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性能及腐蚀性能材料科学基础.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207693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学性能及腐蚀性能材料科学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光学性能及腐蚀性能材料科学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光学性能及腐蚀性能材料科学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 5材料的光学性能 opticalproperties 4 5 1电磁辐射及其与原子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sofelectromagneticradiationandatoms1 光波是指波长在特定范围内的电磁辐射 因此 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取决于物质电磁性质的基本参数 即电导率 介电常数和磁导率 2 光子能量energyEofaphotonE hc h h为普朗克常数 为光的频率 c为光速 为波长可以认为辐射的强度I就是单位时间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目 4 固体材料的光学性质 取决于电磁辐射与材料表面 近表面以及材料内部的电子 原子 缺陷之间的相互作用 3 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由电子跃迁和极化效应实现的 只有能量h E的光子可以被吸收 4 5 2吸收 反射和透射光照射到某种材料上时 将产生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的吸收与透射 1 光的吸收 photonabsorption 1 光吸收的一般规律朗伯特定律I I0e x 空气 10 5cm 1玻璃 10 2cm 1金属 则达几万到几十万 吸收系数 cm 1 取决于材料的性质和光的波长 越大材料越厚 光就被吸收得越多 因而透过后的光强度就越小 Section19 7 2 光吸收与光波长radiationabsorptionandwavelength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区 金属和半导体的吸收系数很大 价电子处于未满带 电介质材料吸收系数小 价电子所处能带是填满的 在紫外吸收端 禁带宽度大的材料 紫外吸收端的波长较小在红外区 离子的弹性振动与光子辐射发生谐振消耗能量所致紫外吸收端相应的波长可根据材料的禁带宽度Eg求得 hc EgEg为材料的禁带宽度 2 光的反射 reflection 镜反射 漫反射折射 n21 sini sinr W 反射光能量W 入射光能量m 反射系数 镜反射 反射光线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漫反射 反射光的方向各式各样 3 光的透射 transmission 透射率 T 1 R 2e l上式适用的条件是 材料的正面和背面要处于同一介质中 透射 反射 吸收这三部分光线的强度之和当然等于入射线强度 即 I0 IT IR IA 因此 透射率T transmissivity 反射率R reflectivity 吸收率A absorptivity 三者之和为1 I I0e x 和R是材料的基本参数 对于给定的材料 和R都与入射线的频率有关 5 金属材料的光学性质 1 各种入射辐射被吸收金属导带中已填充的能级上方有许多空的电子能态 频率分布范围很宽的各种入射辐射都可以激发电子到能量较高的未填充态从而被吸收 结果是光线射进金属表明不深即被完全吸收 只有非常薄的金属膜才显得有些透明 2 金属的反射是由吸收再反射综合造成的电子一旦被激发后 又会衰减到较低的能级 从而在金属表明发生光线的再反射 反射过程的效率与入射线的频率有关 金属在白色光线下所表现的颜色 就是来源于反射率的频率依赖性 银铜和金分别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请看课本p386 387镍 铁 钨 6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光学性质 非金属是否透明取决于能带结构 非金属可能是澄清的 也可能带有颜色 这是选择吸收 选择反射的结果 其光学性质有如下几点 1 对红外线有一定程度的吸收 因为红外光子频率与原子振动频率相近 发生谐振 2 半导体 吸收可见辐射 且不透明 因为可见光的频率已足以使电子从价带激发到导带 3 绝缘体倾向于对可见辐射透明 因为能隙相当宽 以至于可见光不足以引起电子激发 4 散射 在多相材料中 由于折射率在相界的变化 光线由多次内反射造成 5 本质透明的材料由于加工过程中留下孔洞也可不透明 7 高分子材料的光学性质聚合物多数无色 包括高透明 transparent 到不透明 透明度的损失起源于材料内部折射指数不均匀性产生的光散射散射程度强烈地取决于折射指数的变化和不均匀的程度增加聚合物材料透明性的方法加速成核或由熔体急剧冷却 减少球晶大小 