会了字的不同读音情况。得分率在83%以上。个别学生不能准确掌握(四)(五)题根据课文填空和选词添空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平时对课文内容的积累和背诵。得分率在70%左右,学生喜欢的段落不一样,这次考察的段落也许有部分学生不喜欢所以没有背。(六)阅读1、部分学生对比喻句不能做正确判断。2、卷子上要求填写从几方面描写植树鸟的样子,有些学生审题不认真,有些学生不能根据题目要求。由于部分学生可下读得较少,不能写出描写秋天的词语,导致失分较高。(七)习作作文中学生的词句不够优美、不够具体,很多学生只写了短短几行字,这和平时缺乏好词好句的积累有关,和平时看作文书欠多有关。三、今后改进措施。1、加强学生的双基训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制定好科学的学习和复习计划,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复习巩固,及时梳理归类,多听写、背默,及时纠错,通过小练笔、口语交际、练习题、阅读分析等形式加强练习,并积极为学生创设运用知识的情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2、加强标点符号的训练。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给予学生一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教给他们正确运用标点的方法,通过练习题和习作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使用标点符号的方法。3、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平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让学生边阅读,边记录好词好句,并有意识的背下来,把她恰当的运用到习作中,同时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从而提高习作水平。4、努力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本次期中考试,学生基本上考出了应有的水平,基础知识把握的比较厚实.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导致部分学生成绩偏低,全年级90分以下共计69人,人数偏多.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一.看拼音写词语.所选词语基本上都是笔画较多,错误不少,究其主要原因属平时学生练习不够,教师督促不到位.二.写比喻句.学生错误地理解为”把什么比作什么”,还有学生把握不住改写比喻句的方法,改变了原句的意思.原因在于学生手写练习的太少.三.加标点,不会顿句.不能独立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把握不了标点的用法.原因:练习不够,讲解不够.四.短文理解.对”时间段”理解不够,文中出现表示时间的词很多,误导了学生,并且这题分值太大(4分),大部分90分以下学生均在此处出了问题.五.作文.字迹不够工整,学会本领的过程不够清楚、具体,原因有几个班还没有让学生真正练习写,指导不到位。今后努力方向1、加强集体备课,注重备课的实效性,凸显每课的知识点、重难点,训练到位。2、注重作文的练习与指导。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