拉伸 球晶转变为取向微丝 散射光线就不太有效了 4 5 5发光luminescence发光 材料吸收外界能量后 其中部分能量以频率在可见光范围向外发射 这称为发光 荧光 fluorescence 延迟发射10 8s磷光 phosphorescence 延迟发射 10 8s 含有杂质 产生掺杂能级 价带与导带重叠没有能隙 发射光波长长于可见光 没有发光 价带与导带间有能隙为Eg 激光 laser 材料发光性能的重要应用必要条件维持连续不断的受激辐射 粒子数反转 高能级的原子数大于低能级的原子数 红宝石激光器中的Cr的能级 最初平衡态时各能级的粒子数n1 n2 n3波长为5500埃的黄绿光照射后铬原子吸收这一波长的光子 从能级1跃迁到能级3 但随后立即自发跃迁到能级2 并能在这一能级上维持较长时间 这样 便可不断地把低能级 E1 的粒子 搬运 到能级2上来 最后达到n2 n1 产生了激光 有些元素具有特殊的亚稳态能级 也就是原子可在这种高能级上驻留较长的时间而不发生自发跃迁 这为实现粒子反转提供了可能 当然 最后还要经过光谐振器 使光子不断增殖 最后产生很强的位相相同的单色光 4 5耐腐蚀性 anti corrosion 腐蚀 材料在遭受化学介质 湿 气 光 氧 热等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恶化变质的现象腐蚀分类 1 腐蚀作用性质 物理 化学 电化学 2 腐蚀环境和过程 高温 大气 溶剂腐蚀等 3 腐蚀形态 全面 局部金属 电化学 化学 氧化 腐蚀无机 化学高分子 化学 物理腐蚀 4 5 1物理腐蚀physicaldeterioration环境介质作用 以物理变化发生破坏的腐蚀高分子材料为主类型 溶胀和溶解应力开裂渗透破坏 影响因素 介质浓度温度温度变化液体流动应力大小作用周期 复合材料 界面引起腐蚀看课本p397 1 高分子材料的耐溶剂性溶剂分子渗入材料内部破坏大分子间的次价键与大分子发生溶剂化作用 1 溶解性溶解度参数 CED 1 2内聚能密度 Gm Hm T Sm Gm 0时 溶解过程才能进行 2 渗透性 permeability 与渗透破坏渗透 液体分子或气体分子可从聚合物膜高浓度侧扩散到较低浓度一侧的现象q D dc dx A t稳态时 渗透率 液体 J q A t D L c1 c2 c1 c2 A t D分别为面积 时间及扩散系数膜厚度为L 膜两侧浓度差为 c1 c2 对于气体 C Sp p 蒸汽压 渗透系数P DS式中S为溶解度系数J DS p1 p2 L P p1 p2 L聚合物的结构和物理状态对渗透性影响甚大 3 影响高分子材料耐溶剂性的因素溶解熵 Sm放热量 Gm耐溶剂性大分子热运动扩散耐溶剂性温度柔性耐溶剂性结晶 取向 交联 M耐溶剂性渗透性影响高分子材料耐溶剂性的因素2 环境应力开裂在应力 外加的或内部的残余应力 与某些介质 如活性物质 共同作用下 高分子材料出现银纹 并进一步生长成裂缝 直至发生脆性断裂介质的影响 只有溶解度参数差值在某一范围内时 才易引起局部溶胀 导致环境应力开裂 4 5 2化学腐蚀 chemicalcorrosion 1 环境介质 media 的化学腐蚀作用 1 酸 acid 碱 base 盐 salt 腐蚀作用 酸 碱 盐对金属腐蚀酸氢离子的浓度酸的阴离子的氧化还原性碱腐蚀性一般比酸小 对铝 锌 锡 铅等两性金属有显著的腐蚀性盐影响极为错综复杂使pH值发生变化的盐氧化性盐 酸 碱 盐对高分子的腐蚀多数高分子材料都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杂链高分子 化学介质老化 水解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硅酸盐陶瓷SiO2 2NaOHNa2SiO3 H2O易溶于水及碱液中 SiO2与氢氟酸反应 与磷酸反应 耐腐蚀性与矿物组成有关 耐腐蚀性与结构相关结晶SiO2耐酸 碱无定形SiO2溶于碱孔隙 poros 耐腐蚀性降低 2 大气腐蚀大气中水和氧等物质的作用而引起的腐蚀如 铁 在空气中生锈高分子 氧气 臭氧 光照射等引起迅速的老化变质 大气腐蚀的特征大气是组分复杂的混合物非金属材料 如高分子材料 化学腐蚀金属材料 单纯化学腐蚀 缓慢 如氧化电化学腐蚀 水汽在金属表面形成液层 构成电解质液膜层 金属材料在大气中的耐蚀性及防护防护 研制和选用耐蚀材料 如低合金钢 涂层和镀层保护 如油漆和金属镀层 降低大气湿度 高分子材料在大气中的耐腐蚀性氧化 oxidation 如PE 中温 与氧作用 自由基链式反应 臭氧 ozone 开裂 如天然橡胶和合成弹性体耐侯性 weathering 抵抗室外天气条件的能力主要有 紫外线温度湿气活性气体其它如风 雪等 耐侯性提高方法 a紫外线吸收剂b抗氧剂c选材d化工大气耐辐射性辐射交联硬度耐热性分子量耐溶剂性影响性能 高能幅照 多种高分子材料的耐辐射性能 其中 耐热性优越 化学稳定性最好的氟塑料耐辐射性能却不好 4 5 3电化学腐蚀electrochemicalcorrosion 1 金属腐蚀的电化学机理 1 电池作用 绝大多数的金属腐蚀属于微电池腐蚀作用 2 电解作用电解时阳极发生溶解 从腐蚀的角度看 就是阳极发生了腐蚀 生产中常有电解时漏电造成金属设备腐蚀的情况 即属于电解作用产生的腐蚀 这种因漏电直流而引起的腐蚀又叫做杂散电流腐蚀 这种腐蚀能造成严重的损失 2 极化作用与极化曲线3 腐蚀过程的控制因素和腐蚀控制的途径看课本p4